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民身份

[英] 德里克·希特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英] 德里克·希特  

页数:

499  

译者:

郭台辉,余慧元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公民身份是人类尊严和世俗道德的基石。失去了这些价值,人类将蜕化到暴政与狂妄。因此,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公民身份的光芒,唯有通过其多棱镜的耀眼照射,才驱散这些邪恶的黑暗。”本书作者德里克·希特用这句既发人深省又意味深长的话来为本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也为公民身份的追求者留下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为公民身份的研究者留下一串长长的省略号。这既反映作者对公民身份的深度关怀和殷切期待,更彰显出公民身份对人之为人的重要意义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中的显赫地位。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历史 第一章 起源  第一节 城邦与世界   一、古希腊城邦   二、希腊的公民教育   三、世界主义的观点  第二节 从罗马到文艺复兴    一、罗马公民及其教育   二、中世纪的公民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公民意识  第三节 现代公民身份的发端    一、17世纪的政治理论与实践   二、17世纪的公民教育 第二章 现代国家的巩固  第一节 革命的年代   一、18世纪后期的教育与政治理论   二、英国的激进政治和习俗教育   三、美国公民的地位与教育   四、法国公民的身份与教育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胜利   一、世界公民身份与启蒙运动   二、民族主义观念的起源   三、19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公民认同  第三节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   一、公民身份的延伸   二、美国的复杂性   三、妇女的权利   四、社会公民身份的起源   五、l9世纪政治理论中的公民身份  第四节 政治学说对教育的影响  一、民族主义与国家教育  二、教育与民主的发展  三、教育与19世纪的社会主义  四、教育的供给模式 第三章 20世纪  第一节 自由传统的国家   一、欧洲的民族自决   二、参与式公民身份   三、平等原则与二等公民   四、现代教育理论与公民身份   五、公民教育的差异   六、教育和民族凝聚歹    七、民主的学校体制   八、一副混乱的图景  第二节 极权主义  ……第二部分 分析第三部分 综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历史  第一章 起源  第一节 城邦与世界……我们从孩童时候开始就在心里存有一种美德教育,这种训练对成为一位完满的公民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公民知道如何按照正义的要求去统治和被统治。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种训练与其他训练区分来看,并且只有它才能配得上“教育”的称号。  ——柏拉图  一 古希腊城邦  在有文字记载的整个漫长世界史中很难找到公民的地位。部落人隶属于首领的私人联系,封建陪臣从属于领主的私人结合,臣民归属于君主的个人关系。几千年来这些关系都是非常正常地把各种共同体紧紧纠结在一起的纽带。对一个人的忠诚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也是很容易实施的。甚至在一个诸如发展到17世纪的法国那样的国家里,路易十四仍以他个性化的奉献来致力于成为国家象征的任务:据说,他曾经向巴黎议会(parlement)那些充满政治野心的地方官员们宣称,“朕即国家”;另一方面,公民身份要求具备某种抽象而深谋远虑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个公民需要理解,他的角色包括地位、忠诚感、职责担当、权利享有,但重要的并不是与作为一个人的联系,而是与一种抽象概念即国家的联系。  接下来的是,很少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希腊人第一次对公民身份的观念与实残进行了全盘彻底地探讨。因为他们把这种抽象思维的本质性运用与一种信念联系起来,即参与公共生活对于完全而正当地发展人性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希腊人培育出来的概念并不仅仅在欧洲具有影响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因为,可能除了犹太人和巴比伦人的历史之外,在其他任何世界的远古时代甚至都没有证据表明发展出类似这样的观念。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国家公民的观念对于伊斯兰教世界、印度和中国来说都是不得而知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民身份 PDF格式下载



书的理路和学术深度都很好,作者虽不是广为人知的大家,但功力一流。况且现在几乎是对折,性价比极高。


扎实的入门


从多个角度来论述,有启发


尚未仔细研读,但粗略看了看觉得很不错,是我需要的


做论文用,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


刚拿到,还没看。应该不会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