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故事
2012-2
林文力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2-02出版)
林文力
188
120000
中国改革开放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的主导思想。在过去的30多年里,具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经济上确实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许多具有科技含量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如电脑、电视、手机、汽车等。这些外企不仅可以轻松地得到高额回报,而且还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开拓创新,掌握知识产权,才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今还有少数人或企业受利益的驱使,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昧着良心干出一些伤天害理之事。比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文凭造假”等事件,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毒害了社会风气,引发人们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和热议。 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一个缺乏诚信的民族,势必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刻,我们特别策划出版了这套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此套丛书遴选了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科学家,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陈景润,物理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气象学家竺可桢,生物学家童第周。他们是新中国科学技术的旗手,他们是钻研世界难题的佼佼者,他们是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他们牺牲自我享受的优越的生活,以国家前途为己任,在吃不饱、穿不暖,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持之以恒,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道道科学难关,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可歌可泣的大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无私无畏、无怨无悔,专心致志于造福人类的科学事业,永远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崇高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感天动地的光辉事迹让世人铭记。 我们出版这套丛书,是为了让青少年能汲取老一辈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发现真理、淡泊名利、戒浮戒躁、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从而培养和树立献身科学事业、谋求人类幸福的伟大理想,为祖国富强和全人类的福祉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为了祖国的富强,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28年,最终,壮丽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从此中国人民在国际上有了发言权,而他却因核辐射过早地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动的是,临死前,他仍坚持工作,始终心系着祖国的国防事业。
这本《邓稼先的故事》是“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邓稼先的故事》的作者是林文力。
第一章 立志高远少年心
第一节 出身于书香门第
第二节 受益于父母人格的熏陶
第三节 颠沛流离的青年生活
第四节 与杨振宁的深厚友谊
第五节 “落后就要挨打”
第六节 祖国啊,我永远是您的好儿女
第七节 终成眷属的有情人
第二章 舍身为国两弹情
第一节 从事原子弹研制工作
第二节 在最快乐的日子里
第三节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总设计师
第四节 初见周总理
第五节 生命属于祖国
第六节 起爆第一颗原子弹
第七节 熟睡在去世母亲的身旁
第八节 参与氢弹的研制工作
第九节 又为祖国升起一团“蘑菇云”
第三章 鞠躬尽瘁犹不已
第一节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第二节 一切为了和平
第三节 离开九院的日子
第四节 28年后的“重逢”
第五节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第六节 事业比生命更重要
第四章 身殒名留史永存
第一节 在最后的幸福日子里
第二节 “死而无憾”的选择
第三节 亲情爱情“老家”情
第四节 深切缅怀无名英雄
第五节 英雄事迹永存人间
在安徽省怀宁县东北的大龙山下,有一个颇具古风的老镇,名叫白麟坂。白麟坂有一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宅,唤做“铁砚山房”。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老宅,前面一片宽敞的大厅,后面一排高高的木屋,曲廊连着一个池塘和一座精巧的小园林,集生活起居、娱乐休闲于一身,人文气息与自然风貌相得益彰。老宅的主人,就是邓稼先的六世祖先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号完白山人。邓石如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书法、篆刻大师。他的书法以四体工整而著称,博得四海赞誉,有人赞其为清朝第一人。这座宅子是邓石如以两湖总督毕沅所赠铁砚而命名的新居,故得名“铁砚山房”。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诞生在老宅“守艺堂”西侧的住房里。他的父亲邓以蛰,字叔存,当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学家。 邓以蛰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苦读诗书,工水画山,很小就有了良好的美学和书画基础。1907年,刚满15岁的邓以蛰便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文学;一年以后,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和美学。1913年,邓以蛰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聘为哲学系教授,后来又到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回国后,邓以蛰很快与鲁迅成为朋友,在《鲁迅全集》中就有他和鲁迅谈话的记录。这一期间,邓以蛰在《晨报》、《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由于他见解独到、文笔奔放,给学术界、思想界乃至文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邓以蛰也是最早在中国研究、传播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将画史与画学、书史与书学紧密联系起来研究,在中国书画理论上,提出了中国书画历来就有着相当完整和系统的美学理论,其美学思想中融汇了西方美学思想的超功利原则,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邓以蛰全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人研究美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邓稼先的母亲王淑蠲,聪颖贤淑,为人宽厚,终年操持家务,照顾子女。邓以蛰和她共育有4个子女,分别是邓仲先、邓茂先,在邓稼先之后还有邓榜先。 邓稼先刚满8个月的时候,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邓以蛰将妻子儿女接来北京。当时,他们住在北京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这是一座有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 1929年,邓稼先刚满5岁,便背起了书包,跟在大姐邓仲先的后面,走进了武定侯小学。 学贯中西的邓以蛰对邓稼先要求严格,不仅要他熟读四书五经,同时还要他阅读世界名著,学习英文、数学。邓稼先7岁时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爱之路》,其中小鸟和猎人的故事,使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颤。故事中,一只美丽的小鸟被猎人捉住了,猎人把它关进竹笼里。小鸟失去了自由,不吃也不喝,奋力朝着笼壁冲撞,一下,两下,三下……整整撞击了一天。晚上,猎人回来了,笼子里发生的事使他惊呆了:竹笼被撞破了,鸟儿满头血渍,倒在了竹笼外的地上。那只美丽的小鸟为了争得一片蓝天,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读完这篇作品,邓稼先悄然落泪了。他想到父亲多次对自己讲过的话:“人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的存在,与其他生命共存共荣。”他被小鸟那种不畏险阻、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折服了。 优良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启蒙教育,对邓稼先日后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与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祖籍都是安徽,是多年至交。邓以蛰在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任教时,他们在清华园里又成了邻居,因此关系甚好。 1935年,邓稼先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级的杨振宁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二人又先后进入北平西单绒线胡同的崇德中学,友情得到进一步加深。 崇德中学是英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十分注重英语教学。邓稼先自幼便跟父亲学英语,八九岁时已可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进入崇德中学之后,他的英语成绩在班里是出类拔萃的。在数学、物理方面,他的成绩也相当优异,得到很多老师的青睐。 不久,“七七事变”的爆发结束了邓稼先欢乐的少年时光。端着长枪和刺刀的日本侵略军很快进入了北平城。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撤往西南,校园里一片空寂。此时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咯血不止,全家不得不滞留下来,在西单附近租房暂住。P2-5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邓稼先
这套“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是为了让青少年能汲取老一辈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发现真理、淡泊名利、戒浮戒躁、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从而培养和树立献身科学事业、谋求人类幸福的伟大理想,为祖国富强和全人类的福祉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本《邓稼先的故事》(作者林文力)是“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邓稼先对中国的国防事业的贡献,是奇特人无法比拟的。
非常崇拜邓老,想了解一下邓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