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
2004-5
译林出版社
(美国)苏珊·桑塔格
姚君伟
无
在《恩主》中,桑塔格对梦境、幻觉情有独钟,让读者看到了作为主人公及叙述者的“我”的梦里人生。在这部篇幅不长的叙述作品中,“我”一共做了十三个梦,这还不包括这些梦的不同版本,而“我”差不多就在做梦和释梦中度过了六十一年的人生。因为父亲忙生意,姐姐嫁人,母亲去世,“我”从小就备尝孤独的滋味,并养成了耽于沉思的习惯。在省城读到大三,因发表一篇小题大作的哲学论文而退学,并进入一对中年夫妇——安德斯夫妇——的社交圈。沙龙搞得热热闹闹,“我”虽置身其间,但仍痴迷于自己的思考,并感觉自己踏上了一次精神之旅。然后,开始做梦,先是“两个房间之梦”。梦里的“我”表现出本人的某些性格特征——狡黠的谦卑,动辄产生羞耻感、哀求、害怕的样子,想与梦里压迫“我”、支派“我”的人讲和、套磁儿,等等。接着,“我”开始释梦,并请人帮着释梦。同样的梦中人出现在不同的梦里,如沙龙女主人安德斯太太,在梦里,她一会儿拒绝“我”的要求,一会儿又给“我”投怀送抱。“我”做的这些梦名堂很大,内容各异,包括“我”梦醒之后命名的“非常派对之梦”、“宗教梦”、“老资助人之梦”、“钢琴课之梦”、“镜子之梦”、“红枕头之梦”、“破窗之梦”、“泥鞋子之梦”、“军火库之梦”、“文学梦”、“木偶之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最为有趣的是,“我”在梦和日常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也因此品尝到了内在生活的滋味。内在生活改变了“我”对他人的态度,梦指导并改变我的日常生活。过着这种亦梦亦真、合二为一的梦生活,“我”充满活力。在梦的导引下,“我”勾引安德斯太太,乘她丈夫出差在外的机会与她私奔。“我”和她在一座阿拉伯城尽情玩乐,而后慷慨地把她卖给一个阿拉伯商人。依稀是两年后吧,她伤痕累累、可怜兮兮地回来。“梦”指示“我”杀死她,可“我”没有成功,因为她坚不可摧。“我”把父亲留下的房子赠给她,等等。梦境和幻想在《恩主》中,似乎不仅起到了展开情节的作用,它们倒更像是小说中的主角儿,梦一个接一个地做,而且,“梦中复有梦中梦”,居然还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梦境和幻觉呈现出处于自我感知、自我探索之中的“我”的困惑和孤独,“我”内在的心灵世界由此也得到真实的再现。
提起美国当代作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 ),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很可能是她在《长青评论》上发表的《反对阐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1964)。该文的发表,使桑塔格以理论研究而蜚声文坛。不过,料想人们也不会忘记她作为评论家和小说家的“两栖人”身份。事实上,她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小说——一部她自己很喜爱的小说,即《恩主》(The Benefactor, 1963)。
苏珊·桑塔格有着良好的艺术禀赋,她从小就做作家梦,七岁动笔写作。她在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度过童年时代,在伯克利大学就读,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51年毕业,又于1954年和1955年在哈佛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和哲学硕士学位,随即远赴欧洲,继续攻读哲学。在牛津和巴黎这两个知识和思潮的集散地,桑塔格深受影响。桑塔格年轻气盛,她看到当时的文人学士有许多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不免技痒,也想一试身手。当时法国流行的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以阿兰·罗布格里耶等人的新小说和欧仁·尤奈斯库等人的荒诞派戏剧为代表的文艺思潮及其创作实践给桑塔格以极大的启发。存在主义哲学提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存在先于本质、世界和人的处境的荒诞性、自由选择等,使桑塔格认识到对现实作出存在主义观照的意义,她意识到存在主义文学力图揭示世界及人生的荒诞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小说则强调对小说传统形式的摒弃。阿兰·罗布格里耶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传统小说“单调地使用过去时和第三人称,无条件地以时间为发展,以情节为线索的做法,千篇一律地按照人的愿望去安排,每一情节都与情节关连等等——都是强调一个稳定和谐、连绵不断、没有歧义的、完整无缺的世界”,在他看来,这样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在二战后法国哲学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双重影响下,苏珊·桑塔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观,并在一系列论著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文学观。她呼应欧洲现代主义创作理论与实践,并按照自己的理念完成了她最初的文学创作,其中当然包括《恩主》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
无
美国老作家苏珊桑塔格的《恩主》是我近年来所读的第一本含有强烈的哲学探讨意味并间杂着纯文学的晦涩的外国文学作品。故事充满了不理性的荒诞,情节似乎是在展开,却又好似是静止不动。如果用这样的笔法和节奏去写一篇通俗故事,我想无疑会遭到失败的。但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我又感受到它作为纯文学,甚至可以说是比纯文学更加挑战阅读者心智能力的哲学探讨式小说,这部作品是成功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混淆了作为主人公的真实世界和做梦世界,并在其中成功的解析了主人公的感知、感觉和欲望。
如同半年前所读的加拿大作家马特尔成名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说的主体都是一个充斥了幻觉和主观改造的故事。只不过PI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把自己在茫茫大海上遭遇到的人类面临死亡威胁下而暴露出来的残酷变异为一种动物之间的战争;而在《恩主》中,真实的主人公是一个遭遇过很多不幸(幼年丧母、被人绑架、因为长年陷入精神分裂无法分清现实和梦而成为精神病患者、残疾、沦为杂技团的表演者)的法国男人,他的一生超出正常人数倍的痛苦。但是在这样的现实里,他用自己的梦营造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次人生旅程,在这个虚假的梦里人生他荒诞的生活着,在这里他重新获得了自己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的各种选择。当然这个世界还是和现实世界充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时时的向读者暗示出主人公得更深层的内心世界。
整个小说的前90%都是在讲述主人公的梦里人生,所以情节显得荒诞离奇令人不明所以,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古怪场面和离奇情节(如自己和老情人出国去旅游结果以一万三千法郎的价格把情人卖给了阿拉伯人,再如自己的妻子生病快要死了还有个作家朋友让雅克打扮成敌军军官到家里来跳舞结果把自己老婆给折腾死了)。这些荒诞不经又没法解释的内容几乎会令读者不由生起放弃读完此书的想法。但是在小说的结尾,桑塔格仅仅用了些许笔墨让主人公以自述的口吻阐释了自己真实的人生,如前所述遭遇悲惨又百无聊赖终成病态。这时我们回过头去看,在整个的前一部分中,现实都是梦境,而现实中的梦才是真实的生活部分的直接反映。在梦中的荒诞情节,很多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如将情人玩弄后卖出就是对自己在被绑架期间被一位白衣女人拒绝所做出的报复行为(或者确切说是报复想法),再如自己被逃回来情人逼迫结婚最终选择回老家另找一个女子结婚就是现实中父亲要求他结婚的一种反映。在回想我们自己的梦,很多离奇古怪的事情也都是现实的反映,整个小说的前半部分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说。
这本小说无论真实部分是梦境部分,充斥着混乱和非理性的选择,人生境遇和人际关系也统统都是乱七八糟。从中我们也可以分析出苏珊老师的存在主义世界观:人生混乱荒诞,世界无理性因果可循,一切不可理喻。
另外作者是反对阐释的,她认为阐释只能使艺术成为随心所欲的令人驾驭的东西,也就是说任何阐释都会使艺术简单化。所以,如果读阐释不能代替读原著,正如同看电影不能替代真实生活一样,对存在主义或者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去读读此书。
假如去寻找生活的真实性,我们必然得回到内心最深处,找出隐藏在种种现实幻觉之下的最本质的自己。没错,在绝对的真实性中,现实往往是幻觉。我想这大概是桑塔格所表达的主题之一吧,至少在我看来。
主人公希波莱特在一次次的梦境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渴望,并进而按照梦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最后已经无法区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在他本人看来,对自我的追寻恰恰是最重要的工作。他一生没有正当职业,比起作家朋友让雅克,他也缺乏冒险精神或者对冒险的兴趣。当让雅克作为作家、小偷、男妓三重身份徘徊在午夜巴黎奇诡斑斓的街头时,我追随在他身边,然而,并非见证,也没有带来心灵的颤动。
对于主人公来说,生活只是梦,也就是内心世界的外在投射,然而,假使真的投入生活,就会远离梦境,也就是远离自己。就像让雅克,虽然追求了感官的享乐,并最终得到了世俗的荣誉,可是对于主人公我来说,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对自我的认识,甚至于,对自我的认识也不重要,而是忠实于自我的生活。
希波莱特出生于豪富之家,父亲和兄长是成功的商人,这让他一生不愁吃穿,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奋斗。然而,在晚年,他遇到了年轻时的恋人安德斯太太,这位被她卖到阿拉伯的贵妇,竟然为了生存成为了阿拉伯一个村长的女酋长。她放弃美貌,放弃所有舒适和优雅,在沙漠中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王国。就是这个我在梦境中曾经谋杀未遂的前女友把我赶出了隐藏的精神世界,我第一次成了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医院的护工。我照顾流浪汉、乞丐和残疾人。梦想放弃了我,我也不再追求梦境。过去30年如同梦幻泡影,我甚至无法分清这一生究竟是如何度过的。
但主人公并没有感到后悔,因为在生命这一旅程中,我们压根无法去预测明天发生什么,许多人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精确的规划自己的生活,或者按照社会的安排去走好每一步。我们知道什么时候上学、工作、买房、结婚、生孩子、孩子上学、孩子工作、孩子结婚、然后退休、退休之后养花、种草、打太极、看健康频道、去医院、然后死去。在这条路程中,我们根本无暇去关照那个精神的内核,外界的工作让我们精疲力尽,留给自己的思考空间是如此狭窄。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主人公希波莱特的一生,反而是完全忠实于自己的一生,那么,又有什么遗憾可言呢?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桑塔格的作品,虽然过去一直都关注她,也知道她是20世纪以及本世纪最了不起的女人之一。然而,直到真正的走进她的作品,才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一定是有原因的,经典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她创作了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的精神有了新的一段冒险之旅。
人生是一场冒险,我们都乐在其中。
"满足的意义并非是被填满,而是被倒空."
"没有目的的叙述是简洁而值得尊敬的."
"梦是精神的手淫"
"每个词一说出来,另一个词就得为它死去."
"不让自己掺和到不必要的事情里去,跟那些我能理解,因此不会被他们诱惑的人待在一起."
所谓梦和现实,长期以来我也难以分清,对于一个至此终身做梦的人来讲,或许是被梦所围困,但谁又知道难道不是我硬要与之纠缠不休?
是的,“梦想”,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词汇,若把握不好,就是一个囚禁折磨人的高手。在我看来,希波莱特梦中那个要求他跳舞的穿黑泳衣的人,就是“梦想”或“目标”,而安德斯太太则是“理想中完美的自我”,正是有这样一个预设的自我在鞭笞,所以才让希波莱特不断按规划生活,强迫自己适应“孤独”,不受他人影响---以通往艺术之路。让他忽视周围的人,除非周围的人对他实现梦想有帮助。小说中如是写道:“一种强烈的讽刺哽在喉咙口。它浸入我的梦中。它逼我去做出可怕的、无用的行为。它使我把自己太当回事儿,结果呢,妨碍我重视其他人---除非把他们看成我梦中的同谋和导师。”
其实,希波莱特打着“梦想”的旗号,忽略了一点:一旦给自己预设了一个目标(尤其是作家这样小概率的事件),便让自己成为这个目标的“囚徒”,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果实际与预计相偏离,便会焦虑、失落。而且,这样的过分认真、过分严肃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博,赢了当然好,而输了呢,或者这样说,不管输赢与否,你在旁人眼中都是个傻子,因为你活在自我的设定的梦之道路中,别人却不知道你的“神圣之梦”,况且,这样的“臆想”万一是“偏执”的呢?关于这一点,小说中让·雅克对希波莱特说道:“你根本不知道要使自己有点变化。你希望自己的性格特征集中、清晰,但是,你会发现,当你烧干了水分的时候,你把水蒸发了,自己就成了一种酸,太刺鼻了,你会受不了,更不用说世人了。你会烧干掉,而我呢,只会一遍又一遍被稀释。”“我的生活奇怪,但有迹可循,而你的生活太过认真,同时危机四伏……严肃地生活是好的,但如果视严肃为一种对你的要求,就不好了。”“那么,我要说你赶快摆脱这种姿势,来跳舞吧。你过分关注自我。一切荒唐就此出现。看看你周围的世界吧,它可是个有趣的地方。”
如果你要问希波莱特到底怎么了,这样苦恼。其实,这是一个追梦人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自我动摇与怀疑。关键在于,这是一个不那么看得见的显而易见的“自我实现”,希波莱特认为自己脑海中有一种实现方式,他也一度认为自己是对的,沿着这条小径走下去就是梦想的实现,往往表现出冷漠、专注、蔑视,仿佛一支冲向终点的箭。但是,亲人和朋友毕竟是世俗化的,他们不能理解希波莱特,认为他是怪人,而更糟的是,希波莱特有时也会自我怀疑这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当他付出得越多,越偏离世俗的常道,他也就越患得患失。
希波莱特或许自己也没意识到,过于沉溺于自我的实现这一过程,尤其是“设定一个理想状态在前方等着自己”这样的行为注定了他将不会感到快乐,这也将是另一种“虚荣”,“实现梦想”变成了一种名誉之类的东西,他把现在的自我捆绑,如履薄冰,完美主义般地迫使自己完成“计划”、不许偏离。
那人就不能实现梦想了?不是,梦想实现是一个自然产生的过程,而不是预先设定自己要达到的梦想再去强迫自己。我的意思是,假如你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那么,并不是你自己决定要当一个作家后整日在家里埋头去写来走向设定好的作家之路,这样你会强迫自己,很疲惫。而应该这样,你喜欢写,你不用考虑你以后会不会有作家这个头衔,你只管生活之余快乐地写,最后,你水到渠成地成为了一个作家,即使最后你没成为作家,你也体会到了作家写作的快乐,并且,你享受了从容的不受囚禁的人生。小说中让雅克说:“希波莱特,你知道吗,成为有个性的人,有两种完全相反的途径。一个途径,是靠自然增长、季节、制作、创造。另一种途径---你的途径---靠分解、拆散、埋葬。”我觉得,前一种途径,就是“不功利”、不在乎结果、标签、称号地去做喜欢做的事,而后一种途径就是要预定自己要实现的职业价值或要做某项大事业。
当人们被理想中的自我所囚困的时候,要就甩开“梦想”与“自我”这一包袱,轻松一点地生活,不在乎标签、称谓这些虚的东西。快乐地“行动”。我知道这很难,但尽量地不要去做那种看重结果的(功利)的“苦行僧”,就像希波莱特自我的嘲讽:“于是,我骂自己虚伪,骂自己虽然再受折磨,却装出享受的样子。”“我在安德斯太太的房子里悟到,最伟大的奇迹可以通过使自己变得不那么雄心勃勃来实现。从地域升入天堂,你可以非常吃力地从边缘往上爬,但是,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你也可以往下爬,爬进魔鬼的嘴里,爬过背叛者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身躯,通过食道,爬进魔鬼的肚肠。魔鬼的屁眼---请原谅我用这种不雅的字眼---就是通往天堂的后门。”“满足的意义并非被填满,而是被倒空。梦填满我的心灵,我把它们统统倒出来。
最后,苏珊桑塔格写:“要爱自己。”短短几个字,实践起来却不简单。
读完了, 并不很艰难。 但是很难理解。 甚至读不太懂。
我尤其无法理解结局,回归这个意义有些牵强。作者面对自我的迷惑我也能常常感受到,并不因为其脆弱而显得软弱。 坚持和坚强也没关系。 带来很大的窟窿和空虚的感觉,也给予了更大的空间供我们理解:人生有着很多的选择。
在看桑塔格的《恩主》之前,我一直有一个模糊而又自以为正确的看法,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关注眼前的现实,关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他是不可能写出一部深入内心的作品的。最现成的例子就是李敖,没有人敢否认他的博学,他的强悍,他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斗争的勇气,但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上山、上山、爱》除了让人再一次见证他的博学,实在算不上好的小说。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年—2004年)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那些为她赢得广泛声誉的也是那些评论文章(就是没读过她作品的人也知道她那本《反对阐释》),她曾经满世界的跑,许多地方当时正战火纷飞(比如越南,比如前南斯拉夫),很难想象,她这样的一个作家能写出一部深入人的内心的小说。但她偏偏就写出这么一部小说,我们只能说她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更多面,也更为有才能,她的才能和丰富总会打破我们的一些惯性思维。
桑塔格写《恩主》那一年(1963年)刚好三十岁,那是个从青春期以来一些迷茫和困惑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年纪,桑塔格不想把这种困惑带到四十岁,她要把它们打发掉,我相信这是她的写作动机。尽管桑塔格说,她的第一本小说一点也不想写她自己,但我坚信,许多人的第一本小说,多多少少都会是自己的精神自传,无论他给他小说里的主人公带了什么样的面具,也无论他的主人公与他有多么不同的人生经历。我看了许多对于《恩主》的评论,没有哪个人的评论比桑塔格对自己的作品的评论更为准确的了:“《恩主》探讨某种遁世的天性,事实上是非常虚无主义的———一种温柔的虚无主义。”其实探讨的还有死亡,而谁都知道,死是彻底的虚无。
这种无限遁世的可能被桑塔格安排一个法国男人希波赖特来承担——开始是一个早早赢得声誉的大学生,最后是一个躲在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里偶做些善事的老男人。这个男人起先偶尔做了一个离奇的梦,然后是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梦,他对梦里所呈现的景象不能理解,然后不停地自我审视,从而陷入自我的泥潭不能自拨。他的梦又有意无意的与他的现实生活发生了“互动”,这种体验,几千年前的庄子曾经体验过。他曾就他的梦给他带来的困惑求教于他的作家朋友让.雅克,就教于他的相好安德斯太太,求教于神父,求教于一个研究秘密宗教的教授,但没有哪个人能给他解开困惑。
而在现实生活中,希波赖特的基本姿态是逃离,最最主要的是逃离安德斯,先是于一次蜜月似的旅行中,把她以一万三千法朗买给了一个阿拉伯人,安德斯太太逃回首都(谁都知道那是巴黎)之后,他不惜纵火杀人来摆脱她,杀人不成之后,又匆忙结婚,事后为了良心上的安宁,送了她一幢装璜得很豪华的房子,及时来的战争彻底击垮了安德斯夫人,而在结尾处出现的另外一位安德斯夫人,虽然没有再纠缠他,但却给了他一段梦靥般的恐惧,我们弄不清希波赖特是因为崩溃而最终走向了平静,还是因为顿悟而走向了平静,还是因为筋疲力尽而平静,一切都是是而非。最后的几个章节几后又把前面的现实经历都变成了梦,而把梦又变成了现实,庄生梦碟重演了一次。
有人把桑塔格称为女权主义者,我觉得那实在是对桑塔格的一种误读,最少对于《恩主》的作者桑塔格如此。在《恩主》中,里面出现的女人多少都有些可笑,而男人因为那天然的本性而给她们造成了伤害多少有些可恶,但这种可恶,甚至连张爱玲说的“小奸小坏”都谈不上,只是他们就是那样。
还有人把桑塔格归于先锋作家,但从《恩主》看,她并没有玩弄那些让人头晕目旋的文学技巧。我相信她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很博学,但在小说里,我好象没有看到一个书名号,也没有提到任何一位大师的名字以及他的名言,倒是《恩主》本身里面有许多称得上名言,比如:
“尽管我拼命往前冲,我依旧跳不出自己的意识外围线,但是,我却能进入更里层。我能够在大圈中找到一个小些的圈子,然后爬进去。”
“如果我不能走出自我,我就待在其中。我会抬眼看着自己,把我视为自己的风景。”
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找到许多适合自己的经典的句子。
而在小说的结尾那段内心独白,只有真正的沉溺最后走向平静者,才会说出那样的独白。如果把这段文字放在佩索阿的《惶然录》里,我一点也不会觉得唐突。
桑塔格于2004年底去世,不知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不是那样平静。
读的时候常常会停下来,想有些文字虽然看在眼里,但进不了心里,就一遍遍反复读。
很喜欢她的作品,看着的时候就想把所有的都买来,看完之后就以为势必要再读几遍。
做一些笔记,想以一些问题,窝在空调间的沙发里,从中午看到天黑。这大概是我喜欢自己度过星期六的方式,别把自己拖着走到热闹的某处去,别在电脑电视上浪费太多无聊的时间,一些零食一本书,简单的好时光。
作为零八年第一本看完的书,不错。
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小说,有思辨的乐趣,是值得反复读的文章,每一次都能看到新的东西。
特别是书中人物所持有的那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这个年代我们身上弊病的对比和夸张。我觉得很吸引我一点是,怎样学会关注自己而多过多管闲事,探讨自己而不是不断追求欲望不断失落不断空虚好得多。即使是梦一般荒诞的事情,我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便可,别人的观点看法根本不重要。
或许认为我是神经病,或许认为我是谋杀犯,或许认为我是面目可憎的人,但是,我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过活,我才会获得宁静,这是最重要的~~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是不会成为底线,我乐意成为杀人犯说明我愿意承担后果,这是我根据自身作出的选择。我料想到了,或者没有料想,仅仅只是身不由己,但是,我却是选择了,底层次的意识是我真正的意识,而不是压抑过的。而是释放了的~~
我想,苏珊也许是这个意思~~
如果不是,愿她今晚可以托梦给我
本书是一本挺有意思的书,
1、作者是个二十多岁的美国女性,而这本小说主人公是个上年纪的法国男人,作者可以采用一位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物,却可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处理关于这个主人公一个个非而所思的问题,同时变成了吸引读者的东西。
2、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希波赖特的精神旅行的故事,而这一次生命之旅、精神之旅是通过主人公记录他的一个个梦境故事,他对梦境内容反省、解析,同时让梦境内容表现于他的生活中、人际关系中;也从生活中去解析梦。最后这个故事以达到平和或宁静而结束。
3、故事结束也留下一个让读者思考的问题:主人公年轻时的情人安德斯太太最后结局是如何?到底那个才是安德斯太太?
4、从梦中去体会人生,从人生中去体会梦,到底那个才是真实的人生呢?
也记录下一些有趣语句,供大家参考:
1、一门科目的明确界定和精确定位以及相邻分支学科的确定——下是我所寻找而未觅得的。我也不反对讲究形式。我所反对的教授们提出问题仅仅是为了解决它们,如此而已,下课时间一到,他们就立即打住,分秒不差,准时得让人要发疯。我对学问的执着,与饿汉看到三明治一样,这个饿汉抓起人家给他的三明治,连包装纸都没撕就吃起来,这并非因为他急不可待,来不及撕开纸就开吃,而只是因为他从来就不知道要撕开纸头,要不就是忘了怎样撕。
2、我们时代真正变革已经不是什么政府更迭,也不是公共机构人员变动,而情感和理念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分析起来可要困难得多。
3、我个人感到的种种困惑本身就是这样一种情感变化的征兆吧,这是一种尚未命名的变化,一种尚未诊断出的意识错位。
4、我并不就是默认自己的焦虑,而是经过几番斗争、危机以及多年的反思,我从焦虑中悟出了某种意义。
5、对待某一思想,就要将它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然后将它们由最简单至最复杂重新组合起来,而且要切记,要数一数,看看是否漏掉哪一步。
6、与其绞尽脑汁冥想,还不如赶紧动手解决一些为好——不是靠突然的意志行为,而是慢慢地,非常耐心地来做。
7、观点并没有真正的对与错,而只是人难免会出错。
8、不要满足于自己的,或任何人的好意
9、不要希望别人拥有他们自己不希望拥有的东西
10、不要把别人的劝告当耳旁风
11、不要害怕别人不赞许,而不要遵循可行的得体和谨慎的原则
12、不要过高估价财富,也不要为抱负所困
13、不要推销自己,也不要对别人提要求
14、不要希望长命百岁
15、为了凿去包裹着我的大理石块,任何经历,任何痴迷的思考都无不显得极为重要
16、他们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独特的、有趣的观察视角,都能让我受益——这是交友之道中最令人满意的前提。
17、人们害怕得罪人,伤害人,那并非因为他们为人善良,而是因为他们不关心的真相
18、真相总是大家讲出来的某种东西,而不是大家知道的东西
19、我生活中的教训只是我个人的教训,仅适合我自己,也只能由我独自吸取 (深有同感)
20、我们写下真相的时候,要直面自己。写的过程中,我们会说教,会告诫,这是,我们必须想到,我们只能针对我们自己的失败来教育自己,告诫自己。
21、梦里我本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我狡猾的谦卑,动辄感到羞耻的倾向,哀求、害怕的样子,想与我梦里那两个人和解、哄骗他们,跟他们套近乎的念头——使人回想起许多人谈及童年的方式
22、梦最好的解释会在你生活中找到
23、我是作家,对不对?你知道我每天都写作。但是,也许我明天不写,也许从明天起,我再也不写。我因为写作,所以是作家;我并非因为是作家才去写作。(挺有哲理的观点)
24、如果我告诉你什么事情,你愿意答应我你不会抓住它不放,视其为你为自己订的该死的一套规则中的一条吗?
书中还会一些好有趣的语句,我在这无法一一列举,正如如上19点所说的观念:我觉得有趣的东西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仅适合我自己,也只能由我独自吸取。
有兴趣者,你自己去看此书,去体会属于你自己的有趣吧。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对自我的认识,甚至于,对自我的认识也不重要,而是忠实于自我的生活。
是的,忠实于自我,才是真正的自由!
与其做好人,不如做自己,这是我现在的感受!
假如你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那么,并不是你自己决定要当一个作家后整日在家里埋头去写来走向设定好的作家之路,这样你会强迫自己,很疲惫。而应该这样,你喜欢写,你不用考虑你以后会不会有作家这个头衔,你只管生活之余快乐地写,最后,你水到渠成地成为了一个作家,即使最后你没成为作家,你也体会到了作家写作的快乐,并且,你享受了从容的不受囚禁的人生。
--------------------
说得真好,
轻松一点的生活,追随自己的心~
每一次的试图理解的尝试都可悲的变成了一种曲解,我不认为苏珊讲的事情有关“梦想”。这是需要不同阶段重读的书,也许下次的理解又会不一样。
一种温柔的虚无!
读的时候常常会停下来,想有些文字虽然看在眼里,但进不了心里,就一遍遍反复读。
很喜欢她的作品,看着的时候就想把所有的都买来,看完之后就以为势必要再读几遍。
做一些笔记,想以一些问题,窝在空调间的沙发里,从中午看到天黑。这大概是我喜欢自己度过星期六的方式,别把自己拖着走到热闹的某处去,别在电脑电视上浪费太多无聊的时间,一些零食一本书,简单的好时光。
作为零八年第一本看完的书,不错。
她没有看到伊站的结束,想必不会太高兴。但她看透了世人的愚蠢,相比也不会太在意。
不懂~~
写的不错。赞个。
很棒的书评,赞!
书评写的真好 真想转到我的空间里去 呵呵 还是默默欣赏先…
桑塔格后面的小说很癫狂,处女作还是不错
写得好的评论总是让人对原作产生无限遐想。
我很喜欢她写的《床上的爱丽丝》
当一个人宣称他/她是虚无主义者的时候随之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因为就虚无主义而言不存在宣称这一动词概念,继而考察《恩主》这一存在,或许将这看作桑塔格之后完全的介入姿态之前的最后一次自我逃遁式的画地为牢,纪念然后埋葬,从这种角度来说作为一部处女作它所表现的出的勇气或是桑塔格式的浓郁的特立独行的风格是令人尊敬的,不论有意或是无意,她的自省的姿态背后缭绕的意识与思考的确更为柔韧甚至如LZ说的温柔,她为自己换了一个男性的躯壳,尽管她叙述时选用了一种近乎冷漠的语气
“许多人的第一本小说,多多少少都会是自己的精神自传,无论他给他小说里的主人公带了什么样的面具,也无论他的主人公与他有多么不同的人生经历。” ——确实如此
写得好
另外:
2008-03-13 22:19:25 claudia
她没有看到伊站的结束,想必不会太高兴。但她看透了世人的愚蠢,相比也不会太在意
也说得妙
正在看,在第一章的时候就被深深吸住,好像文字都和每一次呼吸相关,好像那些文字敲在心口,咚咚地震动。这种入迷感很神奇。
其实梦境才是现实啊!
在看《反对阐释》,看得有些困难(由于对许多作者作品不熟悉的缘故),但是丝毫不妨碍我对她的喜欢,于是又买了《重点所在》……等过一段时间再读《恩主》~~
这个状态很好~!
你描述的便是我最近的看这本书的状态
恩, 看这书的时候心情就特别愉快`
这种快乐只有纯粹的自我关注才能带来~
恩~~好的语句不能成为一本书好不好的标准,她的话语诚然有着无法比拟的思辨效果。但是,苏珊的书也是告诉我们,还要思考,她书中的主人翁有她自己的影子,多多少少,就是因为思考,不断地思考,她借他之口说过,光看不思是一种被动的理性(大概这个意思),至于安德斯太太只是个象征而已,象征着作者梦的进程,她是个主要的线索。而到底那个是对的,或许就没有对的,但是主人翁的梦给了我们信息~~我就不多说了,还是大家自己去发现吧
看书如看自己、别人、世界一样,世界存在着每个事物都会有黑与白,你的态度如何?关注点在那?你紧紧抓住不放是什么?
每本书都有黑与白,
到底是知黑守白,还是要知白守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