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治史三书

严耕望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严耕望  

页数:

301  

字数:

249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治史经验谈》序言我对于历史发生兴趣,当追溯到高中读书时代听李师则纲的一次讲演,题目大意是“历史演进的因素”,同时又读到梁任公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后来也读了些西方学者史学方法论之类的编译本,所以方法论对于我的治史不无相当影响。不过当我在中国历史方面工作了几十年之后,总觉得文科方面的研究,固然也要讲方法,但绝不应遵循一项固定的方法与技术。只要对于逻辑学有一些基本观念,如能对于数学有较好的训练尤佳,因为数学是训练思考推理的最佳方法,而任何学问总不外是个“理”字。此外就是要多多的仔细阅读有高度成就的学者的好著作,体会作者探讨问题的线索,然后运用自己的心灵智慧,各出心裁,推陈出新,自成一套,彼此不必相同。至于方法理论,不妨让一些专家去讲,成为一项专门之学,但实际从事历史事实探讨的人只能取其大意,不能太过拘守。太过拘守,就太呆板,容易走上僵化的死路上去;或者只是纸上谈兵,并无多大用处。大约是一九七四年冬,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邀我作一次讲演,内容希能与史学方法有关。我既不太讲究方法论,对于此项邀约自然不很感兴趣,但辞不获已,只得就自己治史经验作简略报告。为欲使诸生能实有受益,所以先写纲要,油印为讲义。纲要分上下两节,上节谈几条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下节谈几条具体规律。后来又就此类问题在我所任教的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班上谈过一两次。一九七六年七月应《中国学人》编者之约,就讲义上节,草成《治史经验谈》上篇,在该刊第六期发表。明年续成下篇,以该刊久未出版,而半篇论文未便改投他处,所以迄未刊行。自上篇发表以来,颇受一些青年读者的重视,促能多写一些此类文字,乃想就平日与诸生闲谈中涉及有关治史经验诸问题而为前两篇所未论及者,续为写出,对于青年史学工作者或有一点用处。今年七月初,自美国游罢归来,趁未开始研究工作之前,一口气写成《论题选择》以下七篇,并就旧稿续作改订,分别为篇,与新作合编为一小册,仍题曰《治史经验谈》。回忆杨联陞兄一次来港,闲谈中谓我对于后辈青年当有较大责任。此语对于这本小册的写作,可能也有催生作用。朋友相勉,特以识之。这本小册,只是我就所想得到的若干问题,随意漫谈,说不上史学方法论,充其量只能说是我个人的体验,个人方法而已。综合这九篇文字,扼要言之,不外下列几点。原则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方法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所敢望,光辉则心向往之而已。最后一篇特措意于日常生活与人生修养,要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纯净的“学术人”,此实为学术成就的最基本条件。至于探索问题的技术,则本编甚少涉及。因为技术细节,很难具体言之。大约论题若能以述证方式,排比材料,即可达成结论者,较易为功。若是无直接有力证据,必须深一层辩论证实者,即要委蛇曲折,剖析入微,无孔不入(此谓攻,谓建立一项论点,非必攻击别人论点),有缝必弥(此谓守),务期自己论点能站得稳,无懈可击。这就要随宜运用匠心,解决问题,但很难归纳出几条方式,具体扼要言之,所以也很难以笔墨相传授,目今讲坛一般教学方式也很难传授。只有古人学徒方式,学生即在身边,遇有使用细致技巧处,随时指授,较易见功。但此种学徒式之教育方式已成过去,今日青年好学者若想学习前人研究技术之精微处,只有取名家精品,仔细阅读,用心揣摩,庶能体会。若都只匆匆翻阅,一目十行,只能认识作者论点,至于研究技巧,曲折入微处,恐将毫无所获!我在中文大学研究院“中古史研究”课堂上,常提出研作较精之论著,就其探讨入微处,为诸生讲解,立意即在帮助青年揣摩他人精品的研作技巧,以为他们工作之一助。但亦惟程度较高,好学深思者,能欣赏,有受益,一般青年似仍少领会!好在一般论题只用述证方式已可解决,必须深入曲折辩论者究占少数。而且现今写论文,能深入曲折辩论者已较少,能欣赏的人也不多,盖学风日下,率就浅易,此如歌唱,时代曲流行,京剧演员吃力不讨好,因此我也不想花太多功夫在此等处多费笔墨!近五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界,人才辈出,朗若月星;爝火之光,何足自道!但念近代史学巨子多半天分极高,或且家学渊源,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后来学子可能自叹不如,不免自弃。我的成就虽极有限,但天赋亦极微薄,一切迟钝不敏,记忆力尤坏,幼年读书,三两百字短文亦难熟诵。老妻曰,无聪明,有智慧,这话适可解嘲!相信当今能入大学受教育的青年,论天分必大半在我之上,举我小成之经验与生活修养之蕲向以相告,或能有一点鼓励作用!所以毅然违背我一向做人原则,不揣浅陋,不避自伐之嫌,将自己的工作经验献给青年史学工作者,是否有当,实际有用,在所不计!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序于香港沙田吐露港西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十月二十日增订再稿于九龙塘狮子山下霞明阁寓所;八○年四月十五日三稿毕功

内容概要

  《治史三书》作者严耕望享誉国际史坛,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本书汇集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系著者总结数十年从师问学的历程与研治国史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著者不矜其能,不放言高论,举凡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皆以质朴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原原本本,条分缕析,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作者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号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新亚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著有《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

书籍目录

治史经验谈
 序言 
 一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
  (六)其他几点意见
 二 几条具体规律
  (一)尽量少说否定话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
  (七)不要轻易改字
 三 论题选择
  (一)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
  (二)问题的实用性
  (三)大问题与小问题
  (四)自己能力与材料情况
  (五)检查论著目录
 四 论著标准
 五 论文体式
  (一)常行体
  (二)纲目体
  (三)纲目变体
  (四)复合体
 六 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
  (一)引用材料方式
  (二)注释方式 
 七 论文撰写与改订
 八 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一)立志与计划
  (二)工作要诀
 九 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
  (一)健强身体、健康心理
  (二)一心力、惜时光
  (三)淡名利、避权位
  (四)坚定力、戒浮躁
  (五)开阔胸襟
  (六)慎戒执著
治史答问
 序言一 
 序言二 
 一 我研究历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二 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代的课外阅读 
 三 我对于政治制度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四 我对于历史地理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六 我对于上古史与考古学的兴趣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八 我对于唐诗史料的利用 
 九 我今后的撰述计划
 十 研究历史不要从哲学人手
 十一 研究中国史不必要从中文人手
 十二 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
 十三 “无孔不入”、“有缝必弥” 
 十四 目录学与校勘学
 十五 年龄与撰述
 十六 前进与落伍
 十七 史学二陈
 十八 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
 十九 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 我购藏书刊的原则 
 二十一 我对于中国通史讲授的几点意见 
 附录一 严耕望先生访问记(黄宽重) 
 附录二 《唐代交通图考》序言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序言 
 上篇 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
 下篇 从师问学六十年
 附录一 我与两位王校长 
 附录二 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附录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余英时)

章节摘录

一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我在序言中已说过,治史不能机械的拘守某一类固定的方法,但也不能不注意一些大原则大方向。我觉得治史学有几条应注意的原则性的基本方法问题,也有一些应注意的较具体的规律。兹先就原则性的基本方法问题提供一点意见。(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专精与博通两个概念当为一般人所知,不必说,但尤着重“精”与“通”两字。专不一定能精,能精则一定有相当的专;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当的博。治学要能专精,才能有成绩表现,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所以近代治学愈来愈走上专精之路,要成为一个专家。虽然最近已注意到科际的研究,但过分重视专精的观念仍然未改。其实,为要专精,就必须有相当博通。各种学问都当如此,尤其治史。因为历史牵涉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非有相当博通,就不可能专而能精,甚至于出笑话。所以治史最为吃力,很难有一个真正的青年史学家!治史的博通可分从两方面谈。第一,史学本身的博通。即对于上下古今都要有相当的了解,尤其对于自己研究的时代的前后时代,要有很深入的认识,而前一个时代更为重要。若治专史,例如政治史、政制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等等,治某一种专史,同时对于其他的专史也要有很好的了解,至少要有相当的了解。第二,史学以外的博通,也可说是旁通,主要的是指各种社会科学。先讲旁通,要想真正旁通各种社会科学,虽然断然做不到,但至少要对各方面有一点皮毛知识,有一点总比毫无所知的好。现在时髦的看法,要以社会科学的观点研究历史,于是各种社会科学家都强调自己的立场,以为研究历史非用我的方法理论不可。记得前年台湾有些史学家与一些社会科学家开过一次联席会议,社会学者、人类学者、经济学者、统计学者、心理学者等等,就各人强调自己的方法理论,作为研究历史的法宝。当时有一位历史学者说,这样讲来,我们历史学者就无用武之余地了!其实各方面的意见都有问题。治史有考史、论史与撰史的不同,而相辅为用。考史要把历史事实的现象找出来,论史要把事实现象加以评论解释,然后才能作综合的撰述工作。社会科学的方法对于论史最有用,对于考史撰史的用处比较少,社会科学家要越俎代庖,也只能做部分的论史工作,考史撰史还是非全部由史学家做不可!至于各种社会科学对研究历史都有帮助,那是绝对正确的,但也各有局限性,不是随时都可用得上。几年前有一位颇有名的史学界朋友,告诉我:“要用统计法治史。”这话本不错,但史学问题哪都是统计法所能解决的!其实我最喜欢用统计法。三十多年前,我研究汉代地方官吏的升迁,就是用的统计法,根据统计数字,作成升迁图,在那时可谓是极新的方法了。但历史材料不是都能量化的,难道不能量化,我们就不做?现在我写《国史人文地理稿》,也喜欢用统计法,还特别搜购了一部《地理统计学》来看。那里面所讲的方法非常好,但历史已过去了,很少如意的资料让我统计!所以方法虽好,但材料不允许,用不上,奈何!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方法理论治史学,也同样都有局限性。有些人从政治学的观点批评政治史学家的成绩,从经济学的观点批评经济史学家的成绩,从社会学的观点批评社会史学家的成绩,总觉得不好,那都是不切实际的苛责。他们忽略了历史已成过去,人家那种成就也许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哪有社会科学家研究目前的人类社会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与方法去作调查,材料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样方便!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有些社会科学的知识对于研究历史实有极大用处。就以我的经验言:我在高中读书时代写了一篇《尧舜禅让问题研究》,我认为尧舜禅让只是部落酋长的选举制,这就是从人类学家莫尔甘(L. H. Morgan,1818-1881)所写的《古代社会》(Ancient Society)悟出来的。儒家不了解当时实情,比照后代传子制看来,尧舜之事自是公天下的禅让,这是美化了尧舜故事。等到曹丕篡夺汉献帝的君位,但表面上仍要汉献帝写一张最后诏书,说是把天下让给姓曹的,所以曹丕就想到“尧舜之事吾知之矣”,意思是说舜之代尧,禹之代舜,也只是和他自己一样的篡位而已,这又把尧舜故事丑化了。但我若没有一点人类学知识,就极可能不能悟到这一点。又例如我撰《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说明尚书六部与九寺诸监职权地位之不同,以及两类机关的关系。按唐代六部与九寺诸监的职权似乎很混乱,一千多年来都搞不清楚而有误解。我详征史料作一番新解释,说六部是政务机关,六部尚书是政务官,九寺诸监是事务机关,他的长官是事务官,这两类机关有下行上承的关系。如此一来,各方面看来很不合理的现象都变成合理了,这也是从近代行政学的观念入手的。举此两例,可见社会科学对于历史研究有多少重要。但社会科学的科别也极多,每一种学科都日新月异,一个历史学者要想精通各种社会科学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我们总要打开大门,尽可能地吸收一点!尽可能予以运用!纵不能运用,也有利于自己态度的趋向开明!至于历史本身的博通,更为重要。但这是本身问题,要博通比较容易。本身博通的重要性可从两方面讲。第一是消极的,可使你做专精工作时不出大错,不闹笑话。我举两个例如下:其一,法国藏敦煌文书第3016号纸背云:天兴(?)七年十一月,于阗回礼使、内亲从都头、前高昌令、御史大夫、检校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索全状文。日本有一位敦煌学专家屡次提到此条,以为北魏道武帝天兴(他释为天兴)七年(西元四○四),当为敦煌文书之最古者。其实大误。我们只看索全的官衔,马上就可知道这一文件不可能早过晚唐,可能是五代时期的。何以见得?上柱国的勋名创自北周,朝廷中几个功勋最高的大功臣,始能蒙赐,知此文件绝不能早在北周之前。以一个县令拥有“御史大夫、校检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的头衔,那就不会早过安史之乱。又有“回礼使、内亲从都头”的衔名,那就不会早过晚唐,所以至少“天兴”二字当有一个模糊不清,他误释为“天兴”了。其实这些官衔,在两《唐书》、《五代史》中常常见到,都在安史乱后,尤其晚唐以后,安史乱前是绝不一见的,所以不必是讲制度史的人始能知道。那位先生研究敦煌文书,就该对于南北朝隋唐五代的历史各方面都有相当了解,然而他事实上只在敦煌文书那一小点上去钻,所以出此大错!其二,《通鉴》一九九永徽二年纪有一条:发秦、成、岐、雍府兵三万人。有一位研究府兵制度的专家,引此条作解云,“府兵是指这几个都督府的兵”,又云“此时诸州多置都督府,府兵即指州都督府的兵”。按至少“这几个都督府的兵”绝误。因为《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各州置都督府的经过极详,秦州此时置都督府,成岐雍三州根本不是都督府。解释此句,“的”字应放在“府”字之前,不应放在“府”字之后,也就是说发这四州的府兵,不是发这四州都督府的兵。他是位讲府兵制度的专家,这条史料中的“府兵”正是他所要讲的,但却未读懂!其原因就出在只求专精,讲府兵制度,而忽略了其他制度!又不肯勤于查书。一个谨慎的史学家写专门论著时要勤于检书,凡说一句话,没有把握,就得去查,不可信口开河!能博通不但可避免不应有的错误,而且在积极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为史事作解释。也举两个例子如下:其一,秦国之能统一天下,过去学人的解释,总不外秦国政治改革成功,外交运用成功,加以地势优良,进可攻退可守。四五十年前又从时代思想方面作解,以为当时大一统观念已形成,一般人民已无宗国之见,为秦国统一排除了心理上的障碍。例如钱宾四师的《国史大纲》可为代表。这些讲法,都不错。但另外还有好多原因。例如若从当时各国地方经济社会民风的角度去看,秦国民杂西戎,民风强悍,关东三晋民风较秦为弱,对于秦人极为畏惧,最东齐国民风又较三晋为怯弱。而就各国民间经济状况而言,秦国最贫穷,齐民最富庶,三晋也介乎两者之间。所以当时的情形是地方愈东愈富庶,愈西愈贫穷,但民风则愈东愈怯弱,愈西愈强悍。以富家怯弱子弟去当贫穷勇悍的士卒,自然无法致胜。所以秦国士卒虽赤膊上阵,但勇气百倍,东方士卒虽被精甲执利兵,但一遇上秦卒,内心就生怯意。况且秦国领有中国最佳的战马产区,所以骑兵特强。以悍卒乘壮马,如虎添翼,绝不是东方的怯弱步兵所能抵拒!只有赵国北境也产马,训练骑兵,所以战国后期能与秦国一抗的只有赵国,当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失败,丧师四十多万之后,东方各国就已精神崩溃了。这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但过去的人讲历史仅注意政治外交,根本忽略社会民风与战马的作用,自然就不能全盘了解这段历史背景了。讲到骑兵,我在此附带说一句,通观历代,凡是能控有今陕西中北部及甘肃地带的朝代,总能居于强势,凡是不能控有这一地区的,总是居于弱势,其故就在骑兵。因为骑兵在古代战争上犹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坦克机械化部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原子武器核子武器,以步兵对抗骑兵,总是失败的。其二,南北朝时代,禅家很多,何以达摩一派独能发展成一大宗呢?又禅宗五祖弘忍以后,北宗先极盛于北方,后来何以北宗衰微,而慧能南宗能特盛呢?现在姑且只讲南北两宗盛衰之故!前人讲佛教史认为神秀北宗后来衰微,是因为他的大弟子义福普寂之后继无人。胡适之先生说,这是由于神会发动宗教革命把北宗打倒,并非因为北宗自己衰微。北宗被打倒了,南宗才代之而起。这两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试问北宗一时无高僧领导就立见衰运,神会在北方把北宗打倒了,何以神会自己荷泽宗一派的南宗也走上衰微的命运?而兴盛的南宗反而是远在江南本无很高地位的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两派的后代呢?我最先的解释是以地区经济的盛衰作背景。因为南北两宗盛衰的转捩点正在安史之乱时代。安史乱后,北方经济残破,南方经济渐渐发展繁荣起来,宗教不能没有经济力量来支持,北方残破不堪,有一个时期黄河中下游千里无人烟,这一带本为北宗兴盛的区域,经济状况如此,北宗岂有不衰之理?神会的荷泽宗也在北方,同样走上衰运,其故正相同。反过来,南方经济力量愈来愈强,老百姓乃至官府才有余力支持宗教,而这一带正是南宗怀让与行思两系的盘据地,所以就有机会兴盛起来了!我讲“中国历史地理”,讲义本来这样写了,当我上堂讲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觉得还可从民情风俗方面作进一步解释。那就是当时湘赣地区民间文化程度尚低,可说是文化落后地区,实际上也多蛮越之民,迷信风气极盛。南宗虽不是迷信的宗教,但他们那种讲“顿悟”的境界与传教的方式,多少有些神秘感,而又简而易从,最适合文化落后民风纯朴又具迷信的人民去信仰。所以怀让、行思两派南禅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兴盛起来。这一背景恐怕比南方经济繁荣更为重要!事实上,达摩禅初期在北方一筹莫展,后来二祖慧可传了三祖僧璨,僧璨住在大别山区,才慢慢发展起来,后来四祖五祖也就在大别山的边缘地带。大别山区在南北朝至唐代初期是蛮族聚居地,文化落后,易于接受禅宗的教义,所以达摩禅才能乘机发展起来!过去人讲佛教史只就佛教本身去讲,很少理会到当时历史的其他方面,更不说地方民情文化风尚了,所以根本想不到这一种极有意义的解释!由以上所讲的消极的与积极的两方面看来,史学本身的博通对于史学专精的研究是如何的重要!(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历史的演进是不断的,前后有联贯性的,朝代更换了,也只是统治者的更换,人类社会的一切仍是上下联贯,并无突然的差异。所以断代研究也只是求其方便,注意的时限愈长,愈能得到史事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得已研究一个时代,或说研究一个朝代,要对于上一个朝代有极深刻的认识,对于下一个朝代也要有相当的认识。所以研究一个时代或朝代,最少要懂三个时代或朝代,研究两个相连贯的朝代,就要懂得四个朝代,如此类推。若是研究两个不相连贯的朝代,则中间那个朝代的重要性更为增加。下面举几个例证:例一,唐代节度使制度。这个制度粗看起来是唐代所创的、所独有的制度,其实它的结构形式及其他作用与魏晋南北朝的都督府制度完全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若能了解魏晋南北朝的都督府制度,对于了解唐代的节度使制度极有帮助。不幸魏晋南北朝的都督府制度湮没不彰,任何书籍都无较详明的记载,致使唐代节度使制度迷惑了渊源!现在我把魏晋南北朝的都督府制度详细考论出来了,若再研究唐代节度使制度,就能很清楚的追溯其渊源,了解到何以有这样一个形式与作用的制度了!例二,市镇制度。现在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有乡有镇。镇多半商业较繁荣,故又称为市镇。这是自宋代已是如此。但是宋代这种性质的市镇何以叫做镇?它是如何形成的?这就不但要上求之于唐代,还要上求之于魏晋南北朝!原来这种镇就是军镇,为军事而设,不是为商业或行政而设。最开始可能是五胡十六国时代,胡人统治下,设军镇以期镇压,后来形成了北魏军镇制度。军队是专门消费不生产的,所以有些商贩来推销消费品。又因为军镇多设在交通要道,而且治安比较有保障,所以慢慢形成小的商业中心,也有很多人聚居其地。在唐代,军事性质还比较浓厚,到宋代就几乎完全失去军事意义而变成现在市镇的性质了。例三,唐代滇越通道的路线问题。唐人记载这条路线本颇详。但沿途地名今皆难考,所以前人吴承志、伯希和(Pelliot)、方国瑜、向达等都认为唐代人所记的交通路线就是元明迄今的滇越交通主线,亦即沿红河(富良江)河谷而行,而且伯希和还指称唐前的滇越交通不可考。其实汉代的滇越交涌路线,《水经注》记载得很明白,是沿叶榆水而行,即今盘龙江。唐代滇越交通路线有两条,一条取红河水路,但唐人所记的详细行程则仍是汉代所行的水陆兼程的老路。这也是不了解前代就无法深入正确了解自己所专门研究的问题的好例证。例四,唐代州府政府组织及用人方式与汉代州府组织及用人方式不同之故。隋唐州政府佐官曰参军,由中央任命,与汉代州政府佐吏曰从事,由州长官任用本州人的制度完全不同。前人都说州政府属官由中央任命,是隋文帝所创始。官员名称的不同,是不是也是由一个人所创始的呢?其实都不是。此种职称不同,任用方式不同,都当于魏晋南北朝时代求其答案。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一方面继承汉代旧制,另一方面又慢慢形成了一种新制,成为两个系统并存的现象。旧的一系官吏仍称为从事,由州长官任用本州人为之;新的一系官吏则称参军,由中央任命(可由长官推荐)。本来职权有别,但旧的一系慢慢失权,成为地方人士禄养之官,新的一系慢慢夺到全部权力。到隋文帝把无作用的旧的一系率性废掉,就是所谓废乡官,只留有实权的新的一系官吏,就是由中央任命的参军。所以隋文帝只是省废了一个无行政作用的制度,并未创立一个新制度。时人把这件事看做是他的集权手法,这完全是不了解实情的想像说法。这一事实大可作为研究两个不相连接的时代就必须对中间一个时代有彻底了解的好例证。再者,隋文帝废乡官,前人以为废除汉代的乡官,即乡三老、有秩、啬夫,这是更加错误了,皆由于不了解隋唐以前一个时代的缘故!总之,这种事例太多了,这一个时代的事制几乎都要牵涉到上一个时代,不了解上一个时代如何可以?研究一个时代,若能对于下一个时代有相当了解,也很有帮助,当然没有上一个时代那样重要。我为此,也把《宋史》自头到尾,自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相当认真的看了一遍,以求对于宋代有个概括的认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对研究唐史有所帮助。(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严先生文如其人,甚少“惊人之语”,亦不弄玄虚,所论处处针对学子所需,实在而具体。   ——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本值得向所有有志于中国文史研究的学者推荐的书。谈论治学经验的书并不少见,但切实周到如本书者则不易多得。   ——傅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严耕望的特长,在于同所有具备朴实品格的历史学家一样,能够把这个议题通过自身的治学经历以及深厚经验讲述得惟妙惟肖……可让读者感受到“充实而有光辉”的魅力,金针度人、沾丐后学自然不在浅显。这些措施和办法也极为切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勤奋读书而已。   ——李洪岩(《历史研究》副主编)


编辑推荐

《治史三书》:1.作者严耕望享誉国际史坛,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2.史学大家,最亲切、通俗的治学经验之谈,史学入门最佳读物;3.北大、复旦、中国社科院文史专业一线专家共同推荐。

名人推荐

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严先生文如其人,甚少“惊人之语”,亦不弄玄虚,所论处处针对学子所需,实在而具体。——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这是一本值得向所有有志于中国文史研究的学者推荐的书。谈论治学经验的书并不少见,但切实周到如本书者则不易多得。——傅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耕望的特长,在于同所有具备朴实品格的历史学家一样,能够把这个议题通过自身的治学经历以及深厚经验讲述得惟妙惟肖……可让读者感受到“充实而有光辉”的魅力,金针度人、沾丐后学自然不在浅显。这些措施和办法也极为切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勤奋读书而已。 ——李洪岩(《历史研究》副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治史三书 PDF格式下载



本书中的《治史经验谈》和《治史答问》对学习历史者的帮助尤其大。严先生总结数十年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皆以质朴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原原本本,条分缕析,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对于学习历史的入门者,本书不可不读。


老实说,严耕望的这本书我原本是不知道的,即便是严耕望这个人,也孤陋寡闻更不得知。只是在写吕思勉诚之先生、钱穆宾四先生的书评时,方才从网上搜到不少观点皆引自该书,确实也深得其味。于是遂而购下,束之高阁,姑且异日观尔:)      全书三大部分,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约莫各占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治史经验谈讲的是如何做学问,包括方向的明确、题材的选定、文体的选用等等。就我个人而言,怕不会有真正做历史学问的机会了,最多不过是个爱好者而已,想来大部分同学恐皆如此,因此,也就不甚细读。不过,该部分最后“生活、修养与治学的关系”一节,到不可不略有提及,非常值得品味,这在世风浮躁、人心思变的刻下,更加显得颇有意义。做学问首先是做人,而做人则包括心理和生理两部分,任缺其一行事便总不得顺畅了。对此,严耕望先生的座右铭是“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深得先儒意蕴。众位切莫要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古人迂腐,其实乃人生有为之一境界矣!大凡想成就一项事业,总离不开这些精神,无论顺境逆境,不骄不馁的做好手上的工作,对未来总是有帮助的,起码这番努力的心境,便是最不可多得的优势。此外,“持之以恒”、“失败是成功他妈”之类的话,似乎有老调重谈、乏善可陈的嫌疑,须知纵观秦皇汉武、蒋公毛祖,乃至域外之爱迪生、诺贝尔,皆无不如此。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过少做些浮云遮望眼的事情罢了——共勉共勉!      在第二部分治史问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严耕望先生对近代史学大家的评述,他 “认为前一辈的中国史学界有四位大家:两位陈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吕思勉诚之先生与业师钱穆宾四先生”。在近代,陈寅恪先生名声尤大,被喻为“旷世奇才”,我观《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确实考据艰深、才华横溢、世所难及。更是因其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落到了实处,在马列横行的年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虽抑郁悲观,却到也落得个平安,不可谓不是个奇迹了。先生以瞽翁之年而成洋洋七十万言之《柳如是别传》,以寄“悯生悲死”之情,自谓“不为无益之事,何以谴有涯之生”;作书之情,足与太史公愤而为《史记》相比。只可惜,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严耕望评曰“既发愤著书,何不上师史公转悲愤为力量,选取一个重大题目,一抒长才,既泄激愤之情,亦大有益于人群百世;而乃‘著书唯剩颂红妆’,自嘲‘燃脂功状可封侯’耶?”实乃至评也!      这部分专门有一节,用来对吕思勉诚之先生做专评,曰“吕书周赡绵密,可谓是一部近乎‘方以智’之作”,此诚然也。吕思勉的书,粗读起来确实比较“乏味”,跟我们自小学的历史书有得一比,甚至提到“有一位朋友批评诚之先生的著作只是抄书”!不过,只要细读下去,便全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了,真正如严耕望评的那样,“他实有很多创见,只是融铸在大部头书中,反不现露耳”!其实,吕先生的书也不尽然如此,最近在看《吕著三国史话》,此是先生留给后人的惟一一部通俗历史读物,那也是观若说书、意气盎然的了。可见,先生并非不能如此写作,不过是拘于做学问,难有“闲情”而为罢了!此书的出版说来颇有值得感叹的地方,若不是《易中天品三国》风风火火,只怕也难以借势而出啊(此余绝无对易中天先生有任何绯意之心)!最近,因故去了一趟诚之先生曾经任教的华东师大,作为该校的两位国家一级教授之一,在学校展框中却几无说明;反倒是另一为一级教授、也是首任校长的孟宪承先生介绍良多,并多为纪年诞辰。我顾不知何以如此,但以诚之先生的成果,似乎不应当如此,或许人如其文,与老先生过于“迂腐”有关吧!联想当今,重商轻文、媚官恶俗,学界浮躁、急功近利、甚至沽名钓誉者大而有之,不禁感叹“道之不行也久矣”!      严耕望曾师从钱穆宾四先生,并在赴台后,多有交往,想来这也是书中用三分之一强的篇幅及此的原委。钱穆老先生也是近代史学界了不起的人物,成名作《刘向歆父子年谱》灭了上至康有为、廖平,下迄顾颉刚、钱玄同等人的不经疑古之论,解决了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疑案,这在当时意义尤显重大,而凭的却仅仅是一部《汉书》。由此可见,书放在那里,人人皆可读之,但却未必人人能读出东西来了!再往下说,就非得说到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了,书前一篇《引论》,洋洋洒洒二万字,实乃蔚为大观,陈寅恪赞为“近世一篇大文章”实不为过矣!凡是疑古者,钱老先生的书,都永远是高擎的大旗,指引拨开怀疑的迷雾,强烈建议大家都能去读一读。


读严耕望先生此书,获益匪浅。全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无矫揉造作,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前两书将治史经验娓娓道来,既有对四大家的论评,也有自己治史的多年感悟,和盘托出,“将于金针度与人”。严先生尤其强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点滴积累,不要急于事功,不要空发高论,方能提高自己的史学修养,真正得治史之乐!做事要有长期计划,坐得住冷板凳,数十年如一日,这样才能有写出有恒久价值的学术著作。其中,经验有大有小,小至注释该如何安排等等,都是切要实用之言,其中还现身说法,举例明示,让人体会先生做学问的方法,更能从中悟到做学问的应有态度!
后一书则记录了严先生和钱宾四先生的师生情谊和学问切磋之道,并附有对武汉大学两大校长和傅斯年先生的深切缅怀,读之令人感动。余英时先生悼念严耕望先生说他是”“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诚哉斯言!严先生说学术要专精和博通互助,我想,无论专精和博通,都应脚踏实地,从朴实做起,否则,就是妄谈史学!
以本人不多的读书经验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甚高。今日谈治史经验或方法的书不少,但真正言之有物的书不多,这本书或许能让你真正学到学问的精神和方法。


严耕望的《治史三书》非常值得学者一读。对治学也非常有参考和启发作用。很少读到这样的好书。
读完该书,一位史学大家就是这样的平凡,这样的朴实,这样的慈祥。“尊师重道”离我们远去,然读完该书,我们实在是汗颜。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严先生一生奉行的信条。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伟大其实就是在平凡中。
严先生对“史学四大家”(而陈、吕、钱)极具推重。同时对“史学四大家”之著作也做了详细的论述。使读者可以有一个清晰之轮廓。知人论世,严先生当是学界之楷模。陈垣、李大刚之流虽“认识不足”,而一味尊毛。其对其学术成就称羡有加。这等心胸是多么宽广。
严先生其实对“四大史家”早有定论。他说,应将钱穆《国史大纲》作为教科书,以吕思勉《中国通史》作为辅助教材,是最好的组合方式。从严先生的这一说法,读者就会非常明白了。钱穆大师的《国史大纲》应是近现代最好的通史,还无人出其右。这当是严先生最严谨最平实之言。
好书,绝对是好书。


读了严耕望先生的书,感觉严老不愧是史学大家。能把很深奥并枯燥无味的东西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在佩服不已。有志于治史的同学们,都应该读读严老先生的这本书,读后不到受益匪浅。


治史三书也可以看作是治学三书。真正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真正的中国历史,本书可谓入门前的学术规范训练,然后可以找来民国史学四大家里面吕、钱二位的通史先串,然后再找几位大家的断代专著看,进而可以从前四史开始研究了。


此书系严耕望先生的治史心得之总结,对于我们学习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讲大有裨益啊,需要我们细细品读。


治史三书是严耕望先生写的一本关于初学历史的好书


严耕望先生的这本治史三书是一本不错的书,书的质量也不错


里面不仅有严耕望的治史经验,更有钱穆的治学经验,难得的好书,。正在考研的我,买了就一口气读完了。


我忘了是这本书还是钱穆的一本关于历史研究的书里说的,治史要有史德,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做医生要有医德一样。其心不正,其功必魔。历史可以被拿来当成电视剧、演义,可以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如果你想用它来明智的话,一定要端正史德。不偏不倚。


严先生这本《治史三书》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也是学习历史的人案头必备之书。


我的专业是历史,老师推荐我们去看这本书。真的,这本书一点也不会沉闷,看起来很轻松,内容也很实用,作者很实际地教导我们如何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即使不是历史人,这本书也很值得一看,因为里面说的很多知识在很多学科都可以应用,读后受益匪浅!!!
治史三书,你值得拥有~~~


谈到了作者多年的治史经验,对于渴望从事历史研究的人而言,这是不可不读的经验之谈。


喜欢严耕望,余英时,同为钱穆老先生的高足


严耕望 大学者之著 史学研究方法心得值得借鉴


非常适合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历史学科一无所知迷茫的学生。
也非常适合毕业写论文的学生。
普通读者也可看。
希望我国史学界的大家能给年轻治史学生多写这样的书,向他们传授经验!


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简单地说历史,人人可以。但如何读懂历史并成功治史就不是人人皆可的了。这本书对有志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极具启发意义的。这种大家之作读之必受益。


学习历史、读历史古籍的方法开山之作当是梁启超的历史研究方法,但是严耕望先生也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博取众长,唯一所用,三更有梦书当枕。


学史,更要懂得如何治史!教你如何专业的学习历史,这本书真心不错


严先生的这本书,对于治史,特别有用,不是光讲理,有许多的例证。写得朴素而深刻,好!


治史方法论,很传统,不似今人,开口闭口马列毛


大師治史的心得,有些東西看得心驚肉跳,瞬間明白大師與凡人的區别。


治史必读


我们专业的必读书目,严耕望先生的著作,写的很好,对于学历史的来说必须要读一读。


严耕望先生逻辑严密 历史初学者必看


這本書對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幫助有一下幾點:一、詳細講解了研究規範和論文、著作寫作規範。二、為歷史研究者提供了一些研究思路,澄清了不少史學研究的誤區。與此同時,對史學界流行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看法,個人認為,作者的觀點還是很中肯的。三、作者在講述自己與前代大家的學習和交往過程中,既給予了讀者榜樣的力量,又指導了學生們怎樣研究歷史。在讀書的過程中,真是受益匪淺。


早就想买了,可惜太贵,虽然现在买了,还是觉得贵啊。不过因为是我需要翻烂的一本书,而且内容确实很好。很喜欢严耕望先生的文笔,对我的学习启发很大。我会物尽其用,不浪费我的钱的。


严耕望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学者,只有践行他的建议,才是真正地对他的敬佩


以前买过一本严耕望的这本书,因为找不到了,再次买,读后,仍然感到特别好,常读常有新的感觉,句句金科玉律。


严耕望书籍,不错


本書教會的是如何學習歷史,如何研究歷史,語言淺\顯,更貼近我們學習者的身份,可以與梁啟超的書一起看


不愧为钱穆先生的得意门生,对于历史初学者深入研究历史有很大帮助


浮躁之中读史,摸不准门道,此书真是黑宋江——山东及时雨呀!


读史必读


我是历史系的学生,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真的正如北大历史教授罗志田大师所说,是有志于历史方面的人的一本必读之书。


史学入门,推荐读物,真心很棒!


学术自传,好书,特别是谈与钱穆先生的交往引人入胜。


作为历史学专业出身,现在的我还是个史学门外汉,这本书永远不过时,


这是史学研究者入门读物,值得一看。


老师当初推荐了可是图书馆没有于是自己买了一本,看后获益匪浅,每一个历史专业的人都该读的书,朴实严谨。


大家的治史观,给喜欢阅读史书的人,介绍了很好的方法。


史学概论老师推荐的~学到很多


这本书是对于史学研究者来说相对较好的一本书了!适合放在枕头边上,随时翻阅一下!内容充实、详尽,本地断货所以寄到家里去了,要回家才能看见了!不过在学校读过,书很好,但是出版社不一样,应该差别也不大!


好书 治史之人 必读之...


语言平实,都是经验之谈,对于我们这些流连在学术殿堂之外的历史粉丝既可一窥门径,又可知难而退。


学习经验的分享,史学大家的指引,很好!


书中大道理都知道,以此勉励自己。《师友记往——余英时怀旧集》有些说法较为客观。


大一才开学老师就推荐的一本书,是历史专业学生必读的书啊!大师就是大师!


研究历史的入门书


该书对治学方法、原则、态度及个人修养方面都有中肯的见解,大家之书,绝对值得一读!


严先生将会告诉你治学的具体的原则和做法,但更是做人的道理,值得所有读书人认真领悟。


治学方法入门之书


严耕望不愧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史学界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言语朴实 却又饱含严老毕生的经验


历史学的入门书籍,看了对历史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强烈推荐,有心研究历史的朋友,一定要读这本书!可以令你少走很多弯路。


版本印刷精细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跟随严先生,修炼自身。 此书值得细读、珍藏。


中国近代史老师和班主任都有所推荐。值得一看!


严先生是大家,书是好书,本来本科应该看的,现在算是补回来了。不过严先生做的是大题目,给的指导也是以大题目的创作为基础的,估计现在很少有人有决心有魄力这么干了。


客观评价,是本好书,虽然不研究历史,但有很多方法和指导思想上的可以借鉴!


没有好的老师指导,缺乏系统的训练,学习历史很是吃力,但无意在网上看到推荐这本书,才知学贵有法!


这个不用犹豫,历史学入门必读!!!!!!!!!!!!!


所有历史学的学生都应该看看


本人是历史学专业的,读了之后受益很大


很好的一本书,历史爱好者推荐.


学历史者,值得一看,好的方法,好的态度


学历史之人,尤其是中国史,怎能不看?


买书的时候看到的推荐书,就买了。收到当天通读了一遍。很真实的学习笔记。借鉴


嚴耕望先生的文章樸實無華,但極為紮實!


严氏耕望先生的著作,平实恳切,态度谦和,字里行间透露出先生对于后辈的提携之情。


向来喜欢历史,看这本书明白了不少方法和纠正了许多观念


学历史的要读,不学历史的最好也读读看


完全震撼了!但凡欲治学者,不可不看,真令人感动


做学问要随时努力 生活要随遇而安 说的好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了。收获太大了。是研究人文的学者的必读书。


经师兄介绍购买的,还不错!但是好像史论研究并不是我的方向~


还没看呢,不过感觉应该是一本超级好看的书呢!


书质量很好,内容和纸张都是


不错的书,当当的正版……


刚拿到,比想象的薄点,很期待书的内容~


书封大气,大家的大气之言


一直期待的书,喜欢


很正版的书,包装很好,快递很给力


知道历史才能把握未来。


如果你还苦恼于不知道怎么学习历史,那么看看这部书籍,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学习历史必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对于学习历史大有裨益!


这本书本应该在学生时代看的,先看此书,心境不一样了


还没看了,就是奔着作者的名字买的


学到不少有用的方法


还没来及认真读,但这是南方周末上人推荐的,一定会读


老师推荐过很多次了,图书馆借了以后觉得值得买来以后慢慢回味


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强烈推荐阅读


3年前读了,挺不错的。只是我亲笔批注的那一本在毕业时候送同学了,所以再订一次。


我感觉这本书特别好,相当的好哦。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啊好


从青年时代看起


还没看!不过看着挺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