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易碎品

(英)尼尔·盖曼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英)尼尔·盖曼  

译者:

马骁,张秋早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易碎品比比皆是,人与心如此,故事也不例外!
当代幻想文学大师尼尔•盖曼经典之作
《易碎品》收录了尼尔•盖曼包括雨果奖获奖作品《绿字的研究》在内的多部诗歌、散文及故事作品,展现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写作才华。他就像个魔术师,用不可思议的手法营造出绚丽惊奇的幻象,让读者惊喜连连,目不暇给。他既将怪诞恐怖的想象融入现实(《纪念与珍宝》、《饲者与食者》),又不乏未泯的童心(《大家都爱好孩子》),还把现实与虚幻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记忆小径拾零》、《打烊时分》),更用想象为童话度上了一层全新的色彩(《椅中的十月》)。在他的故事里,地狱与天堂只有一线之隔,真实与想象就在一念之间。逗趣、阴郁、诡谲、优雅、感伤、冷硬,不同的气质、跳跃的思维与充满灵气的文字背后,有对生活的爱,对失去的害怕,以及对情感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人紧张到后背发凉、温柔到心生暖意、兴奋到心跳加速,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一起在真实的凡间做一场永无止境的梦。
《易碎品》曾获2007年《轨迹杂志》年度最佳短篇小说集奖。其中收录的《给男生的派对搭讪指南》获得“轨迹”年度最佳短篇奖以及雨果奖的提名;而另外一篇《绿字的研究》更是成绩斐然,一举获得2004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奖、2005年“轨迹”年度最佳短篇奖以及2006年星云奖翻译奖。
盖曼是一座现成的故事宝库,而我们又何其幸运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去靠近他。——斯蒂芬•金
盖曼堪称作家中的摇滚明星。他的作品,简单说来,就是关于神话与故事、众神与力量。而阅读它们的首要准则就是,你必须完全相信。——《多伦多星报》
当你全身心沉浸到尼尔•盖曼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他拥有一流的创造力,他从不遵循一致的规则,他随心所欲,惟追随梦想而写作。——《娱乐周刊》
盖曼的作品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想象、H.P.洛夫克莱夫特的诡异氛围以及佩勒姆•G.伍德豪斯的幽默智慧结合在一起,他既能让我们的血液凝固,也能让我们仰天大笑。——《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
阅读盖曼,其中一半乐趣来自他令人轻松愉快的美文,另一半乐趣则来自他匪夷所思的创造力。他的作品无法分类,因为他不仅仅深入了我们共同的无意识领域,还重新构造了我们的神话。——《休斯顿纪事报》

作者简介

作者:(英)尼尔·盖曼(Neil Gaiman)尼尔·盖曼(Neil Gaiman),欧美文坛新一代幻想文学大师,文学魔术界的精灵王子,畅销小说作家,无数奖项的获得者。他集记者、诗人、词作者、编剧和导演于一身,将想象、趣味与智慧完美结合,被《文学传记辞典》誉为十大后现代作家之一。 他二十七岁开始文学创作,卓越的才华很快为其赢得了许多殊荣。《睡神》系列的《仲夏夜之梦》一举赢得了世界奇幻奖。之后的《美国众神》可谓幻想类文学的奇葩,先后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及布拉姆·斯托克奖,成为了盖曼的代表作。源源不断的灵感赋予了他更大的创作热情,此后,《卡罗琳》和《绿字的研究》两获雨果奖,前者也再度问鼎布拉姆·斯托克奖。 如今,尼尔·盖曼更是好莱坞的宠儿和许多制片人眼中的金童。其作品很多都被搬上了银幕,《蜘蛛男孩》、《镜面具》、《乌有乡》、《星尘》等皆有不俗反响。正是像尼尔·盖曼这样的说故事大师,让原本昙花一现的故事元素有了不断的轮回,有了绵亘的新生。

书籍目录

绿字的研究仙舞椅中的十月秘屋凶夜厄榭无面家仆禁脔烈欲记记忆小径拾零打烊时分隐于野苦磨咖啡他人纪念与珍宝大家都爱好孩子芬奇小姐失踪案实录怪姑娘哈勒昆情人苏珊的问题指南感受这辈子吸血鬼塔罗十五张饲者与食者造病者喉炎尾声歌利亚某乘客由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乘灰狗巴士至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时遗落车上一鞋盒中觅得之日记·摘录给男生的派对搭讪指南飞碟造访之日太阳鸟创造阿拉丁山谷君王后记尼尔·盖曼访谈录

章节摘录

绿字的研究 一 新朋友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大巡演中,海滨剧团曾在诸国君王御前献艺。华美而生动的表演,喜剧与悲剧的融合,为他们赢得了来自皇室的掌声与喝彩。如今,这家享誉欧洲的剧团终于来到德鲁里街皇家宫廷剧院。他们将于四月在此举办一场短期演出,剧目包括《我一模一样的兄弟汤姆!》、《卖紫罗兰的小女孩》和《古圣降临》(一出恢弘壮美的史诗剧),全本大戏!门票现已开始出售! 我相信,它无比巨大。是潜藏于万物之下的庞然大物,是幽深黑暗的梦魇。 这只是我的胡思乱想,化诸文字后便荒唐可笑了。请原谅,我不是个长于文字之人。 那时我在寻找住所,正是这个原因让我遇到了他。我需要找个人来分摊房租,所以一个我们共同的熟人把他介绍给了我。在圣巴特医院的化验室里,我们刚一见面,他就对我说:“看得出来,您在阿富汗待过。”这句话让我目瞪口呆。 “太神奇了。”我说。 “不算什么。”这个穿着实验室白色长袍的怪人说道,他后来成了我的朋友。“从您端着手臂的姿势,我能看出您曾经受过伤,而且是非常特别的伤。另外,您肤色黝黑,又是一副军人作派。考虑到您肩膀的特别伤势和阿富汗穴居人的传统,在帝国的广阔领土中,很少会有其他什么地方令一名军人如此饱经日晒、受尽折磨。” 当然了,这么一说,事情真是简单得出奇。不过,无论什么事,说穿了都非常简单。我当时晒得皮肤黝黑,而且我确实,如他所说,受尽折磨。 在阿富汗,无论是神还是人,都那么残暴野蛮,无意于服从伦敦或柏林哪怕是莫斯科的统治,也不准备接受教化。我被派到那些群山之中,隶属于某个兵团。在山地丘陵的战斗中,我们足以与阿富汗人抗衡。但当战火烧到洞穴和黑暗之中时,我们就发现这个世界已经越出正轨,让人不知所措,无计可施。 我永远不会忘记地下湖那镜子般的水面,更不会忘记那从水中钻出的东西。它的眼睛开合不断,低鸣随之响起。这嗡嗡声盘旋而上,仿佛有一大群苍蝇——比整个世界还大。 能幸存下来真是个奇迹,但我确实做到了。之后,我带着支离破碎的神经回到英国;可我的肩膀上被水蛭似的东西叮咬过的地方,却留下了永久的烙印,皮肤萎缩,如雾色般死白。我曾是个神枪手,但如今却一无所有,惟有对地下世界刻骨铭心的恐惧还萦绕不去。这恐惧令人焦躁狂乱,让我宁愿从退伍金中拿出六便士去坐出租马车,也不愿花一便士搭乘地铁。 尽管如此,伦敦的迷雾与黑暗仍旧接纳了我,抚慰着我。因为在夜里尖叫,我被第一家公寓扫地出门。我曾在阿富汗待过,但今生今世再不愿重返斯地。 “我晚上会尖叫。”我告诉他。 “有人说我会打鼾,”他说,“另外我起居没有规律,还经常用壁炉架做打靶练习。我还需要起居室来约见客户。我很自私,注重个人空间,还容易感到无聊。你觉得这成问题吗?” 我微笑着,摇了摇头,伸出手。我们握了一下手。 他为我们找的房子在贝克街,对两个单身汉来说绰绰有余。我牢记我的这个朋友对于隐私的要求,克制自己不去询问他到底以何为生。但仍有很多事一直刺激着我的好奇心。他有不少客人,来访不分早晚。他们到访时,我都会离开客厅回到自己的卧房,心里不断琢磨着他们和我的朋友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单眼浑浊、面无血色的妇人;像是旅行推销员的矮小男子;穿着天鹅绒上衣、身体健壮的纨绔子弟,等等等等。有些时常造访,更多的人则只来一次,和他谈上一会儿,便离开这里,走时神色困窘或看起来心满意足。 他对我来说,真是神秘莫测。 一日清晨,我们正在共享房东太太烹制的美妙早餐,我的朋友突然摇铃把她叫了来。“马上会有位绅士造访,大概四分钟后,”他说,“请再摆放一套餐具吧。” “没问题,”她告诉我,“我会在烤炉里多加一些香肠。” 接着,我的朋友又开始读他的晨报。我等待他向我解释,心里逐渐不耐烦起来。最后,我再也忍不住了。“我不明白。你怎么知道四分钟后会有一位客人?我没看到有电报或是口信之类的东西。” 他微微一笑。“你没听到几分钟前一辆四轮马车驶过时的咔嗒声吗?它经过我们门前时慢了下来——很明显车夫是在查看门牌——接着就加速驶向玛丽莱博恩路。在那里有很多去火车站和蜡像馆的客人,四轮马车和出租车拥挤混乱。这种嘈杂正是任何一个不希望被注意到的人所需要的。从那里步行过来需要四分钟……” 他看了看怀表,此时我听到外面的楼梯上传来一阵脚步声。 “进来,莱斯特雷德,”他冲外面喊道,“门没上锁,你的香肠马上就可以从烤炉里取出来了。” 这位被称作莱斯特雷德的人推开门走了进来,接着轻轻地把门关在身后。“我不该这么做,”他说,“不过说实话,我今天一早还真没找到机会吃点儿东西。现在我绝对可以充分享用一些香肠了。”他是个矮小的男人,我曾经见过几次,举止做派像个旅行推销员,做些廉价小玩意儿或者独门偏方的买卖。 我的朋友等房东太太离开房间,便对他说:“很显然,我看这次的案子一定事关国体。” “我的星辰啊。,”莱斯特雷德面色苍白地说,“现在肯定还没有流言传出来。快告诉我还没有吧!”说完,他就开始进攻盘子上堆得满满的香肠、腌鱼片、鸡蛋葱豆饭和烤面包。但我看得出,他的双手在颤抖,微微地,颤抖。 “当然没有,”我的朋友说,“你来过那么多次,我自然记得你那四轮马车的轮子发出的吱嘎声——比高音C还尖的G调颤音。而且,如果苏格兰场。的莱斯特雷德警长不能公开造访伦敦唯一的咨询侦探——尽管你还是来了,并且没吃早饭——那么我想这不会是什么普通案件。由此可见,它涉及在我们之上的那些人物,必定事关国体。” 莱斯特雷德用手帕擦掉下巴上的蛋黄。我仔细观察着他。这个人和我印象里的警长全然不同,不过话说回来,我的朋友也一点儿都不像我印象中的咨询侦探——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 “也许我们该私下谈谈。”莱斯特雷德扫了我一眼说道。 我的朋友像顽童一样笑了起来。“胡说,”他说道,“一人不及二人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就等于告诉两个人。” “如果我妨碍……”我粗声说道,但他立即示意我安静坐好。 莱斯特雷德耸了耸肩。“对我而言,都一样,”他顿了一下继续说,“如果你能解决这个案子,我就能保住饭碗。如果你也不能,那我就只有等着被开除。你只管用你的方法,这就是我要说的。事情不可能更糟了。” “如果说历史能教我们点儿什么的话,那就是任何事都能变得更糟,”我的朋友说,“我们什么时候去岸沟区?” 莱斯特雷德扔下叉子。“这太可恶了!”他喊着,“你什么都知道了,却还这样消遣我!你应该感到羞耻……” “没人对我说过这件事。但如果一名警长走进我的客厅,他的靴子和裤腿上沾了些特殊的深黄色泥渍,而且还没有干,那么,我想请您原谅我就此推断,他刚去过岸沟区霍布斯街的那些寓所。在整个伦敦,只有那里能找到这种颜色特殊的黏土。” 莱斯特雷德警长神色尴尬起来。“听你这么推理,”他说,“这似乎很容易看出来。” 我的朋友把餐盘推开。“当然如此。”他略显烦躁地说。 我们坐着一辆出租车驶向伦敦东区。莱斯特雷德警长去玛丽莱博思路找他的马车了,所以这时只有我们两人独处。 “那么,你真的是一名咨询侦探?”我问道。 “伦敦唯一的咨询侦探,也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我的朋友说,“我不会自己接案子,只是提供咨询。别人带着困扰来找我,他们详细描述案件,而有时,我会解决它们。” “那些来找你的人……” “主要是官方警探,也有些人自己就是私家侦探,没错。” 这是个晴朗舒适的早晨,但我们却在圣贾尔斯的贫民窟边缘颠簸行进。这里是凶徒和窃贼的聚集地,它在伦敦的地位,就像是漂亮的卖花姑娘脸上的一颗毒瘤。日光钻进马车车厢,投下微弱暗淡的光晕。 “你确定可以让我同行吗?” 我的朋友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有种感觉,”他说,“觉得我们注定要在一起。觉得我们曾经奋力勇斗,肩并肩,手挽手,在过去或是将来。这种感觉我也说不清。我是个理性的人,但也知道一个好同伴的价值。自从与你相识的那一刻起,我就相信你,一如相信我自己。我希望你能一起去。”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嘟囔着一些不知所云的话。自我从阿富汗回来以后,第一次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 P1-5

后记

“我想……回想这一生时,我宁愿发现自己迷恋易碎之物虚度光阴,也不愿兢兢业业、终生力求道德完善。”有一天我在梦中想到这句话,起床后马上提笔记下。虽然我自己也不知道此言针对何人而发,究竟有何含义。 大约八年之前,我策划这本幻想故事集时,本想管它叫《人们应该知道我们是谁,也知道有我们存在》(These People Ought to Know Who We Are and Tell That We Were Here)。这句话来自一期周日版《小尼莫》(Little Nemo)。漫画,出现在某一格上的对话气泡里。今天,在阿特·斯皮尔曼(Art Spiegelman)的《无塔之影》(In the Shadow of No Towers)一书中,可以看到这一页的漂亮重绘彩图。原计划中,每个故事各借一位叙述者之口道出,他们极尽闪烁其词、玩弄花巧之能事,分头自我介绍、讲述各自的生活。读者会发现,他们都曾身处这大干世界,与我们同在。十多个人,十多个故事。我本来是这么打算的,可是真正动笔时,这点子就毁了。我最后写出的,就是你在本书中看到的故事。故事该怎么说,写出来就成了什么样。有的的确还是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段时间之内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其他一些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故事铺陈必须跨越数月乃至数年,否则怎么写也无法成型;有的故事在细节上有时间交叉之处,必须用第三人称叙述…… 最后,书中所需材料终于齐备。我又不知道叫它什么才好了。原来那句话显然不再合适。就在这时,我听了戒零乐队(One Ring Zero)的《慧如我族》(As Smart as We Are)专辑,发现歌词中有我梦中所得之句。我开始琢磨:想到“易碎之物”时,我究竟想指代什么?《易碎品》(Fragile Things),拿来做短篇集的书名倒也不错,毕竟易碎的事物实在太多。人易碎,梦易碎,心易碎。

媒体关注与评论

盖曼是一座现成的故事宝库,而我们又何其幸运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去靠近他。 ——斯蒂芬·金 盖曼堪称作家中的摇滚明星。他的作品,简单说来,就是关于神话与故事、众神与力量。而阅读它们的首要准则就是,你必须完全相信。 ——《多伦多星报》 当你全身心沉浸到尼尔·盖曼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他拥有一流的创造力,他从不遵循一致的规则,他随心所欲,惟追随梦想而写作。 ——《娱乐周刊》 盖曼的作品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想象、H.P.洛夫克莱夫特的诡异氛围以及佩勒姆·G.伍德豪斯的幽默智慧结合在一起,他既能让我们的血液凝固,也能让我们仰天大笑。 ——《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 阅读盖曼,其中一半乐趣来自他令人轻松愉快的美文,另一半乐趣则来自他匪夷所思的创造力。他的作品无法分类,因为他不仅仅深入了我们共同的无意识领域,还重新构造了我们的神话。 ——《休斯顿纪事报》


编辑推荐

易碎品比比皆是,人与心如此,故事也不例外!当代幻想文学大师尼尔·盖曼经典之作! 盖曼的作品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想象、H.P.洛夫克莱夫特的诡异氛围以及佩勒姆·G.伍德豪斯的幽默智慧结合在一起,他既能让我们的血液凝固,也能让我们仰天大笑。 《易碎品》收录了尼尔·盖曼包括雨果奖获奖作品《绿字的研究》在内的多部诗歌、散文及故事作品,展现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写作才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易碎品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的一本书,发货很快,很满意。谢谢。唯一不足的是拿到书时已经拆封,但仍干净整洁。


这个字有点密集,,每晚一个故事


很好的一本书,虽然里面都是短小的故事或者诗,但是充满了奇思妙想。


书的内容没的说,但是纸张摸着不是太舒服。


没办法,英语不够好,看不了原版,只能看翻译。也不能说翻译得不好,但就是勾不起兴趣。


从《美国众神》就开始关注尼尔大叔了~~~虽然他现在长残了(?)!!易碎品算是短篇集吧?还包括一些随笔和诗歌。尼尔的想象力一如既往的天马行空,一直觉得他的故事充满着某种童话的氛围,有别与所谓的现实题材。第一篇福尔摩斯同人大爱,各种彩蛋和槽点,结局更是情理之中理疗之外……最后,马骁和张秋早一直都是蛮喜欢的译者,为了这点也要支持下~~~


喜欢这个封面,收到后发现纸质不太好,收录了一些短篇,星给内容吧。


内容没的说,特别赞,但是出版社你敢不敢换更好的纸啊!纸质渣到令人发指!


以前就经常在科幻世界上看见盖曼的短篇,觉得还不错。鬼妈妈让我对作品的影响还是比较认同的


纸质不行啊,有点失望


简直就是《好兆头》倒写体的结尾!!!


系列小故事集合。挺有意思的。但我还是更喜欢大部头多点。


喜欢盖叔的不可错过,是短篇和诗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