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布宁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4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布宁  

页数:

363  

字数:

278000  

译者:

靳戈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主人公阿列克谢·阿尔谢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人、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体裁,评论界一度众说纷纭。作品发表之初,就有人认定这是作家个人的“自传”,但布宁本人却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强调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后来,确认这是一部小说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但称它为“艺术性自传”或回忆录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些作家评传和文学史著作将这部作品视为长篇小说,崇拜布宁的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却把它称做中篇小说,但又认为它和一般的中篇小说有所不同。帕乌斯托夫斯基写道:“我依旧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称为中篇小说,尽管我同样有权把它称为史诗或者是传记。……在这一部叹为奇观的书中,诗歌与散文融为一体,它们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一种新颖的、绝妙的体裁。”当代的一位俄罗斯评论家则说:这部作品“有点儿像哲理性的长诗,又有点儿像交响乐式的图画”。更值得注意的是,布宁自己在《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称这部作品为“笔记”。
如果我们不限于概念的界定和辨析,而是进入文本内部,就会发现上述种种说法都似乎不无理由。《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自传性是十分明显的。作品中含有作家本人的大量传记材料。例如,主人公阿列克谢度过童年的卡缅卡庄园的远景是:“荒漠的田野,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庄园……冬天是一望无际的雪海,夏天则到处是庄稼、野草和鲜花……还有这些田野永远的宁静,它们的神秘的沉默……”这分明就是布宁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叶列茨县布特尔卡庄园的景象。透过作品中关于阿列克谢的外婆家巴图林诺庄园的描写,则不难见出布宁的外婆家奥泽尔基庄园的轮廓。阿列克谢的幼年和童年岁月,考入贵族中学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寄宿于一个市民之家的情景,中途辍学后重返巴图林诺、不久后即得悉自己的诗作和文章首次发表时的喜悦,他前往奥廖尔市、哈尔科夫和克里米亚的最初几次旅行,他在奥廖尔一家报纸当编辑的经历,他那难以忘怀的浪漫史,等等,无一不映现出布宁本人早年生活的踪迹。阿列克谢周围的一些主要人物,从目睹家道中落而无力回天的父亲亚历山大,曾因参加民粹派活动而被捕的哥哥格奥尔基,到性情古怪的家庭教师巴斯卡科夫,他寄宿其中的那一家之主罗斯托夫采夫,再到他倾心和爱恋的莉卡等,所有这些形象都可以在布宁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寻得与之对应的原型。
然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决不是布宁早年生活的简单复现。作家的生活历程,仅仅是为他撰写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曾特别指出:这本书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样,只有就其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这一点而言,才可以算是“自传性”的;他本人更愿意把这部作品看做是“虚构人物的自传”。如果说,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场景和事件,都可以在作家的过往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那么,作品的内容和作者实际经历之间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仿佛正是为了证明这一点,布宁夫人维拉·穆罗姆采娃后来才编写了《布宁的一生》(巴黎,一九五八年版)一书。书中所提供的大量资料显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体现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虚构的奇妙结合。因此,显然不能把这部作品等同于布宁的自传,而只能认为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十九世纪晚期俄罗斯部分青年知识者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同时,它又是一部充分呈现出布宁早年的生活印象、感受和体验的艺术作品,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已逝年华的一种深情回望。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其他作家撰写的同类体裁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整部作品不是以记述主人公的经历和事件为主,占据作品主要篇幅的,是主人公的印象与感受。关于这一点,作者其实已通过作品主人公暗示给了读者。小说中写道:早在少年时代,阿列克谢“对事关心灵和生命的诗歌”创作的天赋就已经被父辈确认了。对于“生活”,他的理解也是独特的:“它是一些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当他在痛苦地思考着如何写作时,曾在大街上侦探似的尾随着一个个行人,盯着他们的背影,努力想在他们身上捕获点什么,努力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他确认,自己的写作决不是为了“同专制和暴力进行斗争,保卫被压迫者和贫穷的人们,提供新鲜的典型,描绘社会生活、现代生活及其情绪和潮流的广阔图景”。他还曾这样自问:“为什么我非得要完全彻底地知道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而不写我现在所知道和感觉到的人和事呢?”这一切既是阿列克谢的创作思想形成过程中闪现的火花,也是布宁创作宗旨的表露。整个作品正是将主人公心灵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读者所读到的,也主要是主人公的“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

作者简介

伊万·布宁(一八七〇—一九五三)的创作起步于白银时代。在那个文化密集型高涨、文学长足进展的大时代,他曾与高尔基一起,作为“星期三”文学小组和知识出版社的同仁活跃于文坛,被公认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流派的两大杰出代表。但后来布宁的创作倾向与艺术风格却日渐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PDF格式下载



   林语堂说过“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这跟一见倾心一样。” 我想,蒲宁对于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高三时第一次读到他的短篇小说《轻轻的呼吸》,立刻被蒲宁作品中高贵、冰冷的美所吸引;随后经过《金蔷薇》的介绍,第一次读到蒲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看到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就放不下了。
    每年重读蒲宁,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他的文字的感觉,整部小说中,随处可以见到一两处场景、几句话语,让我停顿下来,遐想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于是勾起回忆,过去的某一时刻,自己的生活中,仿佛也有类似的场景,似曾相似的怀旧情景,触动心中某处隐秘的情感。
    说出读者心中所想、却又无从表达的感情,唤起心灵的共鸣,也许,这就是好作家的真正伟大之处。
  


    在看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中,第一次听到伊凡·蒲宁的名字,发现自己实在浅薄的很。
    刘小枫说,只有以心以血把捉爱的刹那才是永恒的。爱的刹那打开了无端之在通向人生之大全的柴扉。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勃莱克
    
    也许是最近看多了虚无的作品,才会在忽然间面对扑面的深沉与静思时,不自觉恍惚起来。
    于是想着,文学这样东西,还是不能太世故的。它必然要保留一些天真,一些执信,才能动人。
    屹立在苍茫世界中的孑然生存,虽然听起来失真。可什么才是真的呢?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把自身的强力,奉献给精神性的孱弱的爱。
    爱的实现,与苦痛相系,是在此地此世的必然遭际。
    
    有时甚至并不存在百转千回的命运,像大众电影中那样煽情。但爱的初衷,并不是去寻一个、等一个,甚至是赌一个百转千回的收场。
    蒲宁在小说前半部说到自己大半生的追求,在别人看来就仿佛是虚度了年华一般。
    初读时以为是句调侃,后来想起来,才略略感知到,之中深沉有致的爱的缱绻。
    
    《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是蒲宁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但他自己在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时说,这部小说是受此褒奖的重要原因。
    就内容而言,我想,它包容了几乎一个诗性生存者所经历的全部跋涉的拷问。
    关于信仰、关于爱、关于人间无数的悲伤、诱惑、沉思,甚至包含关于一个作家面临创作和生存间的思索与无奈。
    洋洋洒洒,堪称合金。
    最直白的感受是,我深切体会到了作者毫无保留地尽诉着自己的生命体验。这是在中国作家中很少见到的。
    毫无保留,也许就是刘小枫所说的“浑身感到濒临死亡的微茫”。
    这种濒临死亡的感知,因其淋漓的、向善的表达欲,丝毫让人不感到恐惧,相反,让人感受到一种浩瀚的温存与释然。
    
    一个优秀的作家,所创作的,决不会是一个文化产品,由此追求某种文化标的。
    把对于世界的感受,藏着掖着,有所保留,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差价出售自己的文化安慰剂。是知识分子良知的泯灭。
    亲爱的室友说,俄罗斯人之所以如此善思,恰由于寒冷天气的缘故。
    那他们如此慷慨地敞开自己的生命体验,是否也与这片神奇的土地,对于生命的历史性追求相系?
    除了敬佩与赞叹之外,还真是不知道能够多言些什么。
    
    [我总是问自己:我一生中究竟有过什么东西么?我回答自己:有过的,只有过一件东西,就是那个寒秋的夜晚。
    世界上到底有过他这么个人吗?有过的。这就是我一生中所拥有的全部东西,其余的都不过是一场多余的梦。
    ——《新路·p402》]
    
    谁又知道,这“多余的梦”耗费了人多少情感、多少坎坷、多少隐忍与挣扎。
    有的人一生与那些神奇的命运感无缘,因为刹那只在某一个人把身体奉献给一个如冰一般洁白透明的世界时才会闪现。
    于是,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小说的全部光彩,凝固于某种“灵与肉都疲惫不堪的幸福”之上。
    
    我非常喜欢小说的结尾。正是出于喜欢所以不想言说情节的内容。
    我只能说我看到了某种希望的东西,天真的东西。看到了某种臆想的幸福。
    因为臆想,所以会被许多尘世中世故精明的人们所不屑提及。
    随他们去好了,我想如今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这样说。
    因为他们将永生无缘与“爱的刹那”,实在可惜。
  
  http://amytakuya1987.spaces.live.com/blog/cns!EBEDCECE5B478565!588.entry


这几天回家过年,看到了书架上的这本“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84年版,0.93元。记忆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这是我少年时最爱读的一本小说了。
翻了翻发黄的书页,看到书的序言,居然是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伊凡.普宁”。不过当时我还没有看过“金蔷薇”,也不知道普宁是何许人也。按说我那时应该是看不懂这书的,但不知为什么,那时疯狂地喜欢他笔下的俄罗斯中部的景色,他敏锐和精细的观察,文字中若有若无的忧愁。我觉得自己就好像是那个瘦弱的俄罗斯少年,一个人在那旷野中......


别的译本似乎更好
戴骢的译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