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童第周的故事

林文力 林文力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2-02出版)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林文力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

林文力  

页数:

196  

字数:

120000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的主导思想。在过去的30多年里,具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经济上确实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许多具有科技含量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如电脑、电视、手机、汽车等。这些外企不仅可以轻松地得到高额回报,而且还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开拓创新,掌握知识产权,才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今还有少数人或企业受利益的驱使,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昧着良心干出一些伤天害理之事。比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文凭造假”等事件,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毒害了社会风气,引发人们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和热议。 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一个缺乏诚信的民族,势必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刻,我们特别策划出版了这套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此套丛书遴选了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科学家,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陈景润,物理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气象学家竺可桢,生物学家童第周。他们是新中国科学技术的旗手,他们是钻研世界难题的佼佼者,他们是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他们牺牲自我享受的优越的生活,以国家前途为己任,在吃不饱、穿不暖,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持之以恒,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道道科学难关,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可歌可泣的大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无私无畏、无怨无悔,专心致志于造福人类的科学事业,永远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崇高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感天动地的光辉事迹让世人铭记。 我们出版这套丛书,是为了让青少年能汲取老一辈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发现真理、淡泊名利、戒浮戒躁、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从而培养和树立献身科学事业、谋求人类幸福的伟大理想,为祖国富强和全人类的福祉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内容概要

18岁时以最后一名考进宁波效实中学的童第周,第一学期过去仍然是最后一名,校长要他退学或留级。对此,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去攻克学习难关——早晨天不亮他就起床,在路灯下苦读外语;深夜别人都熟睡了,他仍在路灯下自修功课。老师发现后,关上路灯,逼他进屋,但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的路灯下学习……这种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最终成就了一个享誉海内外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
这本《童第周的故事》是“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童第周的生平事迹。 《童第周的故事》的作者是林文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少年勤学苦
 第一节 出身于书香门 第
 第二节 年少时的点滴积累
 第三节 爱读书、爱清洁的孩子
 第四节 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第五节 一波三折的求学之路
 第六节 立志探索生物遗传的奥秘
第二章 异域求学艰
 第一节 开启科研生涯
 第二节 决意出国留学
 第三节 爱人的鼎力支持
 第四节 异国苦读
 第五节 投身爱国斗争
第三章 国难独钻研
 第一节 回国后的教书生涯
 第二节 进一步认识共产党
 第三节 小镇上的奇迹
 第四节 声援学生运动
 第五节 赴美考察讲学
第四章 新生一力担
 第一节 回国迎接解放
 第二节 新中国生物学的领军人物
 第三节 出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
 第四节 人有旦夕祸福
 第五节 积极倡导国际科技交流
 第六节 科学的浪漫主义
第五章 奋斗不容间
 第一节 桃李芬芳
 第二节 老骥伏枥
 第三节 公而忘私
 第四节 永不停息地战斗

章节摘录

童书礼开始生了两个女儿,中年以后才生了个儿子,这就是童第周的父亲童兆甲。童书礼一心想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礼的人,让他光耀门楣。所以,他希望童兆甲好好地接受教育,再也不要像自己那样捐钱买“国学生”了。 为了凑足学费,童书礼把家里的一些土地变卖了,亲自将儿子送到县城去上学。由此,童兆甲取字如祥,号梅芳,成了第一个走出山村,到县城求学的孩子。村里人也把他当成了文人。 童如祥非常聪明,加上他读书十分用功,后来在乡试时中了秀才,这让童书礼很高兴。不过,童如祥虽然头脑好使,但身体却很瘦弱,动不动就生病。童书礼见儿子身体这般不好,决定让他早些回家,并早早地让他结了婚。封建社会有家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童书礼的目的是想让儿子能够传宗接代。童如祥不负父望,生了5个男孩,3个女孩,儿女一共8个。童第周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上边有3个哥哥。后来因童书礼年老,家中实在没办法供童如祥去考举人,于是童如祥就此中断了学业。 清朝末期,各类学塾在鄞县一带渐渐兴起,族规也规定一定要让子女接受教育。童第周的父亲非常支持教育,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兴办学堂的志向。于是他在童村创办了第一家私塾,取名文昌阁,并立志要发展村里的教育,造福后代。 童如祥品行端正,平日不喜多言,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言传身教。因此,四邻乡亲都十分敬重他,恭敬地称他为“如祥先生”。童如祥对5个儿子也进行了严格的启蒙教育,传道授业,慈爱又严厉。他的儿子一个个也很争气,童家真可谓“五子登科”。 长子童第锦,字葵孙,继承父亲遗志,并发展了父亲的事业,在文昌阁的基础上创办了冠山小学,自任校董,后在民众的推选下当上了县参议员。 次子童第德,字藻孙,号次布。他在私塾学完后就读于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考人北京大学,越过预科直人正科文科。据说他金榜题名时,报单一直送达这个小山村,一时间风光无限。他师从章炳麟、黄侃、马一浮等名师,后成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曾任中华书局编审,著有《韩集校诠》等书,可与章士钊的《柳文指要》相媲美。 三子童第谷,字芗孙,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法系,长期在银行供职,位至国民政府农民银行办公室主任。 五子童第肃,字庄孙,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水利工程专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治理淮河的总工程师。 童家兄弟个个都能成才,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原因。他们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大哥葵孙就继承了父亲的产业,一边务农,一边在私塾当先生,教村里的孩子念书识字。兄弟5人,老大、老二基本上由父亲出资上学。到老三、老四、老五上学的时候,父亲已经过世了,于是就由老大、老二、老三先后培养两个弟弟。由于整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兄弟一个个互相培养成才。而且兄弟5人的妻子有3个是农妇,兄弟之间团结友爱,媳妇也很能干。全家人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省下钱来供兄弟读书,毫无怨言,这些都是童氏家族兴旺的原因。 老二童第德年幼时跌断过腿,从此落下了瘸腿的毛病。童如祥见他身体不好,务农肯定是不行了,于是就让他读书。他不仅记忆力强过一般人,而且头脑非常聪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背诵古诗词,稍大一些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于是,童如祥又送他到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念书。沙孟海、陈布雷等也曾就读此校。师范毕业后,童如祥让童第德去邻近咸祥球山书院教书。而童第德在受过城里的教育后,求知欲更加强烈,他对父亲说,想去报考北京大学。童如祥感到家里负担比较重,且路途又遥远,所需花费很多,再说大儿子童葵孙连中学也没有念,一直在家务农教书,还要帮着照看兄弟姐妹,如果让童第德上大学,似乎对其他几个儿子不大公平。但童第德读书的愿望非常强烈,童如祥只好去征求长子童葵孙的意见。不料,童葵孙不仅没有生气,还劝慰父亲说:“大弟能读大学是一件好事,将来社会地位会不一样,毕业后也能赚更多的钱,对全家有好处,应该让他去。”童如祥一向器重长子,听他的话也在理,于是痛下决心,咬咬牙卖掉了邻近奉化松岙的20亩水稻田,花费重金供童第德去北京读书。土地向来是农民的命根子,童如祥的这一举动,对一个农民来说实属不易。没等童第德完成大学学业,童如祥就过世了。 说起童第周的大哥童葵孙,在这个山村以至十里八乡,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他务农是一把好手,教书办学也有一套,并且很有经济头脑,也能管人理事,在方圆几十里威望很高。哪一村民事纠纷,哪一村宗族械斗,经他一出面,往往都能摆平。众望所归,他最后被公众推选为县参议员.。当然,他的威信也与兄弟们的社会地位有关。二弟童第德因文才出众,由同乡校友陈布雷推荐,当上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简任级(相当于少将、省厅级)秘书。当时乡邻有句顺口溜称:“奉化庄和滕,鄞县童藻孙。”这使得童葵孙为民众上官府据理力争,进法院公正诉讼,更有了强硬的社会背景。P4-7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童第周


编辑推荐

这套“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是为了让青少年能汲取老一辈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发现真理、淡泊名利、戒浮戒躁、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从而培养和树立献身科学事业、谋求人类幸福的伟大理想,为祖国富强和全人类的福祉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本《童第周的故事》(作者林文力)是“爱国奉献创新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童第周的生平事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童第周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