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收藏指南丛书

俞莹 学林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学林  

作者:

俞莹  

页数:

216  

前言

  “收藏指南丛书”由各方专家合力编纂而成,凡十卷。  丛书集陶瓷、紫砂、家具、竹、木、铜、玉、珠宝、中外钱币、碑帖、书法、绘画、文房四宝、印玺与杂项,用一事一议形式,逐一扼要说明;用比较方法,摄取其全豹及细部形象,允称文图并茂;将宫廷珍藏及民间文玩,同等奇观。  丛书由吾友朱裕平主编。朱君热爱祖国,喜收藏并研究我国文物,多有著述。观“指南”各卷,作者均将个人数十年之研得贡献读者,使丛书成为文化普及的可贵读物。  余喜这部丛书囊括我国金石、器物之学,非同雕虫小技之书。昔《中华二千年史》作者吾师邓之城先生既撰全史,也写了《骨董琐记》,非无为也。  是为序。

内容概要

  《收藏指南丛书:观赏石》集陶瓷、紫砂、家具、竹、木、铜、玉、珠宝、中外钱币、碑帖、书法、绘画、文房四宝、印玺与杂项,用一事一议形式,逐一扼要说明;用比较方法,摄取其全豹及细部形象,允称文图并茂;将宫廷珍藏及民间文玩,同等奇观。  丛书由吾友朱裕平主编。朱君热爱祖国,喜收藏并研究我国文物,多有著述。观“指南”各卷,作者均将个人数十年之研得贡献读者,使丛书成为文化普及的可贵读物。

书籍目录

序观赏石古典赏石与古代赏石博古与奇石观赏石与绘画观赏石与雕塑观赏石与古董御苑赏石江南三大名石观赏石的“瘦皱漏透”观赏石的“质色形纹”——质观赏石的“质色形纹”——色观赏石的“质色形纹”——形观赏石的“质色形纹”——纹造型石的种类造型石的呈象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陨石特种石观赏玉石模树石与假化石砚山日本水石韩国寿石雨花石大湾石太湖石(一)太湖石(二)灵璧石(一)灵璧石(二)英石昆石黄蜡石(一)黄蜡石(——)崂山绿石博山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硅化木的特点菊花石的特点和产地内蒙戈壁石的特征内蒙戈壁石的品种新疆大漠石九龙璧大化石来宾水冲石彩陶石摩尔石草花石大理石长江石三峡石兰州黄河石洛阳黄河石三江石乌江石盘江石铁胆石观赏石鉴赏观赏石底座的作用观赏石底座——水盆观赏石底座——木座观赏石的供设观赏石的组合观赏石的辨伪观赏石的养护观赏石的题名观赏石的展览观赏石市场和拍卖附录 观赏石产地一览表

章节摘录

  古典赏石,其要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瘦皱漏透”。瘦皱透此四字诀(也称“相石四法”)有很多版本,一般认为系宋代“石颠”米芾所言。清代画家郑板桥称:“米元章论石,日瘦,日绉(通皱),日漏,日透,可谓尽石之妙矣。”瘦,指石头造型上要清瘦有骨,壁立当空,孤峙无倚,瘦中寓秀;皱,指石头表皮要皱襞有变,石表多有凹凸,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多变,富有节律感;漏,指石上有眼,上下左右窍窍相通,有路可循;透,指石头结构要此通于彼,彼通于此,玲珑多孔,跌宕多姿。这些都代表了古典赏石造型、结构上的变化。这是一种客观而不带主观臆断的评判标准。而据(传)宋渔阳公《渔阳石谱》载:“元章(指米芾,字元章)相石之法有四语焉,日秀,日瘦,日皱(一作雅),日透,四者虽不能尽石之美,亦庶几云。”这里所谓的秀、雅,则是一种对于艺术作品的主观评判,因人而异,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许正因为此,所以后世(特别是清代以后)都以瘦、皱、漏、透为主旨,而置秀、雅于不顾。  应该说,米芾之所以能够提出“相石四法”,既缘于他那高深的艺术综合素养,也取决于他对于喜好事物精细入微的观察鉴赏能力,更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他一生由于宦途辗转,举凡太湖石(巢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几大名石的产地均有涉足,这在当时爱石成癖的文人士大夫中是极少见的。  有意思的是,宋代以后有关赏石审美标准的评判,大都是书画家总结得出的,包括许多书论、画论中的见解,都可以移作赏石审美观。所谓“相石四法”,更像是“画石四法”。如近代《三希堂石谱大观》指出:“画石之法,不外日皱日瘦日透日丑……宜奇丑,宜老硬,宜空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收藏指南丛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