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的名家

庞朴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

庞朴  

页数:

128  

字数:

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名家,是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中对战国时代一些学者的概称:同阴阳、儒、墨、法、道五家并立而六。其实这些学者在战国当时,通称是辩者、辩士、察士。他们组成并推动了中国思想史上真正的名辩大潮。

作者简介

庞朴(1928~ )江苏淮阴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曾提出在中国

书籍目录

引 子第一章 名辩思潮 一 正名 二 无名 三 控名 四 一分为三第二章 合同异派 一 惠施 二 惠施思想 三 至大与至小 四 无厚之大 五 天地比,卵有毛 六 “大同”与“小同” 七 连环可解,燕北楚南 八 天地一体第三章 离坚白派 一 公孙龙和《公孙龙子》  二 白马和马 三 坚白与石 四 二有一乎 五 唯谓非名 六 物莫非指 七 历史地位第四章 墨家辩者 一 同异交得 二 彼亦且此 三 以名举实 四 以辞抒意 五 以说出故 六 知识论 七 语经第五章 余论

章节摘录

  一个物,一件事,一项动作,一种关系,本来只是自如的那么一些客观存在,并没有自带什么名字。只因人们要跟它们打交道,为了分别它们,实际上为了方便自己,才给事事物物取了种种各不相同的名字,作为它们的代号。  事物一旦有了名字,原来的事物本身,仿佛从此找到了一位替身,在很多场合不必亲自出面,而听任名字去代表自己。这时候,人们也惯于利用事物的名字来进行活动,像利用xY进行数学运算那样,只是到了需要的时候,才把名字还原为事物,即所谓落到实际,作出实在的处理。  这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人为万物之灵的明证。它使得运思成为可能,行为得到方便。但其中也隐伏着种种危险。危险之一便是,看上去,事物的名字似乎反而显得更重要了,至于事物本身,倒好像可有可无,无足重轻一样。  当然,这只是看上去如此而已,事情的实质并非如此。因为名字终究是后起的,而且是人给它取的。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民族在同一时代或同一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往往给它取有不同的名字,这就足够说明,事物本身比事物名字更为根本,或者叫“实”比“名”更占先。这是人们都能接受的普通道理。至于名字之所以能够看上去显得重要,仅仅因为它是事物的代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的名家 PDF格式下载



能将中国古代文化作这样清晰有条理的讲述,几乎见不到。
当然,我这方面在一般人中算高的,但在入门的人中算下之又下的水平。


庞朴先生的新作,认真拜读了。


庞朴的文字稍显生涩.没有预想的好.这本中国读本,不如<中国思想史话>那本书关注现实.所以评分不高.好象钱穆的<惠施与公孙龙>与这本书有一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