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孟子

杨伯峻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

杨伯峻  

页数:

2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书籍目录

导言
梁惠王篇上下
孟子见梁惠王章
梁惠王尽心于国章
寡人愿安承教章
晋国天下莫强焉章
孟子见梁襄王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
庄暴见孟子章
文王之囿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
王之臣托其妻子章
所谓故国章
汤放桀章
为巨室章
齐人伐燕胜之章
齐人伐燕取之章
邹与鲁哄章
公孙丑篇上下
夫子当路于齐章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章
孟子将朝王章
孟子之平陆章
沈同以其私问章
燕人畔章
孟子致为臣而归章
孟子去齐章
滕文公篇上下
滕文公问为国章
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不见诸侯章
公孙衍张仪章
彭更问日章
孟子谓戴不胜章
戴盈之日章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
陈仲子廉士章
离娄篇上下
自暴自弃章
君之视臣章
中也养不中章
深造之以道章
仲尼亟称于水章
天下之言性章
齐人一妻一妾章
万章篇上下
娶妻如之何章
咸丘蒙问日章
尧以天下与舜章
至于禹而德衰章
百里奚自鬻章
伯夷伊尹章
一乡之善士章
齐宣王问卿章
告子篇上下
性犹湍水章
性无善无不善章
富岁子弟多赖章
牛山之木章
无或乎王之不智章
鱼我所欲章
仁之胜不仁章
五霸者章
鲁欲使慎子章
今之事君者章
二十而取一章
鲁欲使乐正子章
舜发于畎亩章
尽心篇上下
孟子谓宋勾践章
佚道使民章
良能良知章
易其田畴章
孔子登东山章
有为者章
孟子自范之齐章
不仁哉梁惠王章
尽信书章
民为贵章
贤者以其昭昭章
山径之蹊章
诸侯之宝三章
孟子之滕章
养心莫善于章
孔子在陈章
由尧舜至于汤章

章节摘录

版权页: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保守的,甚至是倒退的,至少是不合当时形势的。战国的形势,必须讲到商鞅。现存的《商君书》成书于商鞅死后若干年。因为书中讲到长平之战(《商君书·徕民》),秦白起坑赵降兵四十万于长平,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距离商鞅之死已七十八年[商鞅于秦孝公死后(公元前338年)即被车裂而死],所以今之《商君书》不足尽信。商鞅生年和孟子相距不远,商鞅为秦变法,开阡陌,讲究用兵,行法制,富国强兵,使秦孝公称霸,都当孟子之时。孟子主张用井田制,大官有世代相传的田土(见《滕文公上》第五章),这就是把封建地主制退到封建领主制,不论井田制在滕国能不能实行,在当时各大国是不可能实行的。井田和商鞅的开阡陌正是针锋相对的。孟子重视民心,这是正确的。但在战争中,民心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在交战双方,其他条件相同的话,民心的向背,就是士气盛衰的不同,才是决定因素。孟子告诉梁惠王“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第五章)梃是木棒,用木棒和人多数众并着坚厚的盔甲、执锐利的戈矛的敌兵相战,除非敌兵全体或大部分倒戈,木棒是无战胜希望的。孟子也知道邹国人和楚国人交战,楚国肯定胜利,因为“寡国不可以敌众,弱国不可以敌强”(《梁惠王上》第七章),那么,以木棒和坚甲利兵相战斗,孟子自己也未必不好笑罢。而且战争的胜负和交战双方的指挥者大有关系,所以战国诸雄无不求最好的指挥大将,梁惠王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梁惠王上》第五章),就因为梁将庞涓不如齐将孙膑。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汉简有《孙膑兵法》中有《擒庞涓》一篇,尤为凿证。和孟子交友的匡章便曾将齐兵伐燕,五十天几乎灭亡燕国(参见《梁惠王下》第十章)。可是孟子却说“善战者服上刑”(《离娄上》第十四章),这和当时情势不合,也和各国诸侯心理格格不入。孟子接着又说“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当时,合纵连横的说客很多,如公孙衍和张仪就r被人称为“大丈夫”(《滕文公下》第二章)。一部《战国策》,都是各种说客或者智谋之士的言行,这些人都是应战国时势而纷纷出笼的。不是他们要来使大家不能安居乐业,而是各国诸侯要用他们的头脑口舌为自己作谋士。至于辟草莱、任土地,开垦积谷,更是富国之道。孟子之先有李悝(亦作李克)、吴起诸人,《汉书·食货志》说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史记·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都说李克“务尽地力”,辟草莱、任地力就是“尽地力”。不如此,不足以富国;不富国,不足以强兵。孟子所反对的,正是诸侯所希望的,这种主张自然没有一个诸侯采纳了。


编辑推荐

《孟子》:国学经典导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孟子 PDF格式下载



同学上课要用的帮带一本


装订不是很好,收到都脱胶了,囧~ !


想买的不是这个版本的呀呀呀,唉,放书架当陈列品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