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报告

王力 黄育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力 黄育华  

页数:

284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度、经济持续力和基础设施支持力三大主因素,对全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比较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实力和相关因子的得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金融中心城市进行聚类排序。

作者简介

  王力,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主要学术著作:《兼并与收购》(2000)、《WTO体制下的中国银行业操作实务全书》(2001)、《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2003)、《国际金融中心研究》(2004)、《中小企业板市场发展研究》(2005)、《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2008)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2007)等。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化价值模式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和《中国建设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学术论文150余篇。  主持和参与完成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编号:05BJY101,课题主持人);北京市软科学课题《首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编号:Z000608100007104,课题主持人);国家重点课题《中国金融风险与经济安全研究》(课题执笔人之一);国家重点课题《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安全若干问题研究》(课题主持人);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金融混业经营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保险行业资金运用研究》(课题执笔人之一);北京市重点课题《“十一五”期间北京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编号:产业-32,课题主持人),等。  黄育华,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社科院城市所城市经济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金融理论、城市经济、风险管理。主要学术著作:《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金融论丛》、《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和《中国保险前沿问题研究》等。在《金融时报》等国家核心报刊发表《中国金融中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研究》等学术论文50余篇。  主持和参与研究课题:《北京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2007)、《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开发区建设与发展》(2009)、《城市经济学》(2010)、《北京市消费金融问题研究》(2010)、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编号:05BJY101)、北京市软科学课题《首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编号:Z0006081000071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批准号:71040011)。

书籍目录

Ⅰ 总报告:发展综述
 B.1 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综述
一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二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的总体态势
三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特征
四 中国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重要机遇
五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要处理好七大关系
Ⅱ 分报告:市长论坛
 B.2 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市长论金融中心建设
一 香港:建设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二 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三 上海:2020年基本建成全球国际金融中心
四 深圳:努力建设全球性区域国际金融中心
五 广州:建设珠三角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六 重庆:打造长江上游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七 天津:建设中国北方的金融改革创新基地
八 成都:打造建设中国西部的金融中心
九 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
B.Ⅲ 分报告:发展实战
B.Ⅳ 分报告:综合评价

章节摘录

  现从经济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金融崛起必不可少,而金融崛起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拥有全球性金融中心。拥有了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就可以提升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提升制定国际金融准则的话语权,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七)区域经济振兴需要金融中心超前发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金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弥合断裂的买卖行为,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金融中心通过对资金的配置,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金融信息的传递使人们能随时掌握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因此,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和超常规发展,必须建立起机构集中、市场发达、信息通达、设施先进、服务高效的金融中心,通过集聚资本等生产要素,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分析,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金融中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均如此。  金融中心作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聚集地,是整个金融市场网络的重要节点。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必将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其外围地区在接受金融中心对其金融市场要素吸纳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自身的金融结构逐渐向金融中心靠拢。通过金融中心的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实现资源在区域内外的优化配置,并且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于其他产业的战略资源,持续带来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投资的繁荣,形成产业的扩张和交易的集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从我国区域发展实践分析,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区域金融本身被压抑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由于金融效率较高,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金融效率相对较低,区域金融发展的滞后加剧了经济发展的落后。显而易见,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各地都在采取措施超前发展金融业,金融基础好的城市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把金融中心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圈的角度分析,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密集于全国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一部观察总结中国31个城市打造金融中心的资料

  中国31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发展报告

  金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弥合断裂的买卖行为,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金融中心通过对资金的配置,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金融信息的传递使人们能随时掌握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因此,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和超常规发展,必须建立起机构集中、市场发达、信息通达、设施先进、服务高效的金融中心,通过集聚资本等生产要素,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分析,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金融中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均如此。

  金融中心作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聚集地,是整个金融市场网络的重要节点。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必将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其外围地区在接受金融中心对其金融市场要素吸纳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自身的金融结构逐渐向金融中心靠拢。通过金融中心的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实现资源在区域内外的优化配置,并且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于其他产业的战略资源,持续带来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投资的繁荣,形成产业的扩张和交易的集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各地都在采取措施超前发展金融业,金融基础好的城市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把金融中心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圈的角度分析,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密集于全国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本书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度、经济持续力和基础设施支持力三大主因素,对全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比较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实力和相关因子的得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金融中心城市进行聚类排序。第一次看的对全国31个城市打造金融中心的定位、措施述评,对比分析各城市的优势、劣势、风险和机会。


写课题用的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