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追忆似水年华 Ⅰ

[法] M·普鲁斯特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9-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法] M·普鲁斯特  

译者:

李恒基,徐继曾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安德烈・莫罗亚序
试论《追忆似水年华》(代序)
普鲁斯物色谱
第一卷 贡布雷
第二卷 斯万之恋
第三卷 地名:那个姓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追忆似水年华 Ⅰ PDF格式下载



  终于看到最后一页,一字一句,最初读时是艰难的,被带入那个世界后就感觉很多东西都蛮有意思,尤其是第二部分斯万的恋爱。冗长的拖沓,繁复的叙述,却是将那个世界描绘得那般真实。晚饭后的很多个时光就此被打发掉,像进行了一场不惊险却波澜起伏的旅行,喜欢像是自我吟诵般的时而激情时而委婉的叙述,喜欢将景色,事情,东西,心理描述得精细入微的句子。这就是意识流小说?会再读,并希望继续去读二和三。


   “ 记得一次在旅途中呢。。,妈妈的湿湿的吻是什么味道的?外婆的唠叨,爸爸的严厉,叔伯的孩子般忸怩的样子,甚至他像个馋猫似的突然回忆道姑姑家的甜点和咖啡。。。。。”
   他就是这样对你吐露心声,说着说着,他慢慢卸下带着已久面具,忘掉了他天天排练过的台词,“我不是让可憎的人吐沫星子乱飞的指点点,而是让即使被时空隔绝的我们,再次的相遇:”
   他对你说“大师兄,你不要学我八戒吞人生果不知味”,人生应该慢慢的走,轻轻的回,淡淡的过,但不要错过风景,错过身边的她,所以你要勇敢:
   接近二百斤的你既然可以在无人的时候的嚼着水果发出不敢在外人的声音:吧唧吧唧。,那么为什么要害羞?请用你男人那裂过口子的厚厚唇对你的她说:我想要。。
   但是即使你错过,不要怕,没关系,有我陪着你,也可以学我啊:刻舟求剑般的回忆中寻找那个心中的她;
   他又说你不要做给兵马俑吹气成人的 他,你不需要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要成为是电视剧里那个可触不可及,无味的高大全,可以回到现实中《花样年华》中那个日常,忧郁,无用,窝囊,软弱的梁朝伟,其实男人可以很纤细,很肉麻,很美的
   最后,他撒娇着说你读的不是我,而是我身体的另一孩子。
   感谢世间还有此书:让这个遍地的喧闹,逐渐失去的自我的的世界可以自己躲在一个黑色,僻静,孤单的角落,借着一台灯的暖暖的光亮伸展躯体,读着书中的心爱的他或者她。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喝上一口热乎乎的枣茶,吃上几颗辣辣的花生米,慢慢回味书里的词语和句子,我自言自语:“嗯,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非常非常幸运能看到周老的翻译,这本书写得太美了,除了美还是美,能够阅读这样的书真是天大的享受。只能说这本书太完美,无论是翻译还是书的装帧和插图。最喜欢第一部分去斯万家那边,相对于斯万的爱情还是更喜欢作者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可惜之后的几卷应该都是写作者自己的感情生活。我不想理会作者是不是想抨击上流社会的虚伪,因为这样的书我只想逐字阅读,才对得起那么美那么美的法国乡村,教堂,外婆,鸢尾花,云彩,晚霞,树林……


  我一直觉得写得好的意识流比精心布置的小说结构要好,而且如果我有时间和心情,绝对非常乐意沉浸其中,那将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生活的琐碎一直是我关注的内容,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和作者有着一颗同样敏感而又细腻的心。
  法语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有情韵的语言,这本书描写的又是上流社会的生活,这里面该是多么的妙趣横生啊,我指的并不是什么突出的情节或者激昂的情绪,而是一种细致、优雅,道不明的情韵,仿佛在电影中的那些细碎的镜头,没有过分渲染,但是可以反复观摩、细细品味。我想那就是生活,那也是我想看到的艺术描摹。
  
  我和这部书的缘分是通过另一本书,岩井俊二的《情书》


  小说絮絮叨叨,细致入微。需要静下心来阅读。
  只看了一个故事<斯万之恋>
  鄙人用最简洁最粗俗的语言总结一下事情经过:高富帅被绿茶婊给耍了,
  整篇文章便是在刻画其心理状态变化的过程
  以后有空闲我会再细细品味一番的
  


  1 外婆退出去时,伤心而气馁,但脸上仍含着笑意,因为她的心灵是那么谦逊,那么宽厚,她对别人的温柔和对自己烦恼的不计较,融成了她眼神中的那丝笑意。
  
  2 骤然间,回忆浮现在眼前。这味道,就是小玛德莱娜蛋糕的味道呀,在贡布雷,每逢星期天我到莱奥妮姑妈屋里去给她道早安时,她总会掰一块玛德莱娜蛋糕,再红茶或椴花茶里浸一浸,然后递给我。
  
  3 残冬的阳光钻进屋来。挨在壁炉前取暖,炉膛的砖墙之间,火生的正旺,整个房间都有一股烟灰的味儿,犹如乡间两旁有挡墙的大炉灶或是城堡里的大壁炉台,坐在屋里,巴不得外面下雨飘雪,甚至狂风大作、暴雨滂沱,室内的恬适便添加了几分冬日蛰居的诗意。
  
  4 于是她让自己的目光一路尾随着我,没有一点表情,看上去就像没有看到我似的,但是这道执着的目光后面,隐匿着一种笑容,就我所接受的有关教养的观念而言,这种笑容只能解释成轻侮的表示;同时她还稍稍做个秽亵的手势,我对礼节之类的规矩所知不多,但我想,公然向一个不认识的人做这种手势无非只有一种意思,就是不屑与对方打交道。
  
  5 她是实实在在地女人,她身上的一切,甚至鼻子旁边那粒正在发炎的小丘疹,都证实了她对生命法则的屈从。
  
  6 一个人只有为自己,为自己所爱的人才会颤抖。
  
  7 我们会满足于想念一个女人,就像我想念吉尔贝特那样的乐趣,而根本无需费心知道这个女人的形象是否跟现实中的形象吻合,我们还会满足于只管我爱她,而无需管她是否爱我的那种乐趣;或者,我们甚至会放弃向她倾诉爱恋之情的乐趣,来让她对我们的爱恋永葆活力。
  
  8 我心想,在这些汽车身上难道能找到当年马车鞍辔的那份优雅吗?我大概真的已经老了——女人绷在身上的裙子竟然不是用上好的衣料做的,这样的世界,我和它是格格不入了。
  
  9 在现实生活里寻找记忆中的景象,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记忆中的图景不可能再有来自记忆本身、不通过感观而被感知的那份魅力。我所熟悉的现实,现在不存在了。只要斯万夫人不在同样的时刻,和当年一模一样地来到这儿,这条林荫道就不复昔日光景。我们一度熟悉的那些地方,都是我们为方便起见,在广袤的空间标出的一些位置。它们只不过是我们有关当年生活的无数相邻的印象中的薄片;对某个场景的回忆,无非是对某个时刻的惋惜罢了;而那些房舍、大路、林荫道,亦如往日的岁月那般转瞬即逝。


   洋洋洒洒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部读完了,算上春节,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总体来说这次的阅读体验是愉快的。
   让我感到愉快的第一点是这本小说意识流的写法。没读这本书之前,“意识流”给我的初步感觉应该是特别难读。虽然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具有诗意(以前只知道《追忆似水年华》),但是知道这本书是意识流的写法后,一直不太敢去读,害怕读起来太痛苦。但是这次买了人文社出的周克希翻译的前两部后,有了阅读的冲动,主要是因为这个版本优秀的设计和精美的插画。所以说,再好的内容也需要华丽的包装,尤其现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社会。既然有了初步的愿望,在暂时又没什么特别想读的书的情况下,欣然开始了阅读。
   虽然我有丰富的阅读经历,但是意识流的写法,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既然之前对意识流有一种抵触心理,所以最初设想的阅读该是没有那么顺利。但是真正开始后,竟然是出奇的和我的阅读感觉合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的环境很难保证我长时间的连贯阅读。读其它书的时候,忘记之前情节或是一段故事被打断多次才能读完的种种状况时有发生。但是这本书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意识流”写法。那么什么是意识流呢?按照我现在的理解就是,作者根据书中人物的思考意识,角色想到哪里,作者就写到哪里。比如我现在在写这篇读后感,但是突然我想到了晚饭的事。于是我就放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开始写跟晚饭相关的事情。虽然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晚饭表面看起来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是经过作者普鲁斯特的妙笔,文章主题和晚饭之间的过渡又是那么的自然,让读者丝毫也感觉不出来两者之间时间和空间的转变。这样就会让读者在阅读中,偶尔出现不集中的情况时,也不会对后面的阅读造成太大的影响。
   虽然我所写的意识流比较夸张,但是作者处理的非常好。全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感觉出任何生硬之处。让我由衷赞叹的是作者构思的巧妙和文笔的精奇。由此可知,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都不是浪得虚名,也不光是评委自以为好的作品才能得奖,绝大多数作品肯定也是优秀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让我感到愉快的第二点是本书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优美的文字和优秀的翻译上。虽然本书包含有许多非常长的段落,有的甚至一段横跨两、三页,但是读起来丝毫不感到冗长。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一边读一边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当然这不光是有作者的功劳,也包括译者的辛苦。这部书的翻译也是相当的优秀,虽然是一个70多岁的老者,但是翻译出来的文字丝毫没有沉闷之感,反而跃动着一种灵性,读起来是那么的舒服。现在出的书能读起来这么舒服的,已经很少了。尤其这种商业社会,出版社为了尽快推出翻译的书,有的名著翻译的甚至是漏洞百出,就推向市场了,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在这种大环境下,这本书的翻译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再加上人文社精美的插图和典雅的设计,无疑使本书锦上添花。
   第三点让我愉快的是这本书具有相当可以思考的余地。有些书虽然写的很好,但是看完了就算完了,不会再有看的冲动。但是这本书则不然,看完后,有许多可以推敲的地方。不光是书的内容,也包括书中的逻辑。比如各个事件的逻辑顺序,开始读的时候,初始印象是很乱,但是后期通过作者的提示,又能比较清楚地让读者回忆起大概事件的发展顺序。这就比如一道谜题,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但是慢慢地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可以自己发现最终答案的种种提示,并通过思考,把最终答案解出。一本好书,能做到合上书本,让读者有东西去思考就够了,这也就是读书的乐趣。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遗憾,第一点就是翻译者的年岁。虽然译者很敬业,说是要完成全套《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翻译工作,但是译者七十多岁的年龄,再加上精益求精的态度,能否实现诺言,无疑要打个问号。第二点是出版社的问题。我买的版本第一、二部是人文社出的,但是新出的第五卷又改成师范大学出版社了,这样就造成了此前购买的两部书收藏价值大大降低了。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说是这套书一个小小的遗憾,同时也给爱好此书的读者造成了不大不小的困扰。
   虽然有少许的遗憾,但是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失为是一部满分的作品,不管是作者的文笔,还是翻译,简直是天作之合。读完这本书,我脑中唯一想到的就是,幸亏没有错过这本书,使我的最爱书目名单中又增加了一本。


  我真的没想到这部小说在法国甚至世界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感觉就像中国人研究《红楼梦》一样,法国人对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痴迷得难以置信。译者徐和瑾先生严谨认真的态度让我十分钦佩,希望国内多些这样的译者,让更多人欣赏到其他文化的精髓。总之这是一部极其耗费大脑的作品,虽然被称为小说,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可言,“从任何一页都可以开始阅读”(译者注)。感情细腻者可以考虑读一下,否则还是不要买来看了,绝对看不下去。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思想过于深邃,知识过于渊博,以至于当世没人能理解他们的理论,直到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人理会,才有人研究,发现这些个理论都璀璨得发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没几个人能懂,而现在他被奉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痴狂的梵高酷爱作画,但没人理会,年轻的梵高死于瓦兹河畔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的随便一幅画都成为拍卖会上的竞逐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艰辛创立共产主义,而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包括我国在内的共产主义国家,仍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在探索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现在提到的普鲁斯特也正是这样一类人。
  普鲁斯特出生在法国一个家境不错的贵族家庭,求学和成人阶段都进入了一些上层社会的社交场合和文学沙龙,这些也成为他小说叙述的主要题材。其中最长的一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似的自传体小说,共分七部,第一部为《在斯万家这边》,主要讲述他回忆小时候在贡布雷与家人的时光,和斯万先生的恋曲。近日有幸拜读第一部书,就斗胆以自己的眼光析一下普鲁斯特先生。
  普鲁斯特其人,其貌不扬,并不善言谈,性格内向,思维敏捷,这从他在贡布雷的童年经历可以看出来,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主要的特点,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观察描述周围一切人和事细致入微的普鲁斯特,他能闻到一块蛋糕的气味,凭借这熟悉的气味,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人或事,他管这叫记忆的线索,而蛋糕的气味,正是打开线索的钥匙;能观察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谈吐举止,从这些就能看出别人心中所想。
  刚开始的第一篇,童年贡布雷的时光,普鲁斯特一直在介绍他的这一发现,并在章节中细致地举了好几个例子来作为依据。让我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哦!原来别人口中所谓的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就是指这种思考方式和写作技巧啊。我在生活中也时常这样联想,只不过没有你想的多而已,想一想,这是很新颖,但也不能说这有多么伟大啊,我看就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屁孩,时不时地渴望妈妈的晚安吻别,时不时的无聊时一些随想罢了。
  到了第二章,斯万之恋时,我才明白那样想是多么荒唐,作者费那么长的篇幅,只是一篇开胃菜,为了解释自己的写作技巧,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安排,不直接切入主题直抒胸臆,是为了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也能让读者能够有一个自然的接受过程。如果说贡布雷时,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年的话,在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斯万之恋时,他已成为一个饱览一些书籍的青年文学进步分子了。作者开始运用他那熟练的写作技巧,令人惊叹的长短句,恰到好处的比喻,实时的联想,和精准独到的心理细节描述。全七部书中涵盖的纷繁的内容从第一部第二章斯万之恋中开始初见端倪。他总是将人物的内心在动作上的体现描述的那么恰当,哪怕是亲眼所见,哪怕是当事人本人,在顺其自然做出那些小动作时也不会想得这样到位和通透。他描述的功底是极致的,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描述,他都能够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形容出来。用一整个段子,甚至是一两千字的长度来描述人的思想在那么一两秒时间所想到的内容或可能性,这我在以前是从来不曾想过的。普鲁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他能将一次斯万没有去过的社交聚会,通过斯万的联想,精准与会人员的猜测,以及他们都会说一些什么话语,谁会对自己不利,谁会在某个时候忽然想到他。
  重要的是,斯万的这些叙述,在我读的时候,都感到似曾相识的熟悉,想到我也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场景,类似的人物,我也曾想过他们的一些意识倾向,但就是缺乏足够的语言描述出来。我想这也正是普鲁斯特的伟大之处了,其实人人都可以称为一个普鲁斯特,他深层次挖掘的东西,每个人心中都有,他描述的对人的评价,对细节的描述,我们曾经也用心描述过,并不断在描述,只是在我们的外在意识里没有注意到罢了。
  注:普鲁斯特(1871-1922)一生发表了《追忆似水年华》、《一天上午的回忆——驳圣伯夫》、《欢乐与时日》等作品,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发表过程贯穿他的写作生涯,有近一半的内容都是在他去世后别人代为发表的。也许当时,他只是迫不及待的写出他孕育于体内的篇章,他万万不会想到他以后的作品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会如此巨大,《追忆似水年华》被奉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普鲁斯特本人也被尊为意识流的开山鼻祖。
  


  1
  午夜读完《斯万的爱情》最后一页,感觉仿佛《红楼梦》里,林黛玉听《牡丹亭》,真是“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没个开交”。
  
  怎么可以写的这样好。
  
  最后的那个梦,“他睁开眼睛,耳边最后一次传来远去的海涛。他伸手碰碰脸颊。是干的。但他还记得海水的凉意和咸味。”写情至此,堪称圣手。同样是以梦做结惆怅爱的幻灭,张奶奶的《小团圆》简直弱爆了啊!真的,现在我可以肯定的说张奶奶的《小团圆》确实是不成功的(当然首先要知道这部手稿,张本来也是不希望发表的),......怎么说呢......
  
  好吧,还是先说斯万之恋,我佩服的是,第一普鲁斯特写情可以写的这样刻骨铭心,造化捉弄,但是——并不泛滥。如此将爱情的钻心蚀骨,黯然销魂毫无保留的传达给读者,
  
  ......怎么做到的呢?
  
  后半部分,作者花几十页讲述一次沙龙的聚会,花十几页描摹一段“乐句”,以及斯万对之的感受,这之后斯万明了奥黛特不爱他了,然后一次和医生夫人的闲聊明了他不爱奥黛特了,梦里的告别,最后的醒悟。前面的都不去说了,单看着最后的几个环节,当真是环环相扣,非常的有层次。换了别的小说家很可能在某个阶段就遗漏了。这就是功力。所以我说《小团圆》不成功,张爱玲从来都是克制的,我同意盛九莉不是张爱玲,但是张在刻画这段幻灭的爱情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写的立体,丰满。立不住。只是切片似的感受。单是情绪的渲染。读者感受得到痛苦,但是不如在斯万之恋之后感到的一种了悟。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斯万之恋给我的感受就是对爱情本身的一个了悟!而张爱玲的《小团圆》给我们的感受只是针对盛邵之恋!
  
  或者说普鲁斯特将斯万之恋做成了一个标本,显微镜下的爱情,每一个阶段都事无巨细的描摹,每一个心理上的期待,犹疑,喜悦,伤感,痛苦,幻灭......都纤细毕露,它是一个具体,它也是一个总和。你可能是斯万,我也可能是斯万。
  
  2
  那个凡特伊的乐句,让斯万觉得奥黛特相像的名画,奥黛特房子所在的街名(还和咖啡馆同名,还和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同名),凡此总总,如果到了米兰昆德拉的笔下,很容易成为符号。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开头托马斯与特瑞莎之间的种种偶然性。但是在斯万之恋里,它们都成了这段爱情的血肉不可分的因素。
  
  最后的结尾,斯万意识到“我浪费了那么多年,甚至恨不能去死,却把我一生中最真挚的爱情给了一个我不喜欢的,不合我口味的女人!”如果换了张爱玲或者昆德拉,这样的结尾可以尽显作者的聪明,予人以啼笑皆非之感。可是经历了斯万那么认真的“错爱”,这个结尾只让人觉得苦涩。我们会觉得爱情荒诞和可笑,而不是斯万可笑。(换个作者就要反过来了)
  
  3
  还记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开头吗?托马斯把特蕾莎比作顺水飘来的婴儿,他想到了摩西,想到了俄狄浦斯。呵呵,昆德拉郑重的告诫我们,不要轻易打比喻哦,一个比喻很容易生发爱情。
  
  《英国病人》里,那个男人也是在和凯瑟琳沙上篝火旁边,听过希罗多德《历史》上的一个典故而爱上了她。一个典故也是容易生发爱情的。
  
  斯万呢?是的,他爱上奥黛特,起因于后者在一幅版画前面,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姿势,让他联想起了西斯廷教堂上的壁画上的西坡拉,爱情就产生了。所以一个联想也是容易生发爱情的。
  
  只是他和托马斯与“英国病人”都不同,“他的生理欲望恰好是跟他的审美趣味背道而驰的”,所以他的爱情不得善终。(《英国病人》虽然是个悲剧,其实他和凯瑟琳的爱情反而因为她的死而圆满了哩)
  
  4
  斯万的爱情里,你也可以读出卡森麦卡勒斯的味道。在斯万的对爱的预感里,我想到亨利詹姆斯的《丛林野兽》。
  
  联想真的太多了。
  
  所以,我已经爱上斯万了。


   去年在地铁上下班过程中,花了好几个月看完的,完全为了锻炼毅力的,当然也是受了《1Q84》里面青豆的蛊惑--“只有坐牢的时候才能把这本书读完”。。。
   漫长的平淡的描述中偶见高潮,平淡的部分看着看着走了神,但走回来的时候,的确对一些情节留有深刻的印象,比如外祖母去世的章节,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对于死亡的描写,从最初导致病发的事件的细枝末节描写开始,病情的反复,病人和亲人的情感交流,病人的自尊和亲人的理解,看到时候一直心慌慌的等待死神的降临,可是描写了很多很多,事无巨细的,看完了反而让人觉得不那么可怕。
   最重要的是被作者提供了一种看事物的角度,比如对一个人从陌生到熟悉的一个极富层次的感觉变化,在描写他和斯万的交往,和公爵夫人的交往中有体现,其实可能这些都是件普通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会被他写出来,让我们重新跟着他的思路感知一遍我们的日常生活。多亏作者真的有这么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的把感觉抽丝成这么多层,可以想象他独居的漫长岁月。
   另外,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有这样唯美小清新的中文标题,然而后段大幅同性描写的确是我没想到的,好误导人的标题,还好中学的时候没看。。这也是符合前段认识事物的规律的嘛:初识的时候觉得应该是唯美愉快的,看的时候偶有矛盾,有的时候觉得描写和思想好的叫绝,有的时候甚至会觉得作者人格有问题,最后,看过一段时间再来回忆,找到一个感觉的平衡点,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其实,书在4月底就读完了,只是一直没有写书评,因为这本书我虽然十分喜爱,而且喜欢已久,但读了才发现我喜欢的只是书名。这本文学巨著,我知道了意识流为何。在那段即将毕业又不承认毕业的珍贵且焦虑的时光,这本书多少平复了一些内心的不安,逃避了很多该面对的问题。刚读完《乡关何处》,忽然想起这两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乡、故人、故事,也不过是似水年华的追忆。人长大了,对过去就有感情了。PS.买了三本精装版,那两本还没有拆封,收藏着吧,不知道何时会想读。


  这本书最初读起来实在有点难以下咽,要慢慢地才能“渐入佳境”,当投入去读了,会发现,这本书虽然描述的不外乎是对景物、人物和自己的文学志向等等,但它却有一种魔力,让读者投入适应的能力,感觉每天读一读就是能量的输入。


  刚开始是在学校看到有同学在阿里推打折网http://www.alitui.com/remai/买了这个版本,我翻了下质量蛮好的之后就开始迷恋了
  这一时刻预告这下一个时刻妈妈就会离开我,返身下楼,其结果弄的我竟然盼望我满心欢喜的那声晚安来得越晚越好,但愿妈妈即将上来而没有上来的那段空白越长越好。
  这一版:
  这一时刻宣告另一时刻即将来临,即她离开我然后下楼的时刻即将来临。因此,我虽然非常希望她来道晚安,却希望这时刻来的越晚越好,以延长等待妈妈来到的那段时间。
  
  目前我也只看了第一部,在斯万家这边。和前一版翻译的风格明显不同。新版(徐和瑾译)明显用的短句多。但是对于主人公的大量内心独白,用短句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无法表现出“我”内心复杂焦虑的心情。感觉这个翻译没有上一版好,当然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就是难懂啊 拗口的语言伤不起


  不得不说,这真是部文学巨著。很久以前就想看了,因为无条件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但是看了才知道,作者追忆的年华跟我所想的是不同的。那些典型的意识流的描述,虽然很精彩,但是我不感兴趣。有点枯燥,需要静心才能看下去。看完第一部,没有勇气看后面两部了,先留着收藏。


  1.一个忧郁、敏感、富有文学见识的少年,由于身体的不适养在深闺被外婆女仆之类的女性簇拥着宛如李煜,内心有无数细碎而富有美学价值的想法,甚至后期能读出很多俏皮的富有吐槽意味的东西,适合有同样的做不完的白日梦的人来读。无所谓意识流,只是心底的倾诉。
  2.开头的那一段,关于母亲一个吻的期待和辗转不安大概少有人能感同身受。这种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的情绪多见于情侣而不是相知已深的血亲。可见少年对其母亲的感情近于单恋关系,或者他极度地向身边的人渴求爱。
  


  权威译本,周克希先生殚精竭虑之作。我最欣赏的是作者普鲁斯特以看似客观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真爱,有虚伪,有回忆的那一幢幢建筑,书中的插图是荷兰野兽派画家凡.东恩的作品,色彩很明朗,每每看到那图片,脑中就浮想联翩。。。。


  怀旧飓风骤起。我本无意凑追忆似水年华的热闹,是因为前段时间有友说普鲁
  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疗伤”,在思想里像地狱般受尽煎熬而骚动的灵魂
  或许可以找到一条出路。人易于无奈中对某件东西产生依赖,并期望它有神奇的效
  力;我也见“追忆似水年华”早已被许多杂志引为栏目的题名,馔稿者之踊跃使读
  书仿佛果真寻到一条可以溯源的流淌着的时间小河;当我抱着书回家时,心直犯疑:
  能看完吗?
    “整个贡布雷便带着他曾在那里感受到的全部情绪,从一杯椴花茶中浮现出来”,
  世界以这样的方式涌现,足足让我震惊十秒。在我惊疑的十秒内,思绪像泡进开水
  的茶叶散漫开来。我的感觉是第一次,因此,对我来说,它是崭新的。
    想像中,我几次偏过头看属于我的“在斯万家那边”,那一片伊甸园或者青春
  岁月竟显得无比苍白。我知道它继续生活在我所有的感觉、滋味及其它气息之中,
  只是我触摸不到而已。普鲁斯特说躲在自己的思想里感到很安全,“意识停留在我
  与物之间,在物的周围有一圈满满的精神界线”,我与我的“在斯万家那边”却是
  隔着不可穿透的浓雾,由此截断,我的生命是从少年开始。而有关妈妈“像在领圣
  体仪式上递圣饼似的,把她的温馨的脸庞俯到我的床前”这样幸福的记忆,又让我
  羡慕、难过得不禁眼眶发热,情感像探向流水中的枝叶,经受着冲击与震撼。“在
  斯万家那边”如一座荒凉的山丘,有陌生的我孤坐山顶,脚下是干得发白的黄土地。
  
    我因妒忌不愿继续阅读。但我又若找着什么,有着忽明忽暗、隐隐约约的结果,
  像已有一根弹性的、充满感情的绳子系在了心尖。文字摆动着她纤秀韵丽优美的步
  伐,牵着我在“小铃铛清脆的响声中”,“姨祖母逗人的尖叫声中”,以及“睡前
  满心欢喜期盼的脚步声与轻吻”的描述中,如走在铺着石板路,枝丫儿拂过发际,
  零散着落英的林间小径,拐来绕去,曲径通幽,直让人恍然如梦;它们是一环套一
  环的,不能踏空一个节奏,否则,只能从头再来。一种不止于审美愉悦的情感冲散
  了另一个我对书的软弱抗拒。
    而关于斯万对奥黛特的爱恋、思念与猜疑描写,像一架云梯,我在半空中以手
  紧握舷梯,小心翼翼,集中精力移动脚步,既有高空带来的昏眩,又有清风的特别。
  语句的美妙紧凑,以及机智幽默又不动声色般的比喻,带给我远胜于侦探惊险小说
  的吸引与紧张。紧张里还有某种幸福感,只觉得心暖暖的,满满的。
    斯万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奥黛特,他登上马车,“感到思念奥黛特的思绪跟一头
  爱畜一样已经跳上车来,蜷伏在他膝上,将伴着他入席而不被同餐的客人发觉。他
  抚摸它,在它身上焐暖双手……”“这只有“神经质的、敏感到病态程度”的普鲁
  斯特才写得出来。用形象的隐喻使人想像陌生事物或某种感情,甚至味觉、嗅觉、
  触觉等真实的基本感觉来唤起对事物的另一种想像,既有强烈的智力快感,也有独
  特新奇的审美愉悦。
    前几天练笔,我写“我来深圳的时候并未带任何瑰丽的幻想,就像清晨走在田
  间阡陌,脚趾沾满露水,走向田里耕作的农人不会幻想自己是走向歌舞厅或者博物
  馆一样,非常现实”这样的句子,心情愉快,不知是不是获得了友人所说的“疗伤”
  效果。
    像克洛德莫里亚在书里强调普鲁斯特独特的欢乐概念很有见地,我明白“……
  我们除了知道感情有问题,更知道幸福也只是时而袭来,时而消失的。这阵阵欢乐
  的清风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艺术。
    《在斯万家那边》还只是个开始,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深层次的感受还得从继续
  的阅读中诞生。
  
  


  今天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的上册,这一册书整整看了二年多。毕竟是意识流的作品,开始读时很不适应,总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觉得作者是个神经病,一点点小事也胡思乱想出那么多东西。比如卖一杯牛奶,居然可以写出十几页的东西,然后就迷迷糊糊的想到了别的事,顺着就跑题了,走了好远好远,开车的汽笛又把人叫回来了,刚才想的事还没头没尾,后文中忘很一干二净。当作者想向你解释一件事的时候,他是想把自己想不明白的事说给你听,原本看来简单的事,经过耐心的讲解我们会越来越糊涂,而且每句至少要用上十个修辞词,一行上只印得下半句话。
  其实是我们一直是依先靠习惯和成见思考,而并不是用自己的眼情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举个例子,当你在学校里看见一个高大而绿色的东西,你的习惯靠诉你:“那是一颗树”,于是常常我们的思考就会到此止步,但是如果你被要求画他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这颗树不同于其他树的东西,你会觉得他有点老,有点痛,枝干的形态肃穆而优雅,进而想起一些肃穆而优雅的人和事,于是开始猜想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和信仰使这样“眼前的我们暂且还习惯称之为树”但是又不同于我们脑子里的树的那种有机生命体呈现出我们曾以为源自于我们但又在我们之外的世界上比比皆是的美。传统的语言只会加深我们对己有事物观察结果的重复和强化但不足以记录下你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不同于成见的观点,因此当你向别人说起这种感受时,你不要说“树"这个词,那样使人堕落回成见中去,于是当你换上一种说法时,人就不懂了,也许有人看明白了,会说"这是一颗树",但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只看到的却恰恰是你认为普遍得不值得一提的东西,真正思想的精华其实就是那种人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由一些己知的语汇构成的新组合所带来的那种独特的没有东西可以比照的感觉。就像调色一样,你把你语言中选一些灰色的,绿色的,神圣颜色的,悲苦颜色的词汇,用副词标定每种颜色的使用量,用水性的或是油性的句式连在一起,描述出你所看到的这个”独一无二的有机体“的色彩。阅读最重要的抛开了成见而从这种新的表达法中体会到的新感受。
  现在是喜欢得不很了,觉得生活中有许多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那些没有理由的东西却成为日常生命中快乐和悲伤的主要内容。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学着记述历史的方式总结自己的一生,会用因果和逻缉总结自己,生命就像演算的过程一样。生命不是这样的,常常伴我们活过来的是一些我们忘记的东西。朋友问候的表情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虚荣,迷惘,想入非非,伪装,这些各色的材料混杂在一起竞然是一种令人惊叹和留连的美。
  人的心灵并不是因为善良才美的,它是因为多彩而美的,因为不可琢磨而美。当我们要死去的时候,也许我们真的不会太在意一生中的对错与是非,但会为它的多彩而赞叹。最有趣的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如果你留心看,你会看到各色的恣态,那些不一定是值得赞美的,但却是你想象不到和理解不了的,成为罕见的颜料,当种种色彩交织在你人生的画卷上时,那会是一种令人炫晕的美。
  当读过这部书后,生活中就会多一份感悟也多一份苦恼: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说话作事都太有道理了,缺少那分直觉和感性的元素,怀疑他们是不是有情感的动物。虽然模样各异,但似乎只有一颗运算的心。虽然有许多人成天把情感挂在嘴边,而且从正反多个角度说,装作为难的样子。但事实上“要么是为了卖俏,要么是为了炫耀”,用心和眼睛直面世界的人的思想常常不经过语言来编码的,所以真正是从生活中感受的人会觉得许多东西是难言的,即使说出来了也是常人难懂的话。
  当种话写成了书,就会成为没人读的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玛德琳蛋糕就象是某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的见证
  不管是喜是悲都是感情的真情流露一旦成为过去就是珍贵的回忆........
  玛德琳蛋糕(贝壳蛋糕)是法国风味十足的小点心,贝壳蛋糕历史悠久,
  它原本本只是个家庭小点心,若要真说个正确出处,也无法说个明白。


   欣赏他的作品好像自己也达到了一种境界,不会因一阵余香飘逝而惋惜,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余香。我可以走到他的灵魂深处。看到他那座神秘而伟大的城堡。在这城堡中,也不会因为他的神秘而迷失方向。因为里面每个神秘的地方都有一个密码,自己只要保持头脑清晰就可以一一揭开这些密码,直到离开它的时候,还可以回味到里面的荡气回肠。普鲁斯特那神经过敏发至肺腑的文字,如同连绵不断的歌剧,不要求旁人在演奏的时候突然停止。文字与音乐的配合,那天籁之音显得如此的凄美而复杂。也许这是他神经质点缀的独特之处,创造出第六感的意境。


  这本书和《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去斯万家那边》有什么不一样吗?
  作者都是一个人。有哪位了解的可以解答一下我的问题,解除我的困惑,因为我觉得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在此谢谢啦!谢谢 谢谢
  (。。。。。。。。。。。。。。。。。。。。。。。。。。。。。。。。。。。。。。。。。。。。。。。。。。。。。。。。。。。。。)
  


  只推荐给足够喜欢读书,爱书的呢。
  大一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个
  厚厚的两大本,字体很小,
  硬着头皮读到了最后。
  虽然意识流的有点散漫,
  但并不是晦涩的难以读懂。
  看过,享受过,还是多多少少获得了很多感动
  关于普鲁斯特
  关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喜欢第一段那个林黛玉的比喻
还有最后,一个典故一个比喻,亲测有效。。。。


读了两年才读完上册啊?我要加紧了
你写的也很细腻


很赞同你说的。人生不是随便贴一个或几个标签就能概括的,人生的乐趣在于多样性,无需下结论,静静观察就好。


尤利西斯我大学用了一年时间读完了,反复的读了几遍。
现在毕业了,追忆似水年华我两年都没读完上册......


他的性格跟我很像~~~~


最好读完之后再写书评


看完楼主的文字感触颇多!受教了


跟我想得太一样了!!当然我是说前面那一部分。。。因为到现在还没读完


柏拉图的“相”论


正在读,感觉的确有些难懂,慢慢看吧,试图能够体会你说的这种境界,不管怎样肯定会很有收获的、


楼主,我连它的两篇序都看的云里雾里,觉着自己没有看下去的勇气了。 是我阅历不够亦或是我不够耐心。我想你能给我些指点。 或者推荐我看些其他的书。


我是直接忽略序,看正文。 --!!!


我觉得你写的非常好!


生命中有太多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所以这本书没有那么多人读,又好像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鲁斯特。


这本书有两千五百多页,《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去斯万家那边》是她前三百页的内容。


原来如此~


写得不错,你也喜欢哲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