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地乡镇旅游发展研究-中国达沃斯野三关

李桂媛、余菲菲、谭志松、 朱宏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李桂媛、余菲菲、谭志松、 朱宏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内容概要

《山地乡镇旅游发展研究:中国"达沃斯"野三关》首先阐述了山地乡镇旅游的相关理论与案例实践,选取了对野三关镇有借鉴作用的几个著名旅游乡镇作了相关分析和经验总结。然后对野三关镇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镇建设及特色产业等情况作了概述;根据野三关所处地域特征及实地调研数据,对野三关地区的自然与人文以及工程景观等旅游资源作了系统描述,并对其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野三关镇旅游发展背景及现状,勾勒出了野三关旅游发展战略的总体结构,提出了战略规划思路以及发展定位。最后对野三关旅游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对其旅游区建设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作出了具体的阐述和探讨。

作者简介

李桂媛,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武汉大学人居科学方向博士,三峡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先后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与景观教学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景观生态规划与旅游策划。并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旅游与景观生态科技服务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余菲菲,讲师,西南交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硕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居环境艺术、景观规划与设计。先后承担和参与教育部及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校级基金研究课题3项,主持景观规划科技服务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书籍目录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动态 第一章山地乡镇旅游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旅游发展纵览 一、国内外旅游发展历程 二、现代旅游的释义及特点 第二节 山地乡镇旅游 一、山地及其分类 二、山地乡镇复合生态系统 三、山地乡镇旅游特点及分类 第三节 山地乡镇旅游开发理论与开发模式 一、山地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二、山地乡镇旅游开发模式 第四节 山地乡镇旅游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一、国内山地乡镇旅游案例 二、国外山地小镇旅游案例 三、经验总结 第二章野三关概述 第一节 野三关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一、地理区位 二、自然条件 三、社会经济 四、地域文化 第二节野三关城镇发展 一、历史沿革 二、城镇格局 第三节 野三关特色产业发展 一、新型工业 二、生态农业 三、旅游产业 第三章野三关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 一、喀斯特溶洞群 二、铁厂荒森林公园 三、航空三角架地质奇观 四、高山桃花源 五、格子河石林 六、燕子迁溶洞 七、天生桥 八、巴山松王、五样树 九、三里城 十、大佛山 十一、银金山森林公园 第二节人文旅游资源 一、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古朴的民间艺术 三、纯美的特色饮食 四、震撼的工程景观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类型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 二、旅游资源评价 第四章野三关旅游发展战略 第一节发展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区位背景 第二节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 第三节总体发展战略 一、战略原则 二、SWOT分析 三、战略规划思路 第五章野三关旅游总体定位与开发措施 第一节野三关旅游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定位 二、旅游区功能区划 三、总体发展目标 第二节开发措施 一、旅游开发原则 二、开发模式 三、开发措施 第六章野三关旅游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山地乡镇旅游空间布局模式与乡镇形态的演变 一、山地乡镇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二、山地旅游乡镇空间形态演变 第二节 野三关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一、基本概况 二、空间布局指导思想 三、野三关旅游空间布局构想 第三节野三关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道路交通设施 二、给排水设施 三、电力电讯工程设施 四、环卫工程设施 五、环境保护 六、旅游安全 七、居民调控与用地 第七章野三关旅游区经营管理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旅游区经营管理 一、我国旅游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 三、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经营模式选择 四、旅游区经营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野三关旅游区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四、安全保障 五、经济保障 六、社会保障 七、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森林公园模式 对于区位与交通条件好、地形变化大、山峦跌宕起伏、溪流密集、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良、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且占地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将之开发为森林公园,让其成为人们体验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避暑、野营、科考、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二)度假区(村)模式 是指利用自然资源丰富且风景优美、气候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具备满足旅游者游憩、休闲、休学、康复等需求的场所。旅游度假区的宏观空间布局,是其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度假区的微观空间布局,将直接影响度假区内部空间管理以及“空间一景观”的合理建构。我国旅游度假区在山地投资运营的典型代表是海螺沟冰川风景区。 (三)高端会议模式 利用山地特殊的气候条件、自身的交通便利、深厚的人文底蕴,再加上纯美的特色饮食、高山多种体验式游乐项目以及良好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高端会议服务。代表性案例是“十二五”期间,北京门头沟将着力落实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打造古寺庙及遗址、古村古道、商务会议、健康休闲等旅游文化组团,努力建设首都国际高端山地旅游文化度假区。 (四)野营地模式 野营是户外游憩活动的一种方式,即旅游者在野外凭借着帐篷、睡袋、营房、旅行房车等设施和用品,欣赏自然美景,寻求自然野趣,满足个性需求的健康户外游憩活动。代表性的森林野营地要求距离城市30—160km左右,交通可达性较好,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舒适、空气清晰、幽静,有充足水源,挡风条件好,占地面积较森林公园小。典型的野营地要靠近水源且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也有在农荒地、草原或沙漠边缘建野营地的。 (五)农业主题模式 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这也是国外乡镇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台湾商人吴赐龙等人在北京通州区创建的摩登家庭农场,在众多台商在大陆建的休闲农场中,这个农场不仅是亲子型生态教育农场,而且也是两岸首家半自助性质的农场。休闲农业是与“人”打交道,要“引人”、“留人”、“留心”才能赚钱,因此服务意识、品质和创意非常关键。


编辑推荐

《山地乡镇旅游发展研究:中国"达沃斯"野三关》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地乡镇旅游发展研究-中国达沃斯野三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