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语人生

李霞 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霞  

页数:

26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能代表我的人生体验、最能反映我的生命感悟、最能体现我的内心世界的作品。虽然,我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不完全赞同佛教的人生信条,但我在写这部书的过程,确实主要不是在用“手”写,而是在用“心”写;我的思维源泉亦主要不是佛教典籍,而是人生感受;与之相应,这部书稿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主要不是佛教知识,而是我个人的生命体悟。这种体悟尽管很肤浅,但它毕竟反映了我的心声,展现了我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这些年来,在获得了一些人生历练之后,我越来越感到世事纷扰的无趣和烦琐俗务的乏味,力图尽可能多地摆脱凡尘俗务的纷扰,静下心来,自我修炼。于是,我坚持步行上班,经常漫步于林荫道上,留意于大自然的冬尽春至和夏去秋来,欣赏着天空的白云、街头的翠绿、河里的清泉和水中的游鱼,思索着生活的真意和人生的究竟。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佛学读物。 当你春风得意、事事顺心的时候,当你穷愁潦倒、倍感失落的时候,当你遭遇挫折、一蹶不振的时候,朋友,你不妨坐下来翻开佛祖禅师的语录读上一二页,相信你狂热的心绪会慢慢平静下来,你失衡的心态会重新平稳起来,你冷暗的心灵也会感觉到一丝光亮、一息热气。尽管其中不全是真理、不全是精华,但也绝非毫无真理、毫无精华。究竟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还要靠你自己去鉴别。

作者简介

李霞,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安徽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方东美研究所所长,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及儒佛道关系研究。
主要学术职务: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朱子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人文讲坛讲席教授、涡阳县老子文化研究开发高级顾问,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职务: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员。
主要学术成就:主讲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十余门;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厅以及横向合作项目共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获省部级奖;出版学术专著《道家与禅宗》、《中国宗教》、《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道家与中国哲学》(明清卷)、《圆融之思——儒道佛及其关系研究》;出版合著《中国理学大辞典》、《安徽文化史》等,其中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的六卷本《道家与中国哲学》获安徽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书籍目录

自序上篇 人生之梦的剖析 第一章 人生如梦 一、人生如梦 二、人生之梦是一场戏剧 三、人生之梦是一次旅行 第二章 人生之梦的形成 一、心识在宇宙万法中的地位 二、心识的作用与人生之梦的形成 第三章 主体的虚假性 一、人从何处来 二、人的本质是什么 三、觉者的忠告:当悟身空 第四章 环境的空幻性 一、人类的生存环境:三千大千世界 二、人类环境的结构:世俗世界与佛国净土 三、人类环境的产生:法的缘起 四、人类环境的本质:法的空幻性 第五章 梦境的痛苦性 一、王子的体悟 二、生老病死苦 三、爱离怨会苦 四、欲求不得苦 五、三受皆苦 第六章 人生之苦的根源:贪爱与无明 一、人生的因果链条 二、善恶之业各有报 三、人生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 四、人生之苦的根源:贪爱与无明下篇 人生之苦的解脱 第七章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一、梦破人应醒 二、梦破了,生命尚存,生活还在 三、调整人生之舟的航向 第八章 人生解脱 主宰在我 一、解脱的可能性:佛性常存 二、解脱的普遍性:佛性遍在 三、解脱的自主性:佛性本有 四、人生之路有两条,看你往哪儿走 第九章 信仰与正观 一、信仰与解脱 二、正观与解脱 第十章 道路与方法 一、三十七道品 二、戒、定、慧三学 三、六度 第十一章 智慧与觉悟 一、五花八门的佛教智慧 二、菩提觉悟 第十二章 现世解脱 现世成佛 一、解脱就是生于斯世、超于斯世 二、解脱就是活得不累、活得自在 三、千佛万佛不是佛 四、佛在世间,佛在心中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生命降生了。来到这陌生的人间以后,他要慢慢熟悉身边的人,慢慢了解周围的事,慢慢接受眼前的世界。他会抬起脚一步一步往前走,从幼儿走向少年、从青年走向中年、从老年走向暮年,然后再回到他所由来之处。在这期间,他有喜悦、有幸福、有收获、有成功,也有悲伤、有烦恼、有失落、有挫败。他希望自己的人生只有前者而无后者,然而事实上却不可能。于是,他不解,他困惑,他反问自己:人生为什么会如此?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该怎样度过一生?这些就是所谓的人生问题。  一个人有这样的问题,千千万万个人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凡人会出现这样的困惑,伟杰也不例外。于是,这些问题便构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哲学问题。  有问题,便会有人去反思、去探讨、去求索。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雅士在咏叹人生之调、又有多少往圣先哲在追索人生之路!中国古代有高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壮歌的屈原,西方古代亦有终身自省、至死不忘“认识自己”的苏格拉底;中国古代有矢志塑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品格的孔孟,西方古代同样有试图以人类之理性构筑一个理想世界的柏拉图;中国人发出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叹息,西方人也曾有过“人生如悲剧”的伤感;中国人有过“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浪漫,西方人也有“人是万物之尺度”的豪情。这些深沉的或浪漫的人生感悟、这些低落的或高昂的人生格调、这些求善的或求美的人生境界,便构成了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晶——哲学大厦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哲学”。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文化会滋生不同的人生哲学。就在上述中西文人雅士和往圣先哲孜孜追求人生之路的同时,在古印度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也有一位神秘而叉真实的伟人在进行着同样的甚至是更艰难、更执著的追求,他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乔答摩,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按照常规,他原本可以像历史上绝大多数王子那样,继承父业,君临天下,手握重权,享尽荣华。若是这样的话,悉达多便永远只能是悉达多,而绝不可能成为千万个乃至千万代人崇奉的释迦牟尼。然而,悉达多没有选择这条常人趋之若鹜的人生之路,而是走上了一条天下最艰难、最辛苦的人生轨道。这一轨道的开启始于他的沉思。尚在青少年时代,这位天生伟岸而叉充满仁心的王子即养成了沉思的习惯。农夫的艰辛、耕牛的血汗会引起他的沉思,人世间的纠葛、禽兽间的厮杀也会引起他的沉思;人的降生与衰老会引起他的沉思,人的疾病与死亡更会引起他的沉思。他沉思着人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之苦、人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纷纷争争;他沉思着人如何才能从这些痛苦中解脱起来,人类又如何才能走上和平之路。从古书上,他找不到答案;在宫廷中,他理不清头绪。于是,他抛下古书,离开宫廷,告别美丽的王妃和富贵的生活,丢弃本属于他的倾国的权力和财富,毅然出家了。  悉达多出家后,来到一片树林中苦修。这期间,他餐风饮露,食草卧薪,受尽了风霜雪雨的洗练、酷暑严寒的煎熬以及野兽蚊虫的侵害,他刚健的体魄被折磨得瘦弱不堪、奄奄一息。这样的苦行,他整整修了六年!然而,六年过去了,人生解脱之道究竟在哪里?他仍然是茫无所知。这时,他猛然醒悟到自己走错了路,认识到苦行并不能使他走上解脱之道。因此,他果断地放弃了这种苦行,决心重新寻找一条解脱之道。于是,他跳进尼连禅河洗了个澡。六年积垢,一朝洗去,他感觉一身轻松。在饮下了一位牧女献上的奶汁后,他又恢复了元气,增加了体力。这时,他端坐在一棵毕钵罗树下,静静地思索着,思索着人生的本质和究竞,思索着人生解脱的道路与方法。思索中,时间的间隔在他眼前消逝,空间的藩篱在他脑中化解。他用明净的双眼寻找着众生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用智慧的大脑求索着众生从地狱来到人间、从此岸通向彼岸、从世俗世界走向佛国净土的道路。终于,他找到了这种联系,他求出了这条道路!与此同时,他的身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的悉达多变成了现在的释迦牟尼,由过去的王子变成了当下的佛陀,由过去的储君变成了眼前的佛教始祖!  也许有人会问,释迦牟尼当时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而能使他的身份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应该说,无论是站在佛教立场还是站在世俗文化的立场来看,他悟出的道理都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他悟出的不是关于某一问题的小道理,而是关于整个人生的大道理,是关于人生的本原和本质问题的道理,是关于人生解脱的道路与方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四圣谛”。  “四圣谛”是指四种人生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它们揭示了人生之苦的本质,挖掘了人生之苦的根源,指出了灭除诸苦的途径以及灭苦后的境界。它们的展开则构成了佛教人生哲学的完整体系。  “苦谛”展示了人生的本质与状况。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为苦,人生的状况是诸苦相续。任何人的一生都要经受无尽的苦难,诸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等等。人生如海,海水的味道是苦涩的。众生就浸泡在这个苦海中,时时品尝着海水的苦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人是清醒地品尝着,他本不想品尝,却又无可奈何;有的人则是糊里糊涂地喝了一肚子苦水,到头来尚不自知;也有的人原本可以少喝些苦水,可他非要多渴。俗话说,人生的真味是三分甜,七分苦;佛教说,七分苦是真的,三分甜则是假的,因为甜中亦有苦。  那么,苦从何处而来呢?“集谛”回答了这一问题。它指出,人生之苦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但主要的根源是众生的“贪”、“嗔”、“痴”,佛教谓之“三毒”。“贪”即贪得无厌,“嗔”指怨憎意识,“痴”指愚痴无明。人人都有贪得之欲,人人都产生过怨憎之心,人人也都做过愚痴之事;而贪得之欲会引来烦恼,怨憎之心会使人痛苦,愚痴之事会招致灾祸。因此,众生降临人世之后,品尝人生之苦是不可避免的。  如此看来,难道说人生之苦是无法摆脱的,众生只有长沉苦海永远也不得解脱吗?在佛教来说:绝非如此!众生原本可以不入苦海、不尝苦水;已入苦海、已尝苦水者,也并非永远不能上岸,而是完全可以拥有另一块生存天地、另一种生存状况、另一番生存境界。这就是涅槃境界、解脱境界、“常乐我净”境界——这便是“灭谛”的主要内容。  那么,这种境界如何达到?佛教认为,这要靠信仰、靠修行、靠智慧、靠觉悟。信仰的对象不应是旁门邪教,而应是佛教真理;修行的方法不应是苦修苦行,而应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靠的智慧不是俗智俗慧,而是般若智慧;企求的觉悟不是小觉小悟,而是大觉大悟。一旦大觉大悟,便能跳出苦海,步入涅槃,便会断除诸苦,快乐永恒。  简言之,在佛教人生哲学体系中,“四圣谛”中的前二谛揭示了现实人生的本质及其根源,后二谛则指明了理想人生的境界与途径。就现实状况来说,人生是苦,苦源自“心”,源自心中的无明贪爱;而由心中的无明贪爱所制造的人生之苦以及整个人生,归根到底又只是一场梦,所谓“人生如梦”。何以言此呢?佛教指出,因为人生的主体是虚假的,人生的环境是空幻的,人生的内容是多变的,所谓人生不过是虚假的主体在空幻的环境中所做的一件件变动不居之事的聚合体,这些事的形成过程就构成了一场场梦。倘若这梦是甜蜜的,那也就罢了;可这梦偏偏是苦涩的。人人都不想吃苦,因而人人都想从梦境中醒来。遗憾的是,很多人挣扎了一辈子,也仍然醒不过来。两千多年前的那位古印度王子正是悲悯于天下众生之苦,才以自己的巨大牺牲为代价而创造出一套人生解脱之道。他指出,众生要想从梦境中醒来,要想从苦海中跳出来,就必须了悟人生的究竟,掌握解脱的方法。而他认为自己所创立的佛教正是通过向人们介绍一套人生觉悟之理与解脱之方法而架起了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苦海与佛国之间的桥梁;人们只要踏上这座桥梁,就能由此岸走向彼岸、由现实进到理想、由苦海跳入佛国。  主要由“四谛”说所构成的这套佛教人生哲学虽产生于过去、流行于过去,但它的影响却并未终止于过去。从人生实践上说,古人会做梦,今人同样会做梦,有的梦比古人之梦更聪明,而有的梦则比古人之梦更糊涂;古人有烦恼、有迷惑、有痛苦,今人的烦恼、迷惑与痛苦可能比古人更多;古人梦醒时分的到来需要有大师的开示和智者的指点,今人的醒悟岂不同样需要良师益友的点拨和真知灼见的启迪?良师益友者,并不限于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和朋友,亦应包括早已逝去的智者与哲人;有真知灼见者,也不仅仅存在于现代的高科技中,而是同样存在于那些线装古书、那些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而在众多的往圣先哲中,被人们视为世界第四大名人之一的释迦牟尼理应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在数不清的线装古书和无比丰富的古代文化中,佛教的典籍、佛教的文化亦应有其独特的位置。释迦牟尼当年的谆谆教导、佛教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在今天并非全无价值。当你春风得意、事事顺心的时候,当你穷愁潦倒、倍感失落的时候,当你遭遇挫折、一蹶不振的时候,朋友,你不妨坐下来翻开佛祖禅师的语录读上一二页,相信你狂热的心绪会慢慢平静下来,你失衡的心态会重新平稳起来,你冷暗的心灵也会感觉到一丝光亮、一息热气。尽管其中不全是真理、不全是精华,但也绝非毫无真理、毫无精华。究竟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还要靠你自己去鉴别。  李霞  2006年10月于幽兰书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语人生 PDF格式下载



能静下心来读。文字很美的。


在北京国际书展上看到的,人家不卖,回来终于在当当买到了,不能不读的好书。


刚买回来,还没有来得及看,不过粗看了一下,外观比较理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