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璆文集

唐晋源,唐晋湘 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唐晋源,唐晋湘 编  

页数:

32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位晚清“边缘人”的历史资料集。  唐璆(1873—1928),湖南省洞口县人,清末民初历史人物。唐廖“十余岁即以国事为重”,探求国家社会进步,寻救亡之法,求图存之路,从一个激进主义者转变为“积极平和改革”探索者。  唐璆原有“两楼房”的遗墨文存,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焚毁荡然无存。编者历时六年,挖掘到的唐璆百年前十余万字的自撰文字,反映了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唐璆先是受义和团激进主义影响,“尽毁家资,访豪杰,结壮士”,组织武装反清。反清起义失败后,他自我反思,研读梁启超的著作,接受“君宪思想”,后逃亡日本。“三年东海”,他虽尊梁启超为师,但经过对当时东京留学志士各种思潮观察比较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主张、理念:积极、平和地改革,改良社会,改造政府,强国富民。

书籍目录

前言致唐氏家族亲友暨黑石村父老一、唐璎史迹概略唐璆的“自述”关于唐璆的文献记述唐氏族谱载唐璆三代家系唐氏族谱关于唐璆的记述唐大圆:《衡永郴桂观察使链心公传》附:唐璆与蔡锷关系参考资料《洞口县志》刊载唐缪传记唐大圆:《与链心宗兄书》曾以鲁文章关于唐璆的记述吕振羽诗文关于唐璆的记述曾光炎:《唐监先生事略》《高沙文史资料集》关于唐璆的记述《刘人熙日记》有关唐璆的记述多种文献关于唐璆的记述摘录《都梁文钞今编》重视转载唐璆诗文唐晋源:《先父唐缪公义侠轶事》唐晋源:先父唐璆公历史事迹述略二、唐璆致梁启超手札七件唐璆致梁启超手札释文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三十日函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函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函光绪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函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中旬函光绪三十四年函宣统三年三月十三日函唐璆致梁启超手札真迹影印件三、南洋论战文存平实:《论今日时局止可立宪救国万无革命之理》平实:《革命党之真相》平实:《论革命不可强为主张》附:《尔党专好恭维耶》附:《广喻》平实:《驳巽言》附:《广喻》平实:《汉雄莫猖狂且看尔党之行为》平实:《小子听之》平实:《正巽言》平实:《论革命党宜反己自修》平实:《论国民宜预备实力以救国》平实:《真爱国者必实行》平实:《政党之责任》附一:论战对方文字精卫:《革命者国民之责任非英雄之事业》巽言:《规保皇党之欲为圣人英雄者》南洋小学生(孙中山):《平实开口便错》巽言:《规平实》汉雄:《(南洋总汇新报)记者平实孺子可教》巽言:《再规平实》南洋小学生(孙中山):《平实尚不肯认错》巽言:《规正平实之所谓时势观》宅仁:《致平实书》去非:《正告(南洋总汇新报)记者平实》汉雄:《平实可儿惩汪休矣》附二:关于唐缪参与论战的研究文献彭剑博士论文记述唐缪参与论战李恩涵文章关于平实参与论战的记述彭剑评述唐缪与孙中山论战彭剑:《两个边缘人的论战》(摘要)彭剑:《唐缪与革命派论战述评》彭剑:《与孙中山论战的“平实”系唐缪考》四、唐璎与云南唐璆:《云南土司问题》附:关于滇西边区与土司制度谢本书:《对云南有贡献的湖南人唐缪》谢本书:《唐缪与(云南土司问题)》唐璆:《救云南以救中国》唐璆:《述云南情状敬告华侨》唐璆:《滇蜀铁路改道滇邕议》吴强:《最先提出修筑南昆铁路的人》对唐璆《滇蜀铁路改道滇邕议》的评述关于唐璆任云南宝华锑矿公司总(经)理的文献唐璆致梁启超函关于云南的记述我们怀念妈妈李云鹛记者谭江华热助寻找舅舅李炳生……五、学果并州六、唐璆在湖南七、其他后记

章节摘录

  一、唐璆史迹概略  手札之一(1907年农历九日三十日)  读大著者十余年,奉之为师久矣!去科因杨君(即杨度——引者)始申一拜之忱,既而再晤于政闻社,三晤于锦辉馆,皆欲有所陈,因时促人从,不能久受教益,而感激时势,心中若结,实不能己于言者,敬为先生直陈之。  璆读迩年来先生之书,始而怒,既而疑,复思之以谅其心,更深思之以得其故。  璆尝将我国前途日夜深思。  能读先生书者皆能知之,而璆知之尤深者。  以愚度之,欲求政党之发达,以成他日有效力之国会,有四法焉。1.多开报馆;2.设私立法政大学;3.广交通;4.备武力。  故璆以为权利之所在,必人民有所挟而求,则政府有所惧而与。  璆自幼读书,十余岁即以国事为心。七八年前,先师贺金声,为国遭戮,吾湘数十万人流泪。璆欲死者数矣,为良友多方解劝,且家有老母,不得不留此身以有待,而仇视政府之心日益加切,更散尽祖遗之产,以蓄壮士,交豪杰。又读先生之《中国魂》与陈天华之《猛回头》等书。激昂慷慨,时歌时泣,实欲身为破坏之先锋,遂结联四府一州之秘密团体,欲审机而发。因一二人不慎,遂使数年心血付之流水!家不遭大累,身亦得逃亡于外,亦云幸矣。惟念团体四散,同志各方,清夜思之,不禁流泪。  游两广者年余,日读严子几道先生之书,始悟从前欲速见小之非。更读先生之《中国存亡一大问题》与《答飞生》一书,恍然于心,知吾国前途,只可用积极平和改革,为是始与杨君订交以见先生,而徐君佛苏亦深知我者。感先生爱国之诚,不能不披肝沥胆而一陈之。  倘先生以璆为有一得之见,一言之当,而可施教海,恳函相召,璆当来横滨贵社面陈一切,不胜盼祷。率意直书,语无伦次,兼狂直自矢,毫无忌讳,以先生道德之高,又以身任天下之重,想勿罪也。(此件原文五千余言——引者)手札之二(1907年农历十月二十三)  兹有恳者,惟自今后,伏冀先生视璆如及门弟子,以视蔡君锷者视之,多方教诲,不胜至愿。璆有疑难或有愚见,伏愿先生孔墨为怀,勿以愚狂而弃之也。  筹滇协会得杨、顾(杨度,顾为何人不详——引者)两君函,言先生力为提倡。至此会之设,璆虽不敢当原动力,实是首先发起之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璆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