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旅
2004-10
希望出版社
余秋雨
236
无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余秋雨,学者、作家。浙江余姚人。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
北部渤海国都城遗址荒原上的城墙遗迹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盛唐文明与游牧民族“海东盛国”毁于契丹人的大火从废墟到镜泊湖承德避暑山庄吏家园林康熙的“长城”木兰围场一所“吉宅”乾隆的“十全武功”两个文明的碰撞从避难所到归于沉寂平遥19世纪的中国金融中心百年票号——“日昇昌”一场纠纷祁县西部兰州敦煌道士塔三危山莫高窟壁画鸣沙山、月牙泉阳关成都都江堰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伏龙观李冰二王庙中部东部南部
序 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来岁吧,延长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此,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相关。 在交通艰难的古代,很多学人走不了太远,但他们心中的天地却很辽阔,是一些无畏的旅行家给予的,用他们的脚步,用他们的记述。这样的旅行家不仅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整个文明的质量。 正由于此,当我钻研本书多年之后,越来越钦佩古往今来那些用生命历险来阅读空间大书、写作空间大书的人。终于,我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感谢广大读者一年又一年地关注着我,追随着我,使我的旅程哪怕再艰苦、再危险也不寂寞。如果说,我的文化知识大半来自书房,那么,我的文化感悟则大半来自旅途。在半路客栈中把新获得的文化感悟匆匆写下来与广大读者分享,是我的一大幸福。 我开始出行时事事困乏,连照相机也没有,因此对于所见景象只能靠文字来描绘。这当然也有好处,使文字承担起了更完整的责能,具有一种可以舍弃图像的独立性。我的很多读者也习惯了这种不带图像的,后来看到我在书中印了一些照片还来信提意见,认为是画蛇添足之举。但是我的旅行方式毕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最后甚至成了与电视台的紧密合作,已经很难离开图像了。 广州市文化传播事务所拥有庞大的图片库,他们计划从我的旅行文字中选摘一些出来配上足够的图片编一套书,交由希望出版社出版。提出过类似要求的人不少,有的还真编了书,让我上当受骗,但我这闪看他们每一步都做得扎实有序,诚信可靠,也就答应了。 编这套书,我没做什么事,若有功劳,全应算在编排者和出版者身上。我希望这套书能鼓励更多年轻读者踏上更开阔,也更文化的人生旅程,也希望更多由于事务繁忙或年迈不例如此出行的读者能由这套书而弥补人生缺憾。 是为序。
无
1.80年代余老头的游记,边游边感慨历史。2.文笔很流畅。3.读后什么都没留下,或者是90年代和老中年的读的书。4.可以在旅游时提前看看,比导游好多了。
1.80年代余老头的游记,边游边感慨历史。2.文笔很流畅。3.读后什么都没留下,或者是90年代和老中年的读的书。4.可以在旅游时提前看看,比导游好多了。
继《千年一叹》之后,我又拿起了余老师的另一本书《中国之旅》,在《千年一叹》中,整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相比于这些文明古国,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与之就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欣欣向荣,整个中华大地是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我想曾对中华民族有过深刻批判和不满的人,看到此肯定都会有一种负罪感,不曾对祖国有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就对世界宣讲一些对祖国不利的负面之言,实在是有愧于她!
在看中国之旅这本书时,我时常是带沉重又迫不及待之感,我看到了另一个中国的缩影,一个有历史,有沧桑,有繁华,有败落,更有唏嘘与惊叹。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包含着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空前热爱,每到一处都有与之相附着的人文历史,一座只剩城根的古代城堡在作者笔下是享誉一个朝代的繁华盛市;一座坍塌了一半的烽火台,宛如一个王朝、一位历史伟人,在残阳的映射下,顺着长长的影子,回到曾经,巍然屹立在地平线的那一端,接着吟唱一首首有关岁月的叹歌,起起落落,惊天动地!那荒炎的沙漠,覆盖着多少历史巨人的斑驳轨迹。敦煌,这个闪烁着艺术巨光的残破身躯,如一位塑造艺术的绝世伟人,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萦。岁月的无情摧残与贪婪的丑陋人性,让这位艺术美人饱受人间的折磨与屈辱,害得遍体鳞伤!我们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那小人倾述,我们也完全可以责备人类的贪婪与古人的愚昧,但是我们热爱敦煌的人没有这样做,他们只是在别人的惊醒和敬佩掌声中,默默的离开会场,静静的走过那座凄艳晚霞照应下的敦煌,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还在滴血!
一幅幅历史的惨画,在作者的笔下倾吐了一世难言。这是一种人文艺术的享受,让我略感遗憾的是,作者纯粹对大自然和古迹现状的描写略少,让人觉得人文氛围太重,满是悲凉与沧桑!
听从自己的心意,一心一意地读他的文章。
他去的地方,都是自己梦里千遍万遍想要去的地方啊。敦煌的莫高窟,黄州赤壁苏东坡的再生之地,苏州里的西施留痕和唐伯虎墓,西湖名妓苏小小的悲哀,岳麓书院的古朴风范……
书里的文化氛围,一次又一次地引领着我。默默里,闪过千万幅的景象,没有声音,却更胜有声。
读余秋雨的书,整个身心都是寂寞的,然而寂寞之中又有几分美好,他的文字,落地生根一般,厚重地根植在我的心上,缠缠绕绕,让我期盼着,有朝一日,与它们面对面地对望。
想着有一天,去旅行吧,应灵魂里那一声声的呐喊。
中国之旅,自豪之旅,作者用他那极具智慧的文笔描述了魅力的中国,更为这个文明之国增添了色彩,增加了我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
作者沿着地理路线和心灵路线,走在历史的路线上,所见所闻所感,真诚而激情,不亏为大家。也许,以后出游前先温习相关章节,旅程会更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