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缅想与徜徉

张懿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懿红  

页数:

361  

前言

  《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是张懿红博士近年来专注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研究的重要收获,连同发表的几十篇相关论文,显示了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乡土,承载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也承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它曾演绎过滞缓而壮观的历史活剧,也演绎着时时发生的最生动的人生悲喜剧。因此,“中国乡土”,或者“乡土中国”,成为现代以来文学表现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成为表达作家复杂情感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作家新人辈出,其情愫绵绵不绝,其作品蔚为大观,构成十分重要而内涵独特的中国乡土艺术世界。而对乡土小说的研究也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领域。  乡土小说研究虽然是一个老课题,但乡土小说因创作长盛不衰、新作不断,随着“乡土”的变迁和乡土小说创作理念与方法的变化,乡土小说研究实际上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开拓的重要领域。新时期以来,中国乡土的超常巨变及其所引起的精神震撼和情感体验,为新一轮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条件,也造就了乡土小说的新景观。

内容概要

  《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是张懿红博士近年来专注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研究的重要收获,连同发表的几十篇相关论文,显示了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乡土,承载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也承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它曾演绎过滞缓而壮观的历史活剧,也演绎着时时发生的最生动的人生悲喜剧。因此,“中国乡土”,或者“乡土中国”,成为现代以来文学表现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成为表达作家复杂情感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作家新人辈出,其情愫绵绵不绝,其作品蔚为大观,构成十分重要而内涵独特的中国乡土艺术世界。而对乡土小说的研究也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领域。

作者简介

  张懿红,女,1968年生于甘肃兰州。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学术带头人,山东大学博士后,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民族文学研究》、《文艺报》等权威、核心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序绪论一 乡土小说概念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发展概况第一章 直面现实第一节 刘醒龙、陈应松:批判的激情第二节 何申、关仁山:“新”的发现第三节 谭文峰、王祥夫:人性韵质疑第四节 夏天敏、雪漠:边地的关怀第五节 《沙尘暴》:西部精神的正气歌第二章 文化批判第一节 杨争光、黄建国:国民性批判的二度空间第二节 张继、王方晨:权力文化与国民性(上)第三节 乔典运、李佩甫:权力文化与国民性(下)第四节 《马桥词典》:词语的生命第五节 贾平凹:文化的宿命第三章 历史反思第一节 《白鹿原》:史诗的标高第二节 莫言:民间立场与自由精神第三节 “农民三部曲”:思想重构的历史第四节 阎连科:乌托邦的寓言第五节 刘玉堂:喜剧性的重构第六节 余华、艾伟:个人化的历史第四章 家园守望第一节 张炜:融入野地第二节 迟子建:终极乡土第三节 刘庆邦:纯真年代第四节 王新军及其他:诗意栖居的可能第五章 沉没与再造:乡土小说的活力与症结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主题性想象系统第二节 沉没与再造:乡土小说的活力与症结第三节 当代乡土小说存在的三大问题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土小说现状与当代作家历史使命附录 西部文学视阈中的甘肃乡土小说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甘肃第一代乡土小说家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甘肃第二代乡土小说家第三节 西部文学:美学风格与局限性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以苏童为代表的江南才子型作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个人化写作方式,这种写作首先表现在作家的小说观念中,他们强调文学的想象性、虚构性、心灵性和世俗性,而轻视文学的现实性、真实性、经验性和超越性。具体到作品,江南才子们的小说显得玲珑精巧,想象瑰丽,文采飞扬,富有形式创新与先锋探索精神,氤氲着食色肉欲的世俗情调和阴柔之美,尤擅女性视角。然而它们往往境界狭窄,缺乏历史的恢弘厚重,也少有真切感人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对底层百姓的苦难关注不够,精神格调容易陷于颓废委靡。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艾伟、毕飞宇等江浙青年作家秉承江南才子的文化遗传,同时也开始自我反省,寻求新的突破。几位江南才子的创作轨迹曲线图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即:从先锋探索开始崭露头角,以回归传统确立巩固文坛地位。当然,这里的回归传统并非划圆圈式的回到起点,而是螺旋式的盘旋上升,即找到了使个人才情与现实生活、写实传统相结合的配方,小说的外表更加朴素,以期直接有力地抵达心灵。就乡土小说而言,他们的成功之作有的是在回归之前完成的,比如艾伟;有的则是回归之后完成的,比如余华。因此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阶段件特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缅想与徜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