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

秦剑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秦剑军  

页数:

389  

内容概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由秦剑军编著。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简介: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这场无声的革命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进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更为紧迫,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短缺严重。由于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是经济迅速增长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不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都选择了人才资源先导模式,即在人才资源积累与经济追赶的相互关系中,人才资源的追赶先于经济的追赶。这是现代化建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行人才资源开发先行策略。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使人才问题成为一个关系时代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随着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取代土地、资本和原材料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并直接产生价值,这使得人才资源所具有的其他资源无法超越的独特属性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各国政府日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第一资源。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实施人才战略,人才全球化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以色列、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追赶,成为世界强国或地区强国,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它们的强国实践表明:资源稀少的国家不一定贫穷,而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的国家必定贫穷。
因此,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对教育和人才的投入,才能有力地支撑经济发展,才能实现赶超的目标。吸引世界各国的精英人才源源不断地聚集,才能不断保持强大的活力和领先地位。

作者简介

秦剑军,一九六七年生,河南延津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主讲教师。研究涉及的学科和领域主要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人才强国战略、“三农”问题等。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多部,在《求实》、《经济问题探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人才之思
 第一节 关于人才的现代阐释
  一、人才问题的复杂性
  二、传统视域关于人才的解读及其局限性
  三、现代意义上的人才概念
  四、人才、知识分子、干部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论人才及其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把人才问题当作实现无产阶级伟大使命的一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实质及作用
 第三节 当代西方主要人力资本理论
  一、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及发展
  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章 知识经济时代与人才
 第一节 知识经济标志着时代的转换
  一、知识概念在现代条件下的延伸
  二、知识经济的含义
  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知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知识经济的人格化
 第二节 知识经济对人才观的决定性影响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
  二、人才群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四、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突出作用
 第三节 处于时代转换中的我国人才现状
  一、我国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挑战
第三章 当代世界范围内人才强国战略概述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践概述
  一、美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二、日本的人才强国战略
  三、德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节 新兴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践概述
  一、以色列的人才强国战略
  二、韩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三、新加坡的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节 国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的借鉴意义
  一、美日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启示
  二、以韩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启示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透视与现实聚焦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验教训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宝贵经验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问题及教训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二、人才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含义
  三、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
  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
  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第三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必然性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由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第五章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组织保障
 第一节 当代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地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二、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三、在人才观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四、坚持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大人才观
 第二节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保障
  一、党管人才原则的基本要义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现实必要性
  三、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路径
第六章 关于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性分析与设想
 第一节 当前存在于人才强国战略上的不利因素
  一、宏观管理调控不到位
  二、人才资本投资效率较低
  三、市场配置人才效果不明显
  四、激励和约束机制乏力
  五、人才法律法规不健全
  六、人才思想观念褊狭
 第二节 树立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
  一、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
  三、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
 第三节 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新理念
  一、人才投入优先的理念
  二、人才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理念
  三、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理念
  四、人才资源管理法制化的理念
  五、人才竞争国际化的理念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思路
  一、注重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和作用
  三、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
  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人才权益
  五、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第七章 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制变革与创新
 第一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二、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一、充分认识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二、构建新型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三、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四、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五、着力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六、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第三节 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一、树立人才选拔使用新观念
  二、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三、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第四节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举措
  三、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四、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第五节 积极吸引和使用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
  一、吸引、使用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鼓励和支持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国服务
  三、积极引进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
 第六节 加强人才安全意识,构建人才安全保障机制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才安全面临的挑战
  二、增强人才安全意识,营造人才安全环境
  三、建立健全人才安全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列宁深信,在俄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中,从无产者和农民当中定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无论是奴隶起义、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斗争,还是无产阶级革命,都在各自阶级的革命斗争中,造就了一大批各自阶级的领袖。再次,任何杰出人才都带有时代的特征,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自然科学领域内是如此,社会科学领域内更为明显。例如,19世纪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是被恩格斯赞颂为富有天才的人物。但又正如恩格斯所说:“空想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主义者,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这样。”①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是由历史决定的,他们不成熟的理论是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即使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伟大的人物,仍然不可能超越时代,脱离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只有懂得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自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才,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相反,逆历史潮流而动,即使有非凡的才能,也会被历史潮流所淹没。  第四,社会实践锻造人才。人才在实践中产生,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无产阶级政治、军事人才要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造就,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的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②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也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在工作过程中成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强调了人才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关系。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