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
2008-12
云南教育出版社
李春霞,彭兆荣
206
无
遗产是人类从前辈那里继承来的财产。遗产的获得与失去每每只在念想之间。人类曾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人类也曾经用自己的双手毁灭了无法再生的遗产。我们为我们的创造而骄傲,我们也为我们的破坏而懊悔。然而,人类总是在创造和破坏,骄傲和懊悔中前行的,在这样的时代,获得遗产的天经地义与保护遗产的责无旁贷同时赋予了人类。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在于我们今天是否能够保护好遗产。此番道理并不深奥,却时常为我们所忘却。忘却也是一种背叛,背叛有待于救赎。今天的保护正是对昨天背叛的赎罪、惩罚和拯救。笼统地说“人类遗产”显然不够周全,需要加注。有些遗产并没有包含人类的创造和劳动,自然遗产就是这样。任何一位到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游客事先都接受了相同的训导,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大峡谷是自然的奇迹,人类并没有参与创造,因而不为人类所专美。今天,可以分享这份大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的幸运。人类没有任何理由破坏它,甚至人为地改变它。1903年,老罗斯福总统面对大峡谷说了这样的话: “任何人的干预只会破坏大峡谷,这里既然是上帝的杰作,那么也等上帝来改变它吧。”对于自然遗产,人类干预得是否多了点,包括我们今天的保护行动。我们有限度地认可“保护”原则,不仅因为人类的自大横贯其中,更是由于它来自人类对自己曾经行为痛定思痛的深切反思。反思的必要与反思的代价往往是相互的。
本书整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遗产相关的四份国际文书: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建议案》,1998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列》,2003年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以及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各项遗产保护实践,将这些均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套日趋完善的人类遗产体系。它包含了保护世界遗产(自然的和文化的),无形遗产的理念,规则和实施的完整结构。 通过梳理形成四份国际文书的历史,本书完成了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个人类遗产体系不断反思和更新过程的“知识考古”。 本书还用简洁的方式图解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体系中各类遗产类型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名录申报的评选标准、程序。 书中很多材料都是首次以中文形式出现,包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Francesco Bandafin)先生的独家专访。
丛书主编简介:彭兆荣,属猴,五行家据生辰八字判为火猴缺木,故字中有木喜交学友,不擅辞令,心诚可鉴遵循学海无涯、学问无界原则,谨慎穿梭于诸学科之间身为教授、博导、主任,却不在意帽子头衔,更热衷学者之道、生性好奇:学习古典,不顾久远;探讨新学,不忌时岁、年轻时斗胆研究希腊罗马之经典,半百后却叩起旅游人类学的门学问人生,借追名逐利之虚,行快乐过程之实欣赏一句话:“人活着要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后代着想”。
前言第1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保护体系的生命史 一、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遗产保护体系的开创 公约的两个源头:文化 自然 公约的两个创举:文化与自然的整合以及“公共遗产”的理念 二、1989年《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建议案》:对民间的发现 民俗:全面保护还是版权保护 保护:两种不同的维度 三、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例)和2003年《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东西方的对话 东方的经验:有生命的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无形遗产代表作条例》 “南北(东西)”交融:艰难的历程 2003年公约:羽翼正丰第2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保护体系图解 一、一个活的体系 操作指南:阐释和更新 从有形到无形:从眼睛到心灵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的分类和定义 世界遗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无形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评选标准 世界遗产评选标准及其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评选标准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的申报和确定 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评估程序 无形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草案) 附录:专访联合国救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Francesco Bandarin)先生后记
插图:这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而是普遍现象,2007年全球141个国家(截至2006年10月共有签约国184个)有851个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660个,约占77%,自然遗产166个,约占19%,混合遗产25个,约占2%。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遗产所占比例略少于全球,而自然遗产也略低于全球,倒是混合遗产比例远远高出全球比例。这一反差也许正好说明了将文化和自然同时且平等地纳入自己保护框架的1972年公约是怎样一个创举!文化与自然:二元困境文化与自然的区分从何时开始呢?也许从人类的自觉开始,“发现自己”是文化的起点,也是发现自然(“我”之外的天地万物)的起点。自然与人类及其文化在“看”以及“对象化”的过程中渐行渐远。这便是主体哲学主导下的结果。在主体哲学源起的西方,自然与文化的划分更是泾渭分明。两者的范畴、分类跟物质与精神、男与女的区别一样根深蒂固。而西方文化中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圣经·创世纪》里就非常明确了:人类是自然的征服者、管理者。这一关系的合法性是神授的。而文化则是人类的创造物,理所当然跟自然属于两个范畴,而且顺承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也是高于自然的。人类控制着话语权,人类在进行分类和实践的“游戏”,所以在哲学史上,自然是否存在,什么是自然,自然内在的价值等问题一直有争议。但仍有“其他的公约基于纯粹的道义,试图去保护这一内在价值,如华盛顿一个关于物种贸易的公约,伯尔尼关于少数物种的公约,波恩关于野生动植物的公约等”o。但无论如何人类的动因都是存在的,它与自然客观的因素和内在价值无关。人们保护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外乎是为了经济、政治、科学或审美的目的,我们保护的是对人类而言有这样或那样价值的自然,而不是自在的自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起保护自然的运动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自然保护运动中的自然也被视为是“文化的自然”。
这本书比博士论文写得更辛苦,因为绝大部分材料都是英文的,而且零碎散乱,整个写作过程就像是在旷野里找一条破碎凌乱的小贵州龙的化石碎片,然后把它们重新组合成一条完整的贵州龙。此时此刻我最为担心的是,会不会把另外一条龙的腿骨贴到我这条龙上来,或者贴出来的龙是否跟原本的贵州龙一致。这次知识的“考古”过程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人类拥有强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在我们在短短一个多世纪内就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人类遗产保护体系,用它来定义、阐释、处理人类和自然漫长的历史及其遗迹,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次知识“考古”之旅给我的启示是:中国急需建构自己的遗产体系!法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都成功地建构了适合自己的体系,并努力使其国际化,以便更好地利用国际社会的力量强化本国遗产的保护工作。我们拥有如此辉煌的文明和历史,绝不能把自己的文明和历史让与别人来定义、阐释和处理。我们必须拥有自己强大的遗产体系,这是全球化大潮以及文化冲突中我们安全和自由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堡垒。但这本书也写得特别幸福,因为得到了太多、太好的帮助。我的师父彭兆荣教授不仅给我机会加入他的写作团队,还在写作过程中付出大量的帮助和关心,真的谢谢师父!我的上司、也是我的朋友弗德瑞克·达瑞根女士(美国育利康基金会主席)专门帮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采访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先生(也要谢谢难得接收采访的巴达兰先生耐心回答采访的每一个问题),还熬夜帮我整理采访录音,帮我查找资料,一如她对塔楼保护的热情和执著。感谢她对中国的热爱和帮助,感谢她对我个人的帮助!
遗产是如何被创建的?遗产是如何被发现的?遗产运动如何兴起的?《遗产源起与规则》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运动的知识考古,呈现了其中思想、组织、甚至个人命运的消长。
无
书的内容不错,封面不是很好。
草纸镂空的书皮不实用,拿着也不顺手。
封面草纸,有特色但是易于损耗;书页纸张较好;内容视野宽广,引用很多外文资料,许多国内不易见到。但是有的章节太短;条理性也需加强。
资料搜集全面,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