第一图书网

麦哲伦航海纪\:探险史上最寂寞的壮举

斯蒂芬・茨威格,苏惠玲 希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苏惠玲  

页数:

203  

字数:

130000  

译者:

苏惠玲  

Tag标签:

无  

前言

各种各样的感情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或者因为灵感,或者因为感激,更或者是因为苦恼、愤怒和忧伤,都能够燃起写作的激情。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好奇心,想通过写作来探究人们的心理需求。至于那些性质可疑的动机:虚荣、贪欲、自我欣赏等等,也会时时刻刻地刺激我们去写作。而我,非常清楚之所以写作这本书的原因,它出自一种多少有点不平常、而又萦绕不断的感情——羞愧心。去年,我第一次去南美洲旅行,这是我盼望已久的旅行。巴西是我早已神往的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而阿根廷又仿佛神交已久的兄弟。仅是这种感觉就使这次旅行变得非常诱人,更何况一路上都是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大海开阔、平静,宽敞的甲板上的舒适休闲,使我尽情享受着天堂似的日子。但突然,在第七天或第八天,我发现自己无端地烦恼和焦躁起来。老是湛蓝的天空,老是波澜不惊的海面!旅途一下子显得漫无际涯,我恨不得立即到达目的地。当然,那只是一瞬间的感觉。事实上,我很快就因为自己的焦躁而感到惭愧。想想,乘着一条最安全的豪华邮轮进行着一次美妙的旅行,一切豪华设施都在为你效劳。空气调节器、电风扇、游泳池,时刻照顾着你的冷暖。豪华的餐厅里有着最丰盛的菜肴和款式多样的饮料,只要你想要,它们就会在转瞬之间被送到你的面前。你可独处一个幽静的角落专心阅读,也可随心所欲去参与各项娱乐活动,要么就欣赏音乐或人际交往。这里为你提供了一切方便和一切安全保障。一切都可以被预知。你到达的地点、时间,迎接你的是谁,统统都可以提前知道。同时,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和纽约,也随时都知道你乘的船所在位置精确的经纬度。由于无线电报的功用,你还可以随时与地球的任何角落保持联系。那么,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你应该想想从前是什么样子。首先,应该想想那些最初航海的勇士们。是他们第一次发现了这些浩淼海洋,发现了一块又一块新的陆地,从而构成了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他们为之流血牺牲。想想吧,他们是怎样乘着小帆船去探寻神秘莫测的远方,茫茫前途不知所终,在无边无际波诡云谲的大海上听任狂风暴雨摆布,经受着干难万苦的折磨,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们唯一的饮料就是装在木桶里已经发臭的淡水或一路上积存的雨水,面包干硬如石头,熏肉早已吃完,船上食品所剩无几,更多的时候,连这些少得可怜的变质的东两也没有。什么床铺,什么休闲,统统没有。或者热得要死,或者冷得要命,更难受的还有身处汪洋里的那种绝对孤独无依的寂寞,而死神随时都会以各种面孔从水上和陆上向他们袭来。他们知道,在这些文明世界的船只从未划过的水域里,如果遇难了,绝不会有人把这消息带回家乡。一想起这些海洋征服者们的最初航行,我就为自己的焦躁心情感到内疚。这种内疚一路上再也没有消失。我渴望更详细了解那些最早闯荡于无人海域的勇士们,了解他们最初航行的具体情形。轮船上有图书馆,我立即进去借了几本有关书籍。有的书我在少年时就曾阅读过,而且被强烈地激励。其中有一个人的探险事迹最使我激动不已,我坚信,他创下的功绩在人类探险史上肯定是无与伦比的,他就是费尔南多·麦哲伦。麦哲伦率领五艘小小的渔船,驶离塞维利亚港,在大两洋上一直往西航行,直至环绕地球一周。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俄底修斯式。的漂流——265个人驾着五艘船出航,只有18人乘着一艘残破不堪的船只回到了家乡。关于麦哲伦,船上提供的这些书籍中,能够了解到的东两实在不多,尤其是对我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太少了。于是,回家之后,我开始了进一步的阅读和资料搜寻。令我惊奇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一英雄业绩的材料却是那么稀少,而且还不可靠。我顿时明白了,要让人们理解为何如此一位大英雄身后却如此寂寞,并澄清围绕这位英雄的重重迷雾,我能做的最好和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写一本书。我自己也为这样的计划感到惊讶,因为,我企图仅仅根据有限而不可靠的历史档案,却又要尽可能遵守客观事实地写作一部真实的“俄底修斯漂流记”!我始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我叙述的是某种虚构的东两,是人类的一个伟大的梦幻和神圣的传奇。确实,没有比仿佛不真实的“真实”更完美的事物了!在人类的所有丰功伟业中,它们超凡脱俗,高高在上,更包含着寻常世俗难以理解的气质。但是,也正是这些英雄完成了不可想象的壮举,人类才因此获得了对自己的信心。

内容概要

本书以大量精彩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费尔南多·麦哲利约什的英雄业绩: 一个孤独的英雄为了能像哥伦布等人那样“惊天动地”,密谋策划寻找传闻中欧洲通往亚洲香料群岛的海峡。为此,他不惜“背叛”根本不赏识他的祖国而投奔西班牙,一往无前地进入一个万劫不复之地。仅仅依据一个谬误传闻和一张错误百出的航海地图,他竟取得了西班牙国王和很多商人的信任,率领一帮“乌合之众”,向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的海峡驶去,开始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航行。即使梦想被无情的现实击灭,麦哲伦仍然坚持前行,结果,他不仅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大平洋的海峡,还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并以此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球体的猜想。 全书充满对探险行动的热烈颂扬,充满对个人英雄气质的讴歌和嘉许。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扰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
代表作有小说《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等。

书籍目录

序幕 香料之航 第1章 浴血印度 第2章 神秘方案 第3章 投奔西班牙 第4章 突出重围 第5章 启航 第6章 “秘密”被捅破 第7章 哗变 第8章 伟大的时刻 第9章 绕了地球一圈 第10章 突然死去 第11章 悲壮的凯旋 第12章 寂寞英雄 附录 麦哲伦年谱史记 1480年 浮士德、宗教裁 判所、沙皇 1503年 月蚀、飞翔、神秘微笑 1506年 梅毒、拉奥孔、希伯来语 1513年 湾流、神秘岸线、《君主论》 1517年 广州、开罗、伦敦 1520年 克里斯琴和苏里曼 1522年 “桂冠诗人”暴动

章节摘录

插图:科纳诺尔战役1505年3月25日是一个庄严的时刻,那天,葡萄牙第一支武装船队离开里斯本的海港,开始了征服新帝国的航程。历史上除了亚历山大大帝到达达达尼尔海峡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外,再没有比葡萄牙船队出发征服世界更壮观的了。20艘船等候国王发号施令就起锚出航,再也不是以前亨利亲王时代的小篷船了,而是宽阔的大型横帆船,有着几层甲板,船头船尾高翘,每艘船都有三四根桅杆,能装很多人。除了几百名训练有素的海员外,船上还有1500名全副盔甲的士兵以及200名炮兵。除了木匠以外,他们还带了其他工匠来修船以及在印度修建堡垒。每个旁观者都会一眼看出,这支重要的船队有一个重要的目的——称霸东方。船队司令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不是无缘无故被授予印度总督称号的。有“海军元帅”美誉的瓦斯科·达·伽马是葡萄牙的第一英雄,也不是无缘无故受委托装备船队的。阿尔梅达的军事任务非常明确,他将拆除和摧毁印度和非洲的伊斯兰贸易站,在所有重要战略据点修建堡垒并派足够人驻守。估计到英国的政治意图,他要占据所有内陆海的进出海口,堵塞直布罗陀和马六甲。之间的主要海峡,从红海和波斯湾关闭印度洋的南边人海口,使除葡萄牙外的其他海上贸易都不可行。他还接到消灭埃及苏丹和印度王公的海上力量的指示。从1505年开始,把所有东方的港口都置于这种严格的控制下。没有葡萄牙许可,任何船只也不能运走一颗胡椒。为了实现这些海上军事计划,他还将向要征服的国家传播基督教一一这使他的远征具有宗教意味。在里斯本大教堂里,国王亲手送了一面白缎子上印着深红色十字架的旗帜给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这面旗帜将胜利地飘扬在摩尔人和异教徒的土地上。船队司令跪着接受了这一庄严的礼物,并和他的1500名已经忏悔和接受了圣餐的下属一起下跪,宣誓效忠君王,使他的恩威达至外国的异教徒。他们迈着庄严的步伐,从教堂走到海港,枪炮齐鸣以示告别。接着,船队庄严地从塔霍河驶进海洋,船队司令立誓要为葡萄牙征服直至地球尽头的领地。1500名士兵低头跪在祭坛前举手宣誓效忠,其中24岁的费尔南多·麦哲伦的名字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我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约在1480年出生。 麦哲伦的出生地备受争议,但通常认为应该是波尔图。只知道他的家庭是贵族,尽管只是第四等贵族,但已足以使他有资格佩戴纹章,并得以在宫廷谋事。他年轻时可能当过依莲娜女王的骑士,尽管看起来他并没有在宫廷身居要职。24岁时,他成为远征东方的军队中的一员,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是1500名与船员和船上侍者一起吃饭和睡觉的士兵里的无名小卒。但是,在对东方数次的远征中,上千人死了,在十来个活下来的人中,他是唯一一个留下不朽名声的人。远征东方这些年,对麦哲伦而言是无比重要的经验。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他没有受到任何优待。他被粗鲁地看作是一个仆人,在风暴中要帮忙收帆和泵水,站在战役的最前列,在火焰和烈日下挖战壕。在“工厂”里,他要轮流担任店主和哨兵,并在陆地和海洋上与其他士兵一同战斗。他同时要使用测深锤和刺刀。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冒险和任务后,麦哲伦学会了战争和贸易的各种把戏,身兼士兵、水手和商人数职,通晓土地、海洋和行星运行的规律。命运适时地赋予了他一桩神圣的使命,经过几场与其说是真正的战争不如说是抢劫的小冲突后,麦哲伦在1506年3月的科纳诺尔战役中真正经受了战火的考验。科纳诺尔战役是葡萄牙征服印度历史的转折点。瓦斯科·达·伽马在1498年首次到达马拉巴尔海岸时,受到卡尔卡特统治者的友好相待,双方诚心诚意地进行贸易。但8年后葡萄牙船队乘着更大更先进的船再次出现时,印度统治者马上意识到,这些来自西方的陌生人不但是来做生意,还是来征服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商人惊恐地意识到,一支可怕的长矛已经刺进了他们的鲑鱼群,这些陌生人要成为海洋和陆地的主宰。由于担心西方海盗会把东方的船只扣留在港口内,香料贸易立即停止了,从沙漠运往地中海的陆上贸易供给也停顿了,在威尼斯和里亚特,以前运送货物的河道也被强行堵塞。埃及苏丹的中转费收入被切断。他写信给教皇说,如果葡萄牙继续在印度洋的强盗行为,他将毁坏在耶路撒冷的圣墓以作报复。但教皇和欧洲各国的君王都无法控制葡萄牙扩张领土的意愿。只有召集利益受损的国家联合起来,以武力克制这些侵略者,趁葡萄牙立足未稳时就摧毁其在印度的势力。卡尔卡特的统治者在加紧准备这次攻击,此举得到了埃及苏丹和威尼斯君王的暗中支持,威尼斯造枪匠被暗中派到了卡尔卡特。对葡萄牙海军的袭击和摧毁已经如箭在弦了。然而,葡萄牙竟幸运获救了。当时,一名叫卢多维科·瓦尔特马的意大利冒险家正在世界各地游荡,他四处漂泊是出于天生对探险的渴望而非出于野心。他毫不骄傲地说:“讨厌只从书上获取知识。”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因为一个目击者的报告比道听途说的事实更可贵”。


编辑推荐

《麦哲伦航海纪:孤独英雄不归之航》:孤独英雄不归之航:1520年11月28日,船只起锚开航,旗帜飘扬。三只孤零零的小船用一声礼炮恭敬地向不熟悉的海洋致敬。船只悄无声息地驶进了黑暗寂静的海湾,看起来奇怪而可怕。他们是第一支进入海峡的船队,这种寂静意味深长。船员们终于得出结论他们到了一个无人荒岛,一个完全没有人兽的地方。他们对逗留在这个偏远的原始之地充满了恐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麦哲伦航海纪\:探险史上最寂寞的壮举 PDF格式下载



很棒的故事,装帧也不错


  在看这本书之前,就已知道麦哲伦将在这次伟大航程完成前死去……
  一边看着书,一边数着剩下的页数,我知道悲剧终将到来。
  
  麦哲伦到达了菲律宾群岛。
  悲剧从此开始……
  
  在命运的安排下,麦哲伦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为宣扬国威,参与了土著人的战争。
  他轻敌了!他挫败了葡萄牙间谍的阴谋,惩杀了叛乱的船员,躲过了饥饿、虚弱、坏死病,却在一个太平洋的微不足道的小岛上,被一群土著用竹枪穿透了胸膛……
  他的手下欲赎其尸体,不得,只得灰溜溜逃去。
  客死他乡,又死无葬身之地!
  
  事情还没结束。
  最终18名幸存者到达了西班牙,原本是叛徒的代理船长接受了原本应给予麦哲伦的所有财富与名声,麦哲伦的日记被神秘地销毁,以掩盖叛变的事实,人们将会把他遗忘……
  
  命运无情,给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任务,给了他发现海峡的喜悦,却在最后把他狠狠踢开……他的功绩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可怜的人,他为了这个当时算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计划搭上了性命,却什么也得不到?!
  说好的遗嘱呢?只被他人当做一张废纸!他的妻儿在无尽的悲哀中去世,他的亲友们也同样没获得一分钱,且视麦哲伦为恶鬼:带着我们这群亲戚,没发财,却倒赔家里几条人命。
  活着回来的表兄弟还要被叛徒诬陷,戴上脚镣进监狱调查审问!他的土著仆人没有如他所愿获得自由,却被当做狗一样对待。
  西班牙国王眼中只有利益,不久就把麦哲伦发现的岛屿卖给了葡萄牙。
  
  麦哲伦为人类换来了真理——地球是圆的!从一个地点往西行进,最终会回到原点!
  然而怎么会是这种结局,搭上了性命不说,妻儿与亲友也都不得好下场。一些无耻之徒却“赢得了胜利”!
  这种结局……连我这个读者都无法忍受!
  
  也许是神的怜悯,他给麦哲伦留下了一个人……这个人见证了这次伟大的航程,并一直活到了最后。
  皮加费塔,这位视麦哲伦为偶像的年轻人,他对命运的安排极为不满,愤愤不平,他相信真相最终将见诸于世!
  他保留了他的航海日记。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这篇壮烈的史诗。
  就是皮加费塔留下的这唯一的资料,才让我们能了解到麦哲伦伟大的航海历程。
  
  五百年后,我们读到了这本书。
  现在,我们孤独的英雄麦哲伦,终于可以安息了……


  从来没有读过 Stefan Zweig 的书,这是第一本,写得真是好啊,咱从小看的是什么传记?《雷锋的故事》,《首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事迹》以及少年百科丛书里的《外国科学国的故事》《外国美术家的故事》,都是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哪里见过这种真功夫的传记?
  
  这部书通篇也就讲了一个人和一件事。前半部分讲麦哲伦这个人,哪里生,哪里长,三十六之前干了些啥,结交了哪些人,此人显露出哪些特质。后半部分讲了环球旅行这件事,怎样起意,怎样筹划,怎样一波三折、跌跌撞撞,怎样最终奇迹般地完成了。
  
  下面是我对麦哲伦一生的一些概括,跟维基百科雷同的部分就不写了,主要写一些这本书中透露的独特信息。此书信息容量较大,以时间为线索写起,从一个侧面给出了关于西方是怎样征服世界的描写——靠的就是大批这种舍得死、不信邪、敢闯敢干的英雄人物。
  
  麦哲伦是个葡萄牙的下等贵族,二十岁后去船上混。这也是国情决定的,葡国自亨利王子(Henry the navigator) 起,举一国之力,把富国强邦的宝押在航海上,几十年的航海热,小伙子也是航海的一个从业者,非常自然。
  
  麦哲伦为人机敏,勇敢果断,当时葡国靠着船的优势,沿岸做的是打家劫舍的强盗生意,在这些生涯中,麦哲伦表现出色,一方面,学到了专业的水手的一身本领,张帐结缆,开船掌舵,观星定位。另一方面,也练出了在复杂严酷环境求生存的本事。他曾经在土著人围攻之下,以小船抢救出好友。也曾在船只触礁被毁之后,在小岛上坚持很久被过路船救起。葡萄牙在1505年前后在印度、新加坡那一带做的抢钱、抢女人、水路上杀人越货等脏事,估计他都有份,干这种活多少人有来无还,他把命保往了,可见不是一个怂角色。
  
  在这条水路上干了七年之后,他已经跛了一条腿,估计吃这碗打打杀杀的饭有些困难,而且年近三十,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回到了葡萄牙,并带了一个在马来买的奴隶。就象今天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回国之时带一台美国买的便宜电脑那样。
  
  回到里斯本,他拿了一份皇家发的工资,估计就是个糊口的钱,靠它娶妻生子肯定是无指望。他在葡萄牙的皇家档案馆里,查了很多资料也与一些资深的航海人请教过很多问题,于是就萌发了要从西边穿越大西洋找一条路到东方的想法,因为东方富有,到了那边,或做买卖,或抢东西,总之有利可图。
  
  这个人有些门路,居然让他有了见国王的机会 ,他把自己写的计划书给国王一看,国王没理会他,你要是国王,你也不会理:一个熟练水手而已,就起心思要王室投资,给他几条船,几百人马,一口尚方宝剑,出去代表国家做一趟如何如何大的生意,怎么可能?
  
  麦哲伦见国王不许他的项目计划,就说,你不许我,我去别国干这个,国王说,你有本事能拉到投资,但干无妨,我不拦你。
  
  麦哲伦就到了西班牙。此人混世界混社会之本事非凡,以下可见一斑:他是一个跛子,并无特别之处,居然泡上了当时西班牙港口城市的守卫官的女儿。然后,用这条线,逐渐跟大主教,上流社会拉近了关系。
  
  多年忽悠之后,居然让西班牙的国王同意投资他的项目,于是他带着5艘船,265人,以一个葡萄牙人的身份,带着挂西班牙的旗的舰队出海了。三年之后,只有一艘船和18个人回来了,其它没回来的人,或死或伤,都做了异国之鬼。麦哲伦也是其中一个。
  
  麦带领团队很有一手,不然也不可能管得住5艘船,几百人。其人独断专行,说一不二,办事从来不与属下商量。该杀则杀,先后杀过四个船长,平息过几次针对他的斗争,无非是有人自恃西班牙的国王的亲信,不听其令。
  
  其人专业十分过硬,算帐也十分精准。环球航行,谁也没干过,他硬是把路趟出来了,找到了麦哲伦海峡。这个过程中,触礁沉了一艘船。另一艘船偷偷跑回家了。至此还剩两百人,三艘船。
  
  过海峡后入太平洋,风平浪静,太太平平,只是开始饿死人,因为谁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宽的海洋。走了一个对角线,到了马里亚纳群岛,然后下船烧杀一番,抢了食物继续走。
  
  之后船到了菲律宾,麦哲伦知道大功即将告成,开始有些飘飘然。通过鸣枪炮示威的方式,降伏了当地土王。他想杀人立威,就选了一个对他不十分恭敬的小岛,要去杀其王灭其国,让那些土著看到他的厉害。
  
  坏就坏在他大意轻敌,带了50人,去打别人 1500人。虽然那些人用的是鱼骨矛、木头箭,基本无甚战斗力,要是摆好阵形打,水手们是完全打得过的,结果却被人围在水边,石头泥巴一通砸。骨矛木箭一阵扔,麦哲伦腿上中一箭开始撤退,随后脸上被一个土人刺了一矛,最终被一围而上,乱箭刺死。
  
  读了这一段,令人不禁感叹,可见当地的草头王也是个有些见识的人物,不然也不会有 击敌半渡 射人射马 擒贼擒王的一系列部署。
  
  可怜的麦哲伦,一死之后,群龙无首,也没有选定继承人,没有人为他复仇,连尸首都没有弄回。
  
  失去麦哲伦这位领袖之后,这些水手又被土人骗杀了一回。三艘船上剩下的人仓皇逃走,150人还有伤员不够开三艘船,就自己烧了一艘累赘船,然后乘两条船继续走。
  
  走到香料岛,拉满香料,又有一艘船坏掉走不动,于是就停了一艘船,水手也都留下来。只有一艘叫做“维多利亚”号的船再继续走,直到一年之后回国。


  果敢、冷静、智慧、无私、不屈不挠...人类能够通过努力将梦想变为现实,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他——麦哲伦,第一个真正拥抱地球的人,尽管他没有完成全部航行,尽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尽管最后没能回到西班牙,尽管所有的荣誉与他毫不相干。


   麦哲伦远非完人,
  
   遗憾的是作者对他多有粉饰,
  
   写作永远是主观的。
  
  
   如果历史可以来过,最重要的是不该干涉当地的争端,
  
   第二还是不要多事。
  
   完成环球旅行再说。
  
   是有轻重缓急。
  
   打战之前要调查一下对方情况。


  地理大发现前的航海与人类登月基本上是一码子事。面对茫茫无边的大海,勇士的孤独能支持多久?面对人类从未涉足的荒凉海面上叛乱者谦逊示好的言辞,首领该怎样把持局面?麦哲伦的方式是用3个人到一艘几十人的大船上去取叛乱者的人头。这象是小说,但我更相信茨威格不是在写小说。


  是不是茨威格写得过好了?我都不敢相信历史上有这么个如此伟大的麦哲伦了,呵呵曾经一度口里老念叨着“我亲爱的麦哲伦”,我恐怕是喜欢热情得有点神经的人的~


  明天就要去图书馆还书了.
  我不知道作者是以怎样的笔触让我激情澎湃的, 也不知道我为何会如此的激动. 忍不住手打下来.
  尽管我能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文字打下来,
  可真正想做的是作为一个演讲者在台上滔滔不绝地对大家讲诉关于壮阔的环球航行,
  那样哀伤, 那样豪壮.
  
  部分原文如下:
  ---------------我是分割线--------------------
  
  皮加费塔之书
  ......(省略一部分)
  但是, 世界钟爱奖赏有幸完成工作的人, 却忘了开始时为这些工作流血的人.
  这次荣誉和奖赏的分配特别的不公平. 在关键时候想阻止麦哲伦的事业的人-----曾是叛变者的德尔.卡诺吞并了所有的荣誉和尊贵. 之前曾把船卖给外国人的罪行被开脱得一干二净, 他获得了500金杜卡的赏金. ... 德尔.卡诺成了不朽功绩的象征性代表.
  麦哲伦的所有荣誉都给了这个曾试图阻止航行的人.
  
  荣耀归于叛乱者
  事业的实际完成者麦哲伦在胜利之时已经不在了. 总是死去的人第一个发现最后的秘密. 知道他的想法真正实现之时, 悲剧才会发生, 这个咕嘟的人终其一生只是承受重担, 从没享受过胜利的果实.
  命运之神在千百万人中挑中这个沉默寡言的航海家来完成这桩伟大的事业, 他却因这个想法断送了所有的财富和自己的生命. 他为使命而工作, 没有欢乐; 命运只是把他当熟练工一样利用, 没有丝毫感激和恩典. 其他人却因为他的辛劳得到名声, 获得了财富, 在欢庆时受万人拥戴.
  
  麦哲伦一生严格, 而命运对他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更加严格. 他自愿竭尽全力去找到环绕地球的路, 但命运却不应允他去最后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 他只可以旁观, 只可以用手去编织胜利的花环, 但他刚想将这花环戴到头上时, 命运就说: "够了." 然后砍掉这只编织胜利花环的手.
  
  麦哲伦被胜利和俗世名声的金光所背弃了. 令我们最感痛苦的是重读他的遗嘱, 但它即将生效时, 他在离开时起到的一切却都被拒绝了.
  
  他努力为自己和亲人争取的报酬全部落空. 他曾在遗嘱里详细说明的所有条款, 在他英勇牺牲后都没有被继承者执行, 连最纯洁, 最虔诚的愿望也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麦哲伦表示希望葬在天主教堂, 但他的身体却流落在异国的沙滩上. 在他的灵柩上做30场弥撒, 在他不知羞耻, 伤痕累累的尸体旁欢呼的却是西拉普拉普的游牧部落. 说要在葬礼上给三个穷人送衣服和食物, 但没有收到一件灰色的斗篷, 一顶帽子, 一件衬衣和一双鞋. 捐给十字军的银块, 送给烦人的救济品, 付给修道院和医院的一笔钱, 全都无法支付. 没有人来实现它的遗愿, 他的战友想把他的遗体带回来, 却连给他买裹尸布的一个马拉维第都没有.
  
  麦哲伦的后嗣中有富翁吗? 合同上不是说他们能得到五分之一的冒险收入吗? 他的遗孀不是塞维利亚最有钱的女人吗? 他的孙子和曾孙子不是要当新发现的岛屿的总督吗? 不, 麦哲伦没有后代, 所有没人来执行它的意愿.
  
  在一年内, 在"维多利亚"号回到塞维利亚前, 他的遗孀比阿特丽斯和唯一的儿子罗德里格相继去世. 当年麦哲伦离开的时候, 比阿特丽斯怀上的第二个孩子也不幸流产. 他断了后, 没人可以穿他的盔甲, 所有的预防措施都是徒劳的, 枉费了这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一番心意.
  
  麦哲伦的岳父迪奥古.巴尔波查还活着, 但一定在诅咒着这个不速之客跨进他家门槛的那一天, 这个葡萄牙人娶了他的女儿, 她死了; 带走了他唯一的儿子德瓦安迪.巴尔波查, 德瓦安迪再没有回来过. 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都被卷进他邪恶的事业中, 相信他的人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个伟大而危险的行为就像个吸血鬼, 破坏了倡导者的安宁, 夺取了他们的生命.
  
  麦哲伦的搭档法力罗已经回了葡萄牙, 没有被关起来; 为麦哲伦扫平障碍的阿郎达遭受了可耻的调查, 失去了所有的钱. 麦哲伦曾许诺只有的恩里克, 在主人死后马上被当做努力对待; 他的表兄弟麦斯基塔三次被带上镣铐, 就是因为忠于他; 德.巴尔波查和若奥.谢兰在领袖死后几天也在宿务岛上呗杀死.
  
  只有反对过他的赛巴斯蒂安.德尔.卡诺能够有机会夺取所有的荣耀和好处, 本来那应该是给忠实的人和死去的人的.
  
  像麦哲伦海峡一样寂寞
  更悲惨的是, 麦哲伦为之献出一切的事业看来毫无用处. 麦哲伦想为西班牙取得香料群岛, 并为此付出了生命. 但查理国王却以35万金杜拉的价格把岛卖给了葡萄牙. 而麦哲伦发现的路线几乎没人用过.
  他死后, 危险紧随着想模仿他的人的步伐.
  很多尝试穿越"麦哲伦海峡"的船只都遭受到了不幸, 再后来的航海家大都避开这条危险的通道, 宁愿大费周折通过巴拿马海峡出入太平洋. 最后大家都抛弃了这条海峡, 它在一代人之后便被忘却, 再次成为神话.
  ......(省略一部分)
  但麦哲伦的功绩超过了同时代人. 他不像大多数领导者那样为一个计划牺牲无数人的生命, 他只牺牲了自己, 太平洋先锋的自我牺牲更加让人难忘. 经过多年没有结果的探索, 人类终于知道了地球的确切面积.
  麦哲伦的功绩始终证明, 人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 定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历史书上可能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但这句话的背后凝结了太多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就像冰心的诗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出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细雨。
  
   航行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加之茨威格是个出色的小说家,用煽情的语言细腻描绘了航行过程,很多语句有历史大片的感觉,所以书读起来很轻松。另外一个让人惊喜的地方就是这本书的充满了很多漂亮的插图,每一页都花花绿绿,有点少年读物的感觉。这些插图大都是那个时代的背景资料,可以很好地帮助你了解时代背景。如果有了孩子,我也会极力像他推荐这本书,让他了解先辈开拓的精神。
  
  
  
  
  


  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往往是通过阅读传记激发起的。在读到凯撒泽拉会战后那份“余至,余见,余胜。”简洁的捷报时会不可扼抑地心生:“大丈夫当如是也!”的万丈雄心;在得知哥伦布经过二三十天的航行就发现新大陆,从而开启一个时代时,会迫不及待地扬帆出港,不顾一切地去浩淼大洋的彼岸寻找自己的辉煌。但是,这类传记其实在有意无意间误导了青年人——它忘了讲述凯撒在面对庞培时的巨大精神压力,也疏忽了哥伦布在望不见海岸线时内心颤抖的惶恐。它使人误以为荣誉的取得就像把这个过程写在纸上那样简单。
  《麦哲伦航海纪》就谨慎地避免了这个缺点。它不厌其烦地讲述了环球航行前庞大繁琐的准备工作:从争取国王支持到摆脱敌人阴谋,从修缮船只到储备食物;也认真描写了航行中的种种不可想象的困难:船员叛乱,食物缺乏,极地严寒,坏血病等等。浩瀚无边的大海在那时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开阔胸襟而是对未知前途的深深恐惧。对新鲜泥土气息的渴望会折磨你的每一个神经细胞!“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这句话听上去真的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激动人心。但是,当你真的站在麦哲伦的船上时你可能会为参加这次航行而后悔不迭:当初真该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的安乐椅上!
  大航海时代的的确确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气息的浪漫时代,整个时代都为不断更新的世界地图而兴奋,但是每一次具体的航行与浪漫毫无关系!


  能将枯燥的历史传记描述的如此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不简单。
  
  这本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适应现在的读图时代;版式的编排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看起来一点都不累。各种插图避免的单纯文字带来的迷惑,使得知识的感知过程既快乐又有趣,推荐朋友们去读它。


  看完之后很失落,因为书中所描述的奇妙世界让我很期望。香料群岛,马鲁古群岛,合恩角,火地岛.....
  世界如此的美丽


  世界上最曲折的海峡是麦哲伦海峡。
  翻开世界地图,这个海峡覆盖绵延于冰雪之中,去南极冒险的那些勇士对于它并不陌生,除此之外,这条海峡大多数时间是孤寂,只是委婉地标志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曲折相通。
  
  这是探险史上最寂寞的壮举,麦哲伦海峡注定与它的发现者同等孤寂。无关荣耀,这个名字就是个冰冷的事实。
  
  发现了,得到了,离开了。
  
  麦哲伦的航海人生
  “每当有重大发现或创造时,缔造者总是要人相信他们是受道德驱动,而实际上通常是出于物质的动机”。茨威格不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传记作家,在书的第一篇,他就详细地分析了麦哲伦航海的起因是对于东方香料的觊觎。
  
  在书里,麦哲伦显示了他性格很多的优点,这些都是他迈向成功的基石。首先,他勇敢而富于冒险精神。他年轻的时候当过葡萄牙依莲娜女王的骑士,可是不久他就离开了宫廷,加入成为了远征东方军队的一员。在马六甲的战役中,麦哲伦显现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很多优点。大多数的时候,他是沉默的,他如同站在旗帜后的阴影,一言不发。但是一旦有危险发生,他就以敏捷的身手,锐利的眼光,健步冲上去立刻完成任务。一次马来人的突袭就是在麦哲伦船长德•苏斯的警觉和麦哲伦的迅速通知下,溃败了。
  
  在马来战役中,麦哲伦凭着自己的勇敢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了自己的好友弗朗西斯科•谢兰,谢兰的船只在回家的路途中意外触礁,于是留在了马来的香料群岛。正是在谢兰写给麦哲伦的信里建议他走另外一条路到他那里去。毫无疑问,这条路在麦哲伦的脑海里具体到了从西边找到一条海峡穿过大西洋到达太平洋。麦哲伦的海峡已经存在于他的意念之中。
  
  麦哲伦回到了葡萄牙,带着一个征服世界海洋的梦想。然而,他的祖国却和他开着残酷的玩笑,他被派到摩洛哥打击当地的摩尔人。他在一次残酷的肉搏战中左膝盖受伤,终身变成了一个瘸子。
  
  如果说对于东方香料的向往,是麦哲伦所处时代整体的狂热;好友谢兰的相约使麦哲伦有了开辟另外一条航道的想法,那么在摩洛哥身体被重重一击,使他完全地清醒过来,他,麦哲伦,在海上经历了各种考验,成为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他的事业注定是在海洋的。
  
  他来到了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的面前,没有保护者和赞助人的麦哲伦,被国王狠狠地拒绝了。麦哲伦对于他这样的拒绝似乎早有准备,他冷静地问国王,会不会反对他在其他国家服役,这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一种威胁。我们可以说麦哲伦是个出色的航海家,但是他绝对不是个擅长与亲贵打交道的贵族,他最后的这句的威胁,彻底导致了他与葡萄牙皇家的割裂。这位曼努埃尔国王,使麦哲伦变成了一个“叛国者”,并且,直到今天,葡萄牙大诗人卡蒙斯、著名航海家达•迦马都长眠于热罗尼莫大教堂,麦哲伦却不在此列。麦哲伦被迫离乡背井投靠西班牙,他的名字在葡萄牙故乡波尔图曾经是一个耻辱,随着历史尘埃的落定,他的祖国也开始为他而骄傲。
  
  麦哲伦的错误地图
  他手持一张错误的地图,当然当时没人能指出这张地图是错误的。前面已经说过了,麦哲伦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可是他心中那个坚定的梦想支撑着他去和各式各样的人讨价还价,麦哲伦的好友法力罗是个“理论”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之所以冠以“理论”之名,是这位法力罗先生在从没有踏出过葡萄牙的领土的情况下,对于世界的地理却有他自己独特见解。请看看书中对于法力罗的描写“情绪不稳、狂躁易怒、固执己见、喜好争论”,毫无疑问,他这些“优秀”品质,正是实践主义航海家麦哲伦所匮乏的。
  
  正是借助了这位“理论航海家”法力罗在西班牙的四处兜售,麦哲伦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信任和大力资助,尽管事后证明,法力罗的那些关于香料岛地理位置的确定是错误的,甚至连他和麦哲伦脑海中所认定的那条海洋通道其实只是拉普拉塔河的入海口。
  
  “因为他的热情,因为他听任于离奇的传言,最后,他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在这里,让我们第二次总结麦哲伦的优点。前面已经说过了,麦哲伦在马来战役中显现了他的异常勇敢。那么他能在西班牙和诸多贵族商人周旋,以及后来能够能到西班牙国王的资助,并且和他签署了双边条约,就是他的热情在驱动他。他心里的一个梦想——他一定能发现另外一条通往马来群岛的海路。热情,是麦哲伦第二个如此显著的优点,甚至可以说,狂热。
  
  同样,热情让他能够面对西班牙其他贵族的阻挠,还有来自祖国葡萄牙的蓄意捣乱,他都克服了,我不想再一一赘言,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象他四面受敌的窘迫,只有那个理想还在支撑着他,他要驶入大海,那里才有他的方向。我不知道他是否想过他手里掌握的是一张错误的地图,哪怕在千万分之一秒的瞬间,他曾经考虑过这种可能。但如今,他没有退路。他已经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又和那么多人签约,瓜分还未取得的成果。他只能选择相信,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宣称“我会找到的。我知道,只有我知道他在哪儿。”
  
  为了他的理想,他叛国了,再宽恕的历史学家也不能否定这个事实。他卷逃了从葡萄牙里斯本得到的珍贵地图(尽管这个地图事后被鉴定为错误的),他试图把已经为列为葡萄牙领土的香料岛划为西班牙所有。但是他要忠于他的海洋事业,他在做一份超越人类利益的工作。请注意,在他离开西班牙时所立的遗嘱里,他甚少提到将把自己将得的财富分给自己的子孙。他所宣扬将得的利益,只是为了争得更多的支持者。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这份狂热是跨民族,跨国界的。
  之后,他依靠着错误地图的指引,出航了,谁也不知道他将得到什么,而且即使他得到了什么,那么他将得到了,和他已付出的相比,也显得那么渺小。众所周知,他最终也没得到什么,除了那条以他为名的海峡永世流传。
  
  麦哲伦的启航
  终于起航了,让我们看看麦哲伦船上的货物清单,2183公担饼干,还有一袋袋面粉、蚕豆、小扁豆、大米和别的豆类和谷类食品。57公担的腌猪肉,200桶凤尾鱼,984桶干酪,250串大葱,100串洋葱。还有各种好吃的,5403磅蜂蜜,1800磅马拉加白葡萄酒……
  
  货物清单很长,可以想象麦哲伦是怎么样和一家家供货商讨价还价,然后一件件地将货物运进货仓。还有其他零零总总的各式航海用品如罗盘、星盘、星座图、象限仪。他事事躬亲,对于这五艘船的每个木头的构造都非常清楚。
  
  这些年,我们常常地就是在讨论中西方的差别。观察中国的艺术,阅读中国的哲学著作后,你会发现中国人的思维是“减”的思维,这种“减”的思维,强调一种“无为而治”,会将一些些小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对于数字的准确却常常不在意。中文的一大特点是简略,古文强调的是字的妙用,文字越少,涵义越深,越受到推崇。同样,中国的水墨山水也酷爱寥寥几笔的写意而不像油画这样细细描补。长久以来,文字简则简矣,美感足了,但说明的功能相对来说就差了。比如,中国古代的地志常常就是这么几个字,没有具体得方位,让人看起来像猜谜一样,而近代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强调的就是精准。中国近代的科学的进展步履蹒跚,不能说和中国自上古就崇尚的简约哲学无关吧。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麦哲伦人格的第三个优点——谨慎细心。这是一个严谨地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必备的素质。他谨慎细心的品质还将帮他解决启航后的很多问题。
  
  在寻找神秘海峡的途中,麦哲伦三番两次地面对着船上西班牙贵族军官的不信任,和接二连三的背叛。航行的开始,“圣安东尼奥”号船长胡安•德•卡塔赫纳就表示了对麦哲伦的不信任。麦哲伦很冷静地将他拘捕了,将这艘船的指挥权交给了另外一名西班牙军官。
  
  在拉普拉塔河口,这个本来麦哲伦认定的海峡的地方,却没有找到海峡。麦哲伦陷入了沉默,而船员们更是产生了恐慌。西班牙军官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变,这次流血了。麦哲伦冷静地处理了叛变,处决了一人,流放了两人。不得不赞扬茨威格富于逻辑思维的笔触,他没有更多地责怪西班牙军官,而换位思考,在他们的立场上,这样的叛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找到传说中秘密的海峡,种种迹象表明麦哲伦是一个十足的骗子。
  
  麦哲伦没有向这个错误低头,他选择了继续前进。终于他发现了海峡,这个让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沿着一个错误行走,而最终他走到了胜利面前。这是命运的眷顾,还是真理总是站在顽强意志的一边?麦哲伦找到了海峡。而让他穿过这条曲折海峡的,正是他过硬的航海技能还有谨慎细心的航海态度。“在后来多次的探险中,许多船只撞在荒无人烟的岩岸上,没什么更能证明麦哲伦杰出的航海技术了。”
  
  在找到海峡之后,麦哲伦又迎来了新的背叛,“圣安东尼奥”号的叛逃。这几乎是致命的一击,因为“圣安东尼奥”号上承载了大部分的供给品。可是,麦哲伦没有回头。他忍着饥饿和随时可能毙命的危险,穿过了海峡。我的这些言语过于简单,可是书里的描写却那么细致“早晨、中午、晚上,总是同样的同伴,同样的脸孔因为绝望而越来越呆板,只是因饥饿与疾病而变得越来越憔悴。”
  
  无论如何,他成功了,他绕了世界的一周,证明了这个地球是圆的。
  英雄的陨落与永生
  很庆幸的是,麦哲伦没有死于找到海峡之前,如果这样,他是个失败者,他没有完成人类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很不幸,他还是死于异乡,他注定在生前没能得到该属于他的荣耀。
  
  西班牙的那些军官在麦哲伦死后又浮出了水面,执掌了政权。他们瓜分了麦哲伦胜利的果实,金钱装进了口袋,并恬不知耻地到处败坏麦哲伦的名声。西班牙没有因为这条海峡而变得更强大,事实上,能达到麦哲伦航海技术水平,顺利穿过海峡的人并不多。麦哲伦所宣称为西班牙所有的香料岛最后被西班牙的查理国王以35金杜卡的价钱卖给了葡萄牙。可以说,西班牙对麦哲伦的投资是一本万利。当初对麦哲伦投资的商人也都拿到了自己该得的那份。
  
  还有一个人没有忘记他,就是在船上充当记录者的皮加费塔,他忠实地记录了麦哲伦的航海旅程,肯定了他的功绩。
  
  寂寞属于死者,荣耀自然也不会将他忘记。即使他发现的海峡依旧寂寞如斯,世界地图上的麦哲伦海峡依然占据显著的位置,历史上他依然是浓墨重彩的深深一笔,航海者们依然铭记这位先驱者。
  
  “麦哲伦的功绩始终证明,人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定能把梦想变成现实。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就特别郁闷。不是关于麦哲伦。而是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郑和比西方早几百年就已经游遍了几大洋。我们的船也比西方的船先进。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够继续我们的探索?是体制吗?那时候的东西方都处在封建时代,是文化上的差异吗?我真的不明白。
  这也让我有时候对我们自己产生怀疑。
  古代的中国是那么强大,但是我们却总是很满足。
  曾经我们的版图是可以到达欧洲,但是那是成吉思汗,他是蒙古人。我们汉人呢?好像我们从人都没有太多的野心。总是满足于别人的纳贡。
  曾经我们的科技是那么先进,到了我们手上之后却彻底落后于西方,我们自己要反思。。。


此评论也有“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意思。。。


有个错字。。。


系……系我错。。。


你首先拥抱了我这句话是西班牙语写的么?跪求原文


蘑菇大叔加油···
心有多大 世界就多大····
o(∩_∩)o..


“麦哲伦的功绩始终证明,人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定能把梦想变成现实。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这句话会在我觉得无可奈何的时候给我力量,是真本书都渐渐淡褪后留下的最深刻的东西
一本好的传记,给人的启迪,无非就是这样的吧……


我读了《WIND AT MORNING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确实容易满足的。我们的航海不是为了征服为了占为己有,而是扬我国威,如此而已。能够在和平的前提下友好地取得它国的俯首称臣是最好的结果,只有在遇到不友好的抵抗时才会亮出炮火兵刃以武制之。我们发现的“新大陆”也只是注明在航海家自己的地图上,并不会想到将其作为殖民地。
也许在不惜任何代价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需要反思的,但从和平的角度看,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以和为贵,一向是凝聚在传统文化里的一部分。正如现在的和平崛起,便于美国四处干涉差异极大。
所以,中外理念的差异中,孰是孰非,绝不是某时一时的落后能够判定的,只能说各有利弊而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