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佛教生死书
2009-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释心田
318
183000
无
“生”和“死”,是一对反义词,却又相互依存。我们现在的状态是“生”,但是未来却一定会变成“死”。死是什么?死后是有另一个世界,还是彻底的完结?恐怕活在这个世上的普通入,谁也不知道。因此,生和死也就成了所有宗教乃至世间所有艺术永恒的主题。 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生的鞭策:没有死亡,人们恐怕不会思索生存的意义,也就不会珍惜在世的每一天。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觉得死亡很遥远,还有几十年的光阴。尽管报纸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天灾人祸导致意外的报道,我们仍然会觉得事不关己。所以,我们尽管口头上说着生命可贵,行为上却在不断地浪费生命。 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和这样实践。但几个月前,这个念头完全改变了。 所有中国人都会刻骨铭心地记得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场震源在汶川的8级大地震。当时我正在四川,一刹那间的天摇地动,房屋如同积木般被甩来甩去,当所有人都疯狂往外逃生的时候,“我不想死”的念头是如此地强烈! 幸运的是,我到底还是逃生出来了。然而将近十万民众的丧生和失踪,却成为永远的国殇。 有了这样的经历,“生死无常”这句佛教真理,似乎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和现实。 佛教对于死亡有着这样的教诫:死亡是确定的,它早晚一定会到来;死期是不定的,“意外与明天,不知何者先”——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会不会在明天之前到来;在死亡的时候,除了善法能帮助自己,其余如财富、亲朋好友等,都是毫无助益的!
我们从何处来?死后又将归往何处?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曾多次这样问过自己。你以为生命是一截线段,还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螺旋?生命真的会在呼吸断绝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吗?不!早在2500多年以前,佛教便已将生命过程的本质参透,它告诉世人,任何众生的生命都是由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四个阶段首尾相连构成的无限轮回。 生有: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开始。 本有:从出生到濒临死的全过程,即人们所关注的有形生命。 死有:命终时刹那间的身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结束。 中有:死后到再生之间的神识。中有体现了佛教特有的灵魂观念,也是最具启发意义的概念。
生命轮转的过程生、老、病、死——释迦牟尼彻悟生命真相编者序:破解生命轮回的真相本书阅读导航第1章 独特的佛教生死观 1.直面生死:人人都需要了解死亡 2.本书将指引你:破除恋生惧死的迷雾 3.人身从何而来:四大五蕴的和合 4.人生不可逃避的命运:生老病死 5.生命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 6.生命流转的直接动力:业 7.周而复始的循环:六道轮回 8.生命的实相:缘起有、自性空 9.生命的四大阶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10.佛教对待生死的态度:培养“念死”的思维 11.丰富的智慧:概说佛教中的生死关怀第2章 从受生到住胎:生苦 1.投生人道的苦处:人生八苦 2.生而为人的可贵: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3.投胎成功的第一步:因缘具足方能入胎 4.四大五蕴重新聚合:生有形成 5.投胎成功的第二步:发育健全方能住胎 6.三十八周的漫长历程:藏医《四部医典》对胚胎发育的诠释 7.不同满业,不同结果:胎儿的因果报应 8.饱受煎熬的三十八周:住胎之苦 9.投胎成功的第三步:出胎 10.入胎时的正念差异:投胎的四种情况 11.如何助益新生儿:消灾祈福 12.大师降生:与众不同的吉祥征兆第3章 如何利用这段生命:本有 1.人生的重点:专注于善法 2.关闭三恶趣大门的法宝:皈依 3.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遵守七众的戒律 4.佛陀为世俗人开示的智慧:《善生经》和礼敬六方 5.礼敬东方和南方:尊敬父母、恭顺师长 6.礼敬西方和下方:善待妻子、体恤奴婢 7.礼敬北方和上方:和敬亲友、敬奉僧众 8.消除日常生活的六种过失:六非道 9.判别恶友:远离四种不可亲近之人 10.判别善友:亲近四种值得敬重之人 11.走向来世的安全梯1:杜绝十不善业 12.走向来世的安全梯2:修持八种功德身 13.看清轮回的陷阱:四谛法门 14.离开轮回的办法:守护戒律,灭除无明 15.三部律仪不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与密乘戒 16.不忍见众生沉沦:发起菩提心 17.发起菩提心的两种方法:七因果与自他相换 18.以生命的关怀消解肉体的疾病:佛经中的医学 19.引发疾病的外缘:外部环境侵袭 20.导致疾病的内因:体内四大元素失衡 21.佛教特有的病因观:业果报应 22.佛教对疾病的分类:虚说四百零四种 23.四大与季节:顺应时令的养生之道 24.四大与饮食:吃出来的健康 25.消除业障引发的疾病:精神修持与养生第4章 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死亡的过程 1.对死亡的判定:死有时刻 2.临终的前四个阶段:四大分解 3.密续生理学1:意识的多重层面 4.密续生理学2:极微细的心风 5.密续生理学3:脉 6.密续生理学4:气 7.密续生理学5:明点 8.临终的后四个阶段:从微细心到澄明心 9.无惧生死的关键:空性 10.密法超度的第一秘技:颇瓦法 11.密法超度的第二秘技:母子光明相会 12.特别注意:临终一念将决定死后的去向第5章 在死后与转生之间流转:中有 1.佛教描述死后世界的特有概念:中阴 2.中阴世界的主角:意识 3.亡灵在中阴世界的引导地图:《中阴闻教救度大法》 4.中阴世界的总体描述:七七四十九天的死后历程 5.诸佛菩萨前来接引:进入法性中阴 6.诸佛菩萨的三种形象:寂静尊、寂忿尊、忿怒尊 7.生命元素再次显现:五蕴与四大的显现 8.第一天的幻相:大日如来佛父佛母现身 9.第二天的幻相:金刚萨阿如来佛父佛母现身 10.第三天的幻相:宝生如来佛父佛母现身 11.第四天的幻相:阿弥陀佛父佛母现身 12.第五天的幻相:不空成就佛父佛母现身 13.第六天的幻相:寂静诸尊现身 14.第七天的幻相:诸持明主尊现身 15.第八天的幻相:大光荣赫怒迦佛父佛母现身 16.第九天的幻相:金刚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现身 17.第十天的幻相:宝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现身 18.第十一天的幻相:莲花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现身 19.第十二天的幻相:业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现身 20.第十三天的幻相:忿怒诸女神现身 21.第十四天的幻相:四位守门女神与二十八位瑜伽女现身 22.法性中阴的总结:生前的修行对中阴处境十分关键 23.轮回与解脱的最后抉择:投胎中阴 24.投胎中阴的考验:七种险境幻相 25.善业与恶业的计算:冥界的善恶大审判 26.面对审判的要诀:相信一切都是空性 27.前生身形隐弱,来生身形渐显:轮回六道在业力作用下发出诱惑 28.抵制六道诱惑,避免投胎转世:关闭胎门 29.进入轮回的世界:六道景象 30.更严峻的考验:索命鬼卒催逼入胎 31.最后的选择:转识前往清净佛土或投胎人道 32.总结:不同根器的亡者将有六种解脱层次第6章 超越轮回的清净庄严世界:佛国净土 1.清净的国土:净土释义 2.三种层次的净土:法身净土、报身净土、化身净土 3.与汉人机缘极深厚的净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4.佛陀为世俗人开示的智慧:极乐世界的衣、食、行 5.琉璃为地,七宝为界:极乐世界的环境 6.莲花化生,万种伎乐:极乐世界中的育和乐 7.东方净土:药师佛的净琉璃世界 8.欲界天中的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 9.观世音菩萨的净土:普陀山世界 10.无边浩渺的净土: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 11.众生眼中的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 12.大乘五力: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第7章 走完最后一程:佛教的殡葬仪式 1.对亡者家属的嘱托:切忌移动、哭泣和杀生 2.利益亡者的仪式1:作七与诵经 3.利益亡者的仪式2:拜忏与打佛七 4.利益亡者的仪式3:水陆法会与放焰口 5.不同的葬礼形式1:天葬 6.不同的葬礼形式2:火葬 7.不同的葬礼形式3:塔葬 8.不同的葬礼形式4:水葬、土葬以及多次葬等附录一:千手千眼大悲忏法附录二:往生净土忏愿仪附录三:消灾延寿药师忏法
时令和气候与人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时令的冷、热、降雨如果出现反常现象,该冷不冷或反热,该热不热或反冷,该雨不雨而干涸,都容易导致疾病。从四大的角度来说,地、水、火、风都有其特定的潜伏和发作季节。春季的气候与风相适应,因此隆(与风对应)会在春季逐渐蓄积,在夏季隆病开始发作,而到了秋季就会痊愈;同样,夏季的气候与火相适应,赤巴(与火对应)在夏季蓄积,秋季发作,冬季痊愈;冬季与地和水相适应,培根(与地、水对应)在冬季蓄积,春季发作,夏季痊愈。 针对时令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季节都应遵守相应的养生原则,只有顺应时令才能做到健康无病。 初冬季节时,天气寒冷,毛孔闭合,因此人体内部的热量开始积聚,新陈代谢加快。这就需要进食大量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如果食物摄入量不足的话,就会导致体质减弱。 到了隆冬季节,天气更加寒冷,要依照初冬季节的保养方法,并更加小心保养,可以适当增加油腻食品,多在体内积蓄培根。 到了春季,阳光温和,天气转暖,人体表面的毛孔也开始张开,体内的热能逐渐散失,因此培根病比较容易发作,应该多吃含有苦、辛、涩三味较多的食物,多到户外散步。 盛夏季节,阳光日渐强烈,人体所积聚的能量开始散失,体力逐渐被削弱。因此宜吃甘甜、清凉的饮食,忌食含有成、辣、酸味的食品,忌在阳光下久晒。 季夏时,雨水丰富、空气潮湿,河流混浊泛滥。在这种情况下,胃中的阳气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适宜进食热性的食物,尤其是辣、涩、苦味以及油腻的食物。 到了秋季,被夏雨压住的赤巴已经积蓄到一定程度,在秋天阳光的照射下,便会开始发作,容易引起赤巴病。因此宜食甜、苦、涩味的食物,多用冰片、檀香、马兰花等香草熏衣和喷洒居室,以起到怡神养性的作用。 总之,冬季和季夏应该多吃热性的食物,春季应该多吃粗糙的食物,盛夏和秋季应该多吃凉性的食物。
《图解佛教生死书:破解生命轮回的真相》的主旨便是以佛教的视角提示生命轮回的奥秘。图解方式的运用更令眼花缭乱的生命过程阐释变得像读流程图一样简单明了。读过此书,相信您将会对生死的命题拥有更加智慧的认识,从而更为积极有效地把握今生。 最深刻揭示生命过程真相的生死哲学,告诉你坦然面对生死的智慧。 采用全新图解方式解构生命全过程.像读流程图一样简单明了。 更有临终关怀的实用密法,给亡者最切实的助益。
无
书好,就是到货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