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服饰-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彩图版)

云中天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

云中天  

页数:

155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制度、服饰形制、服饰风俗和服饰艺术。 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历代服饰是华夏文化领域中发展形成的民族瑰宝,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魅力称誉世界。 中华历代服饰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涵盖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内蕴,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及其与众多民族往来交流、相互融合的文化信息。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对传统的服饰以及与服饰相关的女子饰物、妆容等进行了介绍,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历史图片,力求让读者浏览到历代服饰的吉光片羽。相信本书将会赢得热爱服饰文化的读者的青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顶天立地 从头开始——传统首服 冠冕堂皇——冕冠之制 郑重其事——朝冠与凤冠 从头做起——头巾 起源于幅巾——幞头 以“帽”取人——帽子 额间风情——抹额第二章 垂裳制天下——上衣下裳 被体深邃——深衣 三袍“鼎立”——袍服 经久不衰——裙 遮羞御寒——裤 宽松随便——衫 上襦下裙——襦 秋冬之服——袄 短袖服饰——半臂 遮胸挡背——背心 荣华富贵——霞帔第三章 衣冠无语 演绎大千——内衣小史 从无到有——内衣发展史 风情无限——女子内衣文化 杨贵妃与内衣第四章 足下生辉 历史足迹——足衣文化 护脚保暖——鞋的起源 鞋履通称——履 有齿之履——屐 高简之履——靴 着屐之需——袜第五章 多姿多彩 摇曳生姿——女子饰物 云鬓生辉——头饰 耳畔风景——耳饰 颈项生姿——颈饰 轻衫衬跳脱——手饰第六章 三千烦恼 青丝如诗——女子发式 高髻如云——女子发髻 以似乱真——假髻风情 美丽开端——发髻传说 清丝缠绕——头发情怀第七章 浓妆淡抹总相宜——妆容多姿 眉黛不须张敞画——画眉 胭脂泪留人醉——胭脂 轻饰红樱——点唇 粉黛怡人——面靥与花钿

章节摘录

书摘汉代以来,抹额还被军将武士及卤簿仪卫用作额饰,因有军容抹额之称。武士仪卫以布抹额,并非为了装饰,而是用作部队的标识,不同颜色的抹额,可区分不同的部队。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发掘出数百尊西汉时期的陶俑及数百具俑头,它们全部戴棕红色纱质武弁,每人的额部都横扎着一条用朱砂染就的宽阔丝帛。唐代承继了这种做法,武士出征及仪仗出行也在额间系扎布巾,诵常是扎在幞头之外。今从唐代绘画作品中还能见到系扎“军容抹额”的武士形象。宋代仍有这种做法,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武士仪卫在用布帛抹额之前,已先系裹幞头,有的还戴有小帽,与汉魏时单独用布带扎额有所不同。今从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北宋壁画及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元代壁画上还可以看到不少既裹幞头,又用抹额的武士形象:幞头俱用黑色,抹额则用红色、黄色、绿色、紫色或蓝色,可视为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代民间男子崇尚系裹头巾,抹额多用于妇女。宋代妇女的抹额在制作上比先前讲究,通常将五色锦缎裁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并施以彩绣;有的还装缀珍珠宝石,渐渐向首饰靠拢。元代贵妇用抹额者不多,只有士庶之家的女子才喜欢作这样装束。估计在额问系扎着这么一道布帛,可防止鬓发的松散和发髻的垂落,有便于劳作,故受到士庶妇女的青睐。 明清时期是抹额的盛行时期,当时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这个时期的抹额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用布条围勒于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有的用彩锦缝制成菱形,紧扎于额:有的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问:有的则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还有一种抹额,以丝绳编织成网状,上缀珠翠花饰,使用时绕额一周,系结于脑后。这种抹额被称之为渔婆巾,或者叫渔婆勒巾,其实物还有遗存。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尉,毛毡等厚实的材料为之;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后。抹额的造型也有多种:有的中间宽阔,两端狭窄;有的中间狭窄而两端宽阔,后者在使用时多将两耳遮盖。因为这种抹额兼具御寒作用,故被称之为暖额。富贵之家的女子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常用的兽皮有水獭、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兔。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妃行乐图》为雍正嫔妃的肖像,共12幅,每幅1人,其中有5人戴着抹额,5个抹额中有两个属于卧兔。 P27-28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准确得让人瞠目!神奇得令人结舌! 悠久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的服饰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中华衣冠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华服传世。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历代服饰是华夏文化领域中发展形成的民族瑰宝,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魅力称誉世界。


编辑推荐

中国的服饰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中华衣冠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华服传世。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历代服饰是华夏文化领域中发展形成的民族瑰宝,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魅力称誉世界。 悠久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本书为“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之一,展示了我国服饰文化的美丽风采和独特魅力,准确得让人瞠目,神奇得令人结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服饰-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彩图版) PDF格式下载



罗列了很多服装服饰的图片,文字介绍也很详细~


质量很好,快递很给力,谢谢


挺好的、速度也快


内容还不错,比较详实,就是纸质有点差。插图不是太漂亮。


对一切关于服饰的东东都很感兴趣!


不错,整体感觉很复古,纸质、图片都不错,还没有细看,粗略翻了一下还是不错的


书还不错,就是太简单了,我想要一本可以具体介绍每种服饰的名称啊,想要找一些好看的服饰详细了解一下,这本书就是一个普及,有点不太值得。。。


和我一起购买的几本服装类的书比较起来这本书超一般图片小还不清楚还有一张~~~~~~~~~~~~~~~``真该换责任编辑~


确实还算不错的书,浅显易懂,插图又多...有的地方还挺好笑的。就是最后,最后一页跟没完似的。是不是盗版哪=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