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的兵器

王兆春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

王兆春  

页数:

191  

字数:

9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7000多年中,我国古代兵器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钢铁兵器与火器等各个发展阶段,数量、质量、性能、用途、效果等参数都一起搭阶而上,逐级攀升,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其间发展的节奏虽有起落,但相继传承却未曾一日或息。

作者简介

  王兆春(1937~ ),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核物理专业。中国军事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在军事科学院从事中国火器史、军事技术史、中国古代兵法、明代军事史研究。出版专著有《中国火器史》(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史-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发展简史 一 中国古代兵器的分期 二 冷兵器的起源与发展 三 火器的创制与更新第二章 冷兵器 一 格斗兵器 二 卫体兵器 三 特种兵器 四 射远兵器 五 防护装具 六 城池和城战器械第三章 火器 一 火药 二 燃烧性火器 三 爆炸性火器 四 火箭 五 火枪 六 手铳 七 火绳枪 八 燧发枪 九 轻型火炮 十 重型火炮 十一 短管炮 十二 佛郎机炮 十三 红夷炮第四章 综述 一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 富于创造不断更新 三 火药发明意义重大 四 火器领先全面发展 五 火药西传影响深远 六 军事变革中欧殊途 七 兵器论著如林垂史 八 善于学习不甘落后附录 一 中国历代尺的长度比较简表 二 中国历代升的容量比较简表

章节摘录

  蒙古族崛起后,也仿造中原各民族制造各种钢铁兵器。忽必烈即蒙古汗位后,于至元五年(1268),在大都(今北京)设立军器监。到至元十六年(1279)灭亡南宋时,已经形成一个从大都到地方各路的兵器制造和管理系统。元至大四年(1311),又将军器监升格为武备寺,制造和管理兵器。此外,大都还设立甲匠提举司、弓匠提举司、大都弓局和箭局等专业兵器制造作坊,在各地设有军器人匠提举司、军器局、军器人匠局、甲局、弓局等作坊,制造刀、斧、剑、床弩和抛石机等兵器。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继续进行统一战争,迅速建成由工部下辖的军器局、鞍辔局、割工局(缄工局)、宝源局与后期的盔甲厂、王慕厂,内务府下辖的兵仗局、内官监的火药作、戊字库,地方各布政司下辖的军器局,各地都司卫所驻军下辖的兵器制造机构,组成庞大而完备的兵器制造系统,采取改善工匠服役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政策,促进兵器制造业的发展。明代的钢铁兵器,虽然因火器的大量发展而开始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在兵器品种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进展。其中长柄格斗兵器除长枪和长柄刀外,还创制了锐、钯、马叉和狼筅,短柄卫体兵器有短刀、腰刀和剑,防护装具有各种盾牌和甲胄,射远兵器有弓箭、强弩和各种抛石机,此外还有各种战车。自嘉靖年以后,钢铁兵器与火器,大致各占军队装备兵器的一半,随着战争的发展,有些冷兵器已经开始淘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的兵器 PDF格式下载



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冷兵器,孩子很喜欢,有图有说明,开心极了。


真正的古兵器考证,比武侠和游戏里的兵器真实啊。


比较实用的军事书,喜欢


很专业的科普读物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内容挺多,图少了点,当当保存的不好,封面上都是灰尘。


书还没看,大概翻了下,从头到结尾,认真的介绍了中国兵器的发展方向和形制。具体还没时间看,因为购的书比较多。先一一而来。谢谢


插图太少了,还好我有其他书佐证,要不对兵器的认识,光凭想象肯定又要搞错了


感觉对兵器的介绍太简短,少例子,图也少了点~


有关兵器的学术著作,作为保藏不错。


题目用的有点大,重点不够突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