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肖邦通信集

肖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肖邦  

页数:

365  

译者:

林洪亮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波兰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的献礼之作。全书收录了肖邦约一百余封书信和少量日记、早期诗歌。从这些书信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自少年时代便孤身漂泊的肖邦对亲人、朋友的无限眷念,对祖国、故乡的深情怀恋,还可一窥其与同时代音乐家李斯特、门德尔松等人对艺术同中有异的意见交流和彼此倾慕、欣赏的惺惺相惜,更可体味其与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波荡浓烈的爱情纠葛,以及他与当时波兰的革命者互相鼓舞砥砺的沉痛愤激。总之,这些书信对于我们了解这位“钢琴诗人”波澜壮阔的生活和细腻敏锐的情感大有裨益,同时也可作为音乐界人士研究肖邦生平和思想的可贵资料。

作者简介

林洪亮,研究员,1935年9月生,江西省南康市人。1953年至1954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1954年至1960年在波兰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60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东欧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苏联东欧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欧美同学会理事。1984年获波兰政府颁发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1994年获波兰颁发的“心连心奖章”,2000年获波兰总统颁发的“十字骑士勋章”。个人专著、集体合著、参与编选或主编的各类有关东欧文学的著作数十部,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戏剧卷》《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辞典》《世界著名作家大辞典》《诺贝尔文学奖词典》《外国文学作品提要》等十多种辞典撰写有关波兰文学的词条,为商务印书馆版《欧洲文学史》撰写东欧文学的有关章节。

书籍目录

1.为父亲命名日而作的诗2.为母亲命名日而作的诗3.为父亲命名曰而作的诗4.为父亲命名日致父亲5.致在彭奇策的乌斯达赫·马雷尔斯基6.致在华沙的父母亲7.致在华沙的父母亲8.致维尔赫尔姆·科尔贝格9.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0.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1.致在华沙的父母亲12.致在华沙的杨·马图辛斯基13.致在华沙的父母亲14.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5.致在比斯库皮耶兹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6.致在比斯库皮耶兹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7.致在比斯库皮耶兹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8.致在比斯库皮耶兹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19.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20.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21.致在华沙的维尔海尔姆·科尔贝格22.伏伊捷赫·齐夫内致在杜什尼基的弗·肖邦23.致在华沙的约瑟夫·艾斯内尔24.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25.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26.致在索科沃夫的杨·比亚沃布沃茨基27.致在华沙的杨·马图辛斯基28.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29.致在华沙的家人30.致在华沙的家人31.致在华沙的家人32.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33.尼古拉·肖邦致华沙教育部长斯·格拉博夫斯基34.致在华沙的家人35.致在华沙的家人36.致在华沙的家人37.致在华沙的家人38.致在华沙的家人39.致在华沙的家人40.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1.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2.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3.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4.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5.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6.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7.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8.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49.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50.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51.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52.致在华沙的父母亲53.致在华沙的父母亲54.致在华沙的父母亲55.致在华沙的家人56.致在华沙的亲人57.致在华沙的杨·马图辛斯基58.弗·肖邦的日记59.致在华沙的杨·马图辛斯基60.肖邦日记61.致在华沙的家人62.致在华沙的家人63.斯特凡·维特维茨基致在维也纳的弗·肖邦64.致在华沙的亲人65.肖邦日记66.致在柏林的诺贝特·阿尔方斯·库梅尔斯基67.尼古拉·肖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68.约瑟夫·艾斯内尔致在巴黎的弗·肖邦69.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70.致华沙的约瑟夫·艾斯内尔71.致在波图热恩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72.致巴黎音乐会协会委员会73.致在华沙的约瑟夫·诺瓦科夫斯基74.致在法兰克福的费迪南德·希勒75.尼古拉·肖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76.致在柏林的多米尼克·吉瓦诺夫斯基77.致巴黎的波兰文学协会主席78.尼古拉·肖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79.致在科特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80.致在巴黎的雷金娜·希勒81.致在日内瓦的费利克斯·沃津斯基82.约瑟夫·艾斯内尔致在巴黎的弗·肖邦83.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雷纳致在巴黎的弗里德里克·肖邦84.尼古拉·肖邦致在华沙的卡拉桑提·英德热耶维奇85.马丽亚·沃津斯卡致在巴黎的弗·肖邦86.尼古拉·肖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87.致在巴黎的卡米尔·普勒耶尔88.致在华沙的安托尼·巴尔钦斯基89.弗朗齐舍克·费蒂斯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0.致在布鲁塞尔的弗朗齐舍克·费蒂斯91.安娜·李斯特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2.费迪南德·希勒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3.马丽亚·沃津斯卡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4.特蕾莎·沃津斯卡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5.马丽亚·沃津斯卡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6.致在斯乌热沃的特蕾莎·沃津斯卡97.马丽亚·沃津斯卡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8.马丽亚·沃津斯卡致在巴黎的弗·肖邦99.乔治·桑致在巴黎的弗朗茨·李斯特100.致在斯乌热沃的特蕾莎·沃津斯卡101.乔治·桑致在巴黎的玛丽·达古102.致在斯乌热沃的特蕾莎·沃津斯卡103.致在萨拉戈萨的安托尼·沃津斯基104.致在斯乌热沃的特蕾莎·沃津斯卡105.致在斯乌热沃的特蕾莎·沃津斯卡106.阿斯托尔夫·德·屈斯蒂纳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07.乔治·桑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08.乔治·桑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09.费里西安·马勒菲伊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10.乔治·桑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11.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2.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13.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4.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5.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6.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7.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8.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19.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20.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21.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22.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23.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24.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25.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26.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27.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28.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29.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30.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31.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32.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33.致在莱比锡的布莱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34.约瑟夫·艾斯内尔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35.斯特凡·维特维茨基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36.致在莱比锡的布莱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37.莫里斯·施莱辛格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38.致在华沙的约瑟夫·艾斯内尔139.出版商西纳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40.致在莱比锡的布莱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41.致在巴黎的塞维林·哥什钦斯基142.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43.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44.致在汉堡的舒伯特公司145.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46.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47.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48.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49.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50.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51.致在巴黎的莫里斯·施莱辛格152.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53.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54.致在巴黎的尤利安·丰塔那155.致在莱比锡的布雷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56.尼古拉·肖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57.致在巴黎的约瑟法·杜罗夫斯卡158.尤斯丁娜·肖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59.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60.亚当·密茨凯维奇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61.致在巴黎的卡米尔·普勒耶尔162.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63.致在华沙的约瑟夫·艾斯内尔164.致在华沙的托马斯·尼德茨基165.致在伦敦的安娜·卡罗琳娜·德·贝勒维勒一乌雷166.致在莱比锡的布雷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67.致在华沙的托马斯·尼德茨基168.弗朗茨·李斯特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69.致在巴黎的莫里斯·施莱辛格170.致在诺昂的乔治·桑171.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列奥172.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73.致在诺昂的乔治·桑174.致在诺昂的乔治·桑175.致在莱比锡的布雷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76.乔治·桑致在巴黎的莫林医生177.乔治·桑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178.乔治·桑致在华沙的尤斯丁娜·肖邦179.尤斯丁娜·肖邦致在巴黎的乔治·桑180.致在莱比锡的布雷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181.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182.乔治·桑致在巴黎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183.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184.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185.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86.致在巴黎的玛丽·德·罗齐埃187.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188.乔治.桑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189.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190.致在诺昂的乔治·桑191.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192.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一巴托尔迪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93.致在巴黎的玛丽·德·罗齐埃194.致在诺昂的乔治·桑195.致在诺昂的乔治·桑196.致在巴黎的莫里斯·施莱辛格197.致在巴黎的克里斯丁·奥斯特罗夫斯基198.卡罗尔·阿尔康致在巴黎的弗·肖邦199.致在弗雷瓦尔德的斯特凡·维特维茨基200.乔治.桑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201.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02.致在华沙的亲人203.致在巴黎的玛丽·德·罗齐埃204.致在华沙的卡拉桑提·英德热耶维奇一家205.致在柏林的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一巴托尔迪206.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雷纳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07.致在华沙的亲人208.博格丹·查列斯基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09.乔治.桑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210.弗朗茨·李斯特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11.致在巴黎的玛丽·德·罗齐埃212.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213.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214.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列奥215.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216.致在华沙的亲人217.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218.致莱比锡的布雷特科夫和哈特尔公司219.致在诺昂的乔治·桑220.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21.致在诺昂的乔治·桑222.埃内斯特·勒古韦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23.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24.致在诺昂的乔治·桑225.致在华沙的亲人226.致在诺昂的乔治·桑227.乔治·桑致在巴黎的玛丽·德·罗齐埃228.约瑟夫·艾斯内尔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29.乔治·桑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30.致在华沙的亲人231.致在莱比锡的布莱特科普夫和哈特尔公司232.索朗热·克莱辛格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33.致在拉沙特尔的索朗热·克莱辛格234.乔治·桑致在巴黎的弗·肖邦235.致在诺昂的乔治·桑236.致在吉耶里的索朗热·克莱辛格237.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238.致在华沙的路得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239.致在华沙的亲人们240.致在吉耶里的索朗热·克莱辛格241.致在吉耶里的索朗热·克莱辛格242.致在纽约的尤利安·丰塔那243.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44.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245.致在巴黎的阿道夫·古特曼246.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47.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48.致在巴黎的一位友人249.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50.致在巴黎的奥古斯特·弗朗肖姆251.致在华沙的亲人252.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53.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54.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55.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56.致在巴黎的玛丽·德·罗齐埃257.致在巴黎的沃伊捷赫·格日马瓦258.致在吉耶里的索朗热·克莱辛格259.致在华沙的路德维卡·英德热耶维乔娃260.致在奥斯坦德的提图斯·沃伊捷霍夫斯基肖邦遗言通信人物表

章节摘录

这的确是巨大的恩宠,是我从雅希那里得到的莫大恩宠。如果有谁和在什么时候能对其做出高度的评价,那就是我,就是现在。我真不该拿你的肥壮身体来作比喻,也不应该用笔来玷污你的高贵。我所写的这些,不过是序言,现在才言归正传。如果现在你想用你的普瓦维和兔子来吓唬我,那我就用我的托伦和比你的那只要大得多的兔子,以及前天我从田里捉到的四只山鹑来使你这个缺乏经验的猎手甘拜下风。你在普瓦维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什么呢?你所看到的仅仅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而已。你不过是在西比拉看到了从哥白尼出生的故居里取下的一块砖,而我则看到了整个住房、整个地区,尽管它现在有点被亵渎了。你设想一下,亲爱的雅希,就在那个房间、那个角落,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接受了生命的赐予降生于此,然而现在这里却摆放着一张德国人的睡床。可以肯定,那个吃了太多土豆的家伙,常常会在那里放臭屁哩。而在那些砖墙上——其中有一块曾被盛典送往普瓦维——却爬满了臭虫。啊,是的,我的兄弟!德国人根本不理会这问房子里住过谁,他们对待这座房子远不及查尔托里斯卡公爵夫人对待一块墙砖。好了,我们先放下哥白尼,还是来谈谈托伦的糕点吧。这样,你对糕点的了解要比对哥白尼的了解多得多。首先,我要向你报告糕点的一个重要消息,也许会对你这个书呆子有所帮助。事情是这样的,按照此地糕饼业的习俗,糕饼店里有许多厅堂,厅堂里摆放着许多上了锁的橱柜,橱柜里有分门别类的糕饼架子,上面陈列着一打一打的糕饼,这是你在书本里绝对找不到的。我知道你对这样重要的事情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我才告诉你,使你在翻译贺拉斯的诗歌遇到一些把握不定的难题时能迎刃而解。这就是我写给你的有关托伦的一切,也许当面谈时会说得更多。我所给你写的是糕饼业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或者是最大的感受。不错,我还观看了城市四周的城防工事及其所有的细节,我也看到了那架著名的运送沙子的机器,其构造十分简单,但很有趣,当地的德国人称之为沙机。此外,我还参观了由十字军骑士团资助建造的哥特式教堂,其中一座建于1231年。我又观看了斜塔和市政厅,其外貌和内部都很美。市政厅最特别之处是,其窗户数恰好是一年的天数,大厅数则是一年的月数,而它的房间数也与一年的周数相等。整个建筑气势非凡,华丽壮观,具有哥特式风格。但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与糕点相比,啊,糕点,我已送了一个到华沙去。可是我又看到了什么呢?我刚刚坐下来,我的面前就只有一张信纸了!我好像刚刚给你写信,刚刚与你交谈,现在就得结束了。亲爱的雅希,除了热烈拥抱你外,我没有其他办法了。现在是晚上10点钟,大家都已入睡,我也该去睡觉了。22日回到华沙后(我不能更早回去),我们再面叙信中未说完的事情。我衷心地拥抱你,亲爱的雅希。现在我从20英里外的地方把我的嘴唇紧贴着你,并和你告别,再见!


编辑推荐

《肖邦通信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肖邦通信集 PDF格式下载



尽管翻译的人我不熟悉,但是肖邦却是众所周知的!
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肖邦书信选》,我在图书馆找到,但是仅仅是借阅,还不能使我完全满足,于是,在淘宝等网上,各大旧书网,终于买到该书,让我占便宜的是,买家也是重庆的,而且购买图书是图书馆的!!!
今年,肖邦诞辰200周年,我又买了不少肖邦的传记和相关图书(例如《乔治·桑 自传》,《德拉克罗瓦日记》)。


看到一封给桑的信的落款:你的已经老得像木乃伊一样的肖邦。顿时所有的感官风起云涌...他离开我们的时候刚近40岁,那么写下这封信的他应该距离衰老很遥远才对,究竟是怎样细腻的神思与对自我完美的期待让他提笔写下这样的比喻...遥远的对白、波澜不惊的文字、一点一点的牵引着我走进波兰、走进华沙、走进维也纳、走进诺昂的夏天...


看到肖邦书信,离他更近些


更多地了解肖邦,不可缺的资料。


肖邦传不看,实在不知道里面那么多长长的名字到底是谁、不过可以一步一步看到肖邦的成长和变化,很好。


初中时在图书馆借读的这本书,借了不止一次,现在终于找到这本书了,很欣慰。


很好,是正品~


刚看,都是肖邦与朋友间的琐事通信


相对详实的资料


通过信件和日记最能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书还没有仔细看,但是无论如何至少是一种情怀吧。另外,包装不是很好,被压得不平整了,但是不影响阅读,只是会让一个完美主义的人很难受==


文字层面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关于作品的注释,会为音乐研究带来一些障碍,算是美中不足吧。


相关图书