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与农民生育权
2009-10
甘肃文化
裴婷婷
211
本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有关生育、生育文明、生育文化、生育方式、婚检孕检、科学坐月子以及如何避免生育缺陷儿等基本知识,以促进广大农民科学生育意识的形成,进而提高人口素质。第二部分以宣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为基本内容,以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掌握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实现我国计划生育法的立法目的。第三部分从介绍生育权的特征、性质、内容入手,重点介绍如何解决生育权冲突,以及生育权受到侵犯时如何救济等内容,使农民了解保护自身生育权的合法有效的方式,以改善农村地区生育权状况较差的现实。第四部分列举的43个案例,均为真实发生的、较为典型的案件。这些案例基本涵盖了生育权侵权及救济的所有知识点。可以说,本书就是一部农民生育权维权手册,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裴婷婷,兰州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法、宪法与行政法。
一、生育
1.什么是生育?
2.生育是一种什么行为?
3.影响生育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生育意愿?
5.什么是生育观念?
6.什么是生育能力?
7.什么是生育行为?
8.如今农民生育行为的表现是什么?
9.农民主要的生育目的是什么?
10.广大农民生育子女时的性别偏好是什么?
11.广大农民在生育子女数量方面的观念是什么?
12.农民们重视子女质量吗?
13.什么是生育文明?
14.生育文明的内容有哪些?
15.什么是生育观念文明?
16.什么是生育服务文明?
17.什么是生育管理文明?
18.什么是生育行为文明?
19.建设生育文明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0.为什么要在农村倡导生育文明?
21.什么是生育文化?
22.生育文明与生育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23.生育文化对生育主体有什么影响?
24.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25.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6.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有利于妇女权益的保护吗?
27.保护妇女权益对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有什么促进作用?
28.如何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29.农村地区生育文化的表现是什么?
30.什么是早婚早育?
31.早婚早育有哪些害处?
32.早婚观念与行为在农村还普遍存在吗?
33.什么是晚婚晚育?
34.为什么要倡导晚婚晚育?
……
二、计划生育
三、生育权
四、案例分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