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欧洲之旅

余秋雨 希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作者:

余秋雨  

页数:

2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是国内首套彩色图文版余秋雨旅行散文集,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四部独立作品。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本系列在呈献上述作品的同时,配插了一千多副精美图片,目的是为使读者在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时,能有身临其境、风华尽览之感。  非亚对于人们来说,总是充满了很多神秘的色彩。从金字塔的法老木乃伊,到阿拉伯沙漠的荒凉无垠,人类文明的轨迹在此延伸,自然与生命的碰撞在此闪现。在亚非各国,你所经历的不仅是旖旎的异域风情,更多的是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内容节选:到金字塔去的那条路修得还不错。走着走着,当脚下出现一片黄沙,身边出现几头骆驼,当抬头一看,它们已在眼前。  大的有三座,小的若干座,还有那尊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雕像。所有这一切全都是纯净的褐黄色,只有日光云影勾画出一层层明暗韵律。后来,这样的环境和造型很容易让人觉得单调、荒凉和苦涩,但居然都没有,把人类的感觉惯性推出了常轨。  受到更大的挑战的是知识的常轨。我站在最大的那座胡夫金字塔恭敬地仰望着,心中疑问成堆。

作者简介

余秋雨,学者、作家。浙江余姚人。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

书籍目录

希腊 意大利 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瑞士 法国·摩纳哥 西班牙·葡萄牙 爱尔兰·英国 比利时·卢森堡·荷兰 丹麦·瑞典·挪威·冰岛

章节摘录

插图1插图2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来岁吧,延长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此,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相关。在交通艰难的古代,很多学人走不了太远,但他们心中的天地却很辽阔,是一些无畏的旅行家给予的,用他们的脚步,用他们的记述。这样的旅行家不仅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整个文明的质量。 正由于此,当我钻研本书多年之后,越来越钦佩古往今来那些用生命历险来阅读空间大书、写作空间大书的人。终于,我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感谢广大读者一年又一年地关注着我,追随着我,使我的旅程哪怕再艰苦、再危险也不寂寞。如果说,我的文化知识大半来自书房,那么,我的文化感悟则大半来自旅途。在半路客栈中把新获得的文化感悟匆匆写下来与广大读者分享,是我的一大幸福。我开始出行时事事困乏,连照相机也没有,因此对于所见景象只能靠文字来描绘。这当然也有好处,使文字承担起了更完整的责能,具有一种可以舍弃图像的独立性。我的很多读者也习惯了这种不带图像的,后来看到我在书中印了一些照片还来信提意见,认为是画蛇添足之举。但是我的旅行方式毕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最后甚至成了与电视台的紧密合作,已经很难离开图像了。 广州市文化传播事务所拥有庞大的图片库,他们计划从我的旅行文字中选摘一些出来配上足够的图片编一套书,交由希望出版社出版。提出过类似要求的人不少,有的还真编了书,让我上当受骗,但我这闪看他们每一步都做得扎实有序,诚信可靠,也就答应了。 编这套书,我没做什么事,若有功劳,全应算在编排者和出版者身上。我希望这套书能鼓励更多年轻读者踏上更开阔,也更文化的人生旅程,也希望更多由于事务繁忙或年迈不例如此出行的读者能由这套书而弥补人生缺憾。 是为序。


编辑推荐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是国内首套彩色图文版余秋雨旅行散文集,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四部独立作品。 本系列在呈献上述作品的同时,配插了一千多副精美图片,目的是为使读者在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时,能有身临其境、风华尽览之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欧洲之旅 PDF格式下载



我对这本书比较失望,对书中的内容比较失望。我觉得同样作为游记,余秋雨对于这本游记有些不太重视,轻描淡写。相比之下,可真不如冯骥才的《维也纳情感》。


一直很崇拜余秋雨老师,对他的著作很喜欢。之前拜读过《文化苦旅》、《亚非之旅》和其他零星文章,深为其睿智的文笔、敏捷的才思及宽宏的文化视野折服,最近想买下《欧洲之旅》,无奈卓越无货,所以,希望卓越快快进货以了吾之心愿!


与余老师的文化苦旅等著作相比,这本写得太浅,有点失望。


图文并茂,有文化底蕴,不错.


从这本书上能了解了许多欧洲部分国家的历史,是值得一看的书。


一般的书,基本没怎么看过~~~


卓越不错,不过……秋雨叔叔的以新换旧还是骗到了不少人……


好想去欧洲玩一玩,可惜资金不够啊。不过在书中看到了很多的美景,还有不怎么美的景色后面很美的故事。


《欧洲之旅》一书,在110页的最后一行文字与111页第一行文字有重叠,校对不够仔细。


探险家有很多 中国的 外国的 与那些职业的探险家相比 余秋雨 显得丈夫气弱了许多 但在他哪 信手拈来 和 才华横溢的语言中我们似乎 和他一起 探寻了 一个历史和现代的欧洲


用眼睛去旅游!有些人,看的是风景;有些人,看的是风景里面的故事;还有些人,体会的是故事背后的感悟。


图片很漂亮 文字也很好


于老师的著作读的不太多,有的短文写的十分精彩,在《文化苦旅》中的》'月牙泉'和'天一阁'两篇散文写的丝丝入扣,读罢便进入遐想,仿佛亲身走进了那个世界一般,然而本书中的多数作品都不具备这样的文笔,真的只像一个旅者,走马观花,轻描淡写。很佩服于老师对欧洲文化的了解和知识面的宽泛,但在此书中总感觉运用的不恰当,仿佛一直在炫耀自己的思想与博学,乃至于忽略了对景色以及人... 阅读更多


  假期的时候读了这本书,很多城市,原来有这么多的历史,原来有这么多的传闻,有这么不同的气质,比单纯的景点介绍要好太多了,可以感受很多关于不同城市的文化,一个城市的记忆,一个国家的记忆,原来是这样,很多人物不仅仅在他的介绍中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不再单纯的是个符号,大师们犹如一个个邻人,在下个路口与你相见。


  读大学时有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看过一遍现在所记不多,当时的感悟是语言很美很生动,但没有继续深入去读他其它的著作.现在再次品读他的这本《欧洲这旅》又再次被吸引.在他笔下城市有了生命,有了呼吸,有了个性;古迹再现当时的场景,重演着当时的故事;名人故居又再次上演着主人坎坷的命运.只有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的人才能旁征博引.结合当下适时提出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文明,保护人类的精神财富.
  作者如哲学家不仅深思,而且宏观,比如学生监狱中得出的有趣逻辑:
  世间很多强加的不良待遇,大半出于施加者自己的想象,不一定对得上承受者的价值系统.有时,承受者还正求之不得呢.
  青春的力量实在无可压抑,即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大气,而大气的首要标志是对历史的幽默.
  再比如写罗马的废墟,一切伟大从外面看是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从里面看则是一种无比智慧的秩序.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
  伟大的史实一旦被朴素叙述本已大气磅礴,更何况添加这番迷人的流畅和优雅.
  写威尼斯有趣的生态景观:没有车马之喧,一切交通只靠船楫和步行.因此它的城市经络便是蛛网般的河道和小巷,像童年时代的梦境.
  它紧贴大海,昔日光辉都留下了遗迹,主要的是水边的楼房.
  游客行船阅读历史,读得质感又读得粗糙.
  拥挤的商市呈现喜悦的工艺品给游客流连,任你选择或离开,气氛迷人.
  世间多数出色者都因众人的分享,争抢和排泄而成了弱者.
  对因斯布鲁克小镇描绘:
  图像的净化,在山区是满山满坡都种植地毯般的绒草,或整治出一片片齐楚的森林,色调和谐统一,绝不羼杂,跳跃.
  全然单纯朗丽,把种种杂乱和芜杂都抹去了.这也抹去了山地对人们的心理堵塞,留下的开阔气韵,如洪波宛曼,云海静谧.海边的优势,也不过如此吧?但它又比海边宁静和安全.其次是人迹的收敛,被整过的草地,森林当然是人力所致,但人的痕迹却完全隐潜,只让自然力全姿全态地出台.
  农舍考究精致,用纯净的自然色,或原木色,或灰褐色,或深黑色.形态上也追求板屋,茅寮的效果.
  甘愿被自然掩盖和埋没.
  看不到自以为非常热爱自然风光,却又以触目的别墅,度假村损害自然风光.为谋取窗口的山野景象而带来的建筑材料,与山野的素朴本质格格不入,结果蚕食了山区的整体美学生态.要回归自然首先把自己回归了,回归成一个散淡的村野之人,居所也彻底消融,如雨入湖.
  如此等等,很多值得漫漫去品读,去深思。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一直以来,我非常欣赏这则烟草广告和它的意境,尽管我不抽烟。心情是很微妙也很复杂的东西,面对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问题,当你用不同的心情时,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态度,进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就拿旅行来说,当你用猎奇的心情和朝圣的心情去看风景会大不一样,而我们在这本《欧洲之旅——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的书中,跟随余秋雨先生看到的是欧洲风景,而心情是一种思考的心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行,这也就是余秋雨先生多年来所做的,走出书斋,边行边知,并把沿路的见闻与头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写方式,也就是“文化大散文”。余秋雨先生由于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具有人文学科教授头衔的人,另外这些旅行经历也让他成为9.11事件之前最早向西方文明世界预告了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人。《欧洲之旅》的文字部分就是在那是写就的,也出现在其早年出版的书中,这次是经过广州某文化公司重新编辑、配图、成册的,所以对于经常读余秋雨的人来说,很多都是旧文,不过这样的图文书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更精美、更系统,也更像一本游记。
  
  当然,这本书里有关文化的思考比比皆是,比如在希腊克里特岛上,面对高度发达又诡异消亡的文明,余秋雨说“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位置和无知的否认”;又比如在塞纳河畔的卢浮宫欣赏艺术杰作时,他认为“与其集中收藏不如分散收藏,让......处处都有东西可看,而不是只在某个大型博物馆里看得头昏目眩、腰酸背疼”。在这样的短短的评述中,让我们观赏风景、了解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一些思考,或许其中你我不赞同,但在一种对文化的思考与讨论中进行的“书面旅程”,岂不是让心情最好的旅行么!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散文,文学性、文化性和科学性兼具。同是一场旅行,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跟随秋雨的脚步,你会捕捉到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些闪耀的瞬间,或是千百年前文化巨人的一刻沉思,或是隐遁闹市中五百年幽香的深深酒窖,或是历时一百六十年经历几代人修筑迄今尚未完成的教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这是一场文化之旅,历史之旅,心灵之旅,清新之旅。


   评“欧洲之旅——跟随余秋雨的脚步”  
  从高中语文老师向我们推荐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到现在,好多年过去了。从《文化苦旅》到《欧洲之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旅行也一改往日跋山涉水的艰辛,充满愉快,放松和遐意的享受。但旅途中丰富充实的意味,依然如故。
  
  这本《欧洲之旅》是令人轻松愉快的,文字如一导游,带我们走马观花遍历欧洲文明,感觉有点像看一套有深度的旅游节目,比如以前看过的正大综艺里的世界真奇妙。文中的配图也令人印象深刻,直观。紧跟这位知识渊博的导游的脚步,在这种带着自我意识有思考的指引下,我们的欧洲之旅也更有收获更有意义。在对欧洲文明快速的扫描和整理中,欧洲大陆上的整体观感立刻浮现出来。一篇篇读下去,听他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介绍开去,早些年那种“一个男人怎么会有如此纤细的思绪 ”的疑惑又不禁跑到脑子里来。怀着深刻的东方情结站在异邦的土地上仔细感受西方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与马可波罗初到东方时的那种心境多少应该有些类似吧。因为《欧洲之旅》的字里行间同样充满了关于“文明”的无数问号和惊叹号,而那些思虑和揣测并没有答案。
  
  作者惊讶于那座曾经属于恺撒,奥古斯都,图拉真和哈德良的石头城---罗马的“空”:“那些本来为了召集人群,俯视人群,笑傲人群,号令人群的建筑物怎么也没有想到哪一天会失去人群,于是便傲然于空虚,雄伟于枉然,但是,没有对象的咆哮可能更其响亮,没有年代的街道盛得下全部故事,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自信骄傲的罗马人不怕自己的城池是座空城,空,令这座城连同他的辉煌,他的伟大,他的粗犷,他的豪迈,他的浩荡,一同进入静默的永恒。罗马古竞技场的雄性的断壁残垣,不禁让我想起东方土地上同样废倾的东方明珠圆明园。同样的颓屋残墙,不一样的故事,都于空静中永生。刘禹锡曾有四句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空静之境,让怀古的情怀超越时空,没有边界,却又实实在在。
  
  “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来岁吧,延长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此,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相关。” 人生的目的大致也就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当口上了。这本书里,余秋雨用自己的脚步和他的旅途感悟提升了自己的生命质量,也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


  如果说旅游是种回忆,那我们正体验的也正是那些文化的每一片印记。
  从欧洲的发源走过每一步,呵呵,只是一次次让自己更清晰那个计划--终须一游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旅行散文集,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四部独立的作品。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
  
   最近我有幸拜读这本《欧洲之旅》,同系列中的另外几本书一样,这本书中也饱含着太多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文化蕴藏。没有这份深厚文化底蕴的人,很难真正读懂它。比如像我这样对欧洲文化和历史渊源知之甚少的人。无论是站在庞贝古城,还是面向罗马空城,亦或驻立于希腊克里特岛上,面对高度发达又诡异消亡的文明,我觉得自己渺小而苍白,因为无法体味余秋雨先生所讲述的那些厚重的文化。
  
   其实,旅行是在品味文化,品味你所到之处、所经之地的文化,品味浮光掠影背后的文化内涵,品味建筑与山水的风格与表达。
  
   有一次看到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那期访谈的嘉宾是北师大教授于丹,江湖上人称“文化超女”,“孔子的现代弟子”。于丹的访谈自是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其中谈到对于旅行的看法时,于丹的一段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从此改变了自己对旅行的认识和做法。
  
   于丹这样理解旅游:“人在各地,千万不要跟着旅行社,跑到一个地方,照张相片转身就走。我觉得旅游旅游,重要的不是‘旅’,而是‘游’。旅行社它只能管你的‘旅’,逍遥游那一段,归你自己的心管。人其实就是在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风景里,进进出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历练。”她还谈到在西湖旅游的感受,这样说道:其实看西湖一定要看烟波。一定要是那样一种缠缠绵绵的有点阴雨的时候,然后那个柳丝,湖水不甚清晰。你会觉得南宋遗风飘飘撒撒就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然后你会隐约看到现在这个地方在一千年前还叫临安的时候,西湖画舫,写的那种漪筵公子,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有绣幌佳人,举芊芊之玉指,拍案香檀,你觉得那一段前世今生的日子,捧一卷诗词在这读,你才能读出宋代的韵味。
  
   是啊,其实我们是在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风景里,进进出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历练。这历练便是对文化的感受,对文化的认同或排斥,对文化的提升和品味。


   历史的皱褶
   往事的如烟
   步履的快步或艰难
   人类赋予文明古迹的意义承载
   一点,一滴,一横生
   文明的伸拓与轮廓
   已经入目
  
   喜欢余秋雨的这套丛书,喜欢他的深度的文化感悟和思索。
  


  读余秋雨的书是从他的《文化苦旅》开始的,作者从山水风物中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这种笔法之前也有人用但是没成气候,到他这里才真正成为一种风格,拓宽了散文路,开创了文化大散文之路,虽然“文化大散文”这个概念有些夸大有些牵强,但却一扫小散文的琐碎、狭隘、柔弱、苍白、小情小调、婆婆妈妈,历史与古迹人文风景焕发出新鲜的诱人光彩,在读书人中引起了轰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刺激了旅游经济都不为过。
  
  余秋雨之前写的《艺术创造论》等书恐怕地球人都没几个知道的,这本《文化苦旅》一出顿时声名鹊起,风靡全国,他也从此从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戏剧理论作家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名作家,名学者,名人,明星。电视上也不断有秋雨老师的身影,出镜率很高,做评委,做演讲,做专访,做电视节目。
  
  伴随余秋雨功成名就而来的是毁誉参半的各种言论,声讨余秋雨声势最大的最是“两余之争”中的另一个余——愤青余杰——指余秋雨为“文革余孽”、 “小丑”、“中国当代畸形文化发展的残渣”、“流氓加才子”,发檄文质问《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语言刻毒,态度极端。然而骂得越多余秋雨名气越响,骂声反而更激发了他的创作才情,接二连三地出书,包括那本让他自己在写作时“泪流不止”的“封笔”自传《借我一生》。记得去年汶川大地震后,“敬爱的秋雨爷爷”发过一篇 《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文,有“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你们的孩子如果九天有灵,也一定已经安宁”等文字,引来板砖无数,看来真是该封封笔了。
  
  这本《欧洲之旅》是“跟随余秋雨的脚步”丛书之一,我还以为是余秋雨解封之作,可这套书实际不是新书,只是炒冷饭之作,剩饭加了点佐料重新炒了一下而已。
  
  凤凰卫视从1999年九月到2000年初举办过一次“千禧之旅──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大型文化考察活动,重游四大古文明发源地和三大宗教发祥地,把亚欧非几大洲都兜了一圈,历时4个多月,跨越4万多公里,踏遍10多个国家。活动请余秋雨随团做文化顾问,享受免费旅行,还有众多美女相伴,真是人生美事,令人艳羡。千禧之旅过后余秋雨借鸡生蛋写过一本《千年一叹》旅行日记记录这次活动见闻感受。这本《欧洲之旅》不过是把《千年一叹》和他之前写的《行者无疆》中关于欧洲部分的文章重新编排加上一些图片(图片不是余秋雨的作品,书后列了长长一串图片作者名单),这套书还有几本分别是《亚非之旅》、《中国之旅》、《心中之旅》,估计都是这种模式。
  
  对余秋雨来说旅游就是工作,免费周游列国还可以赚钱,我等跟不上秋雨老师的脚步,只有艳羡的份儿,画饼虽不能充饥,但可以解解馋,只能看看书了。书里写文化的多,写风景的少,希腊的巴台农神庙与奥林匹亚,意大利庞贝、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德国、奥、匈、捷、瑞士等等,作为一本欧洲旅游指南还是不错的,也可以借机文化一下自己。
  


  我喜欢法国的浪漫,喜欢英国的优雅,这套书的印刷精美,内容生动,使我对欧洲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跟随作者的脚步旅行了欧洲,更重要的是可以随着作者的思路欣赏欧洲之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活的最好的,这似乎很早以来被无数国人所引以为傲,当巴比伦消亡,埃及希腊势微的时候,中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似乎确实不值得小视,但是,中国的文化是活的最好的吗?这貌似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说是的问题。
  从希腊发迹的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即便时日不比埃及中国但影响却足够大,从希腊到罗马到如今,说欧洲以一个整体存在活的比其他所有文明古国都好怕是不过分的事,在经济之外,欧洲的文化状态应该也是活的最好的罢。
  
  中国的古人曾经说过死读书不足而行天下为重的道理,确实,能否亲见对于感同身受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作为后人的我们,只有身临其境之后才能发现文化本初的面目,这不是旅游,甚至不叫学习,是感受,是体会。我最喜欢的德语单词wahrnehmen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说欧洲的文化状态活的最好,是因为千年之后对于行走着的我们而言,文化本初的面目依然可辨,说明文化依然傲然年轻的活着,换言之,如果我们循着历史的脚印向回寻找的时候依然能够发现那些存在在历史里的坐标。你可以轻易的在巴黎找到德弗罗朗咖啡馆,在那里萨特写过无数作品,可以在魏玛发现歌德和席勒相距咫尺的故居,可以在佛罗伦萨看见连招牌都舍不得钉的但丁故居,这些都是文化的幸运,因为文化得以被呵护着成长,这更是文人的幸运,因为文人能看到那些存在在纸面历史想象里的真正文化形态,就好像网络聊天想象的美女见面之后和想象不差的感觉。
  欧洲的文化是不是比中国好,这不一定,文化本身就不存在高低或好坏,但欧洲人对待文化的态度是真的大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都厚待属于他们的大师和他们的文化,在马德里,在塞万提斯的雕像下是西班牙广场,魏玛有歌德故居,罗马有古竞技场,雅典有卫城,斯特拉福小镇?它们拥有莎士比亚。拥有大师和大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小镇的幸事,作为大师的家乡即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发祥地,没有理由不去善待他们,这是善举,是义举。
  再举一个例子,德国有个小镇叫做克尼特灵根,一个只有六千人口的小镇,这里拥有浮士德。很多人知道歌德的巨著,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浮士德确有其人,而这个克尼特灵根就是浮士德的诞生地。如此的小镇保留了浮士德的故居,建立了浮士德博物馆,完全的成为了一个浮士德城,即便关于浮士德的存在仍然存在争论,但这个小镇却当仁不让的抢先注册了浮士德的专利。
  这便是欧洲人对待文化的态度,十足的尊重,怀揣着景仰,透露着自豪。
  
  相比之下的我们?发展是第一要义,经济是最高力量,话是没错,政策是没错,于是因此缺失一点东西也不奇怪。中国的大师不少,很多很多,但可曾有哪个小镇哪个城市把谁当作自己的图腾来保护?在中国你是找不到克尼特灵根这样的小镇的,不会有哪个小镇会把文化当成自己的象征,他们思考的是经济发展,修几条路收多少粮。或者周庄算一个,充满文化的小镇?只可惜他们不是保护文化是贩卖文化。
  当我们的文化图腾,诸如故宫颐和园长城日益变成赚钱的机器炫耀的工具的时候,当我在后海寻遍张之洞故居看到的只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杂院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会不会迷失在经济建设和每年增长的GDP统计数据里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