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阅读是一种宗教

曹文轩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20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曹文轩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曹文轩的《阅读是一种宗教》辑录了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多年来的读书笔记30余篇。
  在《阅读是一种宗教》中,作者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视角描绘了一幅展开的“文学地图”,笔涉安徒生、卡夫卡、毛姆、契诃夫、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尤金·奥尼尔、川端康成、鲁迅、沈从文、钱钟书、废名等作家、作品及相关话题,尤其注重“微言大义,洞察玄机”:于细微处见宏远,于简约处见繁复,于冷静处见激情,于平实处见智慧。
  这既是一份私人的读书备忘录,也是一份独特的文学辩护词。热爱、关切和担心阅读和文学的读者,亦可在这里发现十分有力的证词。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甜橙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黑瓦》《根鸟》《细米》等《红瓦》《草房子》、《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草房子》获中国作协第四届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

书籍目录

辑一
 “细瘦的洋烛”及其他——读鲁迅
 面对微妙——读钱钟书《围城》
 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
 圈子里的美文——读废名《桥》
 在无风景时代邂逅风景——读宗璞《南渡记》、《东藏记》
 水洗的文字——读汪曾祺
 一个人与一个学科——读洪子诚
辑二
 春花秋月杜鹃夏——读川端康成
 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
 寂寞方舟——读普鲁斯特
 银斧高悬——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无边无际的眩晕——读博尔赫斯
 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读毛姆
 天际游丝——读卡尔维诺
 形而上的沉思——读卡夫卡《城堡》
 抒情时代的反思——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进入现代形态——读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无望的马贡多——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榆树下的恋情——读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恋情》
 小说:现代神话——读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在文学的天空下——读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
 响彻于生死之间——读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辑三
 高贵的格调——读安徒生
 名字:教育——读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幻想与文学——读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鬼磨坊》
 倾诉的魅力——读蒙哥马利《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
 生命之刀——读弗兰克·迈考特《安琪拉的灰烬》
 回荡的旋律——读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
 因水而生——关于《草房子》
 逆风飞飏的快意——读《左岸书系》

章节摘录

  细瘦的洋烛“及其他  ——读鲁迅  在《高老夫子》中,鲁迅写道:“不多久,每一个桌角上都点起一枝细瘦的洋烛来,他们四人便入座了。” 描写洋烛的颜色,这不新鲜;描写洋烛的亮光,这也不新鲜。新鲜的是描写洋烛的样子:细瘦的。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的观察。鲁迅小说被人谈得最多的当然是它的思想意义,而鲁迅作为一个作家所特有的艺术品质,一般是不太被人关注的。这是一个缺憾,这个缺憾是我们在潜意识中只将鲁迅看成是一个思想家所导致的。我们很少想起:鲁迅若不是以他炉火纯青的艺术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文字,我们还可能如此亲近他吗? 作为作家,鲁迅几乎具有一个作家应具有的所有品质。而其中,他的那份耐心是最为出色的。 他的目光横扫着一切,并极具穿透力。对于整体性的存在,鲁迅有超出常人的概括能力。鲁迅小说视野之开阔,在现代文学史上无一人能望其项背,这一点早成定论。但鲁迅的目光绝非仅仅只知横扫。我们必须注意到横扫间隙中或横扫之后的凝眸:即将目光高度聚焦,察究细部。此时此刻,鲁迅完全失去了一个思想家的焦灼、冲动与惶惶不安,而是显得耐心备至、沉着备至、冷静备至。他的目光细读着一个个小小的点或局部,看出了匆匆目光不能看到的情状以及意味。这种时刻,他的目光会锋利地将猎物死死咬住,绝不轻易松口,直到读尽那个细部。……  面对微妙  ——读钱钟书《围城》  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钱钟书的《围城》在过去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作中,几乎没有被给予位置,甚至被忽略不计(同样影响了当代许多作家的沈从文先生居然也只是被轻描淡写地提及到的),而一些现在看来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无太大说头的作家,却被抬到了吓人的位置上。如果就从这一点而言,“重写文学史”又何以不可呢?《围城》固然不像那位夏志清教授推崇的那样“空前绝后”(这位先生的文学史写作更成问题),但,不能不说它确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的不可忽略之处,首先在于它与那个时代的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鲜明地区别开来,而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现象——从思想到叙事,皆是一种空前的风格,我们很难从那个时代找出其他作品与之相类比。  在《围城》走俏的那段时间里,出来了许多关于《围城》的文章,但大多数是谈《围城》的那个所谓“鸟笼子”或“城堡”主题的。人们对这样一个主题如此在意(似乎《围城》的性命一大半是因为这个主题所作的担保),仔细分析下来,并不奇怪。中国当代作家与中国当代读者都写惯了读惯了那些形而下的主题,突然面对这样一个如此形而上的主题,自然会产生新鲜感,并为它的深刻性而惊叹。况且,这部作品早在几十年前就问世了——几十年前,就能把握和品味这样一个充满现代哲学意味的主题,便又让人在惊叹之上加了一层惊叹(一些新时期的作家还对这一主题做了生硬而拙劣的套用)。而我看,《围城》之生命与这一主题当然有关,但这种关系并非像众多评论者所强调的那样不得了的重要。且不说这一主题是舶来品,就说《围城》的真正魅力,我看也不在这一主题上。若不是读书家们一再提醒,一般读者甚至都读不出这一主题来。《围城》最吸引人的一点——如果有什么说什么,不去故作高深的话——就是它写出了一些人物来。我们的阅读始终是被那些人物牵引着的。其实,钱钟书本人的写作初衷也是很清楚的:“在这本书里,我想写出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水洗的文字  ——读汪曾祺  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读过书,一九四九年以前就写过《复仇》、《鸡鸭名家》等很别致的小说。一九四九年以后主要精力投放在戏剧创作上,是京剧《芦荡火种》的执笔人。这个剧后来成为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  他重新写小说,是在七十年代末。作品发表后,有见识的读者和评论者,都有一种惊奇,觉得总在作深沉、痛苦状的文坛忽地有了一股清新而柔和的风气。但却因他的作品一般都远离现实生活,又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倒显得有点过于平静。他是越到后来越被引起注意的。当那些名噪一时的作家和红极一时的作品失去初时的魅力与轰动效应而渐归沉寂时,他与它的作品反而凸现出来。在此后的许多年里,他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一  汪曾祺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域性作家。他把绝大部分篇幅交给了三四十年代江苏高邮地区一方土地。  从空间大小来讲,世界上的作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地域性作家,一类是地域性作家。前者认定,所谓的地方特色、风俗人情,于文学而言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他们甚至有意淡化和排斥这些元素。这种认定,其理论基础是:文学所要表现的,应是人类共有的生活以及普遍的人性。这类作家把更多的力量放在了没有特定空间的想象上,所编织的故事,带有更多的假设性。在西方,这一类作家似乎占多数。而另一类作家,则将生活的空间严格地限制在一个他认为他所熟悉的固定的点上,方圆十八里,一辈子也不肯跨越一步。在其作品中,显示出了浓重的地方情调和特别的小文化环境。在中国,这一类作家似乎居多。沈从文是这类作家的一个经典。他表现的生活范围或者说那些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作品,基本上都生长于湘西。国外也有这类作家,著名者如美国的福克纳。据他自己讲,他一生就只写了邮票大小一块地方。这些作家的理论基础是:艺术必须选择特殊的空间,展示特殊的生活画面,通过对特定文化的显示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实现艺术的认识和审美之目的。  批评者对这两者褒贬似乎不一。但印象中,挨批评更多一些的似乎是那些地域性作家。就中国而言,地域性的过分强调、地域性作家所占比例过大,多少妨碍了中国文学的提升,降低了中国文学的规格。在中国,地域性变成了一位作家成功的一条途径。谁想获得成功,谁就必须讲究地域性。占据一方生活小岛,以对付文坛的激烈竞争,竟成为许多中国作家的一个意识、一种策略。于是当代文学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东西南北,各据一方,以独特的地域风土人情为奇货为本钱来从事文学的买卖。于是,偌大一片中国版图,被瓜分殆尽。于是出来所谓的湘军、晋军之类的说法。于是,文学要表现的人的生活,最终变成了地方生活,中国文化变成了若干区域文化。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中国当代文学少了世界文学的宏大气派。对泥土气息的过于认同,使中国文学从风格上讲,就显得有点过于小气,甚至俗气。地域主义的极端化,使文学失去了抽象的动机,失去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失去了重大的、具有哲学意义的主题,并因它的过于狭隘与特别而失去了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域主义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创作观念。  但,却谁也无法批评长期占据一方土地而经营他的文字世界的汪曾祺。一,他虽然将自己的作品的内容限制在一区域内,但他并不向他人提倡地域主义,尽管他是率先体现地域性的,但后来有那么人蜂拥而上,则与他无关;二,他很得当、很有分寸地体现了地域性,未去一味摆弄地域性;三,他是带着一种现代的、永恒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态度重新走向地域的,地域只不过是他为他的普遍性的艺术观找到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场所而已。《受戒》如此,《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等莫不如此。地域性非但没有成为障碍,反而成为施展人性、显示他美学趣味的佳境。……  天际游丝  ——读卡尔维诺  一群看来都十分古怪的人,穿越了一片密林,来到了一座神秘的城堡。而这次穿越,是以每个人失去说话能力为代价的——围着餐桌而坐的人,忽然发现自己失聪变聋。但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向他人倾诉的欲望。此时,大概是城堡的主人,拿出了一副塔罗纸牌放在了桌上,这副牌一共七十八张,每张上都印有珍贵的微型画,有国王、女王、骑士、男仆、宝杯、金印、宝剑和大棒等。他示意,每一个愿意讲述自己故事的人,都可以通过塔罗纸牌上的图案,来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纸牌上的图案,可以充当一个乃至几个角色和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组合中,它们代表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意思。于是游戏开始,就凭这七十八张纸牌,他们分别讲述了“受惩罚的负心人”、“出卖灵魂的炼金术士”、“被罚入地狱的新娘”、“盗墓贼”、“因爱而发疯的奥尔兰多”、“阿斯托尔福在月亮上”等奇特的故事。  这就是卡尔维诺的小说《命运交叉的城堡》。  在《命运交叉的饭馆中》,他继续使用这副纸牌。那些因穿越密林而失去言语的人纷纷抢着可以表述他们各自心中故事的纸牌,又讲了“犹豫不决者”、“复仇的森林”、“幸存的骑士”、“吸血的王国”等奇特的故事。  这七十八张可以任意进行组合的纸牌,似乎无所不能。它完全可以替代语言,完成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所有事件和所有意思的表达,并且极其流畅,使在场人心领神会。  无论是哪一组、哪一系列,它们总会在一点上发生交叉,即在一个点上,呈现出他们具有共同的命运。  “饭馆”的组合原则与“城堡”有别。卡尔维诺还想写《命运交叉的汽车旅店》。但不再是用塔罗纸牌,而是借用一张报纸上的连环画版。那些在汽车旅店中因一场神秘的灾难而吓得不能言语的人,只能指着连环画的画面向他人讲述:他们每个人的讲述路线不一样,或是跳着格讲,或是按竖线讲,或是按横线讲,或是按斜线讲。  卡尔维诺是我所阅读的作家中最别出心裁的一位作家。在此之前,我以为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格拉斯、米兰o昆德拉,都属于那种“别出心裁”一类的作家。但读了卡尔维诺的书,才知道,真正别出心裁的作家是卡尔维诺。他每写一部作品,几乎都要处心积虑地搞些名堂,这些名堂完全出乎人的预料,并且意味深长。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一生不知疲倦地搞出一些人们闻所未闻、想所未想的名堂。这些名堂绝对是高招,是一些天才性的幻想,是让人们望尘莫及的特大智慧。……  因水而生  ——关于《草房子》  我的空间里到处流淌着水,《草房子》以及我的其他作品皆因水而生。  “我家住在一条大河边上。”这是我最喜欢的情景,我竟然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过这个迷人的句子。那时,我就进入了水的世界。一条大河,一条烟雨濛濛的大河,在飘动着。水流汩汩,我的笔下也在水流汩汩。  我的父亲做了几十年的小学校长,他的工作是不停地调动的,我们的家是随他而迁移的,但不管迁之何处,家永远傍水而立,因为,在那个地区,河流是无法回避的,大河小河,交叉成网,因而叫水网地区。那里人家,都是住在水边上,所有的村子也都是建在水边上,不是村前有大河,就是村后有大河,要不就是一条大河从村子中间流过,四周都是河的村子也不在少数。开门见水,满眼是水,到了雨季,常常是白水茫茫。那里的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发生在水边、水上,那里的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可惜的是,这些年河道淤塞,流水不旺,许多儿时的大河因河坡下滑无人问津而开始变得狭窄,一些过去很有味道的小河被填平成路或是成了房基或是田地,水面在极度萎缩。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  首先,水是流动的。你看着它,会有一种生命感。那时的河流,在你的眼中是大地上枝枝杈杈的血脉,流水之音,就是你在深夜之时所听到的脉搏之声。河流给人一种生气与神气,你会从河流这里得启示。流动在形态上也是让人感到愉悦的。这种形态应是其他许多事物或行为的形态,比如写作——写作时我常要想到水——水流动的样子,文字是水,小说是河,文字在流动,那时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水的流动还是神秘的,因为,你不清楚它流向何方,白天黑夜,它都在流动,流动就是一切。你望着它,无法不产生遐想。水培养了我日后写作所需要的想象力。回想起来,儿时,我的一个基本姿态就是坐在河边上,望着流水与天空,痴痴呆呆地遐想。其次,水是干净的。造物主造水,我想就是让它来净化这个世界的。水边人家是干净的,水边之人是干净的,我总在想,一个缺水的地方,是很难干净的。只要有了水,你没法不干净,因为你面对水时再肮脏,就会感到不安,甚至会感到羞耻。春水、夏水、秋水、冬水,一年四季,水都是干净的。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再次,是水的弹性。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水更具弹性的事物了。遇圆侧圆,遇方则方,它是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种很有修养的事物。我的处世方式与美学态度里,肯定都有水的影子。水的渗透力,也是世界任何一种物质不可比拟的。风与微尘能通过细小的空隙,而水则能通过更为细小的空隙。如果一个物体连水都无法渗透的话,那么它就是天衣无缝了。水之细,对我写小说很有启发。小说要的就是这种无孔不入的细劲儿。水也是我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对水,我一辈子心存感激。  作为生命,在我理解,原本应该是水的构成。  我已经习惯了这样湿润的空间。现如今,我虽然生活在都市,但那个空间却永恒地留存在了我的记忆中。每当我开始写作,我的幻觉就立即被激活:或波光粼粼,或流水淙淙,一片水光。我必须在这样的情景中写作,一旦这样的情景不再,我就成了一条岸上的鱼。  水养育着我的灵魂,也养育着我的文字。  《草房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  ……


编辑推荐

  人存在着就必段阅读,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阅读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无法拒绝。在我的写作史上,《阅读是一种宗教》有特别的意义,它是我最想写的几部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阅读是一种宗教 PDF格式下载



曹文轩的书我一向都很喜欢,这本书更让我感到亲切和感动。这是一本分享阅读体验的书,当然,也可以当做一本经典作家作品导读的书。书的装帧也特别别致,白色的,手感很好的硬质封皮,捧在手上,真的会有一种阅读的仪式感与神圣感。
一起阅读吧,相信你会在阅读中找到一颗心,与它对话,相谈甚欢!


很欣赏曹文轩的文字,他的读书笔记,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所读,所思。让我们也有所思,有所获。


把理论做到如此炉火纯青的程度在中国的文学界还是不多的,尤其对内美的人是一次精神洗礼,推荐给周围的人购买了许多,数不清的场合数不清的次数推荐曹文轩,代表中国文学的美境!


书的印刷质量很好。内容非常好。作者从独特的视角,以独到的眼力解读作家、作品和文字,非常适合语文老师阅读。


阅读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写出来的经典著述


值得推荐,书中讲了读书和不读书两种人的区别,正和我意。几本书的体会很有见地。


阅读成为了大家的追求的梦境


送货的服务很好,书有外膜,支持。


面挺广,角度也不错,总的来说是精心细作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曹老师的一贯风格 ,如散文诗一般兼有学术性!


封面很漂亮 喜欢


好书,爱看!


给高三的孩子买的,她非常喜欢。


刚买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开封。但是看简介,我还是挺期待的。


如何将阅读演绎成宗教。


可以体会对于一本书、一个作者不一样的体会,值得一看


书还可以,还没有看完


在别的书上看到这本,就在当当上买了,正版书,质量很好,书的内容也很棒


以前在书店看到过这本书,当时没有买,后来一直念念不忘,终于在当当上买到了,而且还很便宜


很好的内容和书籍


似乎更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总体不错,但223页少了大概5个字,其中关于《百年孤独》有个地方错了,不是蕾贝卡织就裹尸布,是阿玛兰坦。


不错,可读性强,价格合适


书很喜欢,送货速度也快,满意……


好啊 特别的好


还不错,值得推荐,赞一个!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