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王兆萍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兆萍  

页数:

160  

内容概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了地区自发探索阶段、国家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试验阶段、国家人才战略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缺乏以大学生“村官”为本的工作理念;战略性的大学生“村官”规划缺失;工作机制不健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缺乏专业化;大学生“村官”工作方式运动化特征明显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今后实践中,大学生“村官”工作应该科学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的调控机制、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和服务机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村官”工作:概念、目标与职能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概念与基本价值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目标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职能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趋势第三章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制度安排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缘起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建立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运行机制第四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困境第四章 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分析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模式概况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第四节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长效机制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调控机制:战略性管理与规划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牵引机制:工作分析与培训开发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激励机制:薪酬与职业生涯管理第四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约束机制:绩效管理第五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竞争机制:选聘第六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淘汰机制第七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的服务机制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职业具有时代性,“时代改造职业,也生成新的职业”。即原有的职业获得新的内容,某些职业会消失;同时反映时代特色的新职业也在不断涌现。转型期,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能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统治职能逐渐弱化而社会职能不断增强。农村社会职能是指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维护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和资源合理配置等;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保证人身及私有财产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能的扩展和复杂化,要求基层组织在行使社会职能时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相应的职业队伍才能给村民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因此,“村官”,作为一门职业的概念就具备了必要性,即“村官”是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的新职业。  大学生“村官”作为国家大力倡导并将长期存在的工作,对新农村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职业化的必要性。首先,大学生“村官”职业化是为了满足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农村现代化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社会分工越细,意味着专业化程度越高,因此为了给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必然要求大学生“村官”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其次,大学生“村官”职业化是基层政权组织职能转变的需求。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