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茶道.茶经

《线装经典》编委会 云南教育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云南教育  

作者:

《线装经典》编委会  

页数:

319  

字数:

319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诗中赞美之物即为茶。茶是世间最圣洁、最清灵之物,它立于中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笑看世事变迁,同时将自己的美好分与世人。人们在茶中品饮人间情、世间味,从而感悟出别样的茶味人生。仅仅一杯清茶,便已饱含世间百态。茶从不以高傲之态面对世人,无论贫穷富有、卑贱尊贵,每个人都可以享用它。达官富人以“红泥小炉、娈婉卯童”烹煮出的茶极致香醇;妙玉道姑用“梅花上收的雪”泡出来的茶清纯脱俗;布衣百姓用粗瓷大碗冲的茶也同样甘洌芬芳。从“白菜青盐米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样的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是多么的醉心于这种与茶为伴的闲逸生活。由此可见,在品茶之时,品的不只是茶味,更是自己的心境。人生如茶,茶在经过沸水冲沏、浸泡之后方可凝香吐味。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人间冷暖、飘摇浮沉之后,方能感悟出人生真谛。如今,茶文化大为盛行,爱茶、好茶之人越来越多。一些人醉心于泡茶的艺术,并将其称之为“茶道”。然而“茶道”仅指泡茶过程吗?其实不然。茶道发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的记载。唐人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有“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的著名论断。但是,千百年来关于“茶道”的定义却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古人将茶的采、制、烹、饮技艺及饮茶所带来的主观感受统称为“茶道”,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体味到的“茶道”又似乎不仅仅是这些。

内容概要

禅自然是有的,但不是写在墙上、画在菜杯上。它和茶相同,人生无所不茶,无不是茶,人生无所不禅,无不是禅。茶不在禅里,禅也不在茶中。茶或禅以及生活的一切恼害化成一缕轻烟,飞向空无的所在,那就是茶弹一味了。茶的真滋味,禅的真境界,唯有平常心乃能知之。

作者简介

《线装经典》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极佳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话其史 第一节 茶的起源 第二节 茶的发展 第三节 茶的传播 第二章 赏其艺 第一节 茶叶艺术  第二节 茶具艺术  第三节 水的艺术  第四节 泡茶艺术  第五节 品茗艺术  第六节 各类茶的茶艺程序 第三章 享其用 第一节 茶饮强身健体 第二节 茶药医治百病 第三节 茶餐唇齿留香 第四节 残茶物尽其用第四章 悟其道第五章 览其情

章节摘录

插图:茶文化的主体是饮茶的文化,是在饮茶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品之后,兴盛于隋唐年间。唐代中期,茶叶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泛流行起来,并自南方地区迅速向中原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扩散,政府开始对销往边疆地区的茶叶进行征税。在前代,茶叶只被零散地记载于医药、文化著作中,在唐代便已开始出现茶叶专著。茶文化发展至唐代已初具规模,成为独立的、全国性的文化形态。据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中记载:“至与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渐多,建中已后盛矣。”唐代的茶叶产地扩展迅速,据当时资料记载,茶叶生产地遍布全国76个州,分别分布在今四川、浙江、陕西、江苏、安徽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南北已延伸至今江苏连云港地区,茶叶产地之广完全可以与近代茶区相媲美,并且当时的茶叶名品已多达150多个。茶叶产地的扩大、品种的繁多,极大地推动了茶叶的生产与销售。杨华的《膳夫经手录》中还记载了唐宣宗时期,蜀茶的销售市场已遍布长江中下游地区,而生产于赣浙皖一带的浮梁茶的产量是蜀茶的百倍有余。蒙顶茶更是岁出千万斤,被杨华赞为品居第一。通过杨华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中唐时期的茶叶产量已相当高了。此外,唐代的茶叶还销售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据《封氏见闻录》中记载:“唐代中期以后,饮茶开始风行南北,穷日竟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边疆少数民族开始饮茶后,便通过使者与商人进行以茶易马的茶马交易。从此,这种茶马交易在中国历史上逐步发展起来。中唐时期,茶叶在进行买卖的同时,朝廷还征收茶税,此时,茶叶的生产、买卖已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唐中期以前,朝廷并未向茶叶的生产和买卖征收赋税。但随着茶叶生产、销售的逐渐扩大,加上唐中期后镇压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国库困窘,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唐朝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收茶税。兴元元年(784),由于民怨,朝廷暂停征收茶税。但到了唐德宗贞元九年(793),朝廷恢复征收茶税,并成为定制。


编辑推荐

《茶道·茶经》:线装经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茶道.茶经 PDF格式下载



茶,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品已逾两千年,早在西汉时即有茶道,后来茶更因为丝绸之路的繁荣而远涉重洋,成为洋人皇室中附庸风雅之物。故而欲了解我国这一国粹的发展历史,此书不可不读。


很喜欢茶,很喜欢这个系列的线装书,如果不是囊中羞涩,真想买一套。


书不错,对茶感兴趣,买本研究一下


书拿到手,很有分量,并且觉得内容安排的很好,很喜欢,也能学到很多茶的文化,值得一看。


内容也还好 各种茶知识 加养生之道


是我所想要的茶类图书,其中所说的一些东西还真是平常没有想到的。


喜欢茶,特买一本来研究。印刷很不错,还没来得及看。


如果是研究一些關於茶的學問,這本書是不錯的推薦。


茶道·茶经 目录来看介绍的比较全面但是不够深入 需要自己领悟


茶道领悟人生,好书啊


茶道——古代六艺之一,不错的好书!


线装经典 可惜内容较泛


线装版,大气,纸张很好,字体大小适宜,内容全面,推荐。


最爱的就是这种线装的书籍,光从手感上就觉得很有感觉。多出点这种书!!


超喜欢线装版的``所以买了一系列线装的书``质量真的很好```最喜欢的一本是最美的诗最美的词这本线装的``可经常没货``我都是买了送同学``


品味人生道,煮茶论英雄。


现状感觉不错,印刷也可以,内容较通俗,比较实用


当初看到这书,只是想着封面很有古典气息,可以收藏。但如今看了,发现它比我期待的还要好很多。对于内容的涵盖量,我很满意。


包装很精致,应该是正版,内容很全面,很漂亮的书。喜欢!


不错 纸张不错 就是比较白


很不错的书,长了很多知识,内容也很精彩,手感也不错。


写的挺好的,,值得一看


很好,应多出一些我国古典文化书籍


内容,纸张,都超实用的


图书设计的古色古香,有韵味,内容也实用哦


看到的时候很古朴是心里想要的那本书还在看还没看完不过书的质量没话说


对提高生活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书很好 是正版 但我想说物流怎么那么慢 整整过了8天才到 亲 你敢再快点吗


中国古典文化精华,闲遐时分慢慢欣赏。是本不错的书。


线装书,感觉很古朴,很有书的味道,内容还没有具体看


书很快就收到了,现在还没来得及看呢,感觉应该挺不错的,呵呵,慢慢品读


以前在大学图书馆读过,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这次终于买到了,书绝对是正品,以后还会继续买这套丛书系列的。


书的质地很不错,很有阅读的FEEL


很好……赞一个


很好,比想象中多很多内容


这本书不是真正的线装书。但是内容还是不错。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很受益。


本书沉甸甸的感觉,不过很喜欢这种版面设计,值得购买!


通俗,但内容是不够丰富,如果内容能更丰满一点就好了


值得静下心来阅读


还是学到了很多


不错,很厚实的一本


值得一看的好好!


中国茶文化


货已收到,未读,待评


书不错,很喜欢。包装啊!!!


不错,光看书皮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非常好!推荐购买


装订得好看,爱死了~


给我老爸买的,不错,他很喜欢


修身养性,清心明智的首选


印刷质量不错,很好!看着也挺好 喜欢的人可以入手


非常喜欢,内容很丰富


现在养生长寿美颜品人之道。


这册书,里面内容改的很少,很多茶经,在出本社和发行人,那里改的面目全非,加上自己的偏驳。这本还好


还比较喜欢,增长了点知识


内容挺全面的,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比较难得的


长知识,对茶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快递公司速度太慢,总是比预计送到时间晚,希望下次能换家快递公司。


讲的还是可以的,就是希望可以多点图片


书的质量不错 看起来的文字也很舒服


很不错,性价比不错。


没看到,为了凑数买的


不明白讲的是什么东西 领悟不透


该线装书系列价格实在,内容详实,我很信赖


好,但愿有所收获


还没看,包装不错喜欢


内容很丰富,但书的包装和之前卖的线装比要差些,闲来看看挺好。


喜欢线装的感觉,但是纸质不太喜欢。


以为是那种很古朴的书!拿到手中才发现不是!


适合一个人细细研究,慢慢看吧,会有收获的。


同事说比其他同种类的好。


挺好的 还没看完呢


书的内容还不错,就是书皮正面好像在地上搓擦过了,有破损。


本以为会得到传道授业解惑,但只是一本大众版的普及,而已。对大众业讲,却也浅了些。


东西很好,购物过程很愉快。


不错,就是太轻了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