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早期革命家的故事

石仲泉,陈登才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

石仲泉,陈登才  

页数:

371  

字数:

4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北京天安门广场正中,高高耸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昌盛而奋斗了一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有过辉煌,也遭受过屈辱。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我们的祖国陷入了重重危机。她外受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凌辱,内有封建腐朽势力的压榨与叛卖,大片领土被割让,巨额财富被掠夺,无数民众被屠杀,亡国灭种已不是吓唬小孩子的神怪故事,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的实实在在的威胁。 面对祖国的危亡,中华好儿女们奋起了。他们前赴后继、发动了几百次反帝反封建的暴动和起义,掀起了三次革命高潮。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自由解放的曙光;苏联工农大众翻天覆地的壮举,为中国的革命者提供了借鉴。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与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东方文明古国,终于踏上了复兴之路。 虽然方向业已明确,道路逐步找到,但每一个革命者都知道,通向这神圣目标的并非坦途。聚集在镰刀斧头旗下的中华儿女们藐视一切困难,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携起手来,毅然踏上了艰苦征程。为了救祖国出苦海,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共领袖开国元勋故事》丛书要讲述的,便是这些中华优秀儿女中佼佼者的故事。 本系列丛书共有八卷,即:《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刘少奇的故事》、《邓小平的故事》、《开国元帅的故事》、《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开国大将的故事》、《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出类拔萃者。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文韬武略出众超群,革命精神足称楷模。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虽然书中所讲述的人物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成为我们民族用之不竭的财富。 今天,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发工作,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老一辈革命家们留下的珍贵精神遗产,无疑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相信,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能够从这套书中感受到革命先辈崇高的精神境界,领悟到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也一定能够把革命先辈们为之奋斗的事业继续下去! 二00六年六月

内容概要

本系列丛书共有八卷,即:《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刘少奇的故事》、《邓小平的故事》、《开国元帅的故事》、《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开国大将的故事》、《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出类拔萃者。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文韬武略出众超群,革命精神足称楷模。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虽然书中所讲述的人物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成为我们民族用之不竭的财富。

作者简介

  石仲泉,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8年5月出生,湖北红安荆州人。196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并进入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78年底调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5年调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后任副主任。  石仲泉长期在中央机关从事理论和党史的研究,曾参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组和协助胡乔木、胡绳同志著述等工作。个人专著有:《我观毛泽东》、《我观邓小平》、《毛泽东的艰辛开拓》、《周恩来的卓越奉献》、《当代中国的邓小平理论》、《我观党史》和《三个代表思想:领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等。合著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思想新论大纲》、《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新论大纲》等。主编的著作有:《毛泽东思想方法导论》、《毛泽东研究述评》、《邓小平论中共党史》、《中共八大史》、《中国共产党简明历史》、《中国共产党新世纪宣言——从到“三个代表”思想》等。

书籍目录

李大钊的故事 严格的家教 播火者的斗士 奔赴苏联 松柏耐岁寒 邓中夏的故事 创办劳动实习学校 血与火的洗礼 组织省港大罢工 雨花石更红高君宇的故事 笔底惊雷 山西建党 高、石之恋杨匏安的故事 借次清霜傲骨 慷慨登车去瞿秋白的故事 寻找光明之路 促成国共合作 疾风知劲草 寒山独见君 生而为英死为雄 何叔衡的故事 反封建的穷秀才 领导驱张运动 创办学校 此生合是忘家客王尽美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 从书生到职业革命家 斗智斗勇闹罢工 壮士未酬邓恩铭的故事 聪明的水家娃 立志出乡关 冲破牢狱的斗争 后继频频慰九泉蔡和森的故事…… 向警予的故事 萧楚女的故事 离隆真的故事 张太雷的故事 苏兆片的故事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刘伯坚的故事彭湃的故事罗亦农的故事陈谭秋的故事李硕勋的故事赵世炎的故事恽代英的故事夏明翰的故事马骏的故事陈延年的故事许继慎的故事段德昌的故事周逸群的故事韦拔群的故事

章节摘录

大黑坨村东八里地是一片大海滩,每当植物生长的季节,沿海滩边就长出绿绿葱葱的盐茜草,好像一条绿缎带围着碧蓝的海水。远处大海中,渔帆点点,站在村北的旷野里嘹望,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耸人云际的碣石山。身居一隅而能看到海、山两种胜景,对村民来讲不能不算一种得天独厚的福份。但是,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水灾,土匪,地痞流氓,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搅得民不聊生。人们为了生存而在苦海中挣扎。在这美丽但又充满苦难的土地上,李大钊成长起来了。故乡的美使他对祖国、对人民刻骨铭心地热爱,苦难的现实又赋予了他改造社会的使命感。 李大钊的父母在他出生前后不到两年中相继去世,李大钊是在祖父的辛苦抚养下长大成人。 祖父李如珍,早年开杂货铺,赚了一些钱后买了九十多亩地。靠着这些地,全家勉强能维持一个小康生活。祖父非常重视孙子的教育,李大钊三四岁时,祖父亲自教他识字,长到六七岁,就被送入私塾。 祖父对李大钊管教很严,他常说:“小孩就像一棵茂盛的小树,由他自己去长,一点儿也不管教,那哪儿行呢!孩子们是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时候要是不好好注意管教,以后就来不及了。” 在教李大钊识字的那段日子里,每天早晨梳洗完,祖父就把擦得锃亮的红漆小桌摆上炕,就像发出了一个信号:该学习了。李大钊便连忙把书本、笔墨、砚台摆到小炕桌上,规规矩矩地坐到桌前,开始学习。这时,不只李大钊,全家人都好像受了传染,一个个屏声禁气的,谁也不敢大声说话,更别提打闹了。这会儿,李大钊对祖父百依百顺,乖得像个小大人。可等学习结束,刚一合上书本,两人就调了个,李大钊把祖父支使得团团转,老爷子也不以为忤,乐得听孙子的命。他曾笑着对亲友们说:“我们家里,一天有两怕,书本一翻开,孙子见了我就怕;一闭上书本,就该是他拾掇我的时候了。” 有一天,逢到集日,祖父要去赶集。出门前,给李大钊留了一些功课,说回来后要考他。如果没有把功课学会念熟,李大钊就要受到处罚。祖父还叮嘱李大钊的表姑说:“你得好好地照着他点儿,别让他老玩呀!”表姑满口应承,祖父放心地走了。 李大钊很快就把功课温习得滚瓜烂熟。他那爱玩的天性上来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想到外面去跑着玩。可是表姑在门口守着,怎么办呢? 想了一会儿,他笑着对表姑说:“表姑,你过来。” 表姑手里拿着鞋底,走到李大钊的小桌前。 李大钊说:“我要问你一个字。你看看,这个字到底念啥呀?” 看着那字,表姑笑了,她说:“你要是问我这个鞋底子咋纳,那件衣服咋缝,我都能说得上来。你要是问我这个字儿念啥,它认得我,我可不认得它。” 李大钊也笑了,他说:“我爷爷不是叫你照着我点吗。连这个字你都不认得,还咋照着我呢?” 看着机灵的小表侄,表姑又笑了。她想:连小猫小狗,在家里待够了,也得到外面撒个欢儿呢。要是成天把孩子圈在屋里死读书,还不把他圈病了吗? 想到这儿,表姑问:“你爷爷给你留下的功课都学会了吗?” 李大钊信心十足地说:“都学会了。” “你念给我听听。我虽然不识字,也会听呀,要是念得很熟,我就放你到外面去。” 李大钊流利地念了一遍功课,表姑满意地说:“玩去吧!要早点回来。要记住你爷爷嘱咐的话,不要到老母庙去看扔坑的和赌钱的就中。” 李大钊满口答应着跑出屋门。玩儿到太阳偏西,祖父快回来时,李大钊又回来坐到小桌前,专心致志地看书。 祖父回来后,认真地考问孙子的功课,李大钊对答如流,祖父很满意。 以后,每逢祖父出门,李大钊都先把功课温习好,然后放下书本出去玩一阵,再回来复习一遍功课,他觉得这样学习效果比较好。 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孩子们,他常说:“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应当听老师的话,认真地学习。可是脑子用疲倦了,就应当很好地玩一阵,不要一天到晚地坐在那里念死书。要是长久这样下去,不但新功课学不进去,反倒会把学好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他还说:“要玩就得玩个痛快;要学就得学个踏实。” 祖父不只管教李大钊的学习,也管教他做人。他要把孙子培养成一个知书明理的人。他生怕李大钊沾染上“恶习”。 当时,村子里赌风盛行。祖父对此深恶痛绝。他常指着那些赌徒对家里人说:“那是一伙害群之马,老天爷给了他们一双手,不用来干好事,黑夜白天耍钱闹鬼,染满两手铜臭。像这样醉生梦死地混下去,那有啥意思呢?” 他更是常常教训对之期望至深的小孙子:赌博不是好人干的。他绝对禁止孙子接近赌博,连凑到赌摊前看看热闹也不允许。 李大钊上私塾后,每天都要经过赌摊。祖父很不放心,每天一到放学的时候,就站在大门口,盯着孙子回来要走的路。 有一天中午,祖父把饭菜整整齐齐地摆在饭桌上,等李大钊放学回来吃饭。 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祖父着急了。他拄着拐棍走到大门口,向西边张望。 只见西边的赌摊前围着一群人在赌钱,旁边有一帮人在看热闹,李大钊也站在看热闹的人群里。 祖父一句话也没有说,拄着拐棍转身进了家门。 过了一会儿,李大钊蹦蹦跳跳地回来了,一进门先叫人:“爷爷!” 祖父的脸沉得像阴天,只说了一句:“吃饭去吧。” 等李大钊吃饱了饭,祖父把他H LI到跟前,问:“你做啥来着,回来这么晚?” “没做啥,看扔坑(一种赌博活动)的来着!” 祖父问:“看扔坑的热闹不热闹?” “热闹!”……P2-4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早期革命家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很有分量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