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紧急救援手册
2010-7
中国社会出版社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编
125
77000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举世罕见的自然灾难强烈地震撼了国人的心。于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灾后救援与灾后重建之中。不可否认,灾难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的漫长,这其中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有矿难、恶性交通事故、火灾、环境破坏、灾难性踩踏事件等人为或技术的灾难;还有从公元6世纪遍及全世界的“黑死病”(鼠疫),18世纪出现的霍乱,19世纪的炭疽,20世纪的埃博拉病毒、禽流感、艾滋病毒、疯牛病、亨德拉病毒、汉坦病毒、尼巴病毒,到21世纪初的SARS病毒、猴痘、猪链球菌等人类与动物的疾病史;更有战乱频繁,群体性问题凸显,以及以美国“9·11”为标志的超越传统国家安全的恐怖袭击等等。全球化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减少风险的存在,相反,风险依然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社会越来越面临着生存环境的考验。而在风险和灾难面前,人类总是显得非常脆弱。
上述灾难都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共同的特征是突发性、紧急性、迅速蔓延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以及非程序化决策等特点。
一、水旱灾害概述
1.水旱灾害的定义
2.水旱灾害的特点
3.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
4.水旱灾害的历史
二、救援准备
1.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救援队伍建设
3.救援保障
三、监测与预警
1.监测与检(巡)查
2.预防预警准备
3.预防预警行动
4.预防预警信息及其上报
5.预警级别与发布
四、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2.应急响应的级别及措施
五、实施救援
1.工作原则
2.指挥和调度
3.防洪抢险
4.抗旱减灾
5.应急结束
6.防汛抗旱自救互救
六、善后处置
1.灾后恢复与重建
2.防汛抗旱评价工作
3.灾后报告制度及档案管理
七、附则
1.名词术语
2.奖励与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长江、黄河、海河、珠江、太湖、松花江、淮河等流域设立流域防汛总指挥部,负责指挥所管辖范围内的防汛抗旱工作。流域防汛总指挥部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流域管理机构的负责人等组成,其办事机构设在流域管理机构。 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由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城镇社区、行政村居等基层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防汛防旱防台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防汛防旱防台和水利工程险情处置工作。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设立常设的办事机构,负责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并推动防汛抗旱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水利部门所属的各流域管理机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水文部门等,汛期成立相应的专业防汛抗灾组织,负责本流域、本单位的防汛抗灾工作;有防洪任务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型企业根据需要成立防汛指挥部。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组建临时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应急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