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

吴新叶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6月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吴新叶  

页数:

2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城市基层的公共生活中,非政府公共组织不仅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主体角色,而且是草根民主与社会进步的动力机制。本书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执政党的参与基层治理的规律和方式,认为在政党政治的逻辑下,领导国家政权建设和嵌入社会的政治动员是党在基层执政的两大任务。在城市公民社会尚未发育成熟的前提下,执政党作为连接国家与社会的制度要件,涵养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自主性是草根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基层治理绩效与增强执政合法性的方向性路径选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城市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展开 第一节 治理的兴起 一、治理的理论视界 二、治理理论在中国:共识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治理在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展开 一、城市治理的功能 二、城市治理的维度 三、我国的城市治理:背景与意义 四、我国城市治理的实践展开 五、执政党是城市治理的当然主体 第三节 争论中的城市治理 一、理论界关于治理与城市治理的争鸣 二、城市治理绩效的测评及其标准的争论 三、治理自身的工具与价值的争论 四、国外城市治理经验本土化的选择立场第二章 城市草根政治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结构、属性与机制 第一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概说 一、问题的提出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城市治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结构功能与组织变迁 一、规范与制度化的政治性组织 二、政府之“脚”的准政府公共组织 三、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 四、市场类的中介组织 五、群众性自治类组织主体 六、宗教性质的组织 第三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与方式 一、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治理的特征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角色 三、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与意义第三章 执政与领导:执政党的基层治理机制 第一节 执政党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方式 一、领导国家政权建设:实现政党目标与提高执政合法性 二、嵌入社会: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第二节 党治理城市的实践展开:执政与领导 一、基层社会动员方式的变革 二、从边缘到核心:居委会自治载体的变迁 三、城市基层自治的拓展:业委会的出现 四、城市社会整合的新机制:新社会组织方兴未艾 五、城市基层治理主体:重大关系的梳理 六、执政者与领导者:党的角色 第三节 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基层社会组织党建的考察 一、革命法宝的传承与发扬 二、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党建:问题与成因 三、作为治理的党建及其绩效评价 四、城市基层党建的执政策略与战略方向第四章 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执政党城市治理经验 一、城市治理的意识形态转型:接近基层社会 二、回应利益诉求:社会改革与福利保障创新 三、借助不同的主体渠道,更新党的组织结构 四、直接面对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利用与政策输出 第二节 亚洲的经验:日本与新加坡 一、日本的自民党执政经验 二、新加坡的经验与做法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验 一、印度的经验与启示 二、尼日利亚公民社会:政党参与的尝试 三、巴西的经验 第四节 国外执政党的城市治理启示 一、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二、政党组织是城市治理的关键性主体 三、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管理革命的重要途径 四、民主是城市治理的政治目标 五、高科技是执政党可资利用的有效治理工具第五章 城市治理中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定位与发展机制 第一节 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问关系 一、作为参与者的治理主体:解释的框架 二、政治治理视域中的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 第二节 组织吸纳:党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 一、“组织吸纳”的涵义 二、组织吸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组织吸纳的具体政策与策略 四、组织吸纳的执政原则 第三节 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互动 一、包容与沟通的涵义及其理论依据 二、包容沟通的执政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节 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政治的治理与执政的政策 一、深化执政认同是前提 二、以党的政策服务替代组织全履盖:非政府组织党建的总结 三、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与执政策略 四、发育社会与社会资本的聚集 第五节 总结:执政党领导城市治理的新思维 一、作为公共权力者层面的执政与领导:构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二、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层面的执政与领导:治理与合法性 三、作为民主政治层面的执政与领导:模式的选择与实现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