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破戒

岛崎藤村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岛崎藤村  

页数:

375  

译者:

许昌福  

Tag标签:

无  

前言

  《破戒》是日本近代文学名著,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日本自然主义小说。该作品与田山花袋的《棉被》一起,确立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  《破戒》的作者岛崎藤村(1872-1943)原名春树,出生在日本长野县的一个山村。9岁到东京求学,15岁进人基督教会创办的明治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既倾心于西方文学思想,又研读西行、芭蕉等人的古典诗作,并开始发表习作。明治学院毕业后他执教于明治女子学校,并与诗人、评论家北村透谷一起,创办了文艺杂志《文学界》,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一了些诗剧和随笔。岛崎藤村真正投入文学创作是到仙台的东北学院任教之后。1897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嫩菜集》,奠定了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基础。从此以后,他的作品接连不断。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而创作时期更是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期,是位真正的跨时代的文学巨匠。  《破戒》是岛崎藤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正是这部被夏目漱石称为“明治第一部小说”的作品,使34岁的岛崎藤村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1899年,岛崎藤村来到信州的小诸义塾任教。在这段时间里,他加深了对人生和自然的认识,觉得抒情诗这一形式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创作也从诗歌转向散文,转向了小说。当他了解到部落民出身的青年教师受到歧视之事时,便萌生写一部相关的小说的念头,并借以表达他自己内心的烦恼。为了《破戒》的创作,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举家来到东京。此时,他已是三个女儿的父亲。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拮据,使岛崎一家不得不节衣缩食。由于营养不良,妻子患了夜盲症,而三个女儿也在小说创作前后相继病故。可以说,这部作品的创作充满了艰辛,岛崎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破戒》自费出版后,马上轰动了文坛,并得到了极高的赞誉。

内容概要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日本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一个隐瞒出身的青年,因虚伪和恋情而充满痛苦,世俗的偏见和社会的冷漠更使他无法面对现实。勇敢正义的前辈之死,使青年毅然打破训诫大胆告白……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章节摘录

  莲华寺也供外人寄宿。濑川丑松忽然产生搬迁到这里的念头,决定租下与住持一家的起居室相连的楼上拐角处的房间。莲华寺是信州下水内郡饭山镇二十几座寺院中,属于净土真宗的一座古刹。站在楼上凭窗眺望,隔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正好可以看到饭山镇的部分街景。这座小城不愧为信州首屈一指的佛教重镇,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北方奇特样式的房屋,木板铺的屋顶,冬季防雪用的独特披檐,乃至随处高耸的寺院和树梢,这些古色古香的小城景象,笼罩在香烟缭绕之中。而透过窗户可望见的唯一醒目的建筑,就是丑松现在供职的那所涂成白色的小学校舍了。  其实,丑松之所以决定搬迁到这里,是由于他现在所寄宿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极为不愉快的事情。本来,要不是图伙食便宜,恐怕谁也不会愿意住在这样的房间。墙上贴的壁纸己被熏得发黄,屋里只有简陋的壁龛、纸裱的画轴,外加一个破旧的火盆,不由得令人感到这是一间远离尘世的寂静的僧房。而这种情景与小学教员丑松的处境相互映衬,使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  丑松现在寄宿的公寓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大约在半个月前,有一个叫大日向的财主,为了到饭山医院住院,便带了一个随从由乡下的下高井来到镇里,在这座公寓暂住后,不久住进了医院。不消说,他手头阔绰,进了头等病房,还常常把手搭在护士的肩上,由她们扶着在长长的走廊里走来走去。在此过程中,他的豪奢作派自然引起人们的注目。也并非出于嫉妒,不觉中就有人传言说,“他是秽多”。这个消息马上风传到很多病房,引起了患者们的骚动。他们纷纷掳胳膊挽袖子威胁院长说:“马上把他赶出去!不然,我们全都离开这里!”无论多么富有,这种固有的人种偏见靠金钱是难以战胜的。一天傍晚,大日向只好坐上轿子,在暮色中离开了医院。轿子直接被抬到了原来歇宿的公寓,医院的院长也从此每天前来出诊。可这次,住在这所公寓的房客1门又不干了。有一天,丑松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时,恰好遇见人们在那里大声叫喊,“叫老板娘出来!”房客们毫无顾忌地破口叫骂:“脏死了!脏死了!”  “什么脏啊、脏的”,丑松一边愤愤地想,一边暗自怜悯大日向的不幸,慨叹这种蛮不讲理的非人待遇,忧虑秽多这一身份的悲惨命运。原来,丑松自己也是一个秽多。  丑松看上去是个纯粹的北信州人,谁看谁都会觉得他是在佐久、小县一带山区里长大的年轻人。二十二岁那年春天,丑松以优异的成绩从长野的师范学校毕业,取得了正教员资格。他一步入社会就来到饭山,迄今已有三个年头了。在此期间,饭山镇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热情的青年教师,谁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个秽多、是个新平民。  “那您打算什么时候搬过来?”  随声走进来的是莲华寺住持的老伴。她五十岁左右,穿着一件咖啡色碎花外褂,用瘦削而白净的手捻着佛珠,站在丑松面前。她是一个未剃发的尼姑,按当地的习惯,被人们尊称为“师母”。依她的年龄,多少算有些文化,从说话的口气来看,似乎对城市的生活也并非不了解。她显出爱管闲事的样子,习惯性地轻声念着佛,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此时,丑松心里也在盘算。他很想回答说,明天或今晚就搬过来,可无奈眼下没有可用于搬家的钱。其实,他手头现在只有区区四毛钱,而四毛钱是搬不了家的,更何况还要交付现在寄宿的房租。月薪要等后天才能发下来,所以不管怎样,也只好等到后天了。  “这样吧,我后天下午搬过来。”  “后天?”师母望着他,显出不解的样子。  丑松瞪大眼睛问:“说后天搬家那么奇怪吗?”  “咦,后天不是二十八号吗?倒不是有什么奇怪,我还以为您过了这个月才能搬来住呢。”  “嗯,您说得很对。其实,我也是忽然想起要搬家的。”  丑松若无其事地改了口,故意岔开了话题。寄宿公寓里发生的事,使他的内心极度焦躁不安。每当人们问到或议论此事,他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只要是涉及到秽多的事,总是想方设法躲避,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南无阿弥陀佛!”  师母口中念着佛,并没有追根问底。  从莲华寺出来是在五点钟。由于是在学校上完课后直接来到这里,丑松还是上课时的那身打扮。他身穿落满粉笔灰和尘土的旧西服,腋下夹着裹有书本的包袱,脚蹬木屐,腰里挂着饭盒。他是怀着很多体力劳动者在人群中所能体验到的屈辱心情,走回鹰匠街的寄宿公寓的。街道两旁的屋檐在秋雨后的夕阳下照射下闪着光亮,湿漉漉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其中,有人站在那里望着丑松走过去,还有些人在那里窃窃私语。甚至还有人表露出极为轻蔑、不屑一顾的表情,仿佛是在说:“那边走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哦,是个教书的呀。”一想到这些人也许就是自己所教学生们的家长,丑松既感到可叹又感到愤怒,一种不快油然而生,于是疾步向前走去。  位于本街的那家杂志店是最近开张的。为了吸引顾客,店门口贴着用粗体字写的新刊目录。丑松从中看到《忏悔录》的广告,上角写着猪孑莲太郎著,并标明了定价。他早就在报纸的广告上见过相关的介绍,并期待着早日出版。丑松停下了脚步。只要~想到猪子莲太郎的名字,他就会感到~阵内心的激动。两三个青年正站在店头,好像在翻找新杂志。丑松把手插进已经褪色的裤兜里,暗自用手拨弄着里面的银币,在杂志店的门口踱来踱去。反正,有四毛钱就能买下那本书,可买了那本书,明天就将过身无分文的生活,更何况还要做搬家的准备。他想到这些,虽然一度从店门口离开,可走不多远又重新返了回来。他蓦地钻过门帘走进店里,捧起了那本书。那是一本印在粗糙进口纸上,带有油墨气味的书,黄色的封面上印着《忏悔录》三个字。为了使贫寒的读者也能买得起这本书,特意采用了简素的装帧,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这本书的性质。当今世界,很多青年通过阅读寻求知识,更何况丑松正处于这样贪婪读书的年龄,岂能不读书、不求知呢?求知就是一种饥渴。丑松终于掏出那四毛钱,买下了他渴望得到的书。虽说那是身上仅剩的一点钱,但是精神上的追求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买下书后,丑松反而感到有些颓丧。在他怀抱着《忏悔录》返回寄宿公寓的途中,偶然遇见了学校的同事。其中一个叫土屋银之助,是他在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同窗。另一个还很年轻,是最近刚刚被聘任的准教员。从悠闲走路的样子可以看出,他们正在散步。  “濑川君,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银之助用手杖点击着地面走了过来。  直率而又关心朋友的银之助,一下子注意到了丑松的神色。只见丑松极为清澈的眼睛,己失去往日的快活,目光里带着难以形容的不安。银之助心里想着:“噢,他一定是身体欠佳”,一边听丑松谈找住处的事。  “找住处?你这个人可真能换地方,前些天不是刚搬到现在住的公寓吗?”  银之助发自内心地笑着说,毫无讽刺意味。这时,他看到丑松手里拿着一本书,便把手杖往腋下一夹,“给我看看!”说着便伸出了右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破戒 PDF格式下载



。。。。。。包装有点拆开但书没坏。。很好。。。。。


还没开始看应该不错!


全系列都买了,比原版书便宜很多,还有中文对照,全系列都是名著,值得推荐


吉林大学这套书比较及时,很喜欢。


ok~~~~~~~~~~~


书还没看,字体有点小了,看起来感觉有点辛苦!另外,书侧边破了一点,不过不影响阅读就算了!


学日语比较好的读物


和学校的事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差别,挺好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