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性的彰显

杨韶刚 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杨韶刚  

页数:

31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心理学的长期过去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或哲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的短期历史被称为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是指具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与之相对的是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主要指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它以纯粹思辨的方式进行推演研究,试图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它主要受到近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影响,采用经验尤其是实验的方式进行归纳研究,得出心理现象本质的知识。  从理论形态演变上看,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更替过程。这一过程大致沿着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两条路线不断演进。科学主义心理学是主流的心理学取向,主要包括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皮亚杰学派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派。人文主义心理学是非注流的心理学取向,主要包括意动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流派。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哲学心理学时期的思想起源,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二是心理学流派自身的历史演进,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三是心理学流派的当代效应,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作者简介

杨韶刚,1955年生,山东济南市人。曾任山东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主任、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专著《寻找存在的真谛》、《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超个人心理学》《公务员职业道德》、《道德教育心理学》、《西方道德心理学新发展》等15部。译着18部,主编、副主编、参编12部,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心理学探新》、《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科学》以及《Journal od Moral Education》《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等国外的SSCI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个人撰写的科研成果累计700余万字。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和三等奖。

书籍目录

总 序导 言第一章 追根溯源: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西方的起源 一、人本主义思想在古希腊时代的萌芽 二、基督教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三、欧洲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运动 四、近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东方思想 一、禅学思想的影响 二、道家学说的影响 第二章 第三势力: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和对精神分析的扬弃 一、环境决定一切: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本能至高无上:精神分析的自然主义入学观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创立和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的一些地区性的研究生院 第三节 面对挑战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批评 二、在变革中寻找出路 第三章 精神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人性观 一、马斯洛的似本能理论 二、罗杰斯的人性形成观 三、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人性观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当代人性观 一、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与多元价值 二、现象学心理学眼中的人 三、存在心理学的人性观第四章 价值升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价值观 一、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二、自由选择的道德价值观 第二节 价值澄清学派的理念与方法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背景 三、基本理论观点 四、价值澄清的策略 五、价值澄清学派的理论贡献 六、价值澄清学派的衰落 七、价值澄清学派向品格教育的转向 第三节 走向21世纪的人本主义道德观 一、什么是道德的人 二、动机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第五章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观 第一节 从自我到自我实现,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观 一、自我在促进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对自我概念的基本理解 三、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来自主流心理学和哲学的挑战 一、来自认知心理学的挑战 二、来自后现代哲学的挑战 第三节 自我观新解 一、奈瑟关于自我认识起源的理论 二、莱考夫和约翰逊关于自我的身体哲学 三、詹德林的错综复杂的自我 四、利科的自我解说概念第六章 科学与人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第七章 心灵救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观第八章 健康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 第九章 学生中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十章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管理观 第十一章 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 第十二章 面向未来: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性的彰显 PDF格式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读本,挺有意思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