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敢为人先

李夫生,薛其林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夫生,薛其林 著  

页数:

218  

内容概要

  岁月沧桑,今年已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前那场划时代的革命,不仅结束了在中国延续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形式,并由此而引发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历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值得人们再次来加以反思与评析。为此筹划编著《辛亥革命与长沙·敢为人先:辛亥长沙精神》。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历史沧桑锻品格第一节 “在湖之南,峻岭之中”一、湖湘地域特征及文化演变二、长沙的区域历史变迁三、长沙文化的主要内涵第二节 忧国忧民忧天下一、心忧天下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国大夫屈原三、“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虖犬羊”--长沙王太傅贾谊四、“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永州迁客柳宗元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外范仲淹第三节 荆天棘地敢争先一、敢为人先二、“行”“匡”之义吐心迹,思以遥旌三闾,志--思想巨人王夫之三、“旷代逸才”--悲情宪政者杨度第四节 坚韧执著不怕死一、蛮夷之地的“霸蛮”精神二、固有营盘气盖天--潭州知州辛弃疾三、抬棺西征镇雄关--不怕死的左宗棠第五节 经世致用重原道一、经世致用二、“以心性义理之精微,使政善民安天下之心和”--思想者周敦颐三、朱张会讲成佳话,苦心为学凝精神--朱熹和张拭第二章 辛亥风云起苍黄第一节 大风起处:西学东渐与新政新民思潮一、西学东渐的宏观背景与路径二、西学东渐与辛亥革命前后长沙风气的转变第二节 风雨欲来:革命社团的崛起、平民革命运动的开展第三节 风浪中心:辛亥革命前后的长沙、武汉和广州一、辛亥革命前后的长沙二、辛亥革命前后的武汉三、辛亥革命前后的广州第四节 辛亥革命中的长沙人……第三章 风雨如磐真英雄第四章 “长沙子弟最先来”

章节摘录

  其著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宣言《敬告青年》,开宗明义地倡导“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六大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念,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奴隶…‘保守”“退隐”“锁国”“虚文”“想象”的落后意识;其《今日之教育方针》力倡近代西方的“现实主义”“唯民主义”“职业主义”,反对中国传统社会空玄的人生观、专制主义政治和阻碍经济发展的泛道德主义;其《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揭示了中西文化价值的优劣,指明了文化改造的方向。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认为这二者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救星,而且也可以用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是实现“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换的有力武器。  胡适从工具理性出发,以白话文这一新形式来灌输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内容,借此来斩断传统落后文化的脐带。白话文运动是地道的“新瓶新酒”,以形式上浅显易懂的白话语言取代了“子日诗云”,内容上的“科学”“民主”“平等”“自主”取代了“三纲五常”。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新工具和武器,白话文极大地加速了启蒙文化运动的宣传鼓动和社会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爱国救亡运动与民众启蒙的大联合。青年一代正是有了这个新武器和使用这种新武器的范例,于是才有了破旧立新的实际行动。  与陈独秀、胡适的舆论宣传不同,五四时期的毛泽东更多的是在行动上实践着反封建文化的功能。他那“动力”的欲求、“贵我”的意志、“通今”的理性所构筑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宇宙观--人生观,实际上是对传统“静”的哲学、“厚古”文化观的反对,因而凸现出冲破封建网罗的时代精神。  应该指出,近代中国始终处在被列强推推搡搡的境地,始终被亡国灭种的威胁压抑着,每一次自我调整几乎没等充分完成就为新的失败所笼罩,人们在惊慌失措中来不及整理思路却又不得不进行新的选择。这样,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演进就呈现出某种越来越彻底的自我否定倾向,社会主导思潮也一步比一步更为激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敢为人先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