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道
幼獅
賴小禾 著
推薦序 故鄉,總是醒在遙遠的國境∕許建崑 是什麼原因,讓人們離鄉背井來到了陌生地?又什麼緣故,讓人特別記起故鄉的美好?是什麼原因讓《海角七號》裡的阿嘉憤恨砸碎吉他,重返國境之南?又什麼原因讓本書的作者賴小禾寫下《魚道》,如魚一般,尋找返鄉之道,回到先祖的懷抱? 對少年朋友而言,心中總有雄心壯志,如果能到大都市發展,創造一番事業,是多麼光彩的事!可怎麼知道時間無情,還淪陷在參加聯考或者謀職口試的噩夢裡,在床上翻轉個身子,驚覺已經過了好多好多年,當過草莓族、啃老族、月光族、御宅族,最後夾雜著酸甜苦辣的汗水,在暗黑的被窩裡想起了故鄉。 從書名便可以知道賴小禾寫作的企圖。當鬼勾子魚離開母親的河流,游向大海,就已經注定了回返原生地艱苦的旅程。儘管滄海變桑田,河川奪襲改道,加上工業、養豬業的汙染,早已成為死河,無法溯溪洄游。 然而,故事中的爸爸趁著職務調動,把一家大小帶回了南部老家。對阿嬤而言,會在台北的公寓頂樓種上「十八盒保麗龍的菜」,那是暗戀著家鄉的土地。她年輕時,因為追求愛情,跟著阿公私奔到台北,長久遠離。現在可以重返家園,去探視很老很老的母親,多麼讓人欣羨! 媛品和弟弟奇洛,看似返鄉居住最無辜的兩人。然而,他們交了新朋友,也體會了城鄉差距。習慣都市生活的媽媽是甘草人物,在法院上班的爸爸,則是個有理想、有遠見的知識分子。放假時還擔任河川巡守隊的義工,帶著孩子在溪底放置大石塊好減緩水流速度,形成「魚道」,幫助鬼勾子魚們逆游返鄉。 從故事內容來看,賴小禾企圖形塑南方的故鄉,舉凡鄉民互動、市場喧雜、鄉音旋繞,以及文化節慶的熱鬧景象,都栩栩如生的出現在文中。作者透過觀察、思考與書寫,完成了一條「回返故鄉」的道路,未嘗不是向自己的童年告別。尤其文末,作者透過媛品口中悠悠唱著葉俊麟《孤女的願望》,歌聲繚繞,瓊音不歇。 不過,最令人佩服的,卻是作者能操持現代孩童語言,跳TONE的思維方式,貼近孩子的心情。遊興正旺的孩子,其實可以從閱讀中,埋下「懷鄉」的種子,在日後生根發芽茁壯。
明明一班車可以到達的路程,卻花了五十年才回到故鄉,這條回家的路,如此漫長…… 魚道,是讓魚回家的路。 媛品的阿嬤離家五十年,甚少回鄉,爸爸正巧調職回到阿嬤的故鄉。一家老小從原來的不情願,歷經適應不良,也漸漸融入鄉下生活的人情味。 媛品終於體會到,這是爸爸體恤阿嬤想家的心情,為阿嬤苦心鋪了一條回家的「魚道」。 目前台灣的國際化有目共睹,但本土化的聲音也愈來愈強烈,呼籲青年回流家鄉貢獻心力。《魚道》這本鄉土小說正敘說了這樣的心情。
賴小禾,在小鎮出生與成長,在都市生活與工作。正職為特教老師。覺得能與兒童及青少年相處是件愉快的事;總是抱著無窮希望,相信當人與人更用心聽彼此說話、世界就會因此變得超級美好。著有《我的壞毛病:不完美少年》、《動物狂想曲》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