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区域差异-长三角地区实证研究

靖学青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靖学青  

页数:

198  

内容概要

  《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区域差异:长三角地区实证研究》是2005年度上海市财政专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长三角地区经济环比增长与周期波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平均增长与长期增长趋势、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过程和特征、关于上海经济中心地位和职能的分析和讨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如何已经不仅仅是长三角地区本身,而是涉及到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因此,探讨和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于长三角本身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靖学青,男,1961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浑源县。曾先后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后证书。  现在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工作。  近年来,已出版《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体系》、《东西部经济合作论》、《区域经济学》、《扩大内需论》等专著和合著多部,在《改革》、《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引言上篇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及其区域结构效应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环比增长与周期波动一、环比增长速度的度量方法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三、经济移动平均周期波动四、经济波动周期的统计检验五、经济波动周期的区域比较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定基增长与累积增长成果一、定基增长速度的度量方法二、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定基增长三、长三角地区经济定基增长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平均增长与长期增长趋势一、平均增长速度的度量方法二、长三角和大长三角经济平均增长三、大长三角内沪苏浙三省市经济平均增长四、长三角内上海及其南北两翼经济平均增长五、长三角内工6个城市地区经济平均增长六、上海经济平均增长与长三角各层次区域的比较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及其变化过程和特征一、长三角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及其变化过程二、长三角内部组成区域的经济规模及其变化过程和特征三、中心城市上海经济规模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地区的对比关系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过程和特征一、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位置二、长三角和大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三、大长三角内部沪苏浙三省市经济发展相对水平及其变化四、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水平及其变化五、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地区的相对关系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水平及其区域差异一、经济实力在时间上的纵向变化二、经济实力变化在空间上的横向比较第七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及其作用机制检验与分析一、研究文献综述二、增长趋同检验三、增长趋同机制检验及分析四、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机制的进一步讨论第八章 关于上海经济中心地位和职能的分析和讨论一、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地位的变化二、纽约市与腹地的空间经济关系及其启示三、香港和纽约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启示四、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和职能及其评价五、巩固和提高上海经济中心地位和职能的途径和对策下篇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优化升级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程度和速度一、产业结构变动程度和速度的定量测度方法二、长三角和大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长三角和大长三角内部五个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四、长三角16个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五、结论、讨论和建议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与强度一、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和强度的定量测度方法二、长三角和大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与强度三、长三角和大长三角内部五个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与强度四、长三角16个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与强度五、结论与讨论第十一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一、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定量指标及其测算方法二、长三角和大长三角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及其变动特征三、长三角和大长三角内部五个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及其变动特征四、长三角16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及其变动特征五、长三角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水平、经济增长的关系六、分析结论及其政策含义第十二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一、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协调性分析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一致性分析三、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第十三章 基于国际标准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测度及评析一、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二、目标产业结构的确定三、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算及评析第十四章 基于经济效益标准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测度及评析一、基本思路二、评析方法三、产业结构变动合理化程度测度及评析第十五章 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其评析一、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变动态势二、第三产业实际发展速度三、研究结论第十六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一、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及其原因分析二、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效益低下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义和途径参考文献一、中文论文二、中文著作三、英文论著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环比增长与周期波动  三、经济移动平均周期波动  大长三角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经济增长起着普遍的、长期的、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因素,一类是对经济增长只起着局部的、暂时的、非决定性作用的偶然因素。基本因素的作用使经济长期增长呈现出有规律的演进和变化,而偶然因素的作用使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变得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因此需要剔除一些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以看清长三角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变化趋势。移动平均法,就是这样一种剔除偶然因素影响的统计分析方法。  移动平均法是将原来的时间数列的时距扩大,采取逐项依次移动的办法,计算扩大时距后各个指标数值的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派生时间数列。这样把原时间数列中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动削弱或消除,从而明显地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变化趋势,并基本保留与原时间数列相对应的项目,使之与实际水平更为接近。  将表1—1的GDP时间数列资料即大长三角、大珠三角和全国1979年到2004年的GDP逐年环比增长率,通过时距为三年的移动平均法计算,形成新的GDP逐年环比增长率时间数列。图1—2就是根据三年移动平均法计算的大长三角、大珠三角和全国GDP逐年环比增长率时间数列绘制的图表。通过数据计算变换,GDP逐年环比增长率时间数列的起始年推后一年。变为1980年,而结束年提前一年,变为2003年,因此图1—2的图形时间数列区间为l980年到2003年。  图1—2显示,在三年移动平均法的逐年环比增长率图中,大长三角GDP环比增长率变化首先是两年的下降,然后是两个十分清晰且完整的先井后降型的波动周期,最后是一个十分清晰的三年上升趋势。与图l—1相比较,图1—2的特征是: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开始两年是下降的,然后到l990年的波动周期由原来的两个变为一个,中间的波谷完全被填平,世纪之交以来的几年经济增长呈现上升态势,原来图1-1的小幅波动波修正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区域差异-长三角地区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