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

李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媛  

页数:

358  

字数:

43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国家祭祀是以国家名义、由皇帝或政府官员主持的公共祭拜活动,这种祭拜活动既体现一定的宗教涵义,又昭示祭祀者政治、社会信念和价值的常经,同时又服务于国家共同体的现实目的。《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系统梳理和考察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制度设置、机构管理、仪式规范、组成要素、信仰内涵及其现世功用等相关问题,全面展现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总体结构和运行面貌,并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系统解读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精神内涵,分析这一体系的信仰意识、价值意识和政治用意等,指出构成祭祀体系的诸多侧面和要素相互关联的整体意义。

作者简介

  李媛,1980年8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1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中国明史学会会员。现为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讲师,《古代文明》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主要为明代礼制史、明清政治文化、明清女性史。近年在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史学月喇》、《求是学刊》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曾参与翻译《全球文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会青年项目一项。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回顾
1.问题的缘起
2.研究现状回顾
二概念、理论视角与方法
1.基本概念
2.视角、文献与方法
三 研究重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明代国家祭祀的管理体系
一 中央祭祀管理机构及其职掌
1.国家祭祀的总理部门——礼部及相关决策机构
2.国家祭祀的执行机构——太常寺
3.祭祀仪式过程辅助机构——鸿胪寺
4.祭祀器、物管理机构——光禄寺等
5.祭祀日期的选择机构——钦天监
6.各祭祀职能部门的运作与协调
二 其他相关机构和群体
1.祭祀活动的监察机构
2.相关群体——内官
三 地方政府公祭活动的管理机构
第二章 国家祭祀活动与仪式过程
一 常规祭祀等级及其变动
1.祭祀对象及等级的划分
2.祭祀体系的变动
3.主祭人员的分类及遣官代祀
二 非常规祭祀
1.登极
2.出征、巡幸与视学
3.册立、婚嫁及之国、营造
4.自然灾害、天象异常
三 祭祀程序与祭仪
1.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及其含义
2.祭祀过程与仪式
3.陪祀与分献
四 祭祀空间与器物
1.礼仪空间——坛壝及其他陈设
2.诸神贡献——祭器和祭品
3.感官设计——祭服与乐舞
五 祭文文本的内涵
1.祭文的载体、内容分类及在祭祀过程中的运用
2.祭祀文本体现的意图
3.祭祀文蕴含的天、神、君、臣、人、鬼关系
第三章 祭祀体系中的“神圣”世界
一 天:人间与自然世界的终极秩序
1.祭祀体系中对“天”的角色定位
2.“天”论的读者:对“祀天”含义的解读与运用
二 神、鬼:敬畏与驭控之间的崇拜对象
1.天神、地祗与明人的敬神观
2.祭祀体系中的“鬼”
三 圣贤:昭示伦理与道德的典范
1.“圣”、“王”之争
……
第四章 常规国家祭祀的现世取向
结论
附录一 明朝公祭文文本汇编
附录二 明朝国家祭祀乐曲及乐章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初献之后的两个步骤即是亚献和终献,其程序与初献基本相同,但不宣读祝文。终献以后,太常卿进立殿,唱赐福胙,行饮福受胙仪。在饮福位上,由光禄寺官以福酒跪进,奏饮福酒,光禄寺官以胙跪进,奏受胙,出圭,俯伏兴,平身。 最后,饮福受胙完毕后行彻馔送神礼。奏乐执事官各坛彻馔,送神,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瘗位,奏乐执事官各执祝帛馔出,内赞奏礼毕。祭祀仪式最终完成。 以上是皇帝亲祀圜丘祭告仪注,临时遣官奏告圜丘时,其仪注则较为简化:正祭日清晨,执事者陈玉币、香脯,实酒、尊,设祝版于帝位之右,其祭品之配备较皇帝亲祀时简单。赞引引告官、陪祀官各服法服,自南西偏门入至位,皆北向立。赞礼唱请行礼,赞引诣告官前,日有司谨具,请行事,告官及陪祀官军则鞠躬拜兴。接下来的过程是奠玉币、三上香,而没有迎神之礼,亦不进俎。之后行酌献礼,即将隆重的初献之礼用简单的盥手、进爵、献酒之祭拜礼取代。然后由读祝官取祝版于神右,跪读祝文。完毕后,伏兴平身,鞠躬拜兴。最后司祝奉祝、司币奉玉币、掌祭官奉酒脯,诣燎所望燎,燎至半时则礼毕,引告官在位者以次出,祭祀仪式结束。 祭祀诸仪式的变动主要在明初,尤其是洪武七年左右,曾有一番改动,主要的目标是减省某些过于繁复的祭祀礼仪。如明初祭祀均需行上香礼,洪武七年,根据翰林詹同的建议罢除,直到嘉靖九年才又重新实行。有关赞唱礼,洪武七年规定,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时,太常寺奏中严,奏外办盥洗、升坛、饮福、受胙,各致赞辞。凡祭祀,各设爵洗位,涤爵、拭爵。初升坛,唱再拜,及祭酒,唱赐福胙,礼部奏其烦渎,悉删去。 洪武七年还进行了关于祭祀拜礼的改革。明初规定,每节皆需再拜。洪武七年九月,礼部太常司奏“祭祀拜礼考”曰:“《礼记》一献、三献、五献、七献之文,皆不载拜礼。唐、宋郊祀,每节行礼皆再拜。然亚献、终献,天子不行礼,而使臣下行之。今议大祀、中祀,自迎神至饮福送神,宜各行再拜礼。”帝命节为十二拜,迎神、饮福受胙、送神各四拜。著为定议。洪武九年冬十月,朱元璋对太常卿唐铎、礼部尚书张筹、翰林学士承旨宋濂等说:“《书》称,礼烦则乱,向者群臣议以每献行再拜礼,似于烦渎。


编辑推荐

《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载



对国家祭祀制度尤其是明代的研究还不是特多,此书可算是填补了若干空白,值得重视。


这个书非常好,正版,性价比高,值得拥有,好好读读。


大明朝万岁!!!!!大明朝万岁!!!


看了下目录,感觉还不错


资料性、严谨性、创新性都很多


新送来的书上面都是黑色的痕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