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自主创新

李湛 等 著 李湛、 吴寿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1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李湛、 吴寿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

李湛 等 著  

页数:

276  

前言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同大家见面了,这是上海市理论界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份礼物。30年前,我们党果断结束“文化大革命”,把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勇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民谱写中国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从此,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历史活动的主题,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同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30年来,党和人民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义无反顾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锐意创新,开拓前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全面改革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使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了摆脱贫困、逐步富裕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的历史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她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光明前景,给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信心。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内容概要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沪上理论界有关专家深入研究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若干领域的发展变化,撰写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现代创新的路径》一书为其中一册。该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创新的历史进程,论述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战略等问题。

书籍目录

总序导言一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今日中国:“世界制造工厂”(二)“中国制造”需要成为“中国创造”(三)“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创造”二 改革开放30年的创新演变与阶段(一)不平凡的中国现代创新之路(二)创新历程的起步——成套技术引进与模仿(1978-1985)(三)技术引进的深化——市场换技术与模仿创新(1986-1996)(四)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过渡——集成创新与二次创新(1997-2005)(五)自主创新启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并举(2006-)三 拉开中国现代创新的帷幕(一)梦醒时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二)“引进技术,引进管理”:消除差距的起跑(三)再回首:技术引进30年四 创新力量的解放(一)知识分子的春天(二)人才流动——从限制到鼓励(三)更大的舞台(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五)“海归潮”为中国现代创新注入新鲜力量(六)人才战略决定成败五 中国现代创新的国家导向(一)创新需要国家导向(二)不同时期中国创新的国家导向(三)中国创新国家导向的总脉络六 中国现代创新的公共财税政策(一)财税政策为自主创新卸下包袱(二)我国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盘点(三)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插上翅膀(四)政府采购政策形成了支持自主创新的新动力(五)加强自主创新的财政支撑七 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探求(一)“市场换技术”道路(二)二次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道路(三)集成创新道路(四)自主创新道路(五)从引进到自主创新八 创新环境的建设(一)创新与环境(二)知识产权保护逐步与国际接轨(三)技术市场越来越活跃(四)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环境不断改善(五)创新精神得到弘扬九 自主创新异军突起(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二)创业推动创新,创新促进发展(三)面向中小企业营造创新环境十 创新体系的形成(一)中国的创新体系(二)技术创新体系(三)知识创新体系(四)区域创新体系(五)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十一 走向自主创新(一)自主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自主创新是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三)自主创新照亮未来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历史上日本曾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自主科研”创新之路。即通过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自主研究能力,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前三个阶段构成一个回路,是量变阶段,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自主创新成果,实现质变。而集成创新,是指根据目标设计,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并经过优化配置,形成一个由各种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相互匹配、具有独特功能优势的有机体的行为过程。可以认为,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模式的重要选择。尤其在现代信息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的寿命周期也不断缩短,而且大都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现。此外,由于信息技术日益向着高级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使得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与日俱增。而集成创新模式能够让企业在开发中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分散研发风险。原始创新成果通常具备三大特征,一是首创性,前所未有、与众不同。二是突破性,在原理、技术、方法等某个或多个方面实现重大变革。三是带动性,在对科技自身发展产生重大牵引作用的同时,对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带来重大变革,在微观层面上将引发企业竞争态势的变化,在宏观层面上则有可能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竞争格局的重新形成。目前,我国有的企业已经通过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坚定地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厂从技术模仿起,通过与国际同行、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建立自己的研发平台,并且每年投入巨额研究资金,从模仿到改进,设计出更先进的部件,最终制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起重机。振华生产的集装箱机械80%以上出口,已远销49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码头。自1998年以来,振华的订单连续7年在世界同行业排名第一,市场占有量连续4年突破509/6,2005年达到66%。近20余项世界领先的集装箱起重机技术,100余项专利发明,55项科技成果奖,都来源于振华港机的自主创新。振华的产值连续4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15亿美元;资本金从100万美元起家,积累到4.5亿美元,增值了450倍。为调动开发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董事会把每年产值的2%作为科技开发基金,有上亿元之多。中兴通讯是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兴通讯成立二十余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既向领先的国外企业学习,又通过重大的技术创新获得产品自主权,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与世界列强比高低的公司。这主要得益于中兴通讯的大量研发投入以及始终保持在专利积累和超前技术研发上的优势。

后记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于今年2月筹划撰写出版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经反复研究,确定了12个选题,即“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一中国道路与经验”、“民族复兴的思想纲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现代创新的路径”、“经济奇迹的解读”、“资本与劳动的共赢逻辑”、“法治境界的探求”、“中国发展的精神因素”、“文化繁荣的追寻”、“社会的生产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走向国际大都市”。同时,组成了丛书编委会,确定了丛书首席专家制度,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组织撰写班子。与上述选题相对应,聘请了黄仁伟、胡伟、鲍宗豪、李湛、桑玉成、权衡、何勤华、童世骏、赵兰英、李友梅、诸大建、左学金等12位同志为首席专家,主持各自选题的研究和撰写。从3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6个月,各选题撰写组集中精力研究、撰写和修改书稿。此间,丛书编委会对提纲逐个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在进一步修改后确定了详细提纲。潘世伟同志审读了大部分书稿,并对部分书稿提出修改意见。丛书的研究撰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求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反映党的十七大和我们党多年来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力求反映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面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力求理论性与实证性结合,既有理论概括又有案例分析,努力做到事实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笔生动、富有新意。


编辑推荐

《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现代创新的路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自主创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