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蒂迈欧篇

(古希腊)柏拉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页数:

152  

译者:

谢文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蒂迈欧篇》为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本篇对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事物材料来源的载体,以及为事物提供形式结构的理型。柏拉图运用几何化的理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结构,并认为事物的内在结构是事物的本质。在第一部分中,柏拉图讨论了造物者的作用,在第二部分中,他指出宇宙生成是必然作用和理性作用的结果。必然作用即是载体概念和理型几何化的过程,而理性的承载者,即人类的生成,是理性“说服”了必然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人的出现意味着宇宙演化的最终实现,造物者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实现了自身:宇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神自身。

书籍目录

序 靳希平自序蒂迈欧篇附录一 《智者篇》和柏拉图理型论的发展附录二 载体和理型参考文献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蒂迈欧篇 PDF格式下载



    蒂迈欧开始唠叨以前,先是从尼罗河祭祀那里听来了古希腊失传的英勇善战的历史。苏又重复了他的那一套社会模型,让孩子交给城邦统一管理,优秀的接受良好教育,比较不上劲的就发配到偏远地带。好的男的和好的女的按照抽签来决定结合,坏的男女也是这样,但是好的男女不能与坏的男女混合在一起。
      柏拉图借蒂迈欧之口开始描绘宇宙初始的模样,说存在不是“现在存在,过去存在,将来也存在”而是“现在存在”这种存在才是永恒的存在。后面的注释解释了这一点,认为过去的存在是印象,不能说“过去很长时间”而应该说“关于过去的一段很长的印象”。人们感觉到的已经过去,这些过去的被回忆出来才成为我们所理解的东西。
      出现了一种“载体”,在柏拉图这里是空间,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质料,但是柏拉图否定真空存在,而且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载体是无形的,可以被其他东西镶印(这个词我用得有点问题)。
      他综合了从前四个哲学家的世界的始基的元素,得出世界的始基是气、火、水、土。并根据对几何数的直觉的美感来判断了这些物质微粒的形状是一些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以及由这些三角形组成的立体。他认为两端的数中间要有一个中数。他还分析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冷,热,颜色,味觉,气味,视觉等。他认为视觉就是外界的火流射入眼睛,与眼睛里的火结合,说眼睛的结构很紧密,其他物质都进不来,而火的结构很细小,只有它能进来。他还分析了人体的疾病和生理,也是通过四种元素和他们物质结构的大小来说的。以及粗燥、坚硬、光滑、柔软等感觉,也结合了四种元素和生活经验来解释。


  【按语:《蒂迈欧篇》虽然篇幅不长,却是一部极为复杂艰深的作品,“是13世纪欧洲获得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著作以前最好的哲学著作,为中世纪初期提供了自然世界的总纲”(Taylor,中译,599)。在这里涉及到一些重要概念:“神意(Providence)”概念凸显,而希腊哲学史上,柏拉图首先提出神意概念;柏拉图提出了时间是永恒的影像或摹本:永恒是同一不变的,而时间与宇宙一同被创造。
  
  还涉及到一系列重要而有争议的论题。全文主体(Timaeus的谈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提供了一个恢宏的创世故事,在其中造物主(Demiurge)出于善意创造了宇宙灵魂:先是创造诸神,然后由诸神创造了包括人类等更低级的生灵。这一创世故事所依赖的理论是理型和摹本的学说,这便导致一个困惑的问题:理型是否也是造物主创造?Taylor倾向于认为如此,而很多其它学者则认为世界或理型是永恒的,造物主不过是把这秩序赋予了世界(如谢文郁倾向于区分早期的理型论和《蒂迈欧篇》中的几何模型说,认为后者完全可以回避掉在《巴门尼德篇》中理型论的困难(理型论什么困难?))。第二部分谈话中,Timaeus将神话因素撇弃在背景中,以一种严密的推理给出了对世界的解释,尤其是解释可变因。有存在、生成和载体(receptacle)三种类型,载体完全无形,而被给予了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形式结构,从而变成水木土火并进而变成万物。这里完全是一种几何式的Aristotle的质料-形式因学说的雏形。因而我们发现柏拉图在这短短的谈话中准确地击中了宇宙论的核心:世界是创造的还是永恒的?仅仅是神意的产物还是原始的基质的变换?借助其对话的文风,柏拉图似乎对这一切可能都抱开放的态度。当然,其主要倾向仍然是有神论的、目的论的,他多次强调,理智因是首要的原因。总体而论,前后两种解释综合起来,风格上确实倾向于造物主仅仅赋予了世界以秩序的讲法,但并不排除神同时创造包括形式和可见世界这样的解释可能。
  我的一个疑问:两种基本的三角形之外的Matter是否必要呢?
  
  
  阅读中参考了谢文郁译本、王晓朝译本、Cooper本、 Jowett本,引文主要参考了谢文郁译本,但并非严格对应。】
  
  
  对话人物为Socrates,Crtias,Timaeus,Hermocrates。
  
  Timaeus自身明白地宣称是《理想国》的续篇。分成三个片段:Socrates简述《理想国篇》卷1-5的内容,作为导言;由Critias叙述雅典打败Altantis斗争的英雄业绩;蒂迈欧关于宇宙论的讲话。前两个小片段只是引言。
  
  开始Socrates说昨天已经讨论过“我心目中最好的社会形式是什么,以及组成这样的社会该有什么样的人格。”【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页11,下同】内容涉及:分为农民工匠和护卫者;护卫者的品格和教育。然后Socrates暗示,这样的理想城邦是未曾实现的理想,“我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在图画上看某种高贵的生物,或者在看一种有生命却一动不动的真实动物,从而出现一种愿望:要是它们运动起来尽情发挥它们所拥有的能力,那该多好啊!”【13】
  
  接着Critias就讲了一个溯源于Solon的有关伟大的雅典城邦的故事,故事是Solon在埃及从祭司那里听来的,而故事本身因为洪水天灾导致的毁灭而在雅典无存。那是Solon之前九千年,就有伟大的雅典城邦,其制度恰如《理想国》中所描述的,祭司、士兵、农民、牧羊人、狩猎者和手艺人各各分立;重视智慧,“如重视理解宇宙秩序,重视从神那里学习各种技艺以运用于人类事务。”【17】在大西洋岛上崛起的势力试图奴役希腊和埃及,雅典城邦奋起反抗并且凭作战艺术和勇气击败了入侵者。但随后一个地震和洪水频繁的时期,大西洋岛也沉没了,雅典城邦和她的勇士们也被地球吞噬了,也被再度从野蛮中成长起来的人遗忘了。Critias补充说,《理想国》中的情况与Solon传说中的历史一摸一样,这似乎算是为Socrates的《理想国》提供了历史根据。最后Critias说,要让从意大利来的、精通天文学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Timaeus讲论:“他将从宇宙的产生开始,讲到人的创造。然后,由我来接着谈论他所说的被创造出来的人,其中有些人会受益于你提供的那些卓越的教育(he should speak first, beginning with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and concluding with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Then I'll go next, once I'm in possession of Timaeus' account of the origin of human beings and your account of how some of them came to have a superior education…)。”【19】
  
  
  在开讲之前,Timaeus暗示其关于宇宙本性和起源或存在的讲论不完全确定,“求助于诸神和女神,并祈求我们的话为他们所接受,和他们一致。”【19】这样一种谦虚和不确定的态度后来为Timaeus多次重复,如“我求助于神,恳求他把我们从这种怪异的、不寻常的探讨中拯救出来,把我们带回近似的领域。”【33】
  
  Timaeus首先区分了that which always is and has no becoming(存在、实在)和that which becomes but never is(生成、变化),前者由思想(understanding)推理地把握,后者由涉及到非推理的感觉(sense perception)的意见来把握。变化的东西都一定有原因使然。“当造物者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作为模式创造万物时,所造物就必定完善。如果他按着被造物或变化的模式,则所造之物就不会是完善的(So whenever the craftsman/Demiurge looks at what is always changeless and, using a thing of that kind as his model, reproduces its form and character, then, of necessity, all that he so completes is beautiful. But were he to look at a thing that has come to be and use as his model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begotten, his work will lack beauty)。”【20】
  
  
  第一个问题:“宇宙或天体是永恒存在没有原因的呢,还是被造的有开端的(Has it always existed? Was there no origin from which it came to be? Or did it come to be and take its start from some origin)?”【20】Timaeus说,宇宙是被造的,因为它是有形物体,可见可摸,而可感知的物体总是处在一个生成的过程中,而且是被创造的(they are things that come to be, things that are begotten)。第二个问题是“造物主选择哪一种模式来创造宇宙,是永恒不变的模型还是被创造出来的模型(Which of the two models did the maker use when he fashioned it? Was it the one that does not change and stays the same, or the one that has come to be)?”【20】上帝使用了永恒的模式来创造世界,“创造主必定注视永恒者,因为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而他则是最好的原因(it was the eternal model he looked at, for, of all the things that have come to be, our universe is the most beautiful, and of causes the craftsman/Demiurge is the most excellent)。”【20,似乎Leibniz的整部《神义论》可以当做这句话的注解!】因此,我们的世界是某种模式的摹本或影像(image)。要区分模式和摹本。对模式的认识和解释也是不变的,而对于生成物的解释也是近似的(likely)。“从实在到被造物的过程也是从真理到意见的过程。”【20】
  
  
  那么造物主为何要造出这个宇宙呢?“创造者是善的。…没有妒忌,他就希望一切都要尽可能像他自己一样(He was good, and one who is good can never become jealous of anything. And so, being free of jealousy, he wanted everything to become as much like himself as was possible)。这就是最真实意义上的创世的根源和宇宙的起源(this,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was the most preeminent reason for the origin of the world's coming to be)。…神在看可见事物时,发现这些事物不稳定,到处乱窜,于是把秩序引入这无序运动中。他认为,秩序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比无序好(The god wanted everything to be good and nothing to be bad so far as that was possible, and so he took over all that was visible—not at rest but in discordant and disorderly motion—and brought it from a state of disorder to one of order,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order was in every way better than disorder)。…创造者反思这些本性可见的事物,觉得没有一个无理智的生灵整个儿看会比有理智的生灵更美,而理智不可能在缺乏灵魂的东西中出现。因此,当他建造这个宇宙时,就把理智放在灵魂里,而把灵魂放在身体里(he put intelligence in soul, and soul in body, and so he constructed the universe)。由此,我们说,这个生成的宇宙是一个由神意赋予灵魂和理性的生物(divine providence brought our world into being as a truly living thing, endowed with soul and intelligence)。”【21】造物主按照哪一种生命体来创造这个宇宙呢?“这个宇宙的产生乃是模仿那包含一切生命体的生命体而成【世界模仿一个Living thing,那这个living thing是什么?】。他(这一生命体)把一切有理性的生命体都包含在自身中,就如这个宇宙把我们和一切可见物体都包含在内一样。由于神想要把这个宇宙造得与最美好、最完善的理智的存在最为相像,因此就把这个宇宙建造成一个包含所有本性上同种的生物于其自身之内的可见的生物(the universe resembles more closely than anything else that Living Thing of which all other living things are parts, both individually and by kinds. For that Living Thing comprehends within itself all intelligible living things, just d as our world is made up of us and all the other visible creatures. Since the god wanted nothing more than to make the world like the best of the intelligible things, complete in every way, he made it a single visible living thing, which contains within itself all the living things whose nature it is to share its kind)。”【21】宇宙包含一切生命体在内,只有一个宇宙。“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根据模式而造出来的话,那就只能有一个宇宙。因为把一切其他理智的生物包括在内的东西,决不能在一个之外再有第二个,或者说还有一个同伴;倘使有第二个的话,那么必须有包容此二者在内的另一个生物存在,而此二者各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应该说它们是按照那包容二者的第三个生物被创造出来的才对(There is but one universe, if it is to have been crafted after its model. For that which contains all of the intelligible living things couldn't ever be one of a pair, since that would require there to be yet another Living Thing, the one that contained those two, of which they then would be parts, and then it would be more correct to speak of our universe as made in the likeness, now not of those two, but of that other, the one that contains them)。”【21】
  
  
  神造宇宙时,使用了火和土,又用水和气做火和土的中项,并使得它们尽量成比例。“宇宙便是这四种存在构成的统一体(single whole)。创造者让这统一体把火、水、气、土都包含在内,没有任何部分和功能流失在外。”【22】这个统一体被涉及为圆球形,一种最完善的最自我相像的图型;外表绝对平滑,“外面是无,没有东西进出。”【23,Aristotle在《物理学》中的宇宙图景与此相同】其运动则是“最适合心灵和理智的运动,宇宙被造就为在同一地点、以它自己为范围、按照始终不变的方式旋转(which is e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understanding and intelligence. And so he set it turning continuously in the same place, spinning around upon itself)。”【23,这一页还讲到7种运动,其余六种是什么呢?】“这就是永恒之神为有限之神所作的设计(Such was the whole plan of the eternal God about the god that was to be)。…他把灵魂安置在中心,并使它扩展到整个身体,把整个身体包围起来。这样,造物者就建立了一个惟一的世界,圆形,作圆周旋转,独自一个但能与理性作伴,无需他者而自足。…他所造的世界是有福的神。”【23】
  
  其实,神先造灵魂。神用永恒的being和可变的分布在肉身中的being,混合成一种永恒而可变的being;又以同样方式合成了不可分割的和可分割的同(the Same)和异(the Different)。然后将三者混合在一起。“存在和异同结合为一体。”【23】然后将这个混合物按照数学比例进行结构分割为七个部分。之后一分为二,摆成一个十字后,弯曲成一大一小两个圈。“其一作外圈,其一作内圈。外圈为同的运动,内圈为异的运动。…造物者赋予同和整一的运动以统治权,以此保持宇宙的统一完整。”【24】最后造物主造成物体性的存在,然后使得灵魂和物体结合在一起。“这灵魂于是遍布于天体的中心和边缘,把天体包含在内,做自我运动,引发了永不间断的有智慧的生命的开始。”【24】“灵魂是不可见的、分有理智与和谐,是被造物中最优秀的,为那理智的和永恒者中最出色者所造(the soul was invisible. But even so, because it shares in reason and harmony, the soul came to be as the most excellent of all the things begotten by him who is himself most excellent of all that is intelligible and eternal)。”【24/287王版】
  
  
  造物者尽可能使得宇宙与原型相像。但是,完善的原型本性上是永不消逝的,要把这一本性完全给予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造物者“设立永恒者的动态形象,于是他在整饬天宇的时候,为那留存于一的永恒造了依数运行的影像,这个影像我们称之为时间。”【25】时间是永恒的形象,时间和天体一起产生,其形式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是(was, is ,will be),其中只有“现在是”准确描述了永恒者。“原型是永恒的,而天体和时间是过去是、现在是和将来是。”【26】造物主用太阳、月亮和其它五个行星来决定和分辨时间的数。
  
  
  有了时间,各种与原型相似者便被造出来了,包含四种:天空中的诸神,在空中飞行的有翅物,在水中居住者,在陆地行走者。主要用火来造诸神,诸神就是星星,旋转之外,还向前运动;地球是人类的养育者,也是昼夜的护卫者和度量者,是诸神中最年老的。这里Timaeus顺便按照传说提了下神谱:天神(Uranus)和地神(Gaea)生了Oceanus, Tethys;后者又生下了Phorcys, Cronus和Rhea;从Cronus和Rhea又生出了Zous和Hera等等。
  
  造出诸神后,造物者对诸神说:“诸位神灵,我是造物主,是万物之父。你们都是我亲手造出来的,享受不朽。这是我的意志。…虽然你们是被造者,既非永恒,也非不可解体,但你们是不朽的,不会尝死的滋味。…还有三群生物没有产生,因而宇宙还未完成。…如果它们是我创造出来的,在我的手中得到了生命,那么它们的地位就与诸神等同了。你们要像我造你们那样,按你们的本性来造这些凡物,让这世界像个样子。你们知道,这些凡物中有不朽的东西,被称作神圣的,并存在于永远追求正义,追求你们的人之中。这个神圣的部分我会亲自播种,并让你们使用。凡物中的其余部分,你们自己试着把永生的和可朽坏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来造生命物(But if these creatures came to be and came to share in life by my hand, they would rival the gods. It is you, then, who must turn yourselves to the task of fashioning these living things, as your nature allows. This will assure their mortality, and this whole universe will really be a completed whole. Imitate the power I used in causing you to be. And to the extent that it is fitting for them to possess something that shares our name of 'immortal', something described as divine and ruling within those of them who always consent to follow after justice and after you, I shall begin by sowing that seed, and then hand it over to you. The rest of the task is yours. Weave what is mortal to what is immortal, fashion and beget living things. Give them food, cause them to grow, and when they perish, receive them back again.")。”【28】
  
  
  造物者将没有用完的材料倒进调制宇宙灵魂的大杯进行调制,这时的元素(ingredients)不如以前那么纯洁。划分的灵魂数目和天上的星星同样多。造物者还将向灵魂宣布命定的法则:“所有灵魂第一次出生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一视同仁,没有一个灵魂会在他那里受到轻视。灵魂被播散到与之相适应的时间工具(星辰)上去,生成为最虔敬的生物。还有,由于人的性质有两种,具有如此这般较为优秀的人以后就被称作男人。灵魂必然要被植入生物体,而生物体总是在获取和排除某些生物体的成分(They would all be assigned one and the same initial birth, so that none would be less well treated by him than any other. Then he would sow each of the souls into that instrument of time suitable to it, where they were to acquire the nature of being the most god-fearing of living things, and, since humans have a twofold nature, the superior kind should be such as would from then on be called "man." So, once the souls were of necessity implanted in bodies, and these bodies had things coming to them and leaving them)。”【28,人的灵魂是造物主造的,多少星星就多少人,多么烂漫的传奇呀】
  
  
  人的性质有两种,具有优秀的一种称为男人。灵魂由感觉能力、有爱以及伴随的苦乐惧怕。如果在命定中生活得体公义,会回到原先的星星上去过幸福惬意的生活;如果没有,就会投生变成女人;如果仍未改良,就会再投生变成动物。造物者把灵魂播种在星球上之后,“让那些年轻的诸神来铸造其可朽的身体,装备人类灵魂所需要的一切,让诸神做人类的统治者,并按最好、最智慧的方式来带领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日后种种罪恶的产生都和他无关了。”【29】
  
  
  灵魂刚刚被锁定在身体上时,身体和外界元素造成的强大刺激被称为“感觉”,使得灵魂被控制,“灵魂一旦进入可朽身体,就开始丧失理智。”【30】但在成长和营养的洪流消逝后,灵魂就安静下来,并形成固定路径,理性重新出现。而一个人如果能以真心修养和教育来回应这理性,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而完善的人,避免糟糕的疾病。反之则过着残缺不全、没有理性的生活,最后去到地狱。
  
  
  诸神在造人的时候,首先是圆形的头颅,是最神圣的部分,作为统治者。然后造出四肢;眼睛带来光,是最先造的器官。事物只是次要的原因,造物者把它们用作助手以使至善的模型尽可能付诸实现。“理智与知识的热爱者首先必须探索那些理智性的原因,然后再去探索那些被动或被迫施动的事物原因。…我们应当承认上述两种原因,但也应当把两种原因区分开来:一种原因为心灵所拥有,创造美和善的事物;另一种原因缺乏理智,其结果总是出于偶然性、无秩序和预先设计可言(So anyone who is a lover of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must of necessity pursue as primary causes those that belong to intelligent nature, and as secondary all those belongs to things that are moved by others and that set still others in motion by necessity….We must describe both types of causes, distinguishing those which possess understanding and thus fashion what is beautiful and good, from those which, when deserted by intelligence, produce only haphazard and disorderly effects every time)。”【31】在谈了从视觉到智慧的自然之路后,Timaeus总结说,“这个世界是必然和理智的共同产物。理智是通过说服来驾驭必然的。理智是统治力量,它说服必然(Necessity)而把大多数被造物引向完善。”【32】
  
  
  在叙述了理智因之后,要说清楚宇宙创造的完成,还得解释不定因或变化因(straying/variable cause)。从这里起,Plato的论述风格突然大变,完全放弃了神话讲述,而应用了一种严谨的推理,并且给出的理论非常近似于Aristotle在《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的相关理论。或者反过来说,Aristotle的《物理学》中关于质料因和形式因的理论完全溯源于《蒂迈欧篇》后半部分。
  
  
  需要考虑在天体产生之前的火、水、气、土的本性。存在被划分出三种类别:有理智的、始终同一的原型;派生的、可见的摹本;第三类是一切生成的载体(receptacle),如同养育者(wetnurse/nurse)。火、水、气等元素相互转换,常常无法维系其单一形式,“它们都在转变中,因而无法用‘这(this)’或‘那(that)’等等类似的带有恒久性的表达。我们不要用‘这’来指称其中的任何元素,而用‘如此(what is such)’这样的表达来指称(For it gets away without abiding the charge of "that" and "this," or any other expression that indicts them of being stable. It is in fact safest not to refer to it by any of these expressions. Rather, "what is such"-coming around like what it was, again and again-that's the thing to call it in each and every case)。”【34】我们用“这(this)”指称那个能接受一切形体、永远同一的自然。“当它承受万物时,它完全不丧失它的本性;也不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时候占据任何一种形式,尽管事物进入它时是拥有形式的。它是承受一切形式的铸造材料。”【34】这一载体以奇妙的方式分有理性,其存在是最难理解的。
  
  
  因为理智(understanding)和真实意见(true opinion)是两类不同的东西,“所以存在不能感觉但能理解的理型,它是首先的;其次存在与理型同名并相似的东西,可以感知、被产生,总在运动,来去匆匆,我们通过知觉和信念来把握它们;第三者是空间,不朽而永恒,并作为一切生成物运动变化的场所,感觉无法认识它,而只能靠一种不纯粹的理性推理来认识它(And the third type is space, which exists always and cannot be destroyed. It provides a fixed state for all things that come to be. It is itself apprehended by a kind of bastard reasoning that does not involve sense perception, and it is hardly even an object of conviction.)。”【36】总结,“有三种存在:实在者、空间和生成者(There are being, space, and becoming, three distinct things which existed even before the universe carne to be)。”【36】
  
  
  就宇宙的生成而言,养育者先是液化、气化,并有土和气的样子,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形式和性质。这里的水、火、土、气都只是有点像而已,“在造物者尚未参与之前,它们的样子就是这样。造物者后来赋予了它们以形式和数,让它们拥有独立的结构;最重要的是,我们谈到,造物者让它们尽可能完善起来,摆脱它们的混乱状态。”【36-37】
  
  
  接下来,Timaeus解释了独立结构的形成。水、土、火、风都是立体(bodies),立体有体积(volume),体积则由面包围而成,而由线包围的面必然为三角形所构成。所有的三角形可以归结为两种原始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边长比为“1;
  143'> ;2”的直角三角形。四种元素都由两种三角形产生,其中三种由不等腰三角形构成(水火气),一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土)。因此上面讲的元素互相转化实际上不可能都发生,发生的则是通过还原和组合原始三角形而来。
  
  
  最简单的是由6 x 4个不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正四面体(金字塔形,火);第二种也是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正八面体(气);第三种同样,构成正二十面体(水);第四个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正方形(土)。Timaeus还提到一个缺乏解释的神秘的第五个立体,用来做宇宙的模型,即圆形。“把正四面体归为火元素或火种子,第二个立体归为气元素,第三个立体归为水元素。”【39】这些立体都很小,我们无法看到其任何单一的立体,但集合为一群时却可以看见。这些结构都有许多类,因为原始的三角形的大小也有很多类。“这些不同大小的本原三角形混在一起,导致了无限的多样性。”【40】
  
  
  运动不可能发生在均匀状态中(in a state of uniformity),而宇宙是一个圆形,“当它内含这四种元素时,它的圆性自然地使它们在其中聚结,约束它们,让它们充满每一个角落,不留真空。”【41】火有很多类,从以太到雾;水则有液体和熔浆两类,后者居然包括黄金。关于这些话题的讨论,Timaeus说,“如果一个人为了消遣的缘故把关于永恒的讨论放在一边,而是来研究这些关于变化的可能解释,一边能够从中获得一种不会令他后悔的娱乐,那他的研究就会给他的生活增加一段明智的娱乐时间。”【42】这里又强调了解释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说明物体的特性和原因。需要设定感觉和灵魂的存在。火之为“热”,其边是锋利的,角是尖锐的。轻重和上下,因为宇宙是球形的,各个点对于中心而言没有区别,没有上下之分。谈到身体的共有性质,需要解释快乐和痛苦的原因。“一种影响强烈地打乱了正常状态,如果这是突然发生的,则是痛苦的;而正常状态的恢复则是快乐的。如果过程是温和的,渐进的,则感觉不到。…被迫离开常态为痛苦,恢复正常则有快感(pains when they are alienated from their natural condition and pleasures when they are once again restored to it)。”【46】
  
  
  
  这样Timaeus就追溯了两种原因:必然的和神圣的(the divine and the necessary)。“我们应该在万物中追溯这神圣的原因,为的是我们的本性所要求的幸福生活。为了追溯这神圣的原因,我们追溯这必然性;如果不认识这必然性,我们就无法认真研究那些对象(That is why we must distinguish two forms of cause, the divine and the necessary. First, the divine, for which we must search in all things if we are to gain a life of happiness to the extent that our nature allows, and second, the necessary, for which we must search for the sake of the divine. Our reason is that without the necessary, those other objects, about which we are serious, cannot on their own be discerned, and hence cannot be comprehended or partaken of in any other way/后半截的Jowett版:but the necessary kind only for the sake of the divine, considering that without them and when isolated from them, these higher things for which we look cannot be apprehended or received or in any way shared by us)。”【49】
  
  
  
  然后Timaeus回顾和展开了一下:原初事物混沌无序,造物者在各方面引入量度和比例。造物者首先设立秩序,再用这秩序构成宇宙,所构成的宇宙是有生命的,内涵一切可朽和不朽的生命体。造物者把造可朽体的任务给了他的儿女们。诸神们就造成了人,由不可朽的灵魂、可朽灵魂(诸神所造)和身体构成,“这可朽灵魂是紊乱的,且受外在制约。因此,它有快感,这是最强的引导它向恶的力量。它还有痛苦,是对善的妨碍;此外还有鲁莽和惧怕,一对不明智的军师;激情,难以驾驭;愿望,轻易走向迷途。所有这些倾向,加上非理性感觉,只求安逸的欲望,以及那必然性中的可朽体,他们由此造了人(And within the body they built another kind of soul as well, the mortal kind, which contains within it those dreadful but necessary disturbances: pleasure, first of all, evil's most powerful lure; then pains, that make us run away from what is good; besides these, boldness also and fear, foolish counselors both; then also the spirit of anger hard to assuage, and expectation easily led astray. These they fused with unreasoning sense perception and all-venturing lust, and so, as was necessary, they constructed the mortal type of soul/man)。”【50】头脑中为神圣或不朽灵魂的部分,而胸和身躯的部分安放灵魂的可朽部分。勇气和竞争部分靠近头部,听从理性,参与制服欲望。灵魂有关吃喝和其它需要的部分,不理解理性,就是理解也不理睬,因此神设计了肝来品味苦,显示预兆、震慑欲望;欲望灵魂能够预兆(divination)。“在灵魂的低贱部分中设立预兆的席位,带领它走在正确道路上,使它对真实性和真理会有所了解。预兆是神对人类愚蠢的补救(For our creators recalled their father's instruction to make the mortal race as excellent as possible, and so, redeeming even the base part of ourselves in this way, they set the center of divination here, so that it might have some grasp of truth. The claim that god gave divination as a gift to human folly has good support)。”【51】
  
  
  
  脑,承受神圣的种子。系在每个人身上的头颅是最敏感、最理智的,但十分脆弱。口呢,“必需品由此进去,最好的东西由此出来。…出来者则是说出来的话,乃理性的表现者,那是最好、最高贵的。”【54】在论述中间,又来了句话,“造物者知道,有一天男人会变成女人,女人会变成兽类。”【55】神还造了植物性的灵魂,处在隔膜和肚脐之间,“不会形成信念,也没有理性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有感受——乐感和痛感,以及欲望。它是完全被动的。”【55】
  
  
  
  死亡如果是顺其自然是伴随快乐的,若因疾病和痛苦而死,则是对抗自然,是痛苦的。疾病的原因是土水火木的比例失调。
  
  
  更关键的是灵魂因身体原因而生病的情况。“灵魂的疾病产生于理智的缺乏;它有两类:疯癫和无知(mindlessness is the disease of the soul, and of mindlessness there are two kinds. One is madness, and the other is ignorance)。”【62】疯癫与悲欢过度有关,譬如性欲过度。这里,又重复了老教条,“没有人故意作恶。人变坏是因为身体有病或受到不良教育(no one is willfully evil. A man becomes evil, rather, as a result of one or another corrupt condition of his body and an uneducated upbringing)。”【62】灵魂的痛苦,是由于身体的毛病,譬如各种坏脾气、坏性格如冒失和胆怯,迟钝和遗忘;“倘若这种身体之恶加上政治制度之恶,以及公私场合下的言论之恶,在加上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缺乏可以医治这些恶的教育,那么我们中的恶人之所以变恶的两个原因就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控制(when men whose constitutions are bad in this way have bad forms of government where bad civic speeches are given, both in public and in private and where, besides, no studies that could remedy this situation are at all pursued by people from their youth on up, that is how all of us who are bad come to be that way-the products of two causes both entirely beyond our control)。”【62,王本340】
  
  
  如何治疗和保持身心健康呢?首先注意灵魂和身体的和谐。“不做无视身体的灵魂运动,也不做无视灵魂的体力活动。这样就可以使得两者各得其所,和谐健康。”【63】要让神圣的追求智慧的欲望主导。“如果他心思意念乃是爱学问和真智慧,并且首先训练的就是这个方面,那么,他就一定会想到永恒和神圣的事。而且,他会把握住真理,从而充分地把握住人性中所隐含的永恒性。..这样他就将是最幸福的。”【65】
  
  
  对于那些生而为男人者,所有胆小鬼和老是做错事的男人,来生会转化为女人。女人则转生为兽类。鸟是由那些不害人却智力低下的人转生而成;地上走兽来自那些不好智慧,无视天文的人,最差的干脆像蛇,匍匐在地上;最后是生活在水中的鱼,来自最蠢、最笨的人。“这乃是对蠢人的最后的极端惩罚:他们要生活在最末端,最底层。”【66】宇宙的谈论结束了,Timaeus最后说,“我们的宇宙接受和充满了生命物,可朽的和不朽的。一个包含着可见物的可见的生物、一个可感知的神,一个理智的生物的摹本,其宏伟、良善、美丽和完善都是无可比拟的。我们这唯一的宇宙就进入了存在。(This world of ours has received and teems with living things, mortal and immortal. A visible living thing containing visible ones, perceptible god, image of the intelligible Living Thing, its grandness, goodness, beauty and perfection are unexcelled. Our one universe, indeed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has come to be)。”【66】
  
   江绪林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引 论
  
   以往人们对柏拉图《蒂迈欧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哲学和宇宙论方面,而政治哲学路向的研究则较少见。目前国内对《蒂迈欧篇》的研究比较少。仅就文本而言,现有两个译本,一个是王晓朝翻译,刊于《柏拉图全集》第三卷[ 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根据希腊文并参考多种西文译本译出,行文流畅并在正文前面有提要。不过正文只有少数几条简单注释,对理解文本少有助益。另一个译本由谢文郁译出[ 柏拉图著,谢文郁译:《蒂迈欧篇》,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有详细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但多是从自然哲学、本体论角度注解的,缺少对文本的政治哲学意蕴的阐发。专门的研究著作主要是宋继杰的博士论文《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一种内在的自然宇宙论的解释》[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论文,2001年。]。这篇博士论文从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的角度梳理欧美学界的丰富研究成果,使我们对《蒂迈欧篇》的研究现状有了充分、切实的了解,在一些问题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对我们理解《蒂迈欧篇》很有帮助。不过这篇论文的思路仍是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的,对政治哲学层面的发掘顾虑不及。 另有林国华《神议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对《蒂迈欧篇》的宇宙论作了一个简要分析,凸现出此造物者与《圣经》上帝的差异。[本文引用《蒂迈欧篇》主要采谢文郁译本,引用时一般标注柏拉图著作的通用编码。]
   本文认为,《蒂迈欧篇》的创世论述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哲学内涵,它既不将人类的命运交付给神灵,也不将人的存在下降到纯粹欲望的低度,而是坚持以追求智慧作为人类达到完善不朽、摆脱罪恶的唯一途径,显示出人类为拯救自己、提升自己而做的卓绝努力。本文试图从《蒂迈欧篇》的文本出发,在学理层面分析蒂迈欧的创世论述是如何解释这个世界、这种解释是如何决定了人的自我拯救之路的。全文分三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造物者的非全能性与恶的必然性。造物者不是从虚无中创造整个宇宙,而是通过模仿永恒真实不变的理智,以无序的可见物为材料来创造宇宙的。理智和可见物在创造开始之前就已存在,两者不是由造物者创造出来,所以造物者对可见物没有绝对的权力。但世间的恶全部来自无序的可见物、非理性的必然性,那么造物者仅凭自己的能力就不可能完全消除恶。
   第二部分:造物者和诸神无法拯救人。造物者本来就能力有限,无法彻底根除恶,又在某一时刻离开人类生活而去。他将造人和统治人的工作交给诸神去做,但诸神更加没有能力完成好这项重大的工作。于是人的幸福生活不可能依靠造物者和诸神获得,而只有自己拯救自己了。
   第三部分:追求智慧——人的自我拯救之路。人刚一被造出来,就处在无序的疾病状态中,这是由于神赋予人的理性灵魂与物质性的身体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只有依靠适当的运动来调节,以回复 到有序、正确的状态。这里的运动主要指的是追求智慧,通过追求智慧来达到与理智原型、宇宙秩序的合一。这便是人的完善不朽了。
  
  一、造物者的非全能性与恶的必然性
   蒂迈欧的创世论述不是直接从造物者、造物者的创造开始,如《圣经》开头:“起初神创造天地。”神占据最初的位置;而是首先划分两种存在,稍后才说到造物者。这样的行文安排显出造物者并非绝对的、先在的存在,甚至只是因为对宇宙生成的逻辑推理才使造物者不得不存在。当然,根据蒂迈欧所说“由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28A),造物者的思想推理式出场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证明了他的真实与善。
   蒂迈欧一开始划分的两种存在是:“永恒真实没有变化的存在”(即理智的原型)和“永恒变化没有真实的存在”(即可见物、必然性[必然性“并不是如近代哲学那样指称一种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因果固定关系;而是指称那种无目的、无秩序、不定、不可预计的无理性运动。就概念而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不定运动’,或‘无序运动’。”见谢文郁译《蒂迈欧篇》,第73页,注释[35],前引。])(27D-28A)。随着创世的展开,后文依次讲到造物者、基质等存在。此处暗含这样一种可能性:这两种存在是全部的存在,除此两种存在外就没有其他的存在了。但这种可能性马上被排除掉,造物者被必然地引进创始论述中。但为什么这两种存在一开始就被蒂迈欧划分出来作为创世的起点?为什么不是希腊神话中的卡俄斯(Chaos,混沌)或《圣经》中的“神”?他的划分就一定是真实的、而不是言辞上的虚造吗?这些问题没有被提出来进行推理论证,而是直接对两类存在进行界定:“由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的东西是永恒真实不变的”,“而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则是常变不真的”(28A)。这种界定将精神和物质截然分开,精神成为不需要物质作其载体的、完全自足的精神,物质成为没有精神存在于其中的、僵死虚无的物质。两种存在的划分奠定了整个创世论述的基础。
   这两种存在,一种是永恒不变的理智,唯因其永恒不变,它才是永恒真实的;另一种是永恒变化的可见物,唯因其是永恒变化的,它才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这两种存在,仅凭其两者自身是不可能直接发生联系的。因为理智是永恒不变,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或改变他者,否则与理智的本性不符;永恒变化的可见物是无秩序的,其中还蕴涵着一股非理性的必然性力量,它们有着天生的向下的惰性力量,绝无可能自己主动去趋向永恒真实不变的理智。但蒂迈欧的创世论述有一个预先给定的事实或前提: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理智与可见物、精神与物质是共存的、融合在一起的。最毋庸置疑的证据就是我们人类自己,正是在人身上充分体现了两者的结合。那么这种结合如何产生?光凭永恒不变的理智和永恒变化的可见物,是不可能完成这种结合的,因此必须引出第三类存在:造物者。
   造物者不是绝对的、先在的、最初的起点,不是经由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或神的启示(《圣经》和《古兰经》)使我们得知的:他是通过人的思想推理得出来的。也就是说,造物者的存在需经由人类理性检验之方能确定,而没有一个绝对的、超越人的地位。当然从《蒂迈欧篇》的全文可以看到,人类的理性是造物者通过模仿理智的原型造出来赐予人类的,因此人类理性与造物者和理智的原型有着相似性,从而完全能够、也只此一途,通过人类理性追溯出造物者的存在。可以看到他的存在须经历这样一个(由人提出的)问题的确证:“(整个天体或宇宙)它是永恒存在没有原因的呢;还是被造的有开端的?”(28B)如果答案是前一种,造物者就是不存在的。但“它是被造的,因为它是有形物体,可见可摸。可感知的物体总是在被创造的过程中,被造者必有原因。”(28B-C)在蒂迈欧看来,可见物是无序的、非理性的,不可能仅凭自身就拥有理性和秩序;而现今的宇宙则是有理性和秩序存在于其中,因此必然是可见物之外的某种存在赋予可见物理性和秩序的。又理智的原型(即永恒真实不变的存在)是自足的、无能动性的,则这个存在只能是造物者了。
   纵观造物者的全部创世工作,很难称得上是“创造”,因为在推证出他之前就已经给定了理智和可见物两种存在,他的工作只能在这两类存在中展开。先看下学者对“造物者(demiourgos)”这个词的分析:
   在古希腊语中,demiourgos由demios(或demos)与ergon合成,前者意为“普通人”或“属于普通人的(belonging to the people)”,后者意为“人做的事”或“所干的活”。由此二者合成的动词形式“demiourgeo”的意思是“实践一门手艺(practise a handicraft) ”或“从事于(work at),制造(fabricate) ,创造(create)”,所以demiourgos首先意为“为民众工作的人”、“技术工人(skilled workman)”或“手工艺匠(handicraftsman)”,又喻为“制造者(maker)”和“创造者(creator)”,这个词及其所表征的意象在古希腊日常生活环境中并不少见,“雕刻匠”、“建筑师”以及“苏格拉底”不断唠叨的“鞋匠”、“木匠”和铁匠都可以称为“demiourgos”,由此我们可以直观地想象其共同的特征:一个工匠在一所与的材料上按照眼前或心中的模型或形式工作——也许这里恰恰体现了柏拉图借用这个词所欲传达的哲学宇宙论蕴含:首先宇宙的生成需要原型,同时宇宙的制造者并不是万能的,而是尽其最大能力用一种已经存在的基质按照永恒实在的原型制造这个世界。[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第43-44页,前引。]
   作为一名“工匠”,造物者的工作只能在理智和可见物中展开,受到两者的限制又没有能力超越两者。理智是最完善的存在,它是创造宇宙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原形,造物者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理智进行“创造性”的改进。造物者所能和所愿作的,就是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地摹仿永恒真实不变的理智来创造宇宙。造物者本性上是与理智相同一的;区别在于,理智是静止的,造物者是能动的。
   而对于理智的对立面——可见物、必然性,造物者的创世工作常有力不从心之处,对可见物、必然性只能采取“说服”、“劝说”的方式,而非强制性的“命令”、“规诫”[见《蒂迈欧篇》48A:这个世界是必然和理智的共同产物。理智是通过说服来驾驭必然的。理智是统治力量,它说服了必然而把大多数被造物引向完善。因着它的说服,理性带领着必然而把宇宙按着模式创造了出来。]造物者对可见物、必然性没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在造物者创造的宇宙中恶是必然存在的、无法彻底根除的。这一点对于《蒂迈欧篇》视域下的人的生存有根本的、核心的重要性。
  
  二、造物者和诸神无法拯救人
  
   创造者以数与几何的原则创造宇宙万物,然后便开始创造包括人在内的四类生命体;天空中的诸神、在空中飞行的有翅物、在水中居住者、在陆地行走者。除了诸神外,另三类生命体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对应物,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科学观的,而是自成一个对智慧之追求有多有少的等级序列(91A——92C)。人是这个序列的关键和中心,人如果不积极追求智慧、反而任凭欲望控制理性,就会逐步变成飞鸟、走兽直至水生物。人被摆到一个突出的、神圣的位置上,不是如进化论所认为的是自然界客观进化的结果,而是由神(创造者和诸神)尽心尽力创造出来,在最重要的方面与神(或理智的原形)相似:人的灵魂中存在着理性。而且在这个世界中,人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物,因为其他动物都只不过是人的堕落形态罢了。
   但人却不是由造物者直接地、完全地创造出来。创造者创造出人之灵魂的理性部分,余下的工作——灵魂的欲望和激情部分以及人的身体——都交由诸神来做。为什么造物者不自己直接把人完全造出来呢?他是这样向诸神解释的:
   你们听着,还有三群生物没有产生,因而宇宙还未完成。完善的宇宙要包含一切种类的生命体的。但是,要是我先造它们,它们就成为神了。因此,你们要像我造你们那样,按你们的本性来造这些凡物,让这世界像个样子。……”(41A-D)
   造物者不直接造人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不想使人成为神。但造物者不是全善的吗?他不是希望一切造物都跟他一样完善美好吗?那为什么他却不想使人成为神呢?这只能以创造者的能力有限来解释,即他不能将所有造物都造得那么好,所以必须分出亲疏远近。从造物者用次等、三等的原料制造人的灵魂(41D),即可看出这一点。而造物者的能力尚且如此有限,他造出的诸神肯定更不如他;看来,被诸神造出的人在被造之初就注定了自身之不完善的命运了。
   造物者在指派诸神进行造人的工作之前,作了两件事,第一是创造者亲自制造人之灵魂的理性部分。这是人所拥有的神性部分,与理智的原型相似的部分,是人之善与幸福的唯一可靠的根基和途径。但恰恰是人的这一最重要的部分,创造者用来制造它的材料却是上回制造宇宙灵魂时用剩的,而且“降到次等和三等的纯度”(41D)这样的材料造出的人类灵魂,我们显然不能奢望他在以后的生存中有很好的表现。由此看来,日后灵魂的理性部分在面对激情、欲望和身体时,所表现出的软弱等是有先天的原因的。
   创造者作的第二件事是,“告知他们(人类灵魂)宇宙的本质,宣示命运的法则”(41E),并且“让诸神作人类的统治者,并按最好、最智慧的方式统治他们”(42E)。但当我们将目光转向真实的人类生活时,似乎只有很少的人、甚至没有人懂得“宇宙的本质”、“命运的法则”,就连苏格拉底这样的哲人都是一直宣称自己是无知的。但在《美诺篇》中可以找到呼应蒂迈欧的理论——回忆说,即人出生之前已经拥有知识,但出生后受到肉体的蒙蔽而忘掉了自己曾经拥有的知识,因此学习不是学习全新的东西,而是回忆曾经拥有的知识。
   问题是,“当他(创造者——笔者)把这些全部法则赋予这些灵魂,并认为不用再为他们未来的罪恶担心时,……”(42D)创造者真的可以对人类生活的善恶高枕无忧吗?虽然按蒂迈欧的意思,创造者已经赋予灵魂全部法则,但人不止有灵魂(或灵魂的理性部分),还有激情、欲望、身体,由这几个因素组合而成的人,是否还有足够的能力接受或掌握创造者所赋予的全部法则?从蒂迈欧的讲辞来看,显然是没有的;而且从造人的整个过程来看,人之被自身必然性、物质性因素引向恶,几乎是必然的。那么创造者如何能放心得下人类生活的善恶幸福呢?43E说,“这样做的结果是,日后种种罪恶的产生都和他无关了。”明显的给人这种感觉:创造者在逃避人类生活之恶的责任。当然,这更应看作是哲学家为保持神的完善性而做出的设定。但如此一来,创造者就成为一位对人类生活漠不关心的神,“当造物者安置好这一切后,他就保持着通常的样子”(42E),也就是说,创造者退出创世工作,与人类生活脱离关系了。他虽然赐予人理性、法则(这被蒂迈欧看来已经是天大的赏赐,对人来说是最大的福气了),但在日后却与人类生活脱离开,没有亲自统治人类、将人类引向幸福生活。
   那么诸神能否担当起造物者指派的重任,“按最好、最智慧的方式来带领他们(指人类——笔者)”呢?据下文的分析,人类并未得到诸神的多少帮助。
   《蒂迈欧篇》所说的诸神即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波斯神。诸神不是经由推理使人们得知的,而是由传说、荷马等方式传给人们的。对于诸神的起源,蒂迈欧的态度颇可玩味,似显示出对传统、习俗的无可奈何的承认和接受,见40D-E:
   “我们还发现,做这件事也难,即,弄清楚其他神和他们后代的事。人们关于这个问题很早就有说法了,我们暂且就相信他们的说法罢了。他们说,作为神的子孙当然会有关于他们祖先的知识。我们不能不信任神的子孙们,然而我们也找不到可能的或肯定的证据来证实他们所说的。我们还是遵循传统接受他们给出的家族史吧,并以此来谈论这些神的后代。”
   按照28A的说法,“由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的东西是永恒真实不变的,而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则是常变不真的”,可以把诸神归为“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一类,是“常变不真的”。这实际上取消或降低了诸神在古希腊城邦中的至高地位,间接否定了以诸神为政治信仰基础的古希腊城邦的政治正当性。
   又根据荷马史诗和古希腊其它文学作品,诸神的所作所为并非都是“最好、最智慧”的,而是常常凭着自己的性子互相争斗、乱性。这样的神灵能够将人类生活引向理想状态吗?当然是不可能的。柏拉图本人对那些“神不像神”的行为深恶痛绝,在多篇对话中作着对诸神之形象“正本清源”的努力,最显著的是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对荷马史诗大加删削,以维护神的完善形象。但诸神的形象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对他们有丝毫改动。如此任性的神,再加上前几段所分析的诸神“常变不真”、能力非常有限等,我们可以知道,人的幸福生活是不可能指望诸神的“最好、最智慧”的统治了。
   综上所述,造物者对恶没有绝对的权力,又在某一时刻离开了创世工作;诸神虽被委派去统治人类,但能力远远不够。造物者和诸神都不能真正亲自引领人得到幸福生活,人要想得到幸福,只有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了,也就是人的自我拯救。
  
  三、追求智慧——人的自我拯救之路
  
   现在来看诸神是如何造人的。造人的过程即是将灵魂和物质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从一开始充满冲突和对立:
   “他们(指诸神——笔者)在收到生物的不朽本原后,按着造物者的做法,他们从火、土、水、气中取来一些份额(日后会还回去),揉成团,用一些小得看不见的栓,而不是用那些自我连接的永不毁坏的纽带,把四种元素揉成不同的物体,以此来拴住灵魂的进进出出。于是,灵魂的运行像一条大河那样,即受控制又不受控制。它来来往往冲来冲去,使得身体杂乱无章,六种运动前后左右上下,样样俱全。这种冲来冲去的运动提供了营养。在和外界的接触中,身体和刺激的火、坚硬的土、流动的水、急行的气等相交往,并传给灵魂,从而带来更大的刺激。这种运动通常称为“感觉”。开始时,这些运动是极大极强的,和内在的运动联合为一体,激烈地冲击灵魂的运行,以相反的力完全阻止同的旋转,使之失去支配力。他们也破坏异的运动,使得一个双倍数列{ 即1,2,4,8}和三个三倍数列{即1,3,9,27}中的中数,及其连接数如3/2,4/3,9/8等,都完全交错混乱,圆圈破裂无序,它们的运动是分裂的、无理性的,一会儿向后,一会儿偏斜,一会儿翻转,就像一个人倒立时头冲地脚冲天,在他眼中和在他人眼中都是左右颠倒。当然,这些运动不可能完全破坏同和异的运动,因为这只有 造物者才能做到。如果这种情况很严重,当灵魂的运行和外界接触时,不管面对的是同类还是异类,在其谈论中都是和真实情况正好相反,完全错误完全愚蠢;在其运行中没有引导或指导的力量。当感觉强行进入并控制灵魂及其运行时,这个灵魂被控制了,却还以为自己在控制。因为这样的影响,灵魂一旦进入可朽身体,就开始丧失其理智。“(42E-44B)
   这一段谈的是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再看不朽灵魂和可朽灵魂、理性和欲望王、激情是怎样的关系:
   “他(指造物者——笔者)把造可朽体的任务给了他的儿女们(指诸神——笔者)。他们模仿他,并在得到灵魂的不朽本体之后,就铸模了一个可朽的球体来安置它,并造了一个身体来支撑这球体,他们还在身体中遭了另一种形式的灵魂;可朽灵魂。这可朽灵魂是紊乱的,且受外在制约。因此,它有快感;这是最强的引导它向恶的力量。它还有痛苦,乃离开善所致。此外还有,鲁莽和惧怕,一对不明智的军师;激情,难以驾驭;愿望,轻易走向迷途。所有这些倾向,加上非理性感觉,只求安逸的欲望,以及那必然性中的可朽体,他们由此造了人。”(69C-D) 人之被造接续了存在之二元性结构——理智/可见物、创造者/必然性,使得人本身也也存在相应的二元性结构——灵魂/身体、理性/激情和欲望。人身上的这种本质性的二元结构,具有根本上冲突的本性。前文分析过,理智和可见物都没有能动性(第一部分),理智是永恒静止不动的,可见物具有天生向下的惰性力量,两者都不可能仅凭自身的性质就相互结合,两者如要结合就只能靠两者之外的能动性力量,也就是造物者。人是由造物者造的不朽灵魂(理性)和物质元素造成的身体组合而成,灵魂/身体继承和分有了理智/可见物的关系,两者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由诸神来进行这个连接、糅合的工作。但造物者的能力尚且有限,更何况诸神呢?对诸神能力不足的最显著描述是,诸神造人所用的是“一些小得看不见的栓,而不是用那些自我连接的永不毁坏的纽带”(43A)。以诸神如此有限的能力来将人的灵魂和身体组合到一起,两者当然远远不能完美结合成一体,而是必然地要陷入冲突和混乱状态中的。而且“他们(指诸神——笔者)还在身体中加了另一种形式的灵魂:可朽灵魂”,“这可朽灵魂是紊乱的,且受外在制约。因此,它有快感;这是最强的引导它向恶的力量。”基于造物者不想让人成为不朽体的意愿和诸神十分有限的能力,人的不完美开场——灵魂/身体的冲突、灵魂很容易被引向恶——是必定的了。
   之所以称人的这种开场是恶的、不应该的,是因为在人之中,低劣的、卑微的身体、激情和欲望占据主导地位,而高贵的灵魂、理性却成了被统治者:“当感觉强行进入并控制灵魂及其运行时,这个灵魂被控制了,却还以为自己在控制。因为这样的影响,灵魂一旦进入可朽身体,就开始丧失其理智。”(44A-B)这种二元格局违背了存在、世界的应有秩序,必须得将这种情况扭转过来,使人的灵魂/身体、理性/激情和欲望回到正确的秩序上来,唯如此人才是以正确的、应当的方式活着,唯如此人才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永恒幸福。在前引42E-42B的后面,蒂迈欧叙述了这种回归的过程或可能性:
   “不过,这种成长和营养的洪流消退后,灵魂的运行安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有自己的固定路径。这时,有些圈(造物者是以圆圈的结构来造灵魂的,详见36C以下)恢复到它们的自然状态,其错乱运行得到修正,同和异也得到证明,理性重新出现。如果一个人以真心修养和教育来回应这理性,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而完善的人,避免那些糟糕的疾病。反之,一个人如果忽视理性,就会过着一种残缺不全的生活,没有理性,最后回到地狱中去。”(44B-C)
   这段话提到两个对人回归存在和宇宙的秩序有推进作用的因素:时间与人自身的努力(“真心修养和教育”)。造物者和诸神却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前文说过,造物者在造好人的灵魂的不朽部分后就脱离创世工作了,所以这个时候造物者当然不在场。而诸神是被造物者指派去以“最好、最智慧的方式”统治人类的,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却同样见不到他们的踪影。或者因为诸神能力不够,或者因为诸神贪玩往事。总之,人从原初的坏的状态回复到正确的、应该的状态,人要获得自己的真正、永恒的幸福,依靠不了造物者和诸神,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人的自我拯救。
   那么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拯救呢?“如果一个人以真心修养和教育来回应这理性,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完善的人,避免那些糟糕的疾病。”(44C)可以看到,蒂迈欧是将人起初的无序、非理性状态看作是疾病,然后在“治疗疾病”的思维框架下提出人的自我拯救之途。这种处理方式的用意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普遍的向善、获得幸福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向往善、讨厌恶,人们作恶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由自身物质性、必然性因素做出的,因此只要践行适当的身体/灵魂运动,每个人都可以弃恶从善、获得幸福的生活。
   具体来说,疾病包含身体和灵魂两个层面,有关论述如下:
   “疾病的原因大家都清楚。身体有四种元素,土、火、水、气。要是他们违反自然而过多或不足;或者从它们所适应的地方迁移到陌生之处;或者由于这种元素自身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摄取了不适当者;以及诸如此类的原因,错乱和疾病就会产生。因为如果一种元素的形成或移动违反了自然,则原来冷的就会变成热的,干的变成湿的,轻重也是如此,等等。我们认为,要使身体的各部分不变,完好,健康,那它就必须始终以同样的次序、方式和适当的比例来吸收和排泄。任何元素的吸收和排泄如不按此运作,就会导致各种变动,以及数不尽的各种疾病和败坏。”(81E-82B)
   “我们都会同意,愚蠢是一种灵魂疾病;它有两类:疯癫和无知。凡导致这两者之一者都是病态。灵魂的最严重的病态是作乐过甚或者悲痛不已。”(86B-C)
   对于疾病,我们都有一个普遍的、毋庸置疑的观念:疾病是坏的、对人无益的,人只会去追求他认为好的东西,而疾病是每个人都认为坏的东西,没人会主动追求、获得疾病,使人产生疾病的原因不可能是人的自愿选择,只可能是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因素。如果灵魂层面的愚蠢、纵欲等也是疾病,则愚蠢和纵欲不是由人自愿选择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向往的、欲求的,而是人的意志之外的因素、力量造成的,即身体的、物质性的因素造成灵魂的疾病。以性欲过度为例:“实际上,性欲过度便是一种灵魂的病态,起源于某种物质的状态,即由于他的量大而从骨头的微孔中渗出来,流遍身体。”(86D)
   所以:“我们对娱乐不节制的人的职责是不公正的,好像人们是故意做坏事似的。没有人故意做坏事的。人变坏是因为体内的功能机制出问题了,缺乏良好的培养。那些恶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违背意志的,不受欢迎的。”(86D-E)
   除了身体层面的原因,社会环境对人的善、恶也有很大影响:“此外,当拥有这样的构成的人同居在一个城邦并在一个坏政府之下时,人们的公开和私下谈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于是,人们自小就缺乏一种教育以抵抗这种毒素。我们变坏就是由这两种违背我们意志的原因所导致的。因此,应该责备的乃是父母,而不是子女;乃是给营养者,而不是接受营养者。”(87A-B)
   至此,人之罪恶的主观因素全部被剥除干净,便可以轻装上阵去追求真正的善和幸福了。接下来蒂迈欧谈论如何治疗身体/灵魂的疾病,也就是人的自我拯救具体该怎么做。他先设定人的健康、正常、善好状态:“人总是想过山的生活,而不是相反。善的总是美的,而美的则不会比例失调。因此,善的生命体必然比例和谐。……谈到健康疾病和好坏问题,灵魂和身体的和谐或失调才是最重要的,……”(87C-D)
   如果灵魂和身体不协调的话,人就处于疾病状态中:“如果灵魂对所在的身体来说太强,有强烈的激情,则它就会搞乱身体结构,在内部引发各种疾病。他在学习研究时损耗身体;在演讲和辩论时,无论公开场合或私下场合,因争强好胜而燃烧身体的纤维,产生各种黏液,以至于大多数医生还以为是别的什么原因。另一种情况时强壮的身体,对灵魂来说是太强了,却又和弱小的理智结合在一起。人的自然中有两种欲望,即身体上的食欲和神圣部位的求知欲。前者占上风,会借着扩展自己的力量使灵魂的力量呆滞、笨拙和健忘,从而引发了最坏的疾病:愚蠢。”(87E-88B)
   蒂迈欧给出的治疗疾病的办法是运动。与人的身体和灵魂两个层面相对应,运动也有两个意思:身体锻炼和学习知识、追求智慧。见88B-C:“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这种危害:不做无视身体的灵魂运动,也不做无视灵魂的体力活动。这样就可以使两者各得其所,和谐健康。因此,数学家和其他进行紧张脑力训练的人都必须参加体育训练,以便身体也得到运动;而那些沉溺于健美运动的人则必须让他的灵魂有适当运动,陶冶理智,接受教育。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贵教养。”
   这里的运动与整个宇宙的秩序有相似关系,“人体的许多部位都应遵此原则来调养以模仿宇宙的构造。”(88C)蒂迈欧还要求,运动“最好是自我运动”,“这是最接近宇宙和理性的运动”(89A)。 那么宇宙和理性的运动是怎样的呢?造物者将宇宙造成圆球形,“这是一种最完善的最自我想象的图形”,(33B)造物者“根据它的图形而赋予它以相适应的运动,即让它拥有七种运动中与理智和智慧最相通的一种:在原处作同一运动,在自身中不断地自我旋转。他不做另六种运动,因而不会是漫无目的的。”(34A)自我旋转的运动在整个运动的序列中被赋予了最高的地位。比宇宙低一等的诸神,不能只拥有自我旋转这一种运动,还得加上向前运动:“他(造物者——笔者)赋予他们(诸神——笔者)每一个以两种运动,一种是原地运动,是指总是思考同样的问题,拥有同样的想法;另一种运动是向前运动,这样他们的运动就与同和相似运动合拍。他没有给他们另外五种运动,是要使他们尽可能完善。”(40A-B)还可看出,另五种运动被认为是低劣的、不完善的。
   在《蒂迈欧篇》中,理智和造物者被设定为最高的存在,是完全真实、智慧、善好的。只有通过模仿他们,即追求智慧,才能真正达到人的完善不朽,才能真正摆脱罪恶。这就是人的自我拯救之路。
  结 语
   蒂迈欧的创世论述给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宇宙论/本体论的理论基础。在柏拉图其他的对话作品中讨论了一系列问题,但只是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展示出来,而没有做出(或没有完全地、彻底地做出)清楚的解答。比如《游叙弗伦》讨论虔敬是什么,是做神所喜悦的事还是模仿神的行为?如果诸神之间充满冲突,那么该追随哪一个神才是对的呢?又如《理想国》讨论何为正义,将正义界定为人按灵魂的优劣来行统治和被统治。但如何判断灵魂的优劣呢?灵魂真的可以划分为理性、意志、欲望三部分吗?理性就一定比另两者优秀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蒂迈欧篇》中都有宇宙论/本体论的说明,在逻辑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需注意的是,这个创世论述是由毫无史料记载的蒂迈欧得出的,苏格拉底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保持沉默,对话的作者柏拉图当然更是保持一贯的“隐身”状态。这呼应了苏格拉底最为人知的一面:“自知其无知”。他从不认为或声称自己拥有智慧和知识(只在少数场合如《会饮》中说自己通晓爱欲的知识,但马上又承认自己在这方面也是无知的),当然也不知道宇宙的生成、世界的被造的知识了。蒂迈欧自己也几次三番地提醒道,要想探究清楚宇宙生成、世界被造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他所做的解释只是一种“近似解释”,而不是真实的知识。由此我们应注意蒂迈欧创世论述的假说性质,而不要“信以为真”。
  


   终于把《蒂迈欧篇》看完了。然后觉得思维似乎更条理更清晰。其实,每个人在童年都会对宇宙、生命、万物的由来感到好奇。但是人毕竟不是神,所以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丧失对头顶星空和至高的神灵及灵魂的追寻,埋首于感官的需求,这样的人按柏拉图的说法会转世越来越变成爬行动物的,嘿嘿(当然对女性的蔑视偶很不赞同啊)。
   我们对宇宙及自身的认知当然只能结合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所以,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相对我们这个时代极为有限的知识资源基础上能做出如此大如此深度的思索,着实不易。
   在本篇中,其实所谓宇宙和世界及生命的建构都在于神正论的基础上来探讨世界的本原及构成。由于认为万物的共性即万物的本质,所以,柏拉图认为形式即本质。由几何学推导出四元素内在的本质在于它们之间的形式,三角、四角、以此类推。至于最完美的圆形,能用12块五角形组成。
   由此,四元素组成世间万物,包括灵魂。然后,论证人体各器官为之和与之联系的功能及道德上的意义。最后,论证人类及动物界分类的原因。
   的确,有句话说得好,西方哲学史大致可以看做对柏拉图著作的注释。因为哲学其实探究的基本问题在柏拉图这里都有所涉及。之后的哲人们也是和柏拉图一样的探究者,只不过结合自己不同时代的知识背景进行补充、扩展及质疑。
  


   好吧,我终于经受不住诱惑,哦,不,这个应该不是诱惑,而是我在30多天的假期里除了带孩子尽一个母亲(其实是有点吊儿郎当的妈啊)的义务和责任之余,带着疲累然后只能看小说之类的书休息大脑之后,我终于克制不住对于理性和思考的欲求,然后还是翻开了《蒂迈欧篇》了!
   当然,一开始就很明白,你不能用现代科学积累下来的知识蔑视柏拉图并做价值判断,譬如批评人家的男女官员婚姻抽签制或社会等级划分还有四元素之类,那样极不厚道也很无聊。那到底看这个有啥意思?明明其中很多观点已证明是过时且错误的?当然,抱着我一贯消减不了的好奇心看下去,反正也不难懂,就算数学部分也能理解,尽管有些不以为然。然后,慢慢的,开始对柏拉图有所敬意!娘的!在如此遥远的古希腊,居然他的理性推理是如此的缜密和严谨。当然替神说话有点搞笑,而且反复论证神与不完善无关,为“神正论”打下基础,这种做法自身就有点怯。但是,在当时掌握的资源下,能这样去思考和探索,而且到如此的深度,不能不说其理性到何种地步!而且按照他本人在书中的说法,世界是按理性创造的,所以柏拉图在作此书时纯然一理性的大祭司啊。
   此外,对宇宙和世界孜孜以求的严肃探索,正视无知和已知的一切,这种态度是很值得有志于学的人们借鉴与学习。
   然后,我很不赞同认为形式(几何学)就是世界的本质啊。继续看下去吧。当然,偶不是学哲学的,只是满足下求知欲而已。所以以上如有不靠谱之处,请原谅。
  


  柏拉图的《蒂迈欧篇》是紧跟着《理想国》写的,所以这篇读书笔记也是跟着上一篇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34880/写的。
  你可能没听说过这篇的名字,但是你肯定听说过新大西洲亚特兰蒂斯的传说,这个传说就起始于柏拉图的这篇对话。我第一次见到这篇的名字,是当初读吴岩老师主编的科幻理论书时,读到的北大张治的一篇分析科幻的论文,其中分析何为科学,追溯到了柏拉图这篇对话里所想象的世界结构,现在想来,张治一定是听过吴国盛的科学史课程,因为吴国盛把这本书列为了解西方科学思想的起源之书。
  《蒂迈欧篇》不长,正文在我读的这个版本里不到一百页,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是对话,有十几页,和《理想国》一样,苏格拉底和几个人聊天,先是回忆《理想国》里的国家结构,一个朋友讲述埃及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时代的历史,后半部分完全是天文学家蒂迈欧一个人在讲,关于宇宙结构。
  
  前半部分的对话里,和苏格拉底谈话的不再是《理想国》里的那几个人,而是换了一波新人,但是他们的对话却好像苏格拉底上一天就是跟着几个人在讨论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学者们也不知道,好吧反正这个不重要。
  康福德的一个解释是,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构想了一个哲学王的乌托邦,可是没法实现,他去了趟西西里旅游,更加灰心丧气,发现这么个国家根本建立不起来,所以气昏头了。一个叫克里提亚的朋友说他要讲个故事,这是段真实的历史,他的曾祖父的朋友是昔日雅典执政官梭伦,这个故事是梭伦告诉他曾祖父并且在他家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真是绕,中国古典小说里为了说明“这个是真事”啊一般来说也是这么绕的……)
  故事说梭伦昔日去埃及游历,见到一位祭司,祭司告诉他,希腊的文明已经毁灭过一次了,现在的文明是重建的(古希腊人原来是三体人?),所以现在希腊人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历史,埃及人才知道,希腊的历史比埃及还长,有九千年,埃及才八千年。于是在充分满足埃及人的自尊心后这个祭司讲了一大堆天知道是他编的还是真的一代代流传的故事,比如他说你们希腊神话其实是关于上古历史的记忆碎片,你们神话里那个太阳神的儿子驾太阳车失事导致灾难的故事实际上是说古代曾经有一颗绕太阳转的天体偏离轨道撞在了地球上导致火山爆发和大洪水,古希腊的文明记忆就是这样中断的……(我突然想,三体人是如何保存历史的呢?)古希腊已经失传的文明是很灿烂的,最辉煌的战绩就是打败了邪恶的新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入侵者保卫了大陆文明,而他们的国家体制就跟柏拉图《理想国》里描述的一个样,那不是理论不是乌托邦而是真实存在过的……(柏拉图你为了证明自己社会理论合理居然编出这么强的科幻小说来,比康有为狠多了)
  既然历史合理性证明完了,这部分就此打住,苏格拉底说,下边听你们讲吧。
  
  进入下一部分,天文学家蒂迈欧讲宇宙性质。
  《理想国》里柏拉图说过,洞穴之外有更真实的世界,超感理念世界,那才是创造者用于建造我们这个世界的模板。不过一个模板应该能造很多世界吧?可柏拉图又说我们的世界是唯一的,因为创造者只会造最好的一个(你真觉得自己这么了解创造者吗?万一人家只是想打个草稿呢?)
  《理想国》里柏拉图只说理念世界是存在的,不过这篇要讨论世界是怎么被具体造出来的,就不能只说抽象的东西了,要有干货,柏拉图把之前学者的四元素说搬过来了,土水火气(相当于中国的金木水火土,虽然本质上很不一样)这些东西是创造者依据理念制造世界的材料,土元素是为了可触性,火元素是为了可见性,其它两个是黏结媒介。宇宙应该是个完美几何体,所以是个球(现在一说宇宙什么样子好像大家脑子里仍然是个球),创造者要让这个宇宙有规则地动起来,所以创造了天体运动,其形象也就是时间。《理想国》里说过,理念世界只能用数学把握,创造者也是个数学家,他发明的一个奇怪复杂的规律数列排出了日月五大行星的距离和周期。创造者说时间是随天体而生的,所以天体消亡时间也会消失(这句话很霸气)。
  造好宇宙了,创造者为了显示理性,开始造生命体了,一共要造4种:天空诸神,空中飞行者,水中居住者,陆地行走者——等等,后三个好解释,造神是怎么回事啊?难道世界不是神造的吗?注意了,刚才没提神啊,只是说“造物者”……好吧,柏拉图发明了一个比神更高级的优先级,他是数学家,他造了世界,希腊诸神都是他造的(后来基督教时候,柏拉图这个造物者直接被替换成上帝了……)最后,人不是造物者造的,而是神造的,不过造物者还是要负责播洒灵魂,不但播洒到地球上,也播洒到其它星球上,每一个星球的神用当地材料制造人类(或者外星人)?
  以下简单讨论了下生物学的东西,神们如何造人,解释了一些原理,比如视觉原理,是体外的火元素和眼睛发出来的光元素合成单一体,到达灵魂产生视觉。不过,柏拉图很快遇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也是我看的这个版本中,此文的中译者当年硕士论文要讨论的东西:从真实的理念世界,到被生成物中间,发生了什么?《理想国》里只说我们可感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板生成的,但是没说过程,《蒂迈欧篇》里讨论了这个过程,为世界加上了一个层次:载体。有了模板,还需要有形的材料来压制成产品,这个载体是什么?它和土水火气四元素的关系是什么?柏拉图似乎认为这种载体是空间(这段我看的不是很懂,所以买了吴国盛讨论希腊空间观念的书待读)而空间中是如何从混沌中生成的四元素,柏拉图介绍的也不是很清楚,他直接跳过这段,介绍四元素是由什么构成的。
  因为柏拉图相信理念世界是数学的,所以他以完美的数学结构来构建四元素。以前学者的观点里,好像四元素就是宇宙基本粒子了,可是柏拉图要给四元素再细分结构,归成更基本的东西:几何三角形。他提出宇宙中有最基本的两种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30度角直角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可以拼接成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分别对应四种元素,元素性质和三角形结构有关,比如正四面体是个金字塔锥,菱角分明,很有破坏力,所以是最活泼的火元素,三角形可以分解重组,元素粒子也有大小之分。每种元素都有自己位置,相互趋向自己位置,造成世界永恒运动。柏拉图用这种学说解释万物构成:火焰,水流,金属,冰霜,石头,泥土,盐,蜡等等,它们是各种元素在各种环境下的组合,也解释感觉,比如“热”是火元素高速运动撕裂身体,他也解释了冷,硬和软,重和轻,上和下,快乐和痛苦等等,进而描述五感和相应器官结构,比如嗅觉和味觉是舌头和鼻子接触到的各种元素微粒反应,听觉是气元素撞击,视觉更复杂,这里有一套不同火元素与眼中湿气的合成公式产生不同颜色。
  下边自然过渡到人体机构上来,用了很多页把人体各个部分全部介绍一遍,全是目的论话语,就是神要如何如何,所以如何。比如骨髓(包括脑)是可朽身体的根,由四元素中平滑三角形混合成,加入灵魂混合,又用土元素造出骨头将它们保护起来,为了让骨头动又造不同肌肉,为了灌溉它们造出血管……柏拉图也用类似的原理解释了消化,呼吸等系统,以及各种疾病,然后由身体疾病转向灵魂疾病。提出身体和灵魂协调,要求人们不要做无视灵魂的体力运动,也不要做无视身体的灵魂运动(也就是说运动员也要多学知识,学者也要锻炼身体)
  最后是生命体的万物循环,柏拉图好像是一种生物退化论,懦弱失败的男人下辈子变成女人,在往后轮回为鸟,走兽和鱼,柏拉图整个完成了一个从宇宙到生命到万物的生成体制解释。
  
  感想:
  1,这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地球往事”,西方科幻作品中常有文明灭亡,消失,被遗忘,然后复兴的故事,比如 《基地》,每次我都以为原型必定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消失到中世纪文艺复兴这段历史,但是在古希腊时期,居然已经有了这种叙事手法,并且是以传说中天体撞击和大西洋神秘大陆这种无比科幻的大场面开局的,相当引人入胜。人们为了表示自己的理论权威,常常夸大古人成就,比如对三皇五帝时代大同世界的描绘,但是中国的这种叙事里没有大灾难和文明记忆中断又被唤起的痕迹,自然的力量和猜想也很少介入,依然很不一样,西方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叙事传统?
  2,关于宇宙万物的基本原理,这篇把《理想国》里模糊不清的定论铺开了,宇宙创生,万物构成,人体结构,生命循环,无所不包,相当宏大的一个框架,很多概念一直用到现在的宇宙模型了,其中的原理和现在已经不同,但是关系仍然有待考察。几何三角形构成正多面体四元素原子的构思相当精致,把元素说,原子说和他本人的理念说,对数学的推崇全部包含进去,宇宙的本质就是数学,也要靠学数学与把握。虽然这个原子构成论已经被推翻了,但是数学的简单和谐思维一直用到现在,目前科幻小说里对高维宇宙和造物者意图的想象仍然在延续这个话题。
  


  
  在疏远了数学一年两年三年总之很多年之后,我在柏拉图老师的带领下重新找到了画等边三角形的乐趣。然后根据柏拉图的方法合成了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来分别代表火、土、气、水,然后拆分组合。不亦乐乎。我把这样的过程用来游戏,而大师则用这个来解释世界——理形即数。
  
  另外收获一堆疑惑。按照“蒂迈欧”老师的逻辑,我要梳理自己的逻辑:
  
  由思想推理来认识的东西是永恒真实不变的;
  由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是常变不真的;
  
  宇宙是如何生成的。按照柏拉图的解释是,造物主根据永恒不变的存在作为模式创造了万物,而所造物必定完善。之所以根据“永恒不变的存在”作为模式,是因为任何变化的东西都有原因,而永恒不变的存在是初因。奥古斯丁、阿奎那、莱布尼兹等都用过这样的论证。即初因论证。
  一个事物的产生一定有它产生的原因,而原因之上又有原因,往上推,一定有一个最初的原因。这种目的因的论证帮助他们证明神的存在。
  
  我的疑惑是,柏拉图认为我们的世界就是某种摹本,是根据造物主的理念生成的。造物主的出发点是创造一个完善的世界。而,理念是完善的,摹本根据理念造出来是不如理念完善的,就如一个木匠造的一个桌子和他理念里的桌子比并不那么完美。那么,既然造物主为什么能造一个完美的理念,却不能把这个理念当做完美的世界存在呢。而根据这个理念创造一个相对完善的宇宙。
  
  另一个疑惑。柏拉图说,这个宇宙的产生乃是模仿那包含一切生命体的生命体而成。那么,这个包含一切生命体的生命体是模仿什么而来的呢?这是否陷入了一种无尽的循环。
  
  宇宙是怎么产生的?根据柏拉图的图式。
  神赐→宇宙生命体→灵魂;理性。这里是说宇宙生命体是包含灵魂和理性的,但是造物主先造了灵魂,然后才有宇宙生命体。
  于是
  灵魂→宇宙生命体:尽可能完整的完善生命体;惟一的;自我相像者;自我满足者。
  
  又一个疑惑。为什么会有时间这个东西。一个通常的解释是,造物主创造了时间,而造物主独立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所以造物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于是我就在想象一个静止的画面:没有时间的流逝,造物主孤单地在原地打转。造物主是怎么创造时间的呢?他创造时间是否需要花费时间?如果他需要花时间创造事物,那么时间还是他创造的吗?为什么会存在时间这个东西。
  
  柏拉图对于时间的描述最吸引我的是,永恒者的形象是时间。而描述时间最准确地方式是“现在是”。所以,永恒的永远是现在的。过去和将来都是变化的。
  
  后人继承柏拉图的思想解释时间。我个人觉得奥古斯丁的解释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因为,一,任何时间都是何况以被度量,但是过去不复存在将来尚未存在,所以无法度量;二,过去和将来都可以归结为现在。
  
  时间灰烬,东邪西毒,时间这东西;XX年过去了,总有些事情你不愿再提,有些人你不想再见,……有些问题你想不明白。
  


  蒂迈欧开始唠叨以前,先是从尼罗河祭祀那里听来了古希腊失传的英勇善战的历史。苏又重复了他的那一套社会模型,让孩子交给城邦统一管理,优秀的接受良好教育,比较不上劲的就发配到偏远地带。好的男的和好的女的按照抽签来决定结合,坏的男女也是这样,但是好的男女不能与坏的男女混合在一起。
  柏拉图借蒂迈欧之口开始描绘宇宙初始的模样,说存在不是“现在存在,过去存在,将来也存在”而是“现在存在”这种存在才是永恒的存在。后面的注释解释了这一点,认为过去的存在是印象,不能说“过去很长时间”而应该说“关于过去的一段很长的印象”。人们感觉到的已经过去,这些过去的被回忆出来才成为我们所理解的东西。
  出现了一种“载体”,在柏拉图这里是空间,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质料,但是柏拉图否定真空存在,而且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载体是无形的,可以被其他东西镶印(这个词我用得有点问题)。
  他综合了从前四个哲学家的世界的始基的元素,得出世界的始基是气、火、水、土。并根据对几何数的直觉的美感来判断了这些物质微粒的形状是一些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以及由这些三角形组成的立体。他认为两端的数中间要有一个中数。他还分析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冷,热,颜色,味觉,气味,视觉等。他认为视觉就是外界的火流射入眼睛,与眼睛里的火结合,说眼睛的结构很紧密,其他物质都进不来,而火的结构很细小,只有它能进来。他还分析了人体的疾病和生理,也是通过四种元素和他们物质结构的大小来说的。以及粗燥、坚硬、光滑、柔软等感觉,也结合了四种元素和生活经验来解释。


看第一段就吓一跳,这么重要的作品让我给错过了。。。最近看《九章集》里面就屡屡提到这篇。。。


我还没读九章集


希腊人的文明确实是在克里特人的废墟上重建的,克里特文明就算不比古埃及早,也跟古埃及是差不多同期的。但后来因为某些不明原因失落了,后来兴起的雅典也好斯巴达也好都是从北方来的蛮子。希腊有一段文明失落的经历,后来也称之为黑暗时代或者荷马时代,因为那时候的历史只能靠荷马史诗来进行推测了。
中国的历史叙事和西方之所以差别很大,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不像西方有断代,中国的历史是一脉相承没有断裂的。


载体不是空间,它自我充实而非虚空


为什么西方有断代,而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大陆的西端和东端差别为什么这样大?


各种括号注释嘴可爱*^o^*


喜欢注解^_^


【张治一定是听过吴国盛的科学史课程,因为吴国盛把这本书列为了解西方科学思想的起源之书。】
——不好意思,沒听过吴老师的课。


把小孩儿都集中在一起养挺不错的,可以避免很多弊端。


不得不佩服柏拉图严谨的推理与想象能力,而且大部分推理都包容事实,他的四元素说让我想起了五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