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甜蜜的悲伤

(美) 麦卡利斯特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美) 麦卡利斯特  

页数:

230  

字数:

110000  

译者:

孙仲旭  

Tag标签:

无  

前言

  现居伦敦的马特-麦卡利斯特曾为一家美国报纸担任了十几年的海外记者,报道过多次国际战争冲突,曾与同事一起获得1997年普利策奖的突发新闻报道奖,他自己出版过关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两本著作。2005年5月,他利用工作间隙去伦敦看望了母亲,两天后,他的母亲在老人院突然病发去世,年仅62岁,这对时年35岁的麦卡利斯特打击非常大,他这样写道:“这就像是某部罗宾汉电影中的一个场景:你正在树林中策马小跑,一袋麦子从树木间荡过来打中你的侧身,然后你就完全喘不上气来,动弹不得,无法防御,眼睛盯着林间地下的虫子和松果。你半死不活,无法呼吸。”  麦卡利斯特的这本《甜蜜的悲伤》便是从自己母亲的突然去世写起。母亲去世后,极度痛苦之下,他所想的,似乎减少到两个简单的句子,自动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你在哪儿?请你回来。”然后随着叙述的推进,我们看到作者的家庭生活并非一直幸福,他当初去美国上大学及工作后担任海外记者,都无不是一种逃避行为。他的母亲,并非一直是那种传统意义上充满母爱的母亲。我们读到实际上作者已经在过去的25年里都失去了母亲(“我的妈妈已经有差不多25年时间没有照顾过我、保护过我了”),也就是从作者10岁左右开始,原先那个慈爱、开朗的母亲就不在了。在他18岁时,他曾对自己的姨妈说自己的妈妈还不如死了好。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心生疑窦:作者的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内容概要

在《甜蜜的悲伤》中,他从喧嚣的战场退回自己的家庭与内心深处,在那里,他试图找回刚刚去世的母亲,那个曾长期严重抑郁、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的母亲。在母亲心智正常的岁月,她酷爱烹饪,作者从学习母亲留下的菜谱开始,由味觉唤起回忆,慢慢深入母亲的过去,最终找到了一条通向宽容与爱的道路。  本书畅销欧美,感人至深。  那一刻,我知道有一个办法可能唤回我的妈妈:走进厨房,按照她的菜谱做东西。她的小排骨、巧克力脆饼、草莓冰淇淋——它们会成为门径,让我走进我已几乎忘记的过去,我曾经强迫自己忘掉的过去。食物最能唤起记忆——想起某些滋味,在厨房里,结合某些味道,也许能一下子把我带到我的孩提时代。

作者简介

马特·麦卡利斯特(Matt McAllester) 普利策奖得主,知名的战地记者。生于伦敦,在苏格兰长大,现居纽约。他常年奔波于世界上最恐怖、最混乱的地方,报道过科索沃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尼泊尔内战等。

章节摘录

  1  我妈妈坐在窗边的扶手椅上,问我是否觉得自己是个做饭好手。  “是啊,”我说,“还不赖。”  “你总是把书摊开吗?”  “对。”我说。  “那你就不会做饭。”她哈哈大笑,但她并不是开玩笑。 “如果你需要一直把书摊开看着,你就不是真正在做饭。”  我们以前也有过这种对话,一起来的,还有这样一段:  “你读了伊丽莎白·戴维的书吗?”  “还没有,妈。”  “你要是想学会怎么做饭,去读读伊丽莎白·戴维的书吧、她会告诉你一切。读读《法国外省烹调》。她的书很棒,我们都是从伊丽莎白·戴维那儿学会做饭的。”  跟我妈妈的这番对话,能让我们开个话头,聊起吃的方面。当时我们能够分享的事情很少,只有寥寥几个话题我可以提起来而不会惹她生气或者让她产生错觉(提起我爸爸、某几位以前的朋友、某几位亲戚、我们住过的地方、绝大部分过去、政治、国际时事时她就会),也不会踏进健忘与漠然的海洋,这样的海洋包围着她曾关心和我现在依然关心的事物(书、电影、新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段悲伤又温暖的回忆,一场不寻常的阅读体验。  ——Newsweek    当今最好作家之一、战地记者麦卡利斯特,为我们打磨了一个关于爱的动人故事,他那坚毅的诚实会让你感动得落泪。  ——拉杰夫·钱德拉斯卡兰(《华盛顿邮报》编辑


编辑推荐

  ◎我们时代最好的战地记者马特·麦卡利斯特,写给母亲的最温柔最悲伤的文字。  ◎精细的食谱,加上对亲情、母亲甜蜜而又悲伤的回忆,既让人感动,又可以体会美食带给味觉的独特魅力。  ◎书中配有20幅左右珍贵的家庭生活照,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甜蜜。  我们在母亲的厨房里学到了什么?  从喧嚣的战场退回到厨房和内心深处  从母亲留下的菜谱开始,从味觉开始回忆母亲的一生  一个普通家庭的爱、悲剧和勇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甜蜜的悲伤 PDF格式下载



被叫做甜蜜的悲伤大抵都不算悲伤了吧,有的是满满的回忆和温暖。我爱妈妈


书的质感很好,里面还有作者写的菜谱。本来我觉得没什么用,但菜谱里也满满的都是爱


书不错,抢购来的,超值。不过封面上写着“内有精细的西式菜谱”,为什么我没找到?


关于爱和家庭,温馨往事。


从童年的阴影里走出或许比从战争中脱离开更困难,学会做饭,更是学会接受爱,学会去爱的过程


与美食有关的故事,我最爱的路线!


对家庭有很深感情的朋友,可以读读这本书。特别是家庭中有精神病患者的朋友,让我们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其实,他们比我们强大。


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但你懂的


与美食有关的故事,很吸引人的故事!


在网上买书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捡畅销书买,很多都不对你的胃口,但是趁打折的时候随便买买,居然买到心之所爱


亲情是纽带,让人类继续前行。


闲暇时慢慢看


看了很感动。推荐好书。


设计很精美,内容怎么样还不知道


正在看,很好!书的印刷无懈可击。


很好看,大块头的书,品质很好。


给同事买的,她评价很好看


语言平实,还行吧,可能没能引起我提别的感觉


GOOOOOOOOOOOOOOOOOD


包装很好,正读着。


温暖,温情~~


很好看。内容丰富。


关键是买的时候做活动,只要8.4元。。。薄薄的一本,感觉却很充实。。。。


赞~\(≧▽≦)/~!


大特价才买的,怀念小时候……


比书店买的便宜实惠多了


逃避创伤是人的本能反应,只不过有的人选择永远逃避,直到生命尽头,有的人半路折返,直面创伤。马特?麦卡利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始于逃,终于归的人。他曾为美国一家报纸担任海外记者十几年,无数次奔波于国际战场之间,获得过1997年普利策奖的突发新闻报道奖。但这个看起来抗压力无比之强的人的创伤之源不是战争,而是自己的母亲,虽然那也是爱之源。
  
  《甜蜜的悲伤》讲述的是作者通过追忆母亲而获得自我疗救与成长的故事。母亲在世的时候,他曾希望她死掉,在叙事的缓缓推进,记忆的层层剥离中,我们了解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她曾经慈爱,快乐,但是从作者10岁左右开始,她患上了抑郁症,酗酒,长期进出于精神病院。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方式逃避这样的母亲,年轻时漂泊在女孩、音乐中,长大时则是战争,宁愿沉浸于别人的悲剧痛苦中。但是,母亲终于去世后,作者却于悲痛中一次次呼唤“你在哪?请你回来。” 他追寻母亲住过的地方,走过母亲生活过的街道,辞去记者职务,回归家庭。
  
  最主要的,他想用食物唤回母亲的记忆,他不信仰上帝,他选择在厨房里寻找和母亲在一起的关联,他记得,她曾告诉他,把书摊开做饭,就永远不会真正的做饭。他学着撰写自己的菜谱,为朋友,为通过试管婴儿受孕的妻子。可是两次受孕都没有成功,沮丧时他翻看母亲留下的文件遗物,像记者那样追查母亲的病例,他最终没有通过做饭唤回母亲,而是在尘封的时间的隔阂中重新发现了她,理解了她。他曾经怨恨医生们延误了母亲的病情,但到最后,一切都放开了,“在某种意义上我不再……纠结于我妈妈。”
  
  这不是背叛,而是解脱,逃逸线与回归线之间,作者引领读者,一次甜蜜的悲伤之旅,爱、希望从来没有失去过,只是你还没有理解它,食物抵达不了精神,通往精神之路的方式是直面、理解与宽容。逃逸线与回归线之间,一个人直面创伤,也就获得了成长。合上烹饪书做饭的意思其实是“用我自己的本能、创造性、和我自己去冒险的意愿——只有到那时,我才能继续自己的生活。”
  


幸福美好与悲伤痛苦同行,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和行动,记录什么上帝就给你什么样的世界


没看,想等宝宝出生后再看,看到评论说是悲伤的。


正在一点点看书中的内容, 看着书就会想到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去世,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又会已什么样的心情来回忆过去的一切. 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理解错误了,是普利策奖的得奖者的一本小说,不过,新闻工作者的不同观察点,应该会给小说增色


还可以吧。第一遍读的时候没有太大感触,第二遍开始觉得很难过了。也许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还在吧,对于失去亲人会怎样真的不敢想。从现在开始做心理建设吧。


和我个人经历有关系,深有感触,非常好的一本书,情感真实。就和我经历的一样。还特别按照书中介绍的烹饪方法做了几道菜,很不错。值得一看。


引发对亲情的思考,不错。


译文质量很可信赖,值得慢慢细读。


想给自己看看,也想送妈妈看~


还不错,呵呵,属于那种看起来比较轻松的书


这本书还不错 但是没有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的感觉


没看,不好评价。


获奖了才买的


促销买的 很实惠 还没顾上看


很好,有内容


是一本休闲之余阅读的好书


爱情的力量真伟大


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情意.


作者感情挺细腻的


没有书评说的那么感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