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铁屋中的呐喊

李欧梵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李欧梵  

页数:

241  

译者:

尹慧珉  

Tag标签:

无  

前言

  李欧梵  我的写作生活不算长,至少比学术生活短得多。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赴美留学,在环境影响下用英文写学术论文,不觉已有半个世纪,直到最近十年,才着力用中文写作。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所有的中文作品都是习作。  有人把我的中文作品称为“学者散文”,但没有解释,顾名思义,似乎指的是作为一个学者写下来的随意而松散的文章。然而散文其来有自,可以上溯至明末的小品文。在西方称之为“essay”,法文叫作“essai”(有尝试之意),这两个传统不尽相同,我的文章都配不上,只能勉强称之为“杂文”,但又缺乏鲁迅式的匕首投枪的作风。我从不用尖酸毒辣的文字去批评世界或人物——这一点“鲁迅风”我完全没有学到,虽然自己确曾研究过鲁迅。也许,对我而言,“生活”这个人文文本太丰富了,它是我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果把前人的生活和时代加上去,更像一座宝山。我每读一本前人的著作,不论中西,都觉得如在山下掘宝,越挖越兴奋,越发感到高山仰止,灵光灿烂。个人最中意的小文都与这类读书报告有关,如《狐狸洞书话》。生活加读书,人生的意义足够了。  现在我的好友季进和黄育海、陈子善策划将这些中文作品和中译的学术著作,汇集成“作品系列”出版,作为送给我的七十岁生日礼物,我却之不恭,只好笑纳。这个作品系列不代表什么写作成绩,只是一种生活和读书的感受与潜思盼记录。这么多年积少成多,竟然有将近二十卷之多,连我自己也感到诧异。  除了某种纪念意义外,“作品系列”的面世,自有其公共的意义:这些参差不齐的文章,都要再度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一个文本的“整体”,有点太“重”了,似乎当年的“狐狸”变成一个大“刺猬”。然而,我曾屡次提过,自己的文章绝对成不了系统,因为我的兴趣太广,在人文领域几乎无所不包,也从来没有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岂能成为刺猬式的思想大师?我愧不敢当,只能说,这个系列所代表的是一种积累,犹如重新发行的一套唱碟,希望价廉物美,消费者喜欢就好。  这个系列也代表了我日趋多元的兴趣。回顾起来,糟杂之中也自有脉络可寻,总而言之,可以用文学、历史、音乐、艺术、电影和建筑这几项人文科目来概括。我学的是历史和文学,但兴趣遍及其他各项,加起来看,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文主义者。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现代性”文化的各种吊诡层面。我的时间范畴是近现代——特别是二十世纪,我游移的文化空间也遍及东西方。不知何故,近年来反而对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文学和文化兴趣日增。别人可以在文化上落叶归根,我却不自觉地飘零四海,其乐也融融,所以我也自认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国际主义者,甚至把双语写作和阅读作为一种常态。  这个系列中的各书出版次序可能不会以写作先后为序,因此我必须略作交待。如果把学术著作和杂文写作放在一起,很明显地可以归纳出一个轮廓:我是先从五四时期的浪漫精神出发,逐渐向不同的文化时空探索和投射。在中国现代文学方面,从五四走向一九三〇年代,而鲁迅研究则成为一个中介,他晚年住在上海,我也不觉对上海的都市文化产生兴趣,甚至为了摆脱鲁迅的“魔障”,故意去研究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十里洋场的摩登上海。我万万没有想到,当年的一股“反动”和好奇.,竟然使得拙作《上海摩登》一度成为上海怀旧浪潮的标志之一,这更激发了我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  我的作品中的另一条空间脉络是香港和台湾。我生在大陆,长在台湾,后在美任教三十多年后,退休到了香港,目前则在港台两地游走。从地缘政治而言,我似乎地处边缘,我也故意采用一种“边缘视角”,别人——特别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中心主义”知识分子——可能嗤之以鼻,我却甘之如饴,甚至以此自我定位。对我而言,边缘才是真正自由的,因为我不受“中心”情结的牵制,可以随意转变视角,扩展视野,由中而西,由美而欧,甚至指向西欧的边缘小国如捷克(当然这也拜昆德拉所赐),近日兴趣又转向南美和南亚(如印度)文学,下一步可能是解放后的南非。总而言之,我认为只有在边缘才能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国际主义者。边缘视角也影响了我的思想内容。我的不少想法往往和“主流意识”不同,不见得是“对着干”,而是不自觉地另辟蹊径,走个人的道路。我不敢说自己的看法是“灼见”(insight),或创见,只能自嘲是“不按理出牌”的结果,对于学术理论尤其如此。这一方面,我在和季进和陈建华的两本对话录中都曾仔细地自我分析过,此处不赘。  我的另一面“不按理出牌”的表现是感情。一般受过学术训练的学者,往往把自己藏在“客观”之中或隐于文本之外,我恰好相反,从第一本学术著作《中国现伐作家的浪漫一代》开始,就感情外露,侵入研究的对象,甚至自觉地另用散文形式去踏寻徐志摩的踪迹。这一股浪漫情绪,见诸我早年在台湾出版的两本散文集《西潮的彼岸》和《浪漫之余》。多年来这股“余绪”一直支持着我的内心生活,终于在十年前我和子玉结婚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但我们夫妇合写了三本书,而且我在人生进入老年之际,从子玉身上学到一个“真”字,因此也把一股真情用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之中,笔锋常带情感,文章到处可以看见主观的“我”,这也是一种风格和立场。当然,有时主观会导致偏见,我也在所不顾了。从“浪漫”到“偏见”——但并不偏激——这也许可以总结我的心路历程吧。  以上的这些自剖,其实都是多余的话,文章写完发表,有它独立的生命,应该听由其自生自灭,这是我一贯的主张。这个作品系列,除了献给支持我写作的妻子外(连这篇小序也是今早她给我的灵感),也愿意献给所有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朋友。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五日于九龙塘

内容概要

《铁屋中的呐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回顾家庭和教育对鲁迅心理发展的影响,说明中国文学传统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中心,系统阐释鲁迅的文学创作,包括短篇小说、散文诗及杂文;第三部分论述鲁迅最后的十年,集中研究他对文学和政治关系的看法。通过这三个部分,作者试图重新描述出鲁迅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出鲁迅内在的深刻悖论与矛盾。

作者简介

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书籍目录

总序原序第一部分 一位作家的产生 第一章 家庭和教育 第二章 传统和“抗传统”(Counter Traditions)第二部分 鲁迅的创作 第三章 短篇小说之一:现代化技巧 第四章 短篇小说之二:“独异个人”和“庸众” 第五章 《野草》: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 第六章 杂文:对生活和现实的种种观感第三部分 关于文学和革命 第七章 对文学和革命看法的变化和发展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苏联文学 第九章 革命前夜 第十章 结束语:鲁迅的遗产附录 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 参考书目译后

章节摘录

  第一章家庭和教育  鲁迅1936年逝世以后,被全国一致地赋予了民族英雄的地位。任何一位过去的或现在的中国作家,都不曾像这样在整个民族中被神化过。关于他的生平有过那么多的记载,对他的研究是那么细致入微,看来,再写一次传记是无必要的了。但是,正是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偶像化,使鲁迅生平的某些方面被夸大得失去了分寸。  由于种种考虑,在本书中,我想重新从鲁迅的早期生活开始,研究使他最终成为一位新文学作家的心智历程。和那种神化的观点相反,鲁迅决不是一位从早年起就毫不动摇地走向既定目标的天生的革命导师,相反,他终于完成自己在文学方面的使命.是经过了许多的考验和错误而得来的。他的心智成长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的以困惑、挫折、失败,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灵魂探索为标志的心理危机的过程。鲁迅所选择的生命目的,完全不合乎那个时代知识者中的著名人物如梁启超、严复、孙中山所提倡的民族主义的功利性质。他那著名的放弃医学从事文学的决定,在作家社会地位尚难确定的当时的中国,可说是无前例的。鲁迅将自己完全投入文学事业的那种严肃性,对于他自己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个人事业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绅宦家庭,虽然已经没落,仍是一个有着显赫声望的大族。如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所细致描述的:整个周家大族分为三房,各自聚居在围着高墙的大院中,本身就是个真正的世界:房屋,花园,池塘,拱门,碎石栏杆,油漆大门,石桥,长满苔藓的小径,庭院。总之,是中国传统的缩影,虽已没落仍令人肃然起敬,正如“台门”这个词就已意味着世家大族。鲁迅生于其中的“新台门”是以其先人有学问而著称的,台门中又分为许多房,具有反讽意味的是:鲁迅当时已经败落的家庭却是属于“兴”房的。  虽然鲁迅生于典型的传统绅宦家庭,他的祖父和父母比较自由的态度却使他所受的教育不像一般情况下那样僵化。六岁时,他首先从一位叔祖学《鉴略》,因为他的祖父认为学点历史知识对青年人是有益的。老人也鼓励孙子阅读通俗小说,特别是他自己喜爱的《西游记》,认为也有教育价值。鲁迅十一岁开始上家学,他并不喜欢正规地应读的四书五经,却对那些杂书,特别是关于幻境、鬼怪和神话的书感兴趣。他还爱好绘画(而不是练字),摹绘从亲戚和女仆那里得来的书上的图画。这些书有的是通俗小说和传奇,有的是关于动植物的画书。  正如舒尔茨所指出的,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是不鼓励孩子们涉猎通俗小说、神话、寓言、奇幻等方面的作品的,孩子们如有兴趣只能偷看。鲁迅被允许,而且实际上坚持在这个小小的非正统的领域中探索,对于他后来思想的发展颇有影响,似乎铺平了他以后长期的对于“杂学”以及爱好并提倡“小传统”通俗潮流的兴趣。  至少鲁迅自己也是这样看他这些早年的追求的。在《朝花夕拾》里,最不吝笔墨的是关于民间传统形象的描绘,如迷人的“无常”、“女吊”等。这还有他自绘的图像可作证明。这个集子里有一篇长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抒情地让人看到了他儿时的两个世界:一个是以百草园为象征的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的“小传统”世界,另一个是以他老师的书屋为象征的枯燥无味的“大传统”世界。他将老师指定应读的可厌的书和阿长给他的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的有趣的《山海经》相对比,戏剧性地说明了他对“小传统”的偏爱。这本书将幼年鲁迅引向了更多的鬼怪奇幻书籍,如《酉阳杂俎》和《玉历钞传》。这种奇幻世界对他后来的小说写作和研究都不无影响。  正如夏济安所指出的,鲁迅对他幼年时世界的描写标志着一种对“黑暗之力”的迷恋(《黑暗的闸门》,第146—162页)。百草园实际上只是屋后一个荒败的菜园,但却有着关于赤练蛇和美女蛇的迷人传说。女仆阿长和鲁迅的祖母还向他讲过“长毛”的可怕故事,后来他用这材料写了《怀旧》。他还参加过村里演社戏的活动,在目连戏里扮演“鬼兵”角色,和十来个孩子一起,按照戏里的要求,画上脸,骑上马,拿着钢叉,随着“鬼王”疾驰到城外的无主孤坟之处,用钢叉连连刺坟,邀请“怨鬼”们来看戏。幼年鲁迅对这种幻想的仪式是非常神往的。但是当他稍稍长大,开始分担家庭困难时,这种“黑暗世界”的魅力就不仅是使他愉悦,而且也困扰着他了。  P3-5


编辑推荐

  《铁屋中的呐喊》是东方文学研究专家李欧梵先生于1987年出版的英文版著作的中文翻译版,出版于1999年。   作者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鲁迅先生的研究之中,将鲁迅的生平与其创作的文本用手术刀进行切片,将历史上简单化的鲁迅丰满化,让大家知道原来鲁迅先生身上还有那么多的侧面:否定、怀疑、探索、创造、自我牺牲、矛盾和痛苦等等。让我们明白鲁迅并不仅仅是一个天生的革命导师和完美的思想家,他的作品之中椰油败笔,他对别人也有小人之心,……这样多层面、多侧面的鲁迅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鲁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铁屋中的呐喊 PDF格式下载



鲁迅的民族心理是绝望的,“铁屋”这一比喻就是明证;但是鲁迅还是听将令做了以为无谓其实有谓的呼喊。鲁迅是执着的,好汉子。


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上海摩登》这本书,感觉挺不错,决定自己也买一本收藏。看到评价里大家提到这本《铁屋中的呐喊》,感觉挺不错,就一并下单,准备研读。


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李欧梵在此书中做出的评述不夸张。对《野草》的诠释,有见地。纸张稍差些。译文有语病。


李欧梵的文笔非常好,由他来写鲁迅,绝对值得期待


剥离鲁迅冷峻的外表 还原真实的鲁迅


可能感觉更适合研究鲁迅的人看吧,书的质量还是挺好的


这本书也是我在上学的时候,曾在图书馆里借阅过,曾经就给自己的印象很深,清楚的记得鲁迅《野草》,“绝望与希望的绝境”,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我更认识了鲁迅,也更对于中国国民的人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好的书,支持!


这本书在80年代写的,在海外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脉络上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从这本书以后,正统的“传记研究”的方法被摒弃,后现代的“幽灵”出现了,综合跨学科的著作雨后春笋。因此,此书有海外汉学文学学科重建的力量。本人特备崇拜李欧梵,因此建议大家再读读李教授的《上海摩登》。我把它买回来是当源点来读的。每当学问走不下去时,就读《上海摩登》。


我是因为李欧梵来苏大演讲才买的。最终得到了李欧梵教授的签名!书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值得一看。我们提倡的是人的文学。


好,很不错,还买了另外的一本《上海摩登》~~


给女儿买的,不错!


光看书名跟封面就觉得是一本很有深度的好书,翻开一看真的很触动心灵,是值得购买的一本好书。


很好,是正品,价谦物美,速度很快


看完之后觉得很好


封面很有味道。


还没读,是正版,印刷也不错,很满意了。


一直听说,终于买来看看,很不错


书不错,值得一看,推荐


老师介绍老师介绍


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送货速度好质量好快递哥哥态度好书也很好看超级满意感谢


朋友推荐的书,下单的时候一并买来看看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来得及读呢,


纸张好一般,里面的内容较好理解,对理解鲁迅本人和作品有一定帮助。


第一次读余杰,是高中。他以近乎偏执的直言与敢言,以他基督徒和独立知识分子的身份打动了我。他完全没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艰难晦涩,也没有高深的学术门槛,完全站在与读者平行的位置,以一种清教徒的姿态探索内心,探寻世界。 但是当我兴致勃勃地继续翻阅他的《铁磨铁》、《火与冰》、《光与影》、《铁与犁》甚至《致帝国的悼词》的时候,我开始为他对于常识的近乎千篇一律的呐喊讴歌而厌倦。


希望从不同角度了解文学


压皱了不说,封面底下简直就是烂的,买了八本就有四本底下是烂的,应该不是配送过程中压烂的,其他四本都还好,郁闷。这样的书不仅要看还要收藏嘛,怎么能发烂的。


我的书基本上都是在当当买的,这次买的两本都很不满意,因觉退货麻烦,所以留下了。竖的切面很粗糙,不建议买这个版本的。


书还不错,但书的封面有损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