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时移势异

郑焱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9-01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郑焱 著  

页数:

304  

内容概要

  岁月沧桑,今年已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前那场划时代的革命,不仅结束了在中国延续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形式,并由此而引发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历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值得人们再次来加以反思与评析。为此,筹划编著《辛亥革命与长沙·时移势异:辛亥长沙巨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辛亥前后长沙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第一节 辛亥前后的长沙经济一、从封闭到开埠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入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四、商业的繁荣第二节 辛亥前后的长沙社会结构一、传统社会结构二、新式士绅及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崛起三、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与分化四、早期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辛亥前后长沙社会政治变革第一节 光复前长沙社会政治形势一、华兴会的创立及其活动二、同盟会湖南分会的创立三、萍浏醴大起义四、商民维护利权运动五、抢米风潮第二节 光复后的长沙政局一、长沙光复及军政府的成立二、湖南军政府的更迭三、国民党湖南支部成立四、反袁驱汤斗争第三节 辛亥前后的政体变革一、政治体制的变革二、政府机构的变革第四节 辛亥前后地方自治实践一、湖南立宪运动中心二、谘议局及省议会第三章 辛亥前后长沙社会思潮演进第一节 政治思潮一、反满革命思潮二、民主共和思潮三、地方自治思潮第二节 教育思潮一、军国民教育思潮二、实业教育思潮三、国民教育思潮第三节 尊孑L复古与批孔思潮一、守旧复辟逆流二、弘扬国学与船山学社三、批孔思潮……第四章 辛亥前后长沙教育发展第五章 辛亥前后长沙社会文化事业革新第六章 辛亥前后长沙社会风貌改观

章节摘录

  长沙新式士绅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与清末长沙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化教育事业的兴起亦有着极大的关系。1904年,长沙开埠之后,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因素的大规模进入,长沙的开明士绅朱昌琳、谭延闿、梁焕奎、龙璋、廖树蘅、廖基植、陈文玮、童光业、黄忠浩等人,为维护利权,更为积极地投资于近代新式工商业,在铁路、工矿业、航运业、矿冶业、制造业、电力工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封建官僚、传统商人逐渐转变为新式的工商业资本家,亦实现了由传统士绅向新式士绅的转化,他们已不再是传统的旧派士绅,而是具有近代经营思想和观念的新型绅商,并在省城工商业界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湘省工商界的领头羊。如陈文玮早年经营钱庄和绸缎业,1905年开始投资于煤矿业,1909年又创办湖南电灯公司,是一个典型的新式绅商,而谭延阎、黄忠浩、廖氏父子则是具有科举功名或在职、退职的官员身份,依靠官款控制官办工矿企业,转而成为新式资本家,成为新兴士绅。而最早投资于近代工商业的王先谦、张祖同、黄自元等传统的士绅则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在长沙商界中渐趋消失。  另外,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行的发展工商和推进教育改革的政策,亦有力地促进了长沙近代新式士绅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发展,尤其是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更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教育的兴办,留学道路的开辟,不但动摇了传统士绅的特权地位,而且彻底断绝了传统旧式士绅的升迁之路和基本来源,更为有力地推动了长沙传统士绅的分化和转变,从而改变了长沙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使传统士绅阶层的数量和影响力都遭到了大幅削弱。长沙地区诸多的传统士绅,在传统功名的特权保障失去了合法性依据和功名入仕的传统道路被堵死的状况下,不得不走出封闭的地域界限,四方觅食,自谋新的出路;不得不从事实际的事业或获取实际的知识以求自立,否则只能是坐以待毙。此后,众多的传统士绅流向商、学、军等各个阶层和领域,转变为新式士绅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时移势异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