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书/线装经典

《线装经典》编委会 云南教育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云南教育  

作者:

《线装经典》编委会  

页数:

351  

Tag标签:

无  

前言

  四书又称“四子书”或“四子”,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汇集刊刻,称为四书,后世遂沿用至今。  《大学》原为《礼记》的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是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道德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的论述。《大学》在南宋以前从未单独刊印,它的地位是逐步提高的。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推崇《大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又对《大学》评价极高,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人德之门也”;南宋朱熹与二程的思想一脉相承,他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与《中庸》、《孟子》、《论语》并列,并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至此,《大学》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与二程的观点,《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位居四书之首。  《中庸》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孙子子思所作,《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后来,《中庸》经过儒学家的修改,大致完成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其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即通过自我修养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境界。《中庸》成为四书之一的过程大体和《大学》相同,都是受到韩愈、二程等辈的推崇,后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二程甚至称《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圣哲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内容大部分是孔子回答弟子们提问的言论;一部分是孔子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士人问题的言论;一部分是记录孔子的言行;还有一部分是孔子的弟子们回答别人问题的言论。《论语》文字简约含蓄,语言精练生动;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皆独立成篇;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着力阐述仁政理论,强调民心在政治、军事中的决定性作用。《孟子》一书思想深邃,词锋犀利,譬喻精辟,气势如虹。在《孟子题辞》中,赵岐把《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称《孟子》是“拟圣而作”。汉文帝设置《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博士,称“传记博士”。因此,虽然在《汉书·艺文志》中,《孟子》仍然处于“诸子略”中,被视为子书,但不难看出,《孟子》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是解释“经书”的“传书”了。到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人用楷书将“十一经”刻石,其中就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被列入“经书”的开始。至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孟子》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四书是中国古籍中的传世经典,也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书中阐述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四书》又称“四子书”或“四子”,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汇集刊刻,称为四书,后世遂沿用至今。  《大学》原为《礼记》的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是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道德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的论述。《大学》在南宋以前从未单独刊印,它的地位是逐步提高的。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推崇《大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又对《大学》评价极高,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人德之门也”;南宋朱熹与二程的思想一脉相承,他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与《中庸》、《孟子》、《论语》并列,并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至此,《大学》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与二程的观点,《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位居四书之首。

书籍目录

关于四书大学大学章句序经一章康诰章盘铭章邦畿章听讼章知本章诚意章正心章齐家章治国章平天下章中庸天命章时中章鲜能章行明章不行章大知章予知章服膺章可均章问强章素隐章费隐章不远章素位章行远章鬼神章大孝章无忧章达孝章问政章诚明章尽性章致曲章前知章自成章无息章大哉章自用章三重章祖述章至圣章经纶章尚纲章论语学而篇第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日篇第二十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公孙丑上公孙丑下滕文公上滕文公下离娄上离娄下万章上万章下告子上告子下尽心上尽心下

章节摘录

  【译文】  所谓平天下先治其国是说,假如在上位的君子尊重老人才能感化百姓纷纷孝顺父母,在上位的君子敬重尊长才能感化百姓尊重兄长,在上位的君子能体恤孤寡那么百姓就不会背叛他,这就是君子推己及人、循规蹈矩的准则啊。在长辈上级处受到的让我厌恶的事情,我不会再用它来对待幼辈或下级;自幼辈处得来的让我厌恶的事情,我不会再用它去对待长辈和上级;从前边的人得让我痛恨的事情,我不会再用它来对待后边的人;从后边的人得到我厌恶的事情,我不会再用它来对待前边的人;从右边的人得到让我厌恶的事情,我不会再用它来对待左边的人;从左边的人得到的让我厌恶的事情,我不会再用它去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君子应有的推己及人、循规蹈矩的准则啊。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我为有这样的君子感到高兴啊,因为他是百姓的父母。”百姓所喜欢的他也喜欢,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叫做百姓的父母。  《诗经·小雅·节南山》上说:“巍峨的南山上,山石高耸入云。声名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着你啊。”当政者不可以不谨慎,只要稍微有点偏颇就会遭到身弑国亡啊。  《诗经·大雅·文王》上说:“殷朝没有失去民心的时候,殷朝的仁政自然合乎天道。应该从殷朝的得失反照自己,上天崇高至上的恩宠总难以保全。”所以,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天下,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天下。所以在上位的君子必须重视修养德行,品德高尚了才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得到人们的拥护就会得到土地,得到土地就会得到财货,得到财货才会兴国富民。仁德是根本啊,财货是枝末。把根本当成无关轻重的东西,把枝末看成内在的东西,那就是在与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当君主把天下钱财敛聚来时,正是其失去民心的时候。当君主为了在天下行仁道,把自己的钱物用于救济天下人,钱物虽然用完了,但天下人都来归附了。所以一个人违背礼仪地说话给别人听,别人也会以违背礼仪地说话给他听。财货以违背仁义的方式得到,必定也会以违背仁义的方式失去。  《尚书·康诰》说:“天命是不会总眷顾一个人的。”也即行善得天命,行恶失天命。  《国语·楚书》说:“我们楚国没有什么宝贝,只是把善人当做宝贝。”流亡途中,晋国公子重耳要去见秦王,舅犯预先告诉他的应对辞是:“流亡途中没有什么做宝贝的,只有以亲近仁人作为唯一法宝。”


编辑推荐

  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中国人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其汇编者朱熹认为,研习四书应该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四书/线装经典 PDF格式下载



排版不错,印刷也好。买了这套书的很多本,经典慢慢看。


每天睡前看一看经典不仅催眠也长智慧


质量好,价格适合。期待当当网出更多的优秀图书。


很古典的书 没事读一下对自己很有提高


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学习中


书的质量很好,但有些难(四年级)


质地很好,推荐购买


线装的书都很经典,封面是硬纸的,古朴的味道,纸张是雪白的,质量不是一般的好!收藏是很值得的。
这本《四书》大部分的内容是《论语》,《大学》《中庸》内容不多,两者和起来不到五分之一。并且大学、中庸很多内容是对《五经》的补充,很多是作者摘自《五经》的内容作延伸。如果冲着大学、中庸来买这本书,是很不值得的。(本人高中时就要背论语,读孟子,所以,买得很冤,不过我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有些字很难见,可能要自己查字典。
这本书的编排是概评一两句、原文、翻译、新解一段。


排版看着不舒适,一股油印味,纸也一般。总体象地摊盗印货的质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