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趋同与趋异

周利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周利敏  

页数:

326  

字数:

285000  

内容概要

周利敏所著的《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基于对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沿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究竟有何异同之处,通过比较,探寻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第一章是全书的导论,对国外与国内有关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检索,提出了研究问题的逻辑与依据及全书分析思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等方面作了交代,为本书的写作做铺垫。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通过比较发现,香港和台湾社会工作教育起点具有以职业化与大学院校为依托的双重优势,中国大陆虽有高校背景,但缺乏职业土壤和实务的支持,这一“高起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专业发展模式上,中国大陆正处于脱离社会学附属地位和追求专业自主性的阶段,至于独立成系之后还会不会像台湾那样再度分裂还难以预测。
第三章主要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模式、核心课程设置以及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在社会工作核心课程设置上,中国大陆还处于“八门主干课程”规范化阶段。
还谈不上像美国和中国台湾那样,在社会服务、人类行为和福利政策与服务三大类别下自主设置课程。在实习教学方面,内地可以学习和借鉴香港经验,设立专门联系实习机构的专职督导老师,将理论教学教师与实务督导教学教师区分开来,并建立对专职实习督导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失为克服目前实习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四章首先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社会工作教育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接着将三地政府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比较发现,中国大陆职业资格考试只不过是职业认定的初级阶段,中国香港的自愿登记制和强制性登记制、中国台湾营业执照制以及美国的授证制都值得中国大陆学习。目前,大陆仅以部门条例来规范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而缺乏更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专门立法,香港的《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台湾的《社会工作师法》及其相关法制都可以为内地社会工作法制化提供有益借鉴。
第五章首先探讨了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情形,然后比较了三地的异同。在全球化趋势下,社会工作课程规划和基本核心价值应保持不变,但要凸显出多元文化与多元主义,社会工作教育课程规划应以“议题”与“跨国比较”来设计学习内容。就本土化而言,这一直都是三地的热门议题,却一直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与策略。此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趋势下,大陆社会工作教育是坚持趋同,还是趋异,抑或趋同与趋异并行不悖。
第六章是结论与讨论部分,在同香港与台湾比较的基础上,思索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当前大陆社会工作’
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是“全球化”强势扩散所致,也并非是本土实务经验不足,而是全球化趋势中本土性反思不足,导致了社会工作教育主体性的失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压力下,下决心进行发展模式转变,为未来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的主要创新点有:(1)由于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因素、条件及优势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尚未完全展开,本研究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一些突破;(2)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呈现出三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历程、特色及模式,为以后有心人做跨地区比较研究提供参考资料;(3)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学生及老师的看法和主观感受,有利于在实践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周利敏
男,1977年生,湖南衡阳人,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委。研究方向为灾害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教育。2007年以来主持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年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第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2007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和广州教育规划课题4项等10项。撰写学术专著《乡村寺庙发展脉络中的嵌入性分析——对湖南省L县B寺庙的实证研究》;在省部级以上刊物独立发表论文30余篇,在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分析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比较
第一节 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二节 香港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三节 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四节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五节 三地的比较
第三章 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模式、核心课程设置与实习教学比较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第二节 社会工作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比较
第三节 社会工作实习教学模式比较
第四章 社会工作教育与政府部门关系比较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与政府关系的比较
第二节 政府对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影响比较
第五章 社会工作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比较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全球化比较
第二节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比较
第三节 趋同与趋异: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教育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实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社会工作本科生就业意愿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调查问卷
附录四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


编辑推荐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美国的比较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和热门话题,也是学界和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都是华人社会文化环境,但三地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三地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究竟有何异同,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能为中国大陆提供什么样的借鉴经验,这是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议题。周利敏所著的《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主要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培养模式、核心课程设置、实习教学模式、社会工作教育与政府部门关系、职业化、专业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美国社会工作教育成败得失,进而反思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趋同与趋异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