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岗位导向会计课程标准

王辉,孙朝霞,吴海英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王辉,孙朝霞,吴海英 编著  

页数:

222  

字数:

273000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包括会计职业特征与能力要求、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会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及会计职业基础、出纳岗位实务、会计岗位实务、成本核算与控制岗位实务、纳税岗位实务、理财岗位实务等“岗位导向”的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书适合应用型高等院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财务会计类专业教师及学生使用,也可以为教学和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节 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一、会计职业特征
二、会计职业能力基础框架
三、会计专业核心能力
第二节 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一、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同质性与差异化能力分析
三、基于能力架构的培养目标
第三节 “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第四节 会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一、现行会计课程体系的缺陷
二、“岗位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三、“理实一体”的会计教学模式
第二章 “会计职业基础”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职业道德
一、经济活动与会计
二、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四、会计职业与会计职业道德
五、会计法律环境
第二节 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
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二、会计科目
三、账户
第三节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三、会计分录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四节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核算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第五节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二、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
三、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第六节 登记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与分类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
三、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四、错账更正方法
五、对账与结账
第七节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程序与方法
二、财产清查方法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八节 编制财务报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构成及编制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三、利润表
四、现金流量表
五、附注
第九节 账务处理程序
一、账务处理程序及其种类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四、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节 会计档案
一、会计档案的内容与归档
二、会计档案的管理
第三章 “出纳岗位实务”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出纳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
一、什么是出纳
二、出纳岗位职责
三、出纳工作要求
第二节 支付结算方式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三、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四、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银行结算账户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范围与开户要求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第四节 票据结算方式
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二、银行汇票
三、商业汇票
四、银行本票
五、支票
第五节 非票据结算方式
一、委托收款
二、托收承付
三、汇兑
四、信用卡
第六节 现金管理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一、现金管理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第七节 外汇、外汇管理与外币业务
一、外汇与外汇汇率
二、外汇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外币业务及其核算
第八节 货币资金业务办理及会计核算
一、现金业务办理及会计处理
二、银行存款业务办理及会计核算
三、其他货币资金业务办理及会计核算
四、货币资金清查及会计核算
第九节 出纳员的基本技能
一、书写技术
二、点钞技术
三、验钞技术
四、计算技术
第四章 “会计岗位实务——面向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小企业会计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
二、中小企业会计的特点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四、财务报表
第二节 资产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二、存货
三、投资
四、固定资产
五、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三节 负债
一、短期借款
二、应付及预收款项
三、应付职工薪酬
四、应交税费
五、应付利润及其他应付款
六、长期借款
七、长期应付款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
一、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三、留存收益
第五节 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第六节 费用
一、营业成本
二、营业税金及附加
三、期间费用
第七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
一、营业外收支
二、政府补助
三、所得税费用
四、本年利润
第八节 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第五章 “会计岗位实务——面向大型企业会计岗位”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型企业会计的特点
一、大型企业的一般特点
二、大型企业会计的特点
三、企业会计准则
四、财务报告
第二节 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
三、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三、共同控制经营和共同控制资产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第五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第六节 资产减值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
二、存货跌价损失的确认与会计处理
三、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会计处理
四、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会计处理
第七节 长期负债与借款费用
一、长期负债
二、借款费用
第八节 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方式
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第九节 或有事项
一、或有事项的特征
二、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三、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原则的应用
第十节 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十一节 外币折算
一、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第十二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三、前期差错更正
第十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特征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第十四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二、现金流量表
三、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四、合并财务报表
第六章 “成本会计岗位实务”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与成本会计岗位
一、成本的含义与分类
二、成本会计岗位职责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二、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三、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
一、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三、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四节 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
一、成本计划
二、成本控制
第五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
一、成本报表含义及其种类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四、制造费用明细表
五、期间费用明细表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一、产品总成本分析
二、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第七章 “纳税岗位实务”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税收与税收法律制度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三、税收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
四、税收法律体系
五、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与缴纳
一、增值税的类型与计税方法
二、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三、税率与征收率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出口货物退(免)税
六、征收管理
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与管理
第三节 消费税的计算与缴纳
一、消费税的特点与计价方法
二、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三、税目与税率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六、征收管理
第四节 营业税的计算与缴纳
一、营业税的特点与计税方法
二、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三、税目与税率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税收优惠
六、征收管理
第五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与缴纳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与缴纳
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与缴纳
第六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二、税率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四、资产的税务处理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税收优惠
七、税源扣缴
八、特别纳税调整
九、征收管理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一、纳税义务人
二、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三、税率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税收优惠
七、征收管理
第八节 其他相关税费的计算与缴纳
一、房产税的计算与缴纳
二、契税的计算与缴纳
三、车船税的计算与缴纳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与缴纳
五、印花税的计算与缴纳
六、资源税的计算与缴纳
七、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与缴纳
第九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税务管理
二、税款征收
三、税务检查
四、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五、税收法律责任
第八章 “理财岗位实务”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财岗位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理财目标
二、树立财务观念
三、熟悉理财环节
四、了解理财环境
第二节 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三、预算编制
四、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第三节 筹资管理
一、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股权筹资
三、债务筹资
四、衍生工具筹资
五、资金需要量预测
六、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四节 投资管理
一、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
四、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及应用
第五节 营运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现金管理
三、应收账款管理
四、存货管理
五、流动负债管理
第六节 收益与分配管理
一、收益与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收入管理
三、成本费用管理
四、利润分配管理
第七节 税务管理
一、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筹资税务管理
三、企业投资税务管理
四、企业营运税务管理
五、企业收益分配税务管理
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第八节 财务分析与评价
一、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三、企业综合绩效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树立“能力本位、开放式”教学理念 首先,新经济形势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会计教学理念。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应当是学生能力的大小、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会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尤其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其次,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全局观要求将会计人才培养置于整个社会环境之中,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大背景下认识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密切联系实际,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机构等广泛合作,形成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最后,要具有开放视野。新经济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离不开“开放式”人才培养。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明确会计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专业胜任能力,还要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会计学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开放的、与相关学科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的社会科学。会计部门也不是独立的管理部门,会计工作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密切结合,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才能实现会计目标。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还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以顺应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时代潮流。2.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点,以“能力三要素”为核心,重构专业素质与能力结构 会计专业核心能力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最一般、最本质的专业能力,忽视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必然导致专业素质与能力结构规划不完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在教学上,需要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具体而言,研究型会计教育,需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要让教学、科研与会计实务充分结合,让教学与科研植根于活生生的会计实务之中;应用型会计教育则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强调和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只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形成专业胜任能力;只有“能力三要素”协调发展,才能提升综合素质,最终形成会计专业核心能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岗位导向会计课程标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