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
2012-7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居斯塔·福楼拜
370
260000
罗国林
无
与经典同行 当今,各种快餐,无论是物质的抑或文化的,充斥着市场,有健康的亦有非健康的。图书自然也不例外。曾几何时,文学是何等神圣的殿堂,能读到这座殿堂里一部经典名著又是何等崇高的精神享受,或日:奢求!然而,我们在欢呼社会在市场化进程中带给我们极其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忽略了传世的经典作品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滋养,甚至把经典作品“修理”得面目全非,使真正想要读好书的广大读者面对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经典作品”良莠难辨,无从选择。因此,我们本着对读者负责,对我们出版人自己负责的态度,经过认真的甄别筛选,向读者庄重推荐这套《轻经典——中外名著悦读丛书》(按我们目前初步设想,这套丛书将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门类的经典作品)。所谓轻经典,绝非指经典本身之轻,而是指阅读经典的一种新姿态,即抛却外物的纷扰与喧嚣,摒除内心的烦乱与驳杂,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亲近经典,走进经典,跟经典对话,与经典同行,一路领略经典的别样风景,感受经典的精彩世界,聆听经典的真情告白,使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让疲惫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在这经典的港湾里歇息一下,补给一下。这就是我们编选这套《轻经典——中外名著悦读丛书》的缘起。 我们所遵循的编选原则是: 1.不求大规模,不求全覆盖,凡列入轻经典的每一部书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且篇幅适中。 2.译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译文都经过了市场和时间的大浪淘沙和反复检验,其品质是可信赖的。 3.译者对译文作了认真修订与润色,对著名的西方典故、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增补了必要的注释,使文本更臻完美。 4.序言不拘一格,无论是学术性的译序,抑或散文式的导读,还是交流式的阅读感悟,都可看出译者的至情至真和可贵的责任心。 5.这套轻经典为精装本,我们力求做到装帧清新雅致,使经典作品真正从内到外名副其实,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经典的内在美,同时也给读者以视觉美感,提升其珍贵的悦读与收藏价值。 在我们过去的潜意识里,经典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厚重的、深刻的、严肃的;我们一般看待经典作品是仰视的、庄重的、虔敬的。这的确没错,但我们换一种态度,换一个视角,来重新面对、阅读、品味、感受这些经典,相信不变的经典于我们也是亲近的、温馨的、大众可以阅读的,经典的魅力与光辉绝不会因我们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心态的改变而减损丝毫。所以这是一套献给大众的轻经典,不管你来自哪个阶层,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喜欢读书,这套轻经典就属于你。比如大作家高尔基,他在社会最底层时,就开始读巴尔扎克、司各特、大仲马、普希金等名人名著,后来他写出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并因此跻身经典作家的行列,流芳百世,令人敬仰。诚然,读书是一种人生趣味与精神需求,它一般可能标示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与这套轻经典结缘,你的人生也许从此而改变,而精彩,而超越。 有一位要人与网民互动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信哉!斯言。这简洁而质朴的话语,意蕴深长,情愫纯真,饱含着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不是吗?在当今躁动的、物欲的社会环境下,当你读着手中的这本书时,那种烦乱浮躁、茫然惶恐的感觉或许会减轻不少。一部好书、一部经典,会让你的心绪自然而然地宁静下来,这就是书籍的力量,这就是经典的力量!所以我们深信:书籍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安全的港湾和幸福的源泉。相信这时的你也一定会感觉到阅读经典原来可以获得这样的轻松与怡悦、静谧与欣然。 把读书当成希望就能读出信念,把读书当成享受就能读出快乐,把读书作为一种思考就能产生智慧,读书超越名利和得失就能读出自由与博大、仁爱与宽容、宁静与恬淡。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吧,让我们曾经游离的思想、漂泊的精神和没有依托的心灵回归家园——回归阅读、回归经典,让思想升华,让道德高尚,让精神纯净,让心灵温馨,让社会和谐。 我们知道,我们的水平是有限的。我们不敢妄言这套轻经典是最好的。但,我们自信这套轻经典是更好的。最后,我们真诚地对读者说:做到最好的,是我们出版人不懈的追求;奉献更好的,是我们出版人当下的责任。 让我们与经典携手,一起同行吧!无论你身处都市,抑或远行荒岛,有这套轻经典相随相伴,烦忧定将不再,孤寂定将遁形,你的生活从此多姿而亮丽,智慧而快乐! 轻经典编委会 2011年9月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1821-1880)的代表作,初次发表于1856年。爱玛是农庄主的女儿,在修道院受过教育,也偷偷看过不少浪漫小说。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妙憧憬结婚,成为包法利夫人。嫁给乡镇医生夏尔·包法利以后,爱玛的幻想很快成为泡影,因为丈夫才不出众,思想平庸。爱玛偶尔参加了一个贵族舞会,便对上流社会的奢华羡慕不已,强烈的反差使她觉得现实生活十分无聊。夏尔为了满足爱玛,迁居永镇行医,与药剂师奥梅为邻。爱玛在永镇遇到青年书记员莱昂,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莱昂为了摆脱精神苦闷,决定去巴黎深造。百无聊赖的爱玛又认识了附近的农庄主鲁道夫。在情场老手鲁道夫的勾引下,爱玛成了他的情妇,她向鲁道夫提出私奔国外,但鲁道夫由热而冷,最终弃她而去。爱玛为此大病一场。夏尔为让爱玛散心,陪她进城看戏,偶遇爱玛一度心动的莱昂。两人旧情复燃,爱玛每星期都要借故进城同莱昂幽会。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生于法国西北部卢昂城的一个医生世家。童年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因此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明显带有医生的细致观察与剖析的痕迹。184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1843年他在法科考试中失败,次年又突发神经官能症,从此中断学业,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期间他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1846年福楼拜的父亲和妹妹卡罗莲去世,福楼拜将妹妹的女儿接到自己身边,尽心照顾母亲和外甥女,终身未娶。1880年5月8日,他因患脑溢血去世。
福楼拜是继巴尔扎克、斯汤达之后19世纪法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位杰出代表。他在艺术上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所谓"纯客观"的艺术,丰富和发展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短篇小说《淳朴的心》,剧本《女性》等。
译者序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中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下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版权页: 马遇到田垄边荆棘圈住的土坑,便自动停下,夏尔身子一晃,惊醒过来,这才想起断腿的事,便开始搜索枯肠,回忆他所了解的全部接骨方法。雨停了,晨曦初露,光秃秃的苹果树枝头,宿鸟栖息,一动不动,短短的羽毛在冷峭的晨风中抖动。平坦的原野,一望无际,村落周围,密层层的树木形成紫黑色的点子,星罗棋布在灰蒙蒙的大地上。天边,大地融进天的灰暗色调里。夏尔不时睁一睁眼睛,不久,只觉脑子疲倦,瞌睡又上来了,立刻陷入迷迷糊糊的状态,新近的感觉和往昔的记忆混在一起,恍惚中自己似乎变成了两个人,既像刚才躺在床上的丈夫,又像过击穿过一问手术室的学生。在他的意识里,药膏的热香和朝露的清香混淆难辨;他听见床顶铁环在帐杆上滑动,太太睡着了……经过瓦松维尔时,他瞥见一个小男孩坐在沟边的草地上。 “你就是医生吗?”孩子问道。 听了夏尔的回答,孩子提起术头套鞋,撒腿在前面跑起来。 路上,医师从小向导的口里得知,鲁俄先生是当地最富裕的农民之一,昨天在邻居家过三王来朝节,傍晚回来时摔断了腿。他的老伴过世已经两年。身边只有一位“千金”,帮助料理家务。 车辙越来越深,贝尔托就要到了。孩子钻进一个篱笆窟窿,不见了,不一会儿出现在一个院子边上,打开栅栏门。马踏着湿漉漉的草地,悄没声息地走去,夏尔不得不俯在马背上,以免树枝碰到头。看门的狗在棚子里扯着链子,汪汪乱叫。跨进贝尔托院子时,马一受惊,来了个太闪避。 这是一座看去挺殷实的庄园。马厩里,从敞开的门上,可见几匹高大的耕马,安安静静在新槽里吃草料。沿房子墙根,有一大堆肥料,水气缭绕。在上面啄食的母鸡和火鸡当中,有五六只孔雀,这是科地区的珍禽。羊圈长长的,谷仓高高的,墙壁像手掌一样光滑。车棚里放着两辆大车和四架耕犁,还有鞭子、套包和全副马具;马具上蓝色的羊毛垫毡,沾满谷仓顶上落下的浮尘。院子越往里越高,两旁对称地种着树术;池塘旁边,回荡着一群鹅的欢叫。 一个年轻女子,身穿镶兰道绉边的美丽奴毛料蓝袍,来到门口接包法利先生,让进厨房。厨房里生着旺火,炉子四周大小不同的闷罐里,煮着雇工们的早饭。壁炉里侧烘烤着几件湿衣裳。火铲、火钳和吹火筒都大得出奇,明晃晃,像钢一般锃亮。沿墙一字儿排列着整套炊具,大大小小,映着通红的炉火和窗子里射进的曙光。
完美无缺的《包法利夫人》问世后,在文坛产生了类似革命的效果 ——爱琳娜·马克思 “自然主义的典范之作”“新的艺术法典写出来了”。 ——左拉 在许多地方,我觉得从不同形式下看到了新文学的标志。 ——圣勃夫
《轻经典•情感与欲望系列:包法利夫人》是西方十大情爱经典小说,残酷的写实主义名著,史上最完美的艺术典范之一!
完美无缺的《包法利夫人》问世后,在文坛产生量类似革命的效果。 ——艾琳娜·马克思 “自然主义的典范之作”“新的艺术法典写出来了”。 ——左拉 在许多地方,我觉得从不同形式下看到了新文学的标志。 ——圣勃夫
无
纸张很差啊!都想换货了!而起我收到的那本的封面还是被磨损的,特别不满意!
这个版本的《包法利夫人》竟然没有书评,我来坐个沙发。这个小粉嫩的版本还是不错的,很符合故事的内容。居斯塔夫·福楼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阵营中的重量级人物,也是莫泊桑的老师。
通常一部文学作品会有准确的时间起始点,而《包法利夫人》的时间点比较模糊,书中并没有明确的交待。不过可以根据相关内容来进行推算,书中不止一次提及了照片,而摄影是1839年于法国诞生的,主要故事的跨度大约为十年,小说完成的时间是在1857年,所以,故事所讲的时代主要是法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状况。
包法利是个农村医生,小名夏尔,在一次看病的过程中认识了爱玛,然后他俩结婚了,夏尔是二婚。爱玛年轻靓丽,婀娜多姿,这些足以让夏尔心满意足,加之夏尔的性格温和,对待爱玛那是百依百顺。可爱玛毕竟是农村妇女,没啥文化,稍稍富足的生活让她迷失了方向,而后发生了两段婚外情,并为此倾家荡产,最终服毒自尽。
这和《红与黑》当中的德·瑞那夫人有几分类似,所以女人没有文化是很危险的,女人不上班也是很危险的,找点事儿干就省着在其他方面瞎折腾。这两部作品反映出法国十九世纪的混乱面貌,也造就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地位。
夏尔在爱玛死后才得知她的所作所为,然而夏尔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人敬佩,他面对着爱玛的情人时说:“是的,我不再怨恨你!”这未免让人觉得夏尔胆怯、懦弱、没有尊严,然而能够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过往的怨恨和纠葛,是何等的包容。这才是这个故事中最为重要的。
生活中遇到的争执有很多,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我们在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衡量这个世界,事情没有按着你自己的想法发展,你就觉得它不够公平,也因此把一个原本小的争执演变成更加严重的相互伤害,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改变自己的世界观来迎合客观的世界,才是能更好生活的根本。要是能提前做足准备,提前分析客观世界的利弊,提前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这才是生活的高手,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