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郭沫若正传

黄侯兴 江苏文艺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江苏文艺  

作者:

黄侯兴  

页数:

212  

内容概要

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蒋稆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蚕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家在峨眉画里”第二章 买来一只“黑猫”第三章 留日十年,“女神”再生第四章 戎马书生,炮火洗礼第五章 亡命日本,自励坚贞第六章 “欣将残骨埋诸夏”第七章 “灌溉现实的蟠桃”第八章 “八千里路赴云旗”第九章 在不断调整的时空中生存第十章 诗歌创作的得失第十一章 毁誉参半的史剧创作第十二章 史学研究的新贡献尾声 凤凰更生修订絮语

章节摘录

历史在前进。郭沫若的少年时代,正是近代中国历史发生急遽变化的时代。这是从维新变法向辛亥革命过渡的历史转换时期,是新旧思潮首次大交锋时期。虽然他的少年时代是被关闭在四川宗法社会里面,但新学与旧学之争已经波及到了古老偏陬的山村;他在沉闷、冷漠的历史氛围中,开始呼吸到一点新鲜的空气。郭沫若正是近代中国过渡时期孕育出来的一颗幼芽——他是最后一批蒙受封建传统诗文严格教育训练的学童,也是较早感受着资本主义文明的少年。1900年庚子事变后,郭沫若家乡的家塾教育发生了较大变化。于四书、五经及唐宋诗文之外,增设了格致、地理、地质、东西洋史、修身、国文等新课,还有一部《笔算数学》。“家塾的壁上挂的四大幅合成的一面《东亚舆地全图》”,红黄青绿的各种彩色使师生“观感焕然一新”,郭沫若觉得“到这时才真正地把蒙发了”。塾师的教授法也有所改进,注意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例如一面教读《左氏春秋》,一面教读《东莱博议》,注意了相互之间的比较。郭沫若后来说:“这真是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好议论的脾气,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或者就是从这儿养成的罢。”在郭沫若发蒙阶段,他的大哥郭开文(橙坞)也是给他影响很深的一个人。郭开文于1903年四川废科举兴学校时考入成都东文学堂,后留学日本,“反正”时回到四川。他在东文学堂读书期间,接触了新学,立即成了启蒙运动的急先锋。郭沫若后来回忆道:“成都是一省的都会,接受外来的影响自然较早;他在成都接受的影响直接传达到我们乡里来。放足会是他首先提倡的,我们家里人在乡中解放得最早,就是五十多岁的我们的母亲,那时候也把脚解放了。女子素来是不读书的,我们的妹子和侄女也都跟着沈先生读起书来。这些不消说都是他的主张。”|此外,郭开文还把大量的新书报。

媒体关注与评论

郭沫若是歌德,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  ——周扬


编辑推荐

《郭沫若正传》:陈漱渝,凌宇、钱理群、宋益乔、王兆胜、陈丹晨、舒乙、黄侯兴、钟桂松、桑逢康超强作者阵容,精心结撰重现名家风貌,汇聚历史英华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郭沫若正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