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极光,请将我遗忘

[美] 芬德拉·维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 芬德拉·维达  

页数:

220  

字数:

146000  

译者:

陈程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父亲的葬礼后,二十八岁的克拉丽萨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出生证,原来所有人都早已知情,她并非父亲的亲生女儿。那一天,克拉丽萨世界里所有的信念都变成了虚构和谎言,于是她飘然远走,行至北极圈里的拉普兰,去寻找十四年前离家出走的母亲,探询自己的身世之谜。 那是一个昼短夜长、满是驯鹿和雪橇犬的寒冷世界,古老的萨米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克莱丽莎踏着母亲的足迹,寻找着她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她遇到了一位萨米神父,一位神秘的老妇人,还有一个年轻帅气的驯鹿牧人,最后来到了一家冰雪砌成的旅馆……当克拉丽萨终于站在关于母亲的真相面前,在伤感和徒劳挣扎之后,她该怎样放下她的过去和回忆?

作者简介

芬德拉·维达,美国当代文坛新一代的美丽佳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凭借处女作《现在你可以离开》一炮而红。她的全新力作《北极光》一经出版也大获好评,登上《旧金山纪事报》排行榜第三位、北加州独立书商协会选书第十一位,并入围2007年巴诺书店年度图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爱的背叛第二章 迟来的我第三章 祭坛上的全家福第四章 萨米帐篷里各安其所第五章 香水女孩第六章 北极光第七章 驯鹿:身上的记号第八章 挂在树上的空椅子第九章 舌头和冰面相黏第十章 零点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爱的背叛  1  下午三点,飞机在赫尔辛基机场安全着陆。窗外已经暮色四合,天空一片青紫。我取了行李,捏着冰冷的提柄,踉踉跄跄地走向旅游咨询服务台。一位女士帮我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酒店,她的牙齿很漂亮,不过英文很烂。我打算休息一晚后,搭乘明早的第一趟列车去北边的拉普兰。那位女士领我去机场外面,酒店安排的免费接送车就停在那里。我刚要举手敲车门,门就开了。  金发司机的姓名牌上写着“阿里”,不过他告诉我,他其实叫“卡里”,姓名牌是他双胞胎哥哥的,他只是来代班的(他还请我保守秘密)。我是车上唯一的乘客,确定没人上车之后,卡里转过头来对我说:“我们现在出发吧。”  我们尾随一辆扫雪车,驶向赫尔辛基市区。收音机里,有个男人用英文唱着《开车回家过圣诞》的快乐心情。我请卡里把音量调小,他却直接动手把收音机给关了。  酒店的招牌下面标有三颗星,比我通常住的地方多出一颗星,现在终于体会到那些无聊虚荣的游客在受到良好接待时的感受了。进了酒店,卡里拎着我的行李去楼上的服务总台,又站到柜台后面去给我办入住登记手续。我告诉他,我要非吸烟区的房间,只住一个晚上。  进房间后不久,电话突然发出断续的铃声。在美国,电话铃声很长,跟这儿的不一样。那是卡里打来的,说一个小时后他就下班了。“要不要去大堂和我一起喝一杯?”他问我。  2  我说好,隐约有些庆幸电话不是我的未婚夫潘卡打来的。他还算是我的未婚夫吗?我不太确定。最近,我周遭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又熟悉又不对劲,那感觉就像第一次坐到自己汽车的后排上一样。  我来拉普兰的前一周,爸爸去世了,六十八岁,突发性心脏病。当时是潘卡接的电话,我正坐在床上看账单。我和他在晨边高地*的那套公寓里同居已经快五年了。他走进卧室,踌躇不前,然后跪在床前,不像是为了做祷告。  “你父亲……”他说,“是你父亲。”  我们当天晚上就出发赶往莱茵贝克。,那是父亲的老家,我也在那儿长大的。母亲失踪前也曾在那里住过十五年。  3  我请镇上新来的匈牙利花匠布置灵堂,事实证明我犯了个错误。灵柩旁边,花里胡哨的花束上斜绑着一条深红色的标语,就像选美小姐身上的绶带一般,上面还用银色字体写着:献给被爱“。  爸爸下葬的那天是我生平第一次嫉妒我弟弟的无知。杰里米自打出生就从未说过话,所以不清楚他是否明白爸爸已经死了这回事。我们家从来不承认杰里米是个弱智。我妈妈以前总说,他只是反应慢。母亲离开我们那年我才十四岁,杰里米只有六岁。之后空虚的几个月里,我不断地说服自己,母亲的出走是对我们家为杰里米感到无言羞耻的一种惩罚。我不断地重复那个禁忌词——弱智弱智弱智——以为自己能扭转乾坤:让杰里米恢复正常,让母亲回家。  我忘记带纸巾了,只好用头发擦眼泪,杰里米正在玩他脚上的鞋带。我弯下腰,把鞋带抽出来,塞进自己的手袋里。杰里米平常穿的都是有尼龙粘带的鞋子。  一位家族旧识主持了遗体告别仪式,他还准备了冰冻草莓和符合犹太教规的红酒,尽管我爸爸并不是犹太人。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女人在角落里啜泣。认识的朋友和不认识的陌生人都纷纷过来拥抱我,然后又都散开了。他们抱我抱得太紧,胸贴着胸,有些性暗示的意味。最后一位客人刚离开,女服务员马上打开了吸尘器。“地毯上这些脚印让我觉得不舒服。”她说。我提出帮忙打扫,她欣然接受了。  潘卡和我把杰里米送回了成年智障之家。大走廊上排满了柜子,里面陈列着女式帽和男式领带。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站在一顶贝雷帽下,向看护人员报告杰里米上次吃饭的时间以及他吃了些什么。潘卡递给杰里米一个纸袋,里面装的全是塑料El袋。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口袋的袋口都很小,这样杰里米就不能把头塞进去了。他对塑料的东西总是有种特殊的偏好。  “你刚才的举动很贴心。”我们走向停车场时,我对潘卡这么说。我的言语不足以表达内心真正的感激。从一开始,潘卡就很照顾杰里米。  我们开车回我父亲的房子,自从接了那个电话后,我们就暂时住在那里。我们离开前故意留了几盏灯,当我们走向前门时,我还暗暗希望发生的一切只是场恶作剧,爸爸仍在人世,等着要给我们一个惊喜。我开了门,大叫了一声“哈哕”。  潘卡在客厅里生起了火。我看着他宽厚的嘴唇,还有和木瓜籽一样颜色的灰黑眼眸。他的眼睫毛很长,足以让火车上的老太太们大惊小怪一番。潘卡能像卖弄风情的女人那样抛媚眼,不过看上去仍然阳刚、英俊、坚强。  今晚他的眼睛如隧道般漆黑,睫毛低垂。他缓缓地走动,好似猛禽小心翼翼地靠近猎物。我逃去了父亲的书房。  书房曾是我妈妈用过的。当时她宣称要写一篇关于原住民为保护环境而抗争的博士论文,正是由于她的研究课题才把二十几岁的她带去了拉普兰。那里的经历让她“转移目标”了——这是她的原话,也是她给的解释。她能每天下午待在书房里,与世隔绝好几个小时,假装写论文。不过全家人早就料到她的论文永远都不会写完,我们对此都心照不宣。  我坐在父亲的皮椅上,拉开了书桌的抽屉。我看到了通讯簿,在我们的姓氏艾弗坦下面竟然什么都没写。真奇怪,我搬出去后,爸爸每个月都会给我写信啊。他信上的字迹微小而凌乱,要么说说他最近着手的园林美化项目,要么就是絮絮叨叨地跟我聊他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  我最后在“ABC”打头的名单里找到了我的名字,他写着“克拉”。我妈妈给我取名“克拉丽萨”,不过我爸爸从未叫过我全名。通讯簿里写着我的四个地址:大学里的,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的,还有两个曼哈顿的。每次我搬家他都记下新的地址,却又从不划去旧的。我试着去想象自己同时住在四个地方,同时过着四种不一样的人生。在我肯塔基的生活里,爸爸还是会死吗?  通讯簿里大部分的名字我都不熟。我猜都是他曾经去做过园林美化的人家。为什么没有什么客户来参加葬礼呢?遗体告别会上,来的人还真的不多。  我翻着抽屉里的东西——过期的账单、盖着九十年代初期邮戳的信件、海玻璃和一些不知去向的电器的说明书。在最下面一个抽屉里,我翻出一个大牛皮纸袋,看起来只被打开过一两次,纸袋上写着我的名字“克拉丽萨”。我妈妈已经离开十四年了,不过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的笔迹。她写的“S”很有力度,像前倾的“8”。  我把纸袋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倒在桌上:成绩单、老师说我太害羞的评语等等。我自己对此毫无印象,所以感到有点吃惊,也觉得有些尴尬——我们总是按自己偏好的方式来回忆童年。我翻出了几张水粉画,画的一角上写着“七岁”。此外,还有写给牙仙+的纸条,还有在华盛顿纪念像前的照片,当时我穿着印有钥匙图案的连衣裙。  在一片破碎的干叶下,我看到了我的出生证明书。我之前从未见过这东西,我拿起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我把它翻过来,用手臂把桌上的东西拂到一边,有些纸和一本台历掉在了地上。我把出生证明摆在桌子的正中间,再仔细看了一次。  4  潘卡发现我呆坐在浴室地板上,身上还挂着胸罩,腿上还有没脱下的黑色长丝袜。他站在透明玻璃门的另一边,身影模糊,手里举着出生证明书。“想聊聊吗?”他问我。  我摇摇头,抬手把爸爸用的那瓶像沥青一样的去屑洗发水倒了。潘卡小心翼翼地把出生证明夹在一本《瓦格西女孩》的画册里。上个圣诞节他把这本书送给父亲后,它就一直被放在马桶的储水箱上。我还记得里面的赠言写的是:“送给里查德,我未来的岳父,潘卡敬赠。”潘卡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打开浴室门,和我一起坐在瓷砖地面上。  “坐着会觉得水比较冷。”他边说边伸手调水温。他又拿起爸爸那块蓝色香皂,开始涂我的脚趾缝儿。接着又拿起爸爸的另一瓶洗发水洗我的头发。我们在浴室里坐了太久,水温变低了。潘卡站起来,在浴室外展开一条浴巾,等我出来。  我爬出浴室,潘卡弯腰为我脱下长袜和胸罩。他用浴巾把我裹住抱起来,我连搂住他脖子或者帮忙的力气都没有。  他把我抱进了我小时候睡过的卧室,一点都没变:两张单人床;一套在西尔斯百货公司买的音响;墙上有上百个小洞,全是我以前用图钉在墙上钉唱片封面时留下的。潘卡给我盖了条毯子,像铺床那样塞好边缘,然后就离开了房间。  我注视着书架上一张爸爸的照片。照片里,他像游戏节目的主持人那样张开双臂,展示着他刚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那一年,我十五岁。洗衣服一直是我母亲包办的活儿,她走了后,我和爸爸都不愿意接手。爸爸以为买个新洗衣机就可以让母亲的缺席不那么明显。这张照片是我爸爸所有照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张,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该属于别的孩子了。


编辑推荐

  当你不可能从头再来的时候,我想说,你可以,你必须这么做。  一个女人寻求身世的故事,一个让人紧张兴奋、风趣而又辛酸的故事……内容精彩,文风犀利,如在黑暗中滑冰一般紧张刺激”  ——《书目》杂志  “小说中对拉普兰栩栩如生的风景描写,加上驯鹿,极光和冰雪旅馆,都为小说赋予了独特的味道。”  ——《图书馆期刊》  “充满了怪诞的细节……风趣背后隐现着辛酸……”  ——《纽约时报》  “在轻小说日益盛行的当下,芬德拉·维达所创作的这部线索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小说《北极光,请将我遗忘》却以无畏的姿态探寻了人们所关注的  深刻话题。”  ——迈克尔·康宁汉  普利策奖得主《时时刻刻》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极光,请将我遗忘 PDF格式下载



很久不看现代小说,这是一本我看了以后觉得出现得很是时候的小说。

每个人都会有疗伤的方式,而每个人所承受的命运却是不尽相同的。或许有人经受的只是孩童时期的小小挫折,而有的人,却经历了万水千山的洗涤却仍无法淡然。

所谓大隐隐于世,不一定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受伤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开始。周围环境对于受害者的投射作用,是无法估量且巨大的。两个出路,沉默,或者是一走了之,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去,很显然,克拉丽萨选择了追随母亲那条出路。

一切的一切,终是有因有果,会结束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所有的选择的根源无非一个字——爱。
不过这不是一本爱情小说,或者可以说它确是一本爱情小说。


其实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北极,可以让我们遗忘的地方。


这本书很好很棒很精彩,故事很精彩很有兴趣阅读,也很感人,值得你去读,书的内容很好有感人之处。。。


错过的人没法再回头,错过的书却可以买到...很不错。


很感人的书,不错


很好看很值得推荐 也比较适合送给朋友。 !


当你认为你的人生就此沉沦的时候,我想说的是,一定还有一条路可以重新开始。面对巨大的你无法抗衡,绝望的你无法继续的人生中最黑色的时候,你如何生活?这是一个很诡异的命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人的一生都在不停的选择,任何一个选择无关对错,只是影响你人生前行的方向。面对伤痕,女主人公的母亲选择的不停的逃离,因为周围的一切都能是让她记住那个伤害的因素,而女主人公选择的是正视伤害,并继续前进。这本书的情节上看是一个女人寻找自己生事的过程,其设是一个女人如何选择自己生活的过程。


看完全书我还是有一些反思的,人也许真的都无法放下尊严去坦然地面对一些伤害。当我们自己处于弱势时不愿被别人怜悯,即使对方是那样真诚,我们也不愿相信对方不是出于怜悯。也许我们放下过于敏感的自尊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又或许像书中的女主角选择遗忘会更幸福,这个是由个人决定的。这本书还是可以在闲暇之余看一下的。


神秘的地域,唯美的文字,令人向往的地方。


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还没拆包装,不过应该不错


看封面感觉很不错的,结果实际上有点儿无聊,不过结局令人吃惊不少,总体还是不错的,可以消遣一下。


  
  
  一个很平凡的故事。母亲的离去始终是主人公内心一块痛楚,父亲死后,竟然发现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孩子。于是,开始了一段找寻,找寻痛苦的答案。
  
  
  追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对北欧的风光产生了兴趣:驯鹿,极昼,极光,冰天雪地,冰屋,森林。 一个又一个人接连的出现,主人公越来越靠近真相,也越来越靠近解脱。
  
  
  主人公看见她母亲的场景,写得很平淡。
  母亲见到多年不见的孩子,第一句话只是简单的“你来啦”
  主人公有无尽的话想说,终于开口的时候,
  母亲却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我女儿”
  
  
  带着痛苦穿山越岭,却只是这么平淡的对话。
  不知道母亲在女儿离开之后,会不会伤心的大哭一场呢?
  
  
  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段隐隐之伤
  在脆弱的时候,主宰自己的情绪
  如果放下敏感的自尊,坦然面对伤害,会不会收获更多
  面对一段缠绕不断的情结
  选择逃避,还是有其他选择
  任性一次,还是。。。
  
  
  忽然就很想走到冰天雪地里
  让厚厚的棉袄紧紧裹住自己
  这是不是很像自己拥抱自己的感觉
  然后再让寒风
  冻结悲伤的情绪
  拥抱这个冬天
  来年 重生


  事实,或者真相,固然残酷,让人疯狂,值得一步步地区揭开它的面纱。与其选择掩盖所谓的真相,或被有意无意地揭开伤疤,还不如面对与接受,take it easy。并且,记住,要珍惜对你好的人,他们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既喜欢又不喜欢,那个母亲。
  
  她就这样放弃了孩子,在15年前,突然的失踪,到底去了哪里?在父亲去世后,翻开母亲遗留的一包物件,那个“我”不是父亲的孩子,是谁的?
  
  北极光,请将我遗忘。“我”一路旅行到将近北极,去寻找我的身世。寒冷的,孤寂的旅程,“我”可以更多的思考,关于找到父亲后,找到母亲,这就是我此行的关键。
  
  也许这一切并没有意义,但是我还是去揭开,我遇到了很多的人,他们似乎和我有着隐形的联系,又好像完全没有,我一直在找,终于,我见到了母亲。
  
  她说:做自己想做的。然后,“我”离开了。
  
  就这样短暂的相处,没有什么更多的情感,在15年前,经历了这么久的记忆磨损,也许,也应该淡然。
  
  没有更多关于美丽的风景,北极,它本来可以银装素裹,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有一颗紧迫的心,寻找寻找,心跟着一起纠结,然后,揭开事实的真相,而真相仍然是普通的,寻常的,以至于让人就这样把它当作一本小说,有点故事,有点小悬念,一切都还平静,就像母亲失踪的平静,找到的平静,就像是北极,依然平静!
  


   这是学生一年前给我看的书,我还记得她对我说“老师,这本是我喜欢的,您看看”。可惜那时候的我刚做班主任,实在很忙,所以这本书就被束之高阁了。直到半年前回家收拾东西才想起来,于是下定了决心要看看。
  
   的确是一本好书,我的阅读时间是4个小时。故事很简单,线索极清楚:在父亲的葬礼后,二十八岁的克拉丽萨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出生证,原来所有人都已知道她并非父亲的亲生女儿,那一天,克拉丽萨世界里所有的信念都变成了虚构和谎言,于是她飘然远走,行至北极圈的拉普兰,去寻找十四年钱离家出走的母亲,探寻自己的身世之谜。那是一个昼短夜长的满是驯鹿和雪橇犬的寒冷世界,古老的萨米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克拉丽萨踏着母亲的足迹,寻找着她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她遇到了一位萨米神父,一位神秘的老妇人,还有一个年轻帅气的驯鹿牧人,最后来到了一家冰雪砌成的旅馆……当克拉丽萨终于站在一切关于母亲的真相面前,在伤感和徒劳挣扎之后,她决定远离自己原来的生活,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书的扉页上写着“当你不可能从头再来的时候,我想说,你可以,你必须这么做”。也许这句话给了很多人力量,因为故事的女主人公因为重新开始而收获了幸福的人生。可这样一个探求故事加上了这样童话般的结尾让我觉得不大真实。“从新来过”的确是一种方式,可是怎么就一定能够保证会有好的结果呢?相比之下,克拉丽萨母亲的故事就真实的多,当然也残忍的多。这个因为强奸而生下女儿的母亲为了“从新来过”带着几天大的女儿离开了自己温柔的丈夫,幸福的家园。尽管很幸运她又遇见了一个同样英俊善良的男人,可是时隔十几年,她仍然没法面对自己越来越大的女儿,又一次选择逃离。这一次她逃到了拉普兰尽头的一座小木屋里。在这个远离所有熟人的地方,也许她真的收获了心灵上的平静。可是我一直在揣测当她看到阔别十几年的女儿站在她面前时,她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后来的眼泪证明,她的内心也是波涛汹涌吧。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会牵扯着一大堆的社会关系,这就说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就我而言,我并不是为我自己活着,尤其是半年前,我无数次的想过从19层跳下去,可是一想到将要考大学的弟弟会因此没了好的前程,想到父母、姥姥会因此痛苦到终老,我就不能下定决心。“从新来过”同样也牵扯了太多的社会责任,或许放弃所有,一走了之可以解决掉暂时的心灵困惑,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从新来过”所带来的新的困惑呢?
   也许是我太较真了,书的本意或许只是鼓励人们在面对失意时有战胜它的勇气。那么,我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勇气,“你可以,从头再来!”
  


  很快就看完了芬德拉·维达(Vendela Vida)的《北极光,请将我遗忘》(Let the Northern Lights Erase Your Name)。
  
   一开始就觉得克拉丽萨和她母亲一样,有点神经质,不负责任,有那么点疯癫的味道。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故事慢慢展开,有点怪诞,有点风趣,有点心酸,直到最后推向高潮,所有的真相都摆在克拉丽萨面前。一下子,她与安娜、亨利克和安娜的疯儿子都有了关联。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明朗起来。亨利克为什么对卡拉如此有好感,安娜为什么待克拉像亲人一样,此刻都有了答案。是的,所有问题都得有个交代。真相就像潘多拉的魔盒瞬间被打开,不管你想不想接受。
  
   可是我依然认为克拉的做法令人难以接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她是在逃避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是在重蹈她母亲的覆辙。对安娜,她缺少宽容;对亨利克,她缺少一种亲人之间的爱;而对潘卡,她缺少一种理解,对伊欧也是如此。亏欠最大的我认为还是潘卡,这种事情理当不能由他来告知,及时他是克拉的未婚夫。如果有你的男友或女友告诉你,你不是你父亲亲生的,你会怎么想?这种事情就是该由父母做的,而不该是潘卡。但克拉却如此的不理解,最后竟抛弃了他,及时她已经怀上他的孩子。这对潘卡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克拉选择了逃避,逃避所有。她和她母亲一样。故事最后,克拉想着自己的女儿也许某天也会去纽约找自己的亲生父亲潘卡,这是否算是一种轮回?
  
   “你与命运往往遭遇在你逃避命运的路上。”用这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再适合不过了。
  
   接受现实也许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克拉利萨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她妈妈一样的方式离开——不告而别。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熟悉的人,哪怕他和你有着割不断的关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陌生的人重新开始生活。
   遭遇不幸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都会是逃离。可是社会不同意,责任不允许,人们不停地劝告着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所以大多人便选择了背负过去继续原来的生活并接受着他人或明显或隐含的怜悯。
   究竟这样的生活还是不是原来的生活呢?
   有时,我们逃离的并非是现实,现实永远在那里,我们无从改变。
   有时,逃离比继续更需要勇气,因为我们放弃了很多人,很多事。
   也许真正想要逃离的正是他人对于我们的不幸所表现出的怜悯而已。
   因为当人们看你的眼神中多出了一份同情之时,生活就真的无法回到原点了。


  看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有勇气去面对生活里的谎言!
  
  我们也应该学会在谎言里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美丽的谎言和幻想!
  一直以来欺骗我们的是自己,遗忘的也是自己!
  


  断断续续的看完不厚的书,只要看到离奇的情节就认为老套,而平凡生活情节的小说则不会这么认为。这本书情节真老套,不过重点是在这么老套的情节没有拖沓的感觉,靠着不停的回忆,始终有一股哀愁跟随着主角的寻找之旅。发生不幸之后改怎么应对呢?人的一生可能因此而崩坏,如影随嗜,你根本就遗忘不了的痛。人们总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这样会更好过吗?只能成为一只梦魇。逃避?坦然面对?其实都不可以也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接受,接受这是自己的人生。北极光,或许就是一种同情的眼光,其实人们在面对不幸的时候往往可以接受事实,却接受不了别人望向自己各种复杂的眼光!北极光,请将我遗忘吧!
  


  我曾经讲过:能够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而这本书恰恰说明了:即使你还没有/不会/永远无法见到天堂,你还是很有可能会碰见地狱。
  
  在书的封面上印有一行小字:『当我听到人们说你不可能从头再来,你不可能逃离过去的时候,我想说你可以。你必须这么做。』这句话据说很帅。据说很多人是因为封面上这句话才购买的本书,包括我。这句话也恰恰是整部小说的结束语。一语中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成年人之所以变得成熟,并非仅仅是因为其生理的成长或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加深,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会在苍茫的人海中逐渐背负起各自不为人知的过去,在纠结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回忆中慢慢变的坚强。每个成年人的回忆都如出生地般不可选择,而这种不断积累的不可选择性又恰恰是人们不断做出选择的结果。
  
  题外话:那么,如何面对过去?我的态度是,尽量向前看,不要去回忆——纵使北极光把所有的人都遗忘,它也在事实上丝毫动摇不了你的意志——真正的英雄是永远不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的,因为他永远不自怜,也永远不自伤。(这真的只是题外话而已,跟书的情节无关)
  
  ------------------------------------------
  http://www.leeforce.com
  


  暂时先撤下!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欢迎光临kivoのblog「念情书」:http://blog.sina.com.cn/kivo


“从某个角度来说:成年人之所以变得成熟,并非仅仅是因为其生理的成长或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加深,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会在苍茫的人海中逐渐背负起各自不为人知的过去,在纠结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回忆中慢慢变的坚强。”——非常认同,so,不愿意直面过去的人永远长不大。
“永远不自怜,也永远不自伤。”——看你的评论多了,少有这么认同的,赞。


必须留印


能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真正的英雄永远不会沉溺于过去中,不感伤不自怜。
很难的。


尽量向前看,不要去回忆——纵使北极光把所有的人都遗忘,它也在事实上丝毫动摇不了你的意志——真正的英雄是永远不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的,因为他永远不自怜,也永远不自伤。


真正的英雄在成长时也有自怜自伤的时刻,却可以不沉浸。


好友,你真是越来帅了~


能够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真正的英雄是永远不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的,因为他永远不自怜,也永远不自伤。


能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不经一番寒彻骨啊。。。。


成熟大概表现为意志渐渐坚定的过程吧。
为什么坚定?大概因为过去的经历吧。


我要看这本书了。。谢谢你的推荐


我们如何不回忆?又如何能不沉浸在回忆?


能够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背负起各自不为人知的过去,在纠结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回忆中慢慢变的坚强


能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过去因为无法改变,所有只有放下


 能够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背负起各自不为人知的过去,在纠结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回忆中慢慢变的坚强


『当我听到人们说你不可能从头再来,你不可能逃离过去的时候,我想说你可以。你必须这么做。』
事实上,意志可以控制一切~~


能够感受到天堂的人,必定见过地狱。


 题外话:那么,如何面对过去?我的态度是,尽量向前看,不要去回忆——纵使北极光把所有的人都遗忘,它也在事实上丝毫动摇不了你的意志——真正的英雄是永远不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的,因为他永远不自怜,也永远不自伤。(这真的只是题外话而已,跟书的情节无关)


被震撼了 原来我也是见过地狱的人了


要留印,必须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成年人之所以变得成熟,并非仅仅是因为其生理的成长或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加深,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会在苍茫的人海中逐渐背负起各自不为人知的过去,在纠结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回忆中慢慢变的坚强。”
我想我也逐渐变得成熟了


永远不自怜,也永远不自伤..thanks


不逃。只是离开。离开会儿


当我听到人们说你不可能从头再来,你不可能逃离过去的时候,我想说你可以。你必须这么做。


很漂亮的文字!


经历过才会成熟!


我被这本书的封面骗了


作者,我将您的评论分享到我的空间里了。在此告知一声,没有侵权的意思。谢谢


确实是有点题外话了。
我感觉还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满切合的。


lz题目应该改成“不一定”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orangerye-happy:
这一句真的很有意思
所以,我想我应该知道你是谁来!^_^
再次谢谢你的字!
(这句话突然变得很微妙咧)


领悟,意会,嘿嘿~~ ^^


Love is short, forgetting is long...
----Neruda


orangerye-happy:
如果说来我猜对了,嘿嘿
意会,领悟!O(∩_∩)O
PS:我好喜欢你留的这句。或许,我们执着一处,却不及转开头更需要力量!


赞~
你懂哦....


orangerye-happy:
握手。年纪大了,所以才懂了。这么说好像很好笑,哈哈~


- -没找到买。


我也没买到。。


喜欢克拉丽萨在拉普兰德的教堂里远远的看着她`想象`中的父亲的那一段
我觉得克拉丽萨有点过于刨根问底了 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留一些余地给自己 得过且过 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选择吧...


so do i


随便在书店逛着 结果就看见了。被封面吸引的


被标题吸引 看见拉普兰就毫不犹豫的购置下来
故事很流畅 有淡淡的小忧伤 喜欢


果然大家都喜欢这种封面~


也许这本书就是我一直在找的,最近一直在思考过去对人生的意义,到底我们是应该为之买单,还是挥一挥衣袖,终结一个时代。


语言是为了交流而生的,与其他无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