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库全书精华

《线装经典》编委会 云南教育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云南教育  

作者:

《线装经典》编委会  

页数:

319  

Tag标签:

无  

前言

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博大、最宏伟的宝藏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则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又因经史子集四部基本涵盖了古代所有的图书,故称“全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随后,乾隆皇帝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命名为《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为了存放《四库全书》,乾隆皇帝还下令建造了南北七阁。 乾隆四十六年(1781),第一份《四库全书》缮写告竣,贮藏于紫禁城内文渊阁,是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此后的第二、三、四份《四库全书》,分藏于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是为“北四阁《四库全书》”。 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乾隆谕令:“兹《四库全书》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如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皆有藏书之所,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各该处。”于此产生了“南三阁《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区分类聚,部次群籍,把历代文献井然汇聚于一堂,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部位列四部之首,收录的是儒家经典以及历代注经之作。《四库全书总目》云:“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史部收录了有关历史、地理、职官、政事、人物传记等方面的著述。子部书籍,渊源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集部则主要收录历代文学家的总集、别集以及诗文评论一类的著述。 《四库全书》共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记录了文、史、哲、理、工、医等各学科的原本,基本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因此,《四库全书》素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之誉。 由于历史的局限,《四库全书》于佛、道两家典籍,意存轩轾,摒除殆尽,实为一大缺憾;但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却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整理和总结。可以说,《四库全书》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己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的圭臬。 令人叹惋的是,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朝廷寓禁于征,大兴文字狱,酿成了一场文化浩劫。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朝廷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挖改之处。但就整体而言,作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大型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的修撰应当是功大于过的。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集大成的目录著作,在《四库全书》的纂修过程中应运而生。《总目》依赖《四库全书》而成为中国古代内容最宏富、体例最完善、编制最严密的目录著作。二者相辅相成,对清乾隆以前的历代典籍进行了系统整理,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全面总结,不仅鲜明地反映出18世纪知识界的学术特征和思想观念,在文献学和目录学史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也是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产生的。《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分列了《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各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用木活字印成,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 本书意在秉承四库之精神,发挥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力图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希望通过呈现这样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艺苑,增加我们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本书在卷帙浩繁的四库书海中细心拾撷,精选篇目,力求在保留四库的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四库的博大、精深,突出它的历史厚重感和凝重感,为热爱国学经典的人起到导航作用。

内容概要

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博大、最宏伟的宝藏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则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又因经史子集四部基本涵盖了古代所有的图书,故称“全书”。 《四库全书》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区分类聚,部次群籍,把历代文献井然汇聚于一堂,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库全书》共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记录了文、史、哲、理、工、医等各学科的原本,基本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因此,《四库全书》素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之誉。

作者简介

《线装经典》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极佳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书籍目录

经部 易类  《周易》 书类  《尚书》 诗类  《诗经》 礼类  《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类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孝经类  《孝经》 四书类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小学类  《尔雅》  《说文解字》史部 正史类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编年类  《资治通鉴》 杂史类  《国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传记类  《晏子春秋》 史评类  《史通》 地理类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子部 儒家类  《荀子》 兵家类  《孙子兵法》 法家类  《管子》  《韩非子》 农家类  《齐民要术》 医家类  《黄帝内经》 天文算法类  《九章算术》 艺术类  《古画品录》 谱录类  《茶经》 杂家类  《墨子》  《鬼谷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论衡》  《梦溪笔谈》 小说家类  《世说新语》  《山海经》  《搜神记》  《太平广记》 道家类  《老子》  《庄子》  《列子》集部 楚辞类  《楚辞》 别集类  《曹子建集》  《嵇中散集》  《陶渊明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柳河东集》  《白氏长庆集》  《李义山诗集》  《范文正公集》  《临川集》  《剑南诗稿》 总集类  《文选》  《乐府诗集》  《古文观止》  《文心雕龙》  《二十四诗品》  《六一诗话》 词曲类  《乐章集》  《珠玉词》  《东坡词》  《淮海词》  《漱玉词》  《稼轩词》  《白石道人歌曲》

章节摘录

·春秋类· 《左传》 【成书过程】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为了解释孔子的《春秋》。《左传》重要的注本有晋代杜预集解、唐代孔颖达作疏的《春秋左传正义》和清代洪亮吉注的《春秋左传诂》等。 【古籍简介】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全书18万余字,记载了上至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间近300年的历史。 《左传》的记事,基本以《春秋》所载鲁国12个国君为次序,内容包括聘问、会盟、征伐、搜狩、城筑、婚丧、篡弑、族灭、出亡等,涉及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等很多方面,并记录了相关人物的言行,人物来自于各个阶层,如商贾、卜者、刺客、乐师等。 全书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间、越王勾践等霸业盛衰的叙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争斗;对鲁季孙氏、齐田成子以及晋国韩、赵、魏诸卿与公室的矛盾,以及郑子产的改革等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内部的变革。 《左传》的记事文体可分三类,每类的来源不同,史料价值也不同。第一类是比较简短的文字,但有时间记载,应出自当时史官记事,其史料价值最高。第二类是一般记事,包括一些零散的故事,一般无时间记载,此类大多出自各国的私人记录,有史事也有传说,有一定的可信度。第三类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信度很小。 【阅读指导】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确立了编年体史书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还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观念,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价值很高的重要历史著作,还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名著。 《左传》长于叙事,叙事文约事丰、精妙优美、简洁生动,能把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 《左传》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描写战争。全书描写军事战争400多次,其中以城濮之战、柏举之战、鄢陵之战、鞍之战、崤之战五大战争最为出色。文章结构完整,情节精彩,运笔灵活,没有单就正面的战斗场面进行描写,而是追溯战争的起因,介绍战争发起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胜败的内外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文章行文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对于战场交锋经常略写,但绘声绘色;战争起因、战前策划及战后的影响则详写。这种奇特的战争描写手法,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后所难及。 《左传》还善于写人。《左传》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书有姓名可稽者,几近三千之众。作者通过对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各具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迭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春秋时代的面貌。 《左传》工于记言,对行文辞令的表达,既委婉曲折,又刚强有力。如“烛之武退秦师”、“阴饴甥答秦伯之问”、“展喜犒齐师”、“王孙满论鼎之轻重”、“宾媚人责晋”、“戎子驹支责晋于朝”、“子产论毁垣”等,无不曲折缜密。 【典籍精选】 晋楚城濮之战(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原文】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舻弓矢千,钜氅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 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喧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糜。”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 【译文】 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接受周襄王的命令,前去任命晋文公统领诸侯,同时赏赐给他大辂车和大戎车各一辆,及相应的整套服饰仪仗,红色弓一把,红色箭一百支,黑色箭一千支,黑黍米酿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对晋文公说:“周王对叔父说:‘服从王命,以抚四方,监治坏人。’”文公三次辞谢无果,才遵从了王命,说:“重耳两次叩首拜谢,我一定遵奉周天子的命令。”就接受策书退出。后又去朝见了周襄王三次。 卫成公听到楚军大败的消息,开始恐慌,逃奔到楚国避难,之后又到了陈国。卫国派遣元喧协助叔武前去参加晋国与诸侯的盟约。五月二十八日,王子虎与诸侯在周王的王宫签订盟约时立下誓言:“各诸侯都要听命于周王,且彼此间不能互相残害。有违背誓言者,会遭到神灵的惩罚,让他失去军队和国家,且祸延后世子孙,不论长幼,都会受罚。”君臣们都信服于这个盟约,说晋国的这次征讨是依德而行。 早时,子玉做了一套有美玉装饰的马冠和马缨,还未来得及使用。战前,他梦见河神对自己说:“把它们给我吧!我可以把宋国孟诸的沼泽地赏赐给你。”子玉不肯。后来荣黄接受子玉的儿子大心和楚国大夫子西的委托去劝子玉,子玉也不听。荣季说:“如果死利于国家,就得去死,更何况献出美玉!它们都是粪土,如果对军队得胜有利,有什么舍不得的?”子玉仍是不听。荣黄对大心和子西说:“并非河神要让令尹战败,而是令尹自己不愿为百姓尽力,其实是自取其败。”楚军战败后,楚王派人对子玉说:“你若回到楚国,怎么面对申、息两地的百姓?”子西和孙伯对使臣说:“子玉原是想自杀,我们阻止了他,说:‘国君还未处罚你呢。’”结果,子玉在连谷自杀了。 子产不毁乡校(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惟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 郑国人聚集在乡校游玩,以议论政事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关闭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劳动之余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去做;他们所讨厌的,我们就改掉它。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关闭它呢?我听说,忠善的行为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施用威权能够阻止怨恨。难道我不能制止人们的议论吗?然而那如同防堵河水一样,洪水冲破大口子造成灾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开个小口子,让水流出来;不如我听了议论,把它当做苦口的良药。”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您先生是确实可以侍奉的,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如果真这样做下去,这确实是郑国的依靠,怎么能只是两三位大臣的依靠?”孔子听了这些话,说:“由此看来,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庄公着手备战,一个叫曹刿的人要去见他。曹刿的同乡说:“这样的事,自有贵族公卿去策划,不需要你参与吧?”曹刿答道:“贵族公卿目光短浅,怎么可能深谋远虑。”随即觐见鲁庄公,并问道:“不知大王要凭借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衣服、食物这样可以安抚民心的东西,我一定不独自享受,肯定会分给大家。”曹刿回答道:“这些都是小恩小惠,而且不可能使每个百姓都能领受,所以他们不会一心追随您。”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等祭品,我不敢夸大虚报,一定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信很难取得神的信任,他必然不会因此保佑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无力一一明察,但一定尽心尽力。”曹刿又说道:“这是尽职尽责的行为,可以凭这个打一仗。如果作战的话,我请求跟大王一起上战场。” 庄公与曹刿乘同一辆战车,带兵在长勺与齐军对阵。战争刚一开始,庄公就要命人击鼓,指挥军队前进,曹刿急忙阻拦:“时机未到。”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他才说:“现在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立即下令追击,曹刿再次阻拦:“不行。”说完下车仔细观察齐军战车的车辙,还登上车前的横木远观齐军败退的情形,之后才对庄公说:“可以了。”鲁军随即追击齐军。 鲁国克敌制胜之后,庄公询问取胜原因,曹刿说:“作战需要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最大程度地激起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开始消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就已经消耗殆尽了。敌军失去勇气,我军却士气正盛,所以能打胜仗。不过齐国是大国,防不胜防,很可能有埋伏,我见他们战车的车辙混乱不堪,连军旗都倒了,才相信齐军是战败而退,因此才同意追击。” P30-33


编辑推荐

《四库全书精华》意在秉承四库之精神,发挥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力图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希望通过呈现这样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艺苑,增加我们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四库全书精华》在卷帙浩繁的四库书海中细心拾撷,精选篇目,力求在保留四库的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四库的博大、精深,突出它的历史厚重感和凝重感,为热爱国学经典的人起到导航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四库全书精华 PDF格式下载



这套四库全书很好看,父子俩都喜欢


线装经典这套图书,印刷很精美 ,包装也很赞,这套值得收藏。


真不愧为精华本。内容选择、原文、译文、评介、印刷、装帧等都很到位。喜欢。是一本极好的中华古籍的普及读物,也适合古汉语文学的教学。值得典藏。


大海大漠面前,人何其渺小,在经典面前,一样的感觉。人同样的问题在人类早前就已经思索整理出来了,学习是最便捷的法门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不愧为精华。很好!


运速很快,而且质地也不错,线装很有特色,至于内容尚未细看。


线装的,古香古色,很有感觉


博大精深,深深的凝聚感和厚重感。。。


经典,为学习中国古典的儿子加油,


这套中华古典文集,我很喜欢,首先是内容的排版很不错,其次是价格很合理,翻阅起来也感觉比较舒服,不错的书,欢迎大家来读。


帮朋友买的这本书,她学古代文学,据说这本书很有用处。


里面的印刷很好,很有韵味


一直都很喜欢线装书籍 这些书很实用 平时经常会看


还没有读多少。但是是推荐的。有译文有解释,读史书类的东西本不喜欢解释太多。像课本。但是其实确实是实用的。如果您的需求是想入门和大体了解。推荐。


小朋友很喜欢,内容丰富


这套书确实挺好的字迹也大,适合孩子看,保护视力


挺好的,古朴,排版也很好!


好喜欢这款书的风格,内容也应该不错。快递超快的,服务也挺周到。


唯一缺憾就是内容太少


物超所值,正版的,太划算了


没有收到这本书!


非常满意,是我的理想之物


浓缩版


我们的祖宗留下的宝,让孩子传下去。


快递真的快,想象不到这么快,东西和本地新华书店一样,下次再来。


还未看,但是期待了很久,终于买到,开心


还没看过,刚刚才定购的。 不知道是不是有用。 十几块钱真的有那么多的文字? 求解。。。


也是给老公买的,还没看,质量也很好。


线装书,值得收藏与阅读


书很好,对业余人员很实用


这一系列书很好,封面古朴,纸张也很好。印刷清晰。价格合理,性价比高,值得购买。推荐。


这本书很好,装订像线装书,以前在当地书店买,打8折,当当上优惠多了,非常好!


略有删减,其他还可以


可以了解四库全书的大概内容~


一直想看《四库全书》,可没太多时间,前段时间找到这本书,精炼版,适合我


书挺厚的,质量还不错,唯一的缺陷是装订线有点松动,但依然不影响此书给人的整体效果。


线装书,这样的包装很喜欢。


不错,只是内容不太全,以前看过同学的,很全。


给孩子看太深了。我自己看。


学习国文不错的书


精华版,很不全,如果是只想了解一下可以一看。
想研究的话,换一本吧


注释有错。。四书五经中选的篇目太少。。。不够看


这本书是线装书,挺别致,对四库全书做了全面介绍,可做粗浅了解。


书的装帧不错 纸质也还不错 里面内容解释和疑问介绍部分都行 但是收入的正文较少 当然还是适合我这种初学者入门看的如果是专业的或者想仔细研读的 需要买全古文版吧整体质量还行


有注视,还蛮好的。印字也很清楚。书本没破损的现象。主要是,很喜欢这种书本风格,很复古~!哈哈~~!


外皮包装很厚道,牛皮纸加线装,印刷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值得购买回家慢慢感悟


听闻古时候的人要考科举都必要阅读这类书。。。看了看就感觉很闷。。。思路比较分散。。集乱。。。在一些传奇、典故。找一部份一篇章来说几段分析。。。很没趣。。。。


单对书而言质量还是可以的。内容大多一笔而过,对于只想了解一下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如果可以的话,还是看文言文版的吧


对我而言 ···· 还在继续努力研读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